第八十八章 家族命运的轮回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见浚的祖母孙氏,最初是他的皇祖父宣宗的贵妃,当时宣宗继位多时无子,孙氏命自己的贴身宫女服侍宣宗,宫女有孕,被孙氏藏在密室,孙氏却对外假称自己怀孕,最后宫女诞下的皇子,就成了她的儿子,她由此扳倒了当时的皇后胡氏,自己成了皇后。
宣宗因为宠爱孙氏过甚,默许和支持了她的这一举动。
这件事,陈怀慎本来并不知情。
当年他兵败被俘,他的母亲孙太后当机立断推举陈怀钰上位,他在瓦剌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五雷轰顶、万箭穿心。
一个当了俘虏、丢了皇位的弃子,还能活着回归故国吗?
但也先并没有杀他,认为杀了他反而会使大炎众志成城,让瓦剌无机可乘,于是将他放回。
等他回到京城,有人私下里跟他披露,说他并不是孙氏的亲生儿子,因此孙氏对他并没有母亲对儿子割舍不断的感情,一旦他没有用了,就可以丢弃。陈怀慎本来不信,只觉得这是小人挑拨离间,后来他被囚禁在南宫,缺衣少食,孙太后并没有来周济关怀他,反而回避和他接触,在一天天变得更绝望之后,他接受了这个事实。
后来他重新登基,孙太后依然地位尊贵,但皇帝和太后却很少相见。孙太后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对外界不闻不问。
陈怀慎曾多次设法寻找生母的踪迹,但都没有消息。
这一切,陈怀慎曾酒后向刘贵妃倾诉,而刘氏后来又告诉了儿子陈见浚。陈见浚曾经因孙氏派金铃儿保护自己而对她心存感激,知道这一切之后,心肠也淡下来了几分。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母亲刘氏乐意见到的。
而陈怀钰的身世,也甚是曲折,名义上他是宣宗身边随侍的宫女吴氏所生,实际上却是宣宗在宫外风流的结果,为掩人耳目,抱进宫里由他信任的女官吴氏抚养,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
问题是,这些宫闱秘闻,张惟昭一介草根道医,是怎么会得知的?刘太后虽然熟知这些往事,但陈见浚知道她是断然不会把这些事情透露给张惟昭的。陈祐琮更加不会和张惟昭谈起这些,因为很多事情他并不知情。
“你说过你并不会禁术,也不能招魂。那么你是怎么知悉这些淹没已久的旧事的?”陈见浚是一个敏锐善感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在位二十年的帝王,积威甚深。所以当他质问张惟昭的时候,张惟昭能够感觉到他散发出的威压。
但是她并不害怕这种质疑,她的眼神毫不回避,道:“我不熟悉鬼,但我知道人。父母的命运,经常会在子女身上重复,除非有强大的力量介入打破这种轮回。你的命运,就换了一种形式在太子身上重现。而你,也重复了你父皇的命运。所以我推断,你幼年的孤苦,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太子幼年的孤苦也不是。这是一种家族业力的轮回。”
陈见浚的瞳孔急剧收缩,他同时被两种力量拉扯,一方面,他很想从墙上扯下来那把天子宝剑,把面前这个妖道戳个对穿,另一方面,他又想追根究底,质问她凭什么说他的儿子身上重现了他当年的命运?难道是在责难他没有尽责做好一个父亲?天知道他已经尽力在周旋和保全了,对太后、太子和金铃儿来说都是如此!
两种力量牵扯的结果就是他在御案前走来走去,突然抓起案上的玉镇纸,咔嚓一下掼到张惟昭脚边摔得粉碎。努力稳住咻咻的怒气,他用手指着张惟昭的鼻子说:“你跟我说清楚,什么叫我的命运在太子身上重现?什么叫家族业力轮回?若说不清楚,别以为我不会把你发落到菜市口!你说出这样的话,哪怕是太后也不会再回护你!”菜市口是刑场所在的地方。
“陛下,”张惟昭行了一个道礼,“请您静心细想。您之所以听了这话这样恼怒,难道不是因为您心里十分清楚,太子幼年的经历和您十分相像?一样的身份尊贵,却又活得十分孤苦。这并不是因为您没有尽责,相反是因为您十分尽责的缘故。”
“什么叫尽责才会如此?”
