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减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田里,许多农民过来,他们带着讨好的声音跟张超父子打招呼。他们邀请张超爷俩去他们村里吃午饭,说是已经让女人弄好了饭。
带头的是赵庄的村正,赵庄也正是七娘亡夫家。七娘的老公公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又有几分可怜兮兮的无奈,那种担忧之色让人望之顿生可怜。
这位老汉代表着赵家庄的村民向老爹述说着请求。
赵庄的许多地都是官田,他们从前隋起就是官田庄子上的佃户。李唐开国,对关中百姓均田,赵庄的村民只均到很少的地,平均一人二十亩地不到,还是十亩永业田和十亩口分田。
听起来倒也不少,可这年头均田只给丁男授田,只有满二十一岁的丁男才能分到田,宽乡才会给中男也授田。这年头也没有计划生育,十几岁就开始娶妻,然后生子,到四五十岁可能还在生。
虽然这年头医疗不行,营养也不行,许多孩子都会早夭难以长成。可一家六七口,甚至八九口还是常态。五六个孩子都是常事,甚至长子和幺儿之间相差三四十岁的,孙子比小儿子还大,甚至有的家族曾孙也不比幼子小多少。
一个大家庭,六七口甚至十多口人,但成丁往往只有三四人,妇人却是不能如北朝时一样均田分地的。
这年头田地产出也不足,又是战乱年代,万一遇到个旱灾蝗灾的,可能还歉收。赵家庄的人地不足,便只能佃种官田,佃种地主家的田地。辛苦是辛苦点,可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现在赵庄的官田成了张老爹的田,这些田地原来的佃农们自然也担心以后这地还能不能继续佃种。
要是不能继续佃种,那以后生活难以为继。
张老爹听完之后,点头道,“大家放心,原来的地谁家佃租的,那就继续佃租。”
这话让赵家庄爷们都松了口气,都对着老爹感恩戴德。
七娘的老公公更是道,“张员外,你和七娘的事情我们都是同意的,回头你跟七娘说声,她的那十亩嫁妆田我们不敢留下,到时让她带到张家去。”
赵老爷子也有好几个儿子,七娘的老公就是他战死的大儿子,他膝下还有几个儿子。当初知道儿媳柯氏和张铁枪有流言的时候,老爷子还想着叫上兄弟和儿子一起,好好教训这个独眼贼。
后来七娘的娘家兄弟们放了硬话,七娘又说了愿意把陪嫁的十亩地留给赵家,还愿意把两女儿带着一起走时,赵家才没继续闹,但也没有立马同意七娘改嫁。
原本他还打算等张铁枪打仗回来后,跟他亲自面谈。没想到,张铁枪一回来,立马都成了官人了,而且居然还跟长安的好多勋贵关系那么近。
现在自己一家都成张铁枪的佃户了,得靠着张家田地过活了,赵老爷子也想明白了。十亩地固然很珍贵,可他们得罪不起张铁枪。
张超在一边看着,心里很明白赵家庄这些男人们的想法。特别是这个七娘的老公公,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可又不敢得罪张家。
他笑着上前,“赵老爷子,不知道原来你们是怎么佃种这里田地的,租子收几成啊?”
“亩租六成,租官牛加租一成。”老爷子叹气说道,他们原来租种官田,交的租是实物租,就是地里种什么就交什么,而且没有定额,而是直接按实际收成多少的比例抽成。抽成很高,亩租五成,租牛还要加一成。
这意味着他们干上一年,田地所有产出的七年得上交给官府。
而他们本身还得承受租庸,租庸是不管你种多少地的,反正你家有几口丁,就得交几丁的租庸。
一年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还得服免费劳役二十天。
若是一人能均田百亩,这个租庸调平摊下来倒是不高,可实际上却很少能分到这么多田地,尤其关中地区,越发如此了。赵家一丁才分二十亩地,赵老爷子家有十多口人,却只有四个成丁,全家的田才八十亩,一年向官府纳的租就得八石、绢八丈、绵十二两,还得各服二十天免费劳役。
这个服役,只是服役时间,路上行程花费的时间和盘缠粮食等,都是不计算在内的。
这个负担已经很沉重了,光靠赵家的那八十亩地,又要种桑麻又要种粮食,本就收成不多,交完租后更没剩下多少了。
租官上的地,又得交一份租,还是三七分的高租。
赵家十多口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得下地干活,可一年到头来,连温饱都很难。
地租六成,牛租一成。
张超听了直摇头,这租子真狠啊。朝廷还说亩租不过六斗,可征收七成的租,可不止六斗啊。
光租个牛,都得交租一成,太高了。
张超觉得这样剥削太重了,以前是官田,百姓当然没有办法,有怨气也怼不过朝廷。但以后这地就是张家的了,若还是这么高的租子,那张家在地方的民望肯定不行。
张超对老爹道,“我觉得这个租子有些高,以后咱们自己的地出租,不能这么收。”
“你说收几成?”
