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初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惟昭与张家人相处融洽,令谢迁也深感欣慰。毕竟接下来一系列大婚前的筹备活动,都需要张家人,尤其是“国父”张峦的参与。“一家人”感情和睦,精诚合作,会让事情顺畅很多,无论对张惟昭还是张家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昭明真人还俗,即将成为新后,在新帝登基的头一年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儿的话题。张惟昭医术高超,治愈过许多病人,又道行高深,在先帝听信奸妃谣言,要废去今上的太子之位的时候,利用铜钱卜卦向先帝进言,最终使先帝打消了废储的念头,这些事迹,被人添油加醋当做传奇故事来讲,越讲越神。
有人说,张惟昭的母亲连氏怀胎十月,梦到月亮扑到她怀中,醒来觉得肚子痛,就生了张惟昭。
还有人说,张惟昭额头饱满,脖颈修长,一看就是龙章凤姿,天生极贵重的命格。
尽管这些故事言辞夸张,但却很质朴地表达了老百姓对即将成为皇后的张惟昭的喜爱之情。
相比老百姓们单纯的崇敬和喜爱,官员们的态度则要复杂得多。
有一些人跳出来拿礼仪制度来说事儿,说皇后母仪天下,怎么能让一个还俗的女道士来担任呢?又暗示皇帝,你爹当年宠幸一个宫女,后来造成什么后果你都看到了,难道你要步他的后尘?
这些话,马上就让谢迁的那些门徒们驳倒了,说大炎皇帝选妃,并不看重门第,身世清白就好。张惟昭是五品官张峦之女,张峦是正经的读书人,科举出身,这样的家世背景有何不可?张惟昭寄身道门是因为家人念她体弱,希望用这种方式为她祛病续命,有不少官宦之家都做过这样的事,这并不是张家的首创。那些曾经为僧为道的孩子,除非好不了死了,否则身体好转之后都会还俗婚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有什么好非议的?
等到两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一番之后,陈祐琮站出来表示,娶谁是朕的事,其他人最好闭嘴。当然用词比较委婉文雅,但意思是很明确的。
于是朝臣们逐渐意识到,新帝虽然看起来温和平稳,很好说话的样子,其实非常有主见。与先帝的敏感善变不同,新帝一旦决定了某件事就很难更改。
登基头几年,其实是皇帝和朝臣相互适应的阶段。人际关系都是这样的,此消彼长,你若势弱,对方就会不断试探突破,你若坚定稳固,对方也就自守本分了。
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看陈祐琮在这件事情上异常坚定,也就不再死磕。
其实这些人哪有那么闲一定要管皇帝娶不娶女道士?实在是皇后的位置就只有那么一个,被这家占了,别家就没机会了。
这一局,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谢迁胜了。张家和张惟昭,都早被贴上了谢党的标签。
当然有人怀疑张惟昭并不是张峦的亲女,但却又拿不出证据,辩论又辩论不过谢党,也只得罢了。
其实张惟昭有争议的地方并非只有她的身世。她的医术和道行,也让有些人感到担忧。
甚至在谢迁的幕僚中,就有拿这个话题来跟谢迁说事儿的。幕僚说,张惟昭有本事,性子也要强,现在还没有大婚,就把太皇太后哄得团团转,把皇帝吃得死死的,将来真的封了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金铃儿?
谢迁问成为第二个金铃儿是什么意思?
幕僚说,她很可能,第一,独宠后宫;第二,残害皇嗣,而且她医术高明,下手更容易;第三,挟制皇帝,纵外戚为祸。
谢迁反问,第一,皇帝宠皇后,帝后和谐难道不是好事?第二,若皇嗣都是她生的,她怎么会去害?第三,她的外戚是谁?她有外戚吗?