“因为您十分尽责了履行了陈氏子孙的命运。正是您和您的祖辈、父辈,以及太子承受了这些痛苦,才消除了太宗、成祖得天下时兵刀纷争、血肉仳离所凝聚起来的怨气。只有怨气消散,这天下才能迎来承平盛世!”说道这里,张惟昭的双目炯炯有神,望向陈见浚。这样的话语、这样的眼神,令陈见浚有种被深深震撼的感觉。
但陈见浚内心的怀疑和警惕仍没有完全消除:“难道太宗、成祖不该驱逐达虏,一统江山?”
“太宗、成祖自然是天命所归。正因为是天命所归,才肩负了旁人所不能肩负的重担,承担了旁人所不能承担的业力。渡人者,不止是菩萨低眉,也有可能是怒目金刚。”
“你不是道医吗,怎么又扯上菩萨和金刚了?”
“不管是佛还是道,甚至是西洋传教士,最终的‘道’都是殊途同归的。”
说完这些,陈见浚和张惟昭同时沉默了下来。
陈见浚背着手,透过窗口,望向窗外辽远的蓝天,静静站立了许久。方才被激起的怒气,一时消散,让他有种突如其来的轻快感。
自己多年来的苦痛,原来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懦弱,而是因为要为陈氏家族和天下人消除业力?原来自己的对苦难的承受,并不是无谓的挣扎,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这就是道法对个人命运的解释吗?
怪不得历朝历代都有帝王沉浸于道法,原来道法之中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境界。但是这样的境界却不是容易达到的,因为一念之差就可能成魔。就在方才,自己还想拿剑让张惟昭血溅五步。
他转过身,再问话的时候已经平和了很多:“怎么样才能使业力尽快消散,迎来天下升平?”
张惟昭摇摇头:“没有速成法。只能一次一次承受痛苦,一点一点修行。任何速成之法,都有可能引来心魔反噬,欲速而不达。”治愈内心的创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越是人生早期的创伤,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如何才能修行?”
“其实一饮一啄,都可以是修行。但是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借助诵经、打坐这些外在形式,来使自己生出一种清静心。”
“就像你协助太子清修那样吗?”
“确是如此。”
“你弄的那个放满沙子的盘子,也是清修的一种方式?”
“是这样。那个叫做沙游,除了沙游之外,绘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清修方式。”
陈祐琮不禁想起来,当年他刚刚从太子府回到紫禁城,三魂七魄就像掉了一半,自己躲起来画了两年画,才有了一点把魂魄都找回来了的感觉。原来那个时候,自己就无意之间实践了道法。于是对张惟昭的话更加信服。
沉吟了片刻,他朝门外唤道:“来人!”
“老奴在!”怀恩即刻从外走了进来。方才他遣走了站在廊下的小宦官们,亲自在外候命。
“传朕口谕,即刻封道医张惟昭为昭明真人,入西苑飞仙观修行,享皇家供奉。”
“是!老奴领命!”怀恩答道。
“谢主隆恩!”张惟昭拜谢。
“望你勤加修行,莫要辜负朕的期待。”
张惟昭抬起头:“是!望陛下也修为日增,为天下人消解灾厄。”
“好!朕愿与你共勉!”陈见浚依稀又找回了几分少年意气。
张惟昭跟着怀恩从乾清宫往外走。和刚刚在懋勤殿的意气风发不同,现在的她满脸都是疲惫。但是还是尽量把腰背挺直。
刚刚,她仿佛是做了一个超长的心理咨询,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几乎耗光了她所有的能量。
在和陈见浚的对话中,她使用了多种技术,其中包括精神分析、家庭系统和意义疗法。
用精神分析用来解读陈见浚的童年创伤,用家庭系统分析陈氏的家族历史对个人的影响,用意义疗法赋予陈见浚的个人苦难以意义。
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生命早期的经历奠定了个体生命的基调,越早期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越是深远。所以陈见浚一岁和父亲分离,四岁和母亲分离,并遭到叔父的严重虐待,是他一直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
从家族系统的角度来看,在生命早期就和父母分离,是这个家族的一个基本模式,每一代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重复这个历史,尤其是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那一个人。比如陈祐琮,从出生到六岁,都没有见过父亲。六岁认父,却又马上遭遇母亲的死亡。
张惟昭觉得这个模式当中还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挖掘,只是她现在掌握的信息有限,只能先给予一种整体框架性的解释,还没办法做更细致地梳理。
而意义疗法的使用,是今天张惟昭最满意的部分。
陈见浚的祖母孙氏,最初是他的皇祖父宣宗的贵妃,当时宣宗继位多时无子,孙氏命自己的贴身宫女服侍宣宗,宫女有孕,被孙氏藏在密室,孙氏却对外假称自己怀孕,最后宫女诞下的皇子,就成了她的儿子,她由此扳倒了当时的皇后胡氏,自己成了皇后。
宣宗因为宠爱孙氏过甚,默许和支持了她的这一举动。
这件事,陈怀慎本来并不知情。
当年他兵败被俘,他的母亲孙太后当机立断推举陈怀钰上位,他在瓦剌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五雷轰顶、万箭穿心。
一个当了俘虏、丢了皇位的弃子,还能活着回归故国吗?