“爹,我觉得还是直接订个定额租子,然后跟乡亲们签下契约。不管他们收成多少,咱们只按契约收租。平时咱们也不干预他们耕种,这样也方便乡亲们自己耕种。”
老爹点点头,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信服儿子的话了。
原来张家的那三十亩地托给柯家代种,一年也就是只收二成粮食。这是非常低的,也是很少见的,不过那算不得是正常租佃,只能算是请人帮忙吧。
以后张家几百亩地,肯定不能再只收二成了,真收二成,那岂不成了破坏行情。
“咱们就定个每年每亩五斗粟租子。”
亩收五斗粟,算是较低了,折算下来连收实物的五成租都不到。灞上也是关中平原地区,亩均收是在一石以上的,但两年可三收,而且种的也不全是粟还有麦等价格稍高些的粮食。折算下来,张超等于把原来的地主佃户七三分成,变成了地主佃户三七分成。
现在张超打算跟佃农们签契约,不管他们种什么,也不管他们一年几种,都统统亩收五斗粟子。
“五斗粟还包借他们牛耕地。”
这可是一大福利了,佃官田租官牛,还得亩加一两成租,而张超打算以后自己买些牛,平时就让佃户们轮流放养,到了需要耕种时则轮流使用。购牛钱不要他们出一分,耕种用牛也不需要他们再出牛租。
当然,这会让张超前期多投入些,但张超算过了,其实不亏本。毕竟牛养的好,养母牛,那么平均一牛可生一头牛犊子,牛犊子若是养上一年,那就算是头小牛,可以开始驯练耕田了,卖出去,能值不少钱呢,尤其是现在在缺牛的时候。
张超前期投入点买牛本钱,然后都不用自己养,每年这小牛犊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回报。张超养牛能赚钱,还能赚个人人称赞的好名声。佃户们不用再花钱租牛,只需花点时间喂养下牛,很划算。
当然,若是有旱劳霜冻等灾害,也是跟着朝廷的制度走的。朝廷有法律,若遇灾,收成受损,那么就根据灾情受损严重,减征租庸,具体的减多少都有详细规定。因此张超也照用,万一有灾有害的,到时受损几成,就按比例减租就是。
张超可不打算当个没良心的黑地主。
亩收租五斗粟,张家五百多亩地呢,一年也能收两百多石粮了。
反正张家收的租就是纯收益了,也不用再向朝廷纳课缴税。
“爹,你现在就跟乡亲们宣布一下吧。”张超没自己去出这个风头,而是让老爹来宣布,毕竟老爹才是张家一家之主。
果然,等张老爹对着赵庄的男人们宣布新租额后,赵庄的老少爷们都发出了惊呼之声。
赵家庄的人都不敢相信。
这改朝换代他们见过,可不管改什么朝换什么代,这租子也一样是很重。现在张家这新主家,竟然要主动降租子,甚至还要免费租牛给他们,这是开玩笑吧?
“大家若是不信,我现在就请县里的公差和里正一起拟个契约做个保人见证,咱们把我刚说的这些都一一白纸黑字的写在纸上,咱们口说无凭,可字据却不能改,你们说对不?”
“哎哟,张员外真是大善人啊。”
“是啊,张老爷大好人。”
别人家都是实物租,不但抽成高,而且连种什么怎么种还得听着地主管着,可张家却对这些不管不顾,只收五斗粟一年的租子,还包免费借牛。更何况,这白字黑纸签下来后,那么他们也不用再担心张家以后再收其它的租了。
这年头,地主们除了正租外,可是无不巧立名目的征收各种额外地租,什么耗米啊、斛面啊佃鸡、麦租等。
现在张家做的却敞亮、大气!