说第三点的时候,尤其意味深长。
幕僚捻须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拱手称赞谢迁深谋远虑,他自愧不如。
张惟昭和张家的关系,皇帝知道,谢迁知道,张惟昭知道,张家人也知道。所以张惟昭其实是没办法像其他后妃那样,靠扶植娘家来扩展自己在宫外的势力的。张惟昭若需要外援,最好的方法是倚重谢迁。
因此张惟昭若能独得圣宠,对谢迁来说正是很好的事情。
之前张家人未到的时候,因太皇太后在先帝驾崩后很长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张惟昭一直住在长乐宫照顾太后。现在既然“家人”已经到京,张惟昭又进入到了备嫁的阶段,自然在家里住的时间要多一些。只偶尔太皇太后想她的时候,把她召入宫中呆一两天。
同时,张惟昭也会每隔几天就到松竹女校去给孩子们教课。她并不愿意因为现在要备嫁,就放松了对她的那些女孩们的教育。再说,说是要她备嫁,她实在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她既不会裁剪,又不会刺绣,所有那些针线活都有人代做。她还像以往那样教书、弄药,只是不怎能出诊了而已,除非是特别亲厚的人,比如说丰庆大长公主,董臻臻这些特别相熟的人。
按道理,这时候的张惟昭是不应该出门走动的。但是她想出门,皇帝都不管,太皇太后也不管,张家的人怎么会管?当然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转眼到了初秋,这一日下午,张惟昭给学生们上过素描课,让她们各自拿了碗去前院吃饭,自己到院中松快一会儿。在树下站了片刻,一回头,却见院门口站了一个人。
此人身着青衫,面目隽秀,却是多时不见的周融。
张惟昭颇觉诧异,周融前年调任山西武乡县令,现在应该正在任上,怎么忽然出现在这里,问道:“你怎么来了?”
周融道:“我进京述职,前日去大长公主府拜望,听公主说你常来这里,就想着过来看看。不想真的遇见了,我运气真好。”
松竹女校现在的校址正是大长公主的产业,大正公主也很喜欢这些孩子们,经常过来探望,回府也经常念叨。
张惟昭笑道:“你进京述职,是不是有机会升迁了?”周融十分能干,又肯吃苦,和通常的公子哥大不相同,一点也不输给兄长周聪。他爹娘在人前提起两个儿子的时候都是一副非常自豪的面孔,深信周家以后会越来越兴旺。
“也许吧。”周融语焉不详,因为他是否能够升迁,全要看今上的意思,而他并不想通过这个话题提到皇帝。
周融转而问张惟昭道:“你现在怎么样?”
张惟昭答:“挺好。”
“你有力量把不好也变成好。”周融从不避讳夸奖张惟昭。
“实际上,”他笑着说:“我在这学校门口转悠不止一次了,就是想见你一面。以后……,要见面就不容易了。”他虽然尽量说得轻松,但到后来,话音里还是带了几分苦涩之意。
张惟昭笑而不语。最难消受美人恩。心理医生遇到这样的情形也觉得不好办。
“今上是位睿智的君主,我也希望他是一位好丈夫。”说到这里,周融抬起头直望向张惟昭的眼睛:“若他不是一个好丈夫,朝三暮四,表里不一,让你伤心,那你就离开他!任何时候,我都愿意帮助你,哪怕逃亡到天涯海角。我希望无论到何时,你都能有力量保持一个自由的灵魂,不会被紫禁城的高墙囚禁,也不会被锦绣珠玉所牵累。”
“无论到何时,都能有力量保持一个自由的灵魂”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张惟昭的内心。因为这正是她面对这一场地位悬殊的婚姻的时候,内心对自己的忠告。
“谢谢你!”张惟昭真挚道谢。
“祝一切如你所愿!”周融说着一拱手,也不等张惟昭回话,转身走了出去。
张惟昭站在树下,目送他大步流星地走出院门。
隔日,张惟昭又来到长乐宫,刚陪着太皇太后说了会儿话,就听见有人传报皇帝陛下驾到。
皇帝陛下经常会挑张惟昭在长乐宫的时候来看太皇太后,这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了,也见怪不怪。
一时之间长乐宫笑语融融。太皇太后看看左手边的孙子,再看看右手边的未来孙媳妇,越看越是满意。午膳摆上来之后,乐得多吃了好几口菜,半碗汤。
吃得有点撑了,太皇太后就让陈祐琮和张惟昭陪着她到御花园里走走。走了一会儿,太皇太后说累了,到亭子里坐一会儿,就让张惟昭继续陪陈祐琮散步。