但也先并没有杀他,认为杀了他反而会使大炎众志成城,让瓦剌无机可乘,于是将他放回。
等他回到京城,有人私下里跟他披露,说他并不是孙氏的亲生儿子,因此孙氏对他并没有母亲对儿子割舍不断的感情,一旦他没有用了,就可以丢弃。陈怀慎本来不信,只觉得这是小人挑拨离间,后来他被囚禁在南宫,缺衣少食,孙太后并没有来周济关怀他,反而回避和他接触,在一天天变得更绝望之后,他接受了这个事实。
后来他重新登基,孙太后依然地位尊贵,但皇帝和太后却很少相见。孙太后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对外界不闻不问。
陈怀慎曾多次设法寻找生母的踪迹,但都没有消息。
这一切,陈怀慎曾酒后向刘贵妃倾诉,而刘氏后来又告诉了儿子陈见浚。陈见浚曾经因孙氏派金铃儿保护自己而对她心存感激,知道这一切之后,心肠也淡下来了几分。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母亲刘氏乐意见到的。
而陈怀钰的身世,也甚是曲折,名义上他是宣宗身边随侍的宫女吴氏所生,实际上却是宣宗在宫外风流的结果,为掩人耳目,抱进宫里由他信任的女官吴氏抚养,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
问题是,这些宫闱秘闻,张惟昭一介草根道医,是怎么会得知的?刘太后虽然熟知这些往事,但陈见浚知道她是断然不会把这些事情透露给张惟昭的。陈祐琮更加不会和张惟昭谈起这些,因为很多事情他并不知情。
“你说过你并不会禁术,也不能招魂。那么你是怎么知悉这些淹没已久的旧事的?”陈见浚是一个敏锐善感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在位二十年的帝王,积威甚深。所以当他质问张惟昭的时候,张惟昭能够感觉到他散发出的威压。
但是她并不害怕这种质疑,她的眼神毫不回避,道:“我不熟悉鬼,但我知道人。父母的命运,经常会在子女身上重复,除非有强大的力量介入打破这种轮回。你的命运,就换了一种形式在太子身上重现。而你,也重复了你父皇的命运。所以我推断,你幼年的孤苦,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太子幼年的孤苦也不是。这是一种家族业力的轮回。”
陈见浚的瞳孔急剧收缩,他同时被两种力量拉扯,一方面,他很想从墙上扯下来那把天子宝剑,把面前这个妖道戳个对穿,另一方面,他又想追根究底,质问她凭什么说他的儿子身上重现了他当年的命运?难道是在责难他没有尽责做好一个父亲?天知道他已经尽力在周旋和保全了,对太后、太子和金铃儿来说都是如此!
两种力量牵扯的结果就是他在御案前走来走去,突然抓起案上的玉镇纸,咔嚓一下掼到张惟昭脚边摔得粉碎。努力稳住咻咻的怒气,他用手指着张惟昭的鼻子说:“你跟我说清楚,什么叫我的命运在太子身上重现?什么叫家族业力轮回?若说不清楚,别以为我不会把你发落到菜市口!你说出这样的话,哪怕是太后也不会再回护你!”菜市口是刑场所在的地方。
“陛下,”张惟昭行了一个道礼,“请您静心细想。您之所以听了这话这样恼怒,难道不是因为您心里十分清楚,太子幼年的经历和您十分相像?一样的身份尊贵,却又活得十分孤苦。这并不是因为您没有尽责,相反是因为您十分尽责的缘故。”
“什么叫尽责才会如此?”