这年头,遇一个这么好的地主,可比找一个贤惠的媳妇还难的多了,可遇不可求啊。
赵老爷子胡子颤抖,激动的带头就跪下来。
乌秧秧的赵家庄老少爷们全给跪了。
田里,许多农民过来,他们带着讨好的声音跟张超父子打招呼。他们邀请张超爷俩去他们村里吃午饭,说是已经让女人弄好了饭。
带头的是赵庄的村正,赵庄也正是七娘亡夫家。七娘的老公公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又有几分可怜兮兮的无奈,那种担忧之色让人望之顿生可怜。
这位老汉代表着赵家庄的村民向老爹述说着请求。
赵庄的许多地都是官田,他们从前隋起就是官田庄子上的佃户。李唐开国,对关中百姓均田,赵庄的村民只均到很少的地,平均一人二十亩地不到,还是十亩永业田和十亩口分田。
听起来倒也不少,可这年头均田只给丁男授田,只有满二十一岁的丁男才能分到田,宽乡才会给中男也授田。这年头也没有计划生育,十几岁就开始娶妻,然后生子,到四五十岁可能还在生。
虽然这年头医疗不行,营养也不行,许多孩子都会早夭难以长成。可一家六七口,甚至八九口还是常态。五六个孩子都是常事,甚至长子和幺儿之间相差三四十岁的,孙子比小儿子还大,甚至有的家族曾孙也不比幼子小多少。
一个大家庭,六七口甚至十多口人,但成丁往往只有三四人,妇人却是不能如北朝时一样均田分地的。
这年头田地产出也不足,又是战乱年代,万一遇到个旱灾蝗灾的,可能还歉收。赵家庄的人地不足,便只能佃种官田,佃种地主家的田地。辛苦是辛苦点,可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现在赵庄的官田成了张老爹的田,这些田地原来的佃农们自然也担心以后这地还能不能继续佃种。
要是不能继续佃种,那以后生活难以为继。
张老爹听完之后,点头道,“大家放心,原来的地谁家佃租的,那就继续佃租。”
这话让赵家庄爷们都松了口气,都对着老爹感恩戴德。
七娘的老公公更是道,“张员外,你和七娘的事情我们都是同意的,回头你跟七娘说声,她的那十亩嫁妆田我们不敢留下,到时让她带到张家去。”
赵老爷子也有好几个儿子,七娘的老公就是他战死的大儿子,他膝下还有几个儿子。当初知道儿媳柯氏和张铁枪有流言的时候,老爷子还想着叫上兄弟和儿子一起,好好教训这个独眼贼。
后来七娘的娘家兄弟们放了硬话,七娘又说了愿意把陪嫁的十亩地留给赵家,还愿意把两女儿带着一起走时,赵家才没继续闹,但也没有立马同意七娘改嫁。
原本他还打算等张铁枪打仗回来后,跟他亲自面谈。没想到,张铁枪一回来,立马都成了官人了,而且居然还跟长安的好多勋贵关系那么近。
现在自己一家都成张铁枪的佃户了,得靠着张家田地过活了,赵老爷子也想明白了。十亩地固然很珍贵,可他们得罪不起张铁枪。
张超在一边看着,心里很明白赵家庄这些男人们的想法。特别是这个七娘的老公公,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可又不敢得罪张家。
他笑着上前,“赵老爷子,不知道原来你们是怎么佃种这里田地的,租子收几成啊?”
“亩租六成,租官牛加租一成。”老爷子叹气说道,他们原来租种官田,交的租是实物租,就是地里种什么就交什么,而且没有定额,而是直接按实际收成多少的比例抽成。抽成很高,亩租五成,租牛还要加一成。
这意味着他们干上一年,田地所有产出的七年得上交给官府。
而他们本身还得承受租庸,租庸是不管你种多少地的,反正你家有几口丁,就得交几丁的租庸。
一年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还得服免费劳役二十天。
若是一人能均田百亩,这个租庸调平摊下来倒是不高,可实际上却很少能分到这么多田地,尤其关中地区,越发如此了。赵家一丁才分二十亩地,赵老爷子家有十多口人,却只有四个成丁,全家的田才八十亩,一年向官府纳的租就得八石、绢八丈、绵十二两,还得各服二十天免费劳役。
这个服役,只是服役时间,路上行程花费的时间和盘缠粮食等,都是不计算在内的。
这个负担已经很沉重了,光靠赵家的那八十亩地,又要种桑麻又要种粮食,本就收成不多,交完租后更没剩下多少了。
租官上的地,又得交一份租,还是三七分的高租。
赵家十多口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得下地干活,可一年到头来,连温饱都很难。
地租六成,牛租一成。
张超听了直摇头,这租子真狠啊。朝廷还说亩租不过六斗,可征收七成的租,可不止六斗啊。
光租个牛,都得交租一成,太高了。
张超觉得这样剥削太重了,以前是官田,百姓当然没有办法,有怨气也怼不过朝廷。但以后这地就是张家的了,若还是这么高的租子,那张家在地方的民望肯定不行。
张超对老爹道,“我觉得这个租子有些高,以后咱们自己的地出租,不能这么收。”
“你说收几成?”