其他人也知趣地落在了后面大老远的地方,让皇帝和未来的皇后能有机会说几句贴心话。
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大家反而又沉默了。不紧不慢地走了一会儿,张惟昭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啊?连太皇太后都看出来你有心事了。”张惟昭现在跟陈祐琮说话还是保持着以前的习惯,你呀我呀的,不习惯用什么陛下臣妾,陈祐琮也觉得这样很自然,不想让她改口。
“我说了你可别生气。”陈祐琮笑着说,话音里还带着点小紧张。
张惟昭与张家人相处融洽,令谢迁也深感欣慰。毕竟接下来一系列大婚前的筹备活动,都需要张家人,尤其是“国父”张峦的参与。“一家人”感情和睦,精诚合作,会让事情顺畅很多,无论对张惟昭还是张家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昭明真人还俗,即将成为新后,在新帝登基的头一年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儿的话题。张惟昭医术高超,治愈过许多病人,又道行高深,在先帝听信奸妃谣言,要废去今上的太子之位的时候,利用铜钱卜卦向先帝进言,最终使先帝打消了废储的念头,这些事迹,被人添油加醋当做传奇故事来讲,越讲越神。
有人说,张惟昭的母亲连氏怀胎十月,梦到月亮扑到她怀中,醒来觉得肚子痛,就生了张惟昭。
还有人说,张惟昭额头饱满,脖颈修长,一看就是龙章凤姿,天生极贵重的命格。
尽管这些故事言辞夸张,但却很质朴地表达了老百姓对即将成为皇后的张惟昭的喜爱之情。
相比老百姓们单纯的崇敬和喜爱,官员们的态度则要复杂得多。
有一些人跳出来拿礼仪制度来说事儿,说皇后母仪天下,怎么能让一个还俗的女道士来担任呢?又暗示皇帝,你爹当年宠幸一个宫女,后来造成什么后果你都看到了,难道你要步他的后尘?
这些话,马上就让谢迁的那些门徒们驳倒了,说大炎皇帝选妃,并不看重门第,身世清白就好。张惟昭是五品官张峦之女,张峦是正经的读书人,科举出身,这样的家世背景有何不可?张惟昭寄身道门是因为家人念她体弱,希望用这种方式为她祛病续命,有不少官宦之家都做过这样的事,这并不是张家的首创。那些曾经为僧为道的孩子,除非好不了死了,否则身体好转之后都会还俗婚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有什么好非议的?
等到两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一番之后,陈祐琮站出来表示,娶谁是朕的事,其他人最好闭嘴。当然用词比较委婉文雅,但意思是很明确的。
于是朝臣们逐渐意识到,新帝虽然看起来温和平稳,很好说话的样子,其实非常有主见。与先帝的敏感善变不同,新帝一旦决定了某件事就很难更改。
登基头几年,其实是皇帝和朝臣相互适应的阶段。人际关系都是这样的,此消彼长,你若势弱,对方就会不断试探突破,你若坚定稳固,对方也就自守本分了。
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看陈祐琮在这件事情上异常坚定,也就不再死磕。
其实这些人哪有那么闲一定要管皇帝娶不娶女道士?实在是皇后的位置就只有那么一个,被这家占了,别家就没机会了。
这一局,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谢迁胜了。张家和张惟昭,都早被贴上了谢党的标签。
当然有人怀疑张惟昭并不是张峦的亲女,但却又拿不出证据,辩论又辩论不过谢党,也只得罢了。
其实张惟昭有争议的地方并非只有她的身世。她的医术和道行,也让有些人感到担忧。
甚至在谢迁的幕僚中,就有拿这个话题来跟谢迁说事儿的。幕僚说,张惟昭有本事,性子也要强,现在还没有大婚,就把太皇太后哄得团团转,把皇帝吃得死死的,将来真的封了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金铃儿?
谢迁问成为第二个金铃儿是什么意思?
幕僚说,她很可能,第一,独宠后宫;第二,残害皇嗣,而且她医术高明,下手更容易;第三,挟制皇帝,纵外戚为祸。
谢迁反问,第一,皇帝宠皇后,帝后和谐难道不是好事?第二,若皇嗣都是她生的,她怎么会去害?第三,她的外戚是谁?她有外戚吗?