“因为您十分尽责了履行了陈氏子孙的命运。正是您和您的祖辈、父辈,以及太子承受了这些痛苦,才消除了太宗、成祖得天下时兵刀纷争、血肉仳离所凝聚起来的怨气。只有怨气消散,这天下才能迎来承平盛世!”说道这里,张惟昭的双目炯炯有神,望向陈见浚。这样的话语、这样的眼神,令陈见浚有种被深深震撼的感觉。
但陈见浚内心的怀疑和警惕仍没有完全消除:“难道太宗、成祖不该驱逐达虏,一统江山?”
“太宗、成祖自然是天命所归。正因为是天命所归,才肩负了旁人所不能肩负的重担,承担了旁人所不能承担的业力。渡人者,不止是菩萨低眉,也有可能是怒目金刚。”
“你不是道医吗,怎么又扯上菩萨和金刚了?”
“不管是佛还是道,甚至是西洋传教士,最终的‘道’都是殊途同归的。”
说完这些,陈见浚和张惟昭同时沉默了下来。
陈见浚背着手,透过窗口,望向窗外辽远的蓝天,静静站立了许久。方才被激起的怒气,一时消散,让他有种突如其来的轻快感。
自己多年来的苦痛,原来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懦弱,而是因为要为陈氏家族和天下人消除业力?原来自己的对苦难的承受,并不是无谓的挣扎,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这就是道法对个人命运的解释吗?
怪不得历朝历代都有帝王沉浸于道法,原来道法之中确实有意想不到的境界。但是这样的境界却不是容易达到的,因为一念之差就可能成魔。就在方才,自己还想拿剑让张惟昭血溅五步。
他转过身,再问话的时候已经平和了很多:“怎么样才能使业力尽快消散,迎来天下升平?”
张惟昭摇摇头:“没有速成法。只能一次一次承受痛苦,一点一点修行。任何速成之法,都有可能引来心魔反噬,欲速而不达。”治愈内心的创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越是人生早期的创伤,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如何才能修行?”
“其实一饮一啄,都可以是修行。但是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借助诵经、打坐这些外在形式,来使自己生出一种清静心。”
“就像你协助太子清修那样吗?”
“确是如此。”
“你弄的那个放满沙子的盘子,也是清修的一种方式?”
“是这样。那个叫做沙游,除了沙游之外,绘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清修方式。”
陈祐琮不禁想起来,当年他刚刚从太子府回到紫禁城,三魂七魄就像掉了一半,自己躲起来画了两年画,才有了一点把魂魄都找回来了的感觉。原来那个时候,自己就无意之间实践了道法。于是对张惟昭的话更加信服。
沉吟了片刻,他朝门外唤道:“来人!”
“老奴在!”怀恩即刻从外走了进来。方才他遣走了站在廊下的小宦官们,亲自在外候命。
“传朕口谕,即刻封道医张惟昭为昭明真人,入西苑飞仙观修行,享皇家供奉。”
“是!老奴领命!”怀恩答道。
“谢主隆恩!”张惟昭拜谢。
“望你勤加修行,莫要辜负朕的期待。”
张惟昭抬起头:“是!望陛下也修为日增,为天下人消解灾厄。”
“好!朕愿与你共勉!”陈见浚依稀又找回了几分少年意气。
张惟昭跟着怀恩从乾清宫往外走。和刚刚在懋勤殿的意气风发不同,现在的她满脸都是疲惫。但是还是尽量把腰背挺直。
刚刚,她仿佛是做了一个超长的心理咨询,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几乎耗光了她所有的能量。
在和陈见浚的对话中,她使用了多种技术,其中包括精神分析、家庭系统和意义疗法。
用精神分析用来解读陈见浚的童年创伤,用家庭系统分析陈氏的家族历史对个人的影响,用意义疗法赋予陈见浚的个人苦难以意义。
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生命早期的经历奠定了个体生命的基调,越早期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越是深远。所以陈见浚一岁和父亲分离,四岁和母亲分离,并遭到叔父的严重虐待,是他一直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
从家族系统的角度来看,在生命早期就和父母分离,是这个家族的一个基本模式,每一代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重复这个历史,尤其是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那一个人。比如陈祐琮,从出生到六岁,都没有见过父亲。六岁认父,却又马上遭遇母亲的死亡。
张惟昭觉得这个模式当中还有很多的内容值得挖掘,只是她现在掌握的信息有限,只能先给予一种整体框架性的解释,还没办法做更细致地梳理。
而意义疗法的使用,是今天张惟昭最满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