“爹,我觉得还是直接订个定额租子,然后跟乡亲们签下契约。不管他们收成多少,咱们只按契约收租。平时咱们也不干预他们耕种,这样也方便乡亲们自己耕种。”
老爹点点头,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信服儿子的话了。
原来张家的那三十亩地托给柯家代种,一年也就是只收二成粮食。这是非常低的,也是很少见的,不过那算不得是正常租佃,只能算是请人帮忙吧。
以后张家几百亩地,肯定不能再只收二成了,真收二成,那岂不成了破坏行情。
“咱们就定个每年每亩五斗粟租子。”
亩收五斗粟,算是较低了,折算下来连收实物的五成租都不到。灞上也是关中平原地区,亩均收是在一石以上的,但两年可三收,而且种的也不全是粟还有麦等价格稍高些的粮食。折算下来,张超等于把原来的地主佃户七三分成,变成了地主佃户三七分成。
现在张超打算跟佃农们签契约,不管他们种什么,也不管他们一年几种,都统统亩收五斗粟子。
“五斗粟还包借他们牛耕地。”
这可是一大福利了,佃官田租官牛,还得亩加一两成租,而张超打算以后自己买些牛,平时就让佃户们轮流放养,到了需要耕种时则轮流使用。购牛钱不要他们出一分,耕种用牛也不需要他们再出牛租。
当然,这会让张超前期多投入些,但张超算过了,其实不亏本。毕竟牛养的好,养母牛,那么平均一牛可生一头牛犊子,牛犊子若是养上一年,那就算是头小牛,可以开始驯练耕田了,卖出去,能值不少钱呢,尤其是现在在缺牛的时候。
张超前期投入点买牛本钱,然后都不用自己养,每年这小牛犊子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回报。张超养牛能赚钱,还能赚个人人称赞的好名声。佃户们不用再花钱租牛,只需花点时间喂养下牛,很划算。
当然,若是有旱劳霜冻等灾害,也是跟着朝廷的制度走的。朝廷有法律,若遇灾,收成受损,那么就根据灾情受损严重,减征租庸,具体的减多少都有详细规定。因此张超也照用,万一有灾有害的,到时受损几成,就按比例减租就是。
张超可不打算当个没良心的黑地主。
亩收租五斗粟,张家五百多亩地呢,一年也能收两百多石粮了。
反正张家收的租就是纯收益了,也不用再向朝廷纳课缴税。
“爹,你现在就跟乡亲们宣布一下吧。”张超没自己去出这个风头,而是让老爹来宣布,毕竟老爹才是张家一家之主。
果然,等张老爹对着赵庄的男人们宣布新租额后,赵庄的老少爷们都发出了惊呼之声。
赵家庄的人都不敢相信。
这改朝换代他们见过,可不管改什么朝换什么代,这租子也一样是很重。现在张家这新主家,竟然要主动降租子,甚至还要免费租牛给他们,这是开玩笑吧?
“大家若是不信,我现在就请县里的公差和里正一起拟个契约做个保人见证,咱们把我刚说的这些都一一白纸黑字的写在纸上,咱们口说无凭,可字据却不能改,你们说对不?”
“哎哟,张员外真是大善人啊。”
“是啊,张老爷大好人。”
别人家都是实物租,不但抽成高,而且连种什么怎么种还得听着地主管着,可张家却对这些不管不顾,只收五斗粟一年的租子,还包免费借牛。更何况,这白字黑纸签下来后,那么他们也不用再担心张家以后再收其它的租了。
这年头,地主们除了正租外,可是无不巧立名目的征收各种额外地租,什么耗米啊、斛面啊佃鸡、麦租等。
现在张家做的却敞亮、大气!
这年头,遇一个这么好的地主,可比找一个贤惠的媳妇还难的多了,可遇不可求啊。
赵老爷子胡子颤抖,激动的带头就跪下来。
乌秧秧的赵家庄老少爷们全给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