说第三点的时候,尤其意味深长。
幕僚捻须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拱手称赞谢迁深谋远虑,他自愧不如。
张惟昭和张家的关系,皇帝知道,谢迁知道,张惟昭知道,张家人也知道。所以张惟昭其实是没办法像其他后妃那样,靠扶植娘家来扩展自己在宫外的势力的。张惟昭若需要外援,最好的方法是倚重谢迁。
因此张惟昭若能独得圣宠,对谢迁来说正是很好的事情。
之前张家人未到的时候,因太皇太后在先帝驾崩后很长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张惟昭一直住在长乐宫照顾太后。现在既然“家人”已经到京,张惟昭又进入到了备嫁的阶段,自然在家里住的时间要多一些。只偶尔太皇太后想她的时候,把她召入宫中呆一两天。
同时,张惟昭也会每隔几天就到松竹女校去给孩子们教课。她并不愿意因为现在要备嫁,就放松了对她的那些女孩们的教育。再说,说是要她备嫁,她实在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她既不会裁剪,又不会刺绣,所有那些针线活都有人代做。她还像以往那样教书、弄药,只是不怎能出诊了而已,除非是特别亲厚的人,比如说丰庆大长公主,董臻臻这些特别相熟的人。
按道理,这时候的张惟昭是不应该出门走动的。但是她想出门,皇帝都不管,太皇太后也不管,张家的人怎么会管?当然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转眼到了初秋,这一日下午,张惟昭给学生们上过素描课,让她们各自拿了碗去前院吃饭,自己到院中松快一会儿。在树下站了片刻,一回头,却见院门口站了一个人。
此人身着青衫,面目隽秀,却是多时不见的周融。
张惟昭颇觉诧异,周融前年调任山西武乡县令,现在应该正在任上,怎么忽然出现在这里,问道:“你怎么来了?”
周融道:“我进京述职,前日去大长公主府拜望,听公主说你常来这里,就想着过来看看。不想真的遇见了,我运气真好。”
松竹女校现在的校址正是大长公主的产业,大正公主也很喜欢这些孩子们,经常过来探望,回府也经常念叨。
张惟昭笑道:“你进京述职,是不是有机会升迁了?”周融十分能干,又肯吃苦,和通常的公子哥大不相同,一点也不输给兄长周聪。他爹娘在人前提起两个儿子的时候都是一副非常自豪的面孔,深信周家以后会越来越兴旺。
“也许吧。”周融语焉不详,因为他是否能够升迁,全要看今上的意思,而他并不想通过这个话题提到皇帝。
周融转而问张惟昭道:“你现在怎么样?”
张惟昭答:“挺好。”
“你有力量把不好也变成好。”周融从不避讳夸奖张惟昭。
“实际上,”他笑着说:“我在这学校门口转悠不止一次了,就是想见你一面。以后……,要见面就不容易了。”他虽然尽量说得轻松,但到后来,话音里还是带了几分苦涩之意。
张惟昭笑而不语。最难消受美人恩。心理医生遇到这样的情形也觉得不好办。
“今上是位睿智的君主,我也希望他是一位好丈夫。”说到这里,周融抬起头直望向张惟昭的眼睛:“若他不是一个好丈夫,朝三暮四,表里不一,让你伤心,那你就离开他!任何时候,我都愿意帮助你,哪怕逃亡到天涯海角。我希望无论到何时,你都能有力量保持一个自由的灵魂,不会被紫禁城的高墙囚禁,也不会被锦绣珠玉所牵累。”
“无论到何时,都能有力量保持一个自由的灵魂”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张惟昭的内心。因为这正是她面对这一场地位悬殊的婚姻的时候,内心对自己的忠告。
“谢谢你!”张惟昭真挚道谢。
“祝一切如你所愿!”周融说着一拱手,也不等张惟昭回话,转身走了出去。
张惟昭站在树下,目送他大步流星地走出院门。
隔日,张惟昭又来到长乐宫,刚陪着太皇太后说了会儿话,就听见有人传报皇帝陛下驾到。
皇帝陛下经常会挑张惟昭在长乐宫的时候来看太皇太后,这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事了,也见怪不怪。
一时之间长乐宫笑语融融。太皇太后看看左手边的孙子,再看看右手边的未来孙媳妇,越看越是满意。午膳摆上来之后,乐得多吃了好几口菜,半碗汤。
吃得有点撑了,太皇太后就让陈祐琮和张惟昭陪着她到御花园里走走。走了一会儿,太皇太后说累了,到亭子里坐一会儿,就让张惟昭继续陪陈祐琮散步。
其他人也知趣地落在了后面大老远的地方,让皇帝和未来的皇后能有机会说几句贴心话。
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大家反而又沉默了。不紧不慢地走了一会儿,张惟昭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啊?连太皇太后都看出来你有心事了。”张惟昭现在跟陈祐琮说话还是保持着以前的习惯,你呀我呀的,不习惯用什么陛下臣妾,陈祐琮也觉得这样很自然,不想让她改口。
“我说了你可别生气。”陈祐琮笑着说,话音里还带着点小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