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往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故事的背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是中越关系比较好的时期。所以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支前往越南的我国考察队,以及一个工兵班。那么,为什么会有考察队进入越南呢?且让我卖个关子,先讲一段“故事”正式发生前的国际往事。
五十年代初,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掀起了全球性的冷战。冷战一起,各个国家纷纷立好旗帜,划清阵营。而那时候,越南这个国家,还在忙着抗击法国侵略者。
说起越南的惨痛近代史,那真是多难而未兴邦。二战爆发之前,狭长的越南领土,就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二战爆发之后,作为殖民者的法国人,没能挡住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于是,法国人夹起尾巴逃跑,越南让日本夺了去。
后来,二战结束,日本战败。越南人民刚准备挺起民族脊梁,收回主权之时,法国人却又跑回来了。他们说:好了,现在天下太平了,我们法兰西政府,又回来接着统治你们了!
而越南刚成立起来的临时政府,听到这话当然就急眼了。当年日本军队打进来的时候,你们法国人一个个贪生怕死,被打得丢盔弃甲,根本没有尽到殖民者的义务,自己差点还亡了国。现在仗着盟军打了胜仗,又想回来趾高气扬,统治咱们越南族人?
其实,这种情况,换谁都急眼。
法国人急着回来殖民,而越南人一口咬定要独立,那怎么办?当然是打了!法国军队虽然在二战中面对德国大军时不尽人意,但是欺负这些小国家,倒还挺有劲儿。几轮打下来,越南军队根本不是法国人的对手。
这个时候,苏联和中国就看不下去了,于是桌子一拍,就决定援助越南。必须要让社会主义的旗帜,插在越南的土地,绝不能让资本主义蚕食去!于是,有了靠山的北越人民,担负起了名族复兴的大梁。
在我国和苏联的帮助下,越南人民成功赶走了法国侵略者,并和南边的傀儡政权划线而治,建立了北越政权。政权刚稳定下来,苏联老大哥就对越南讲:现在好了,国家稳定了,你们可以大力搞发展了。但是呢,全球的态势并不稳定,我们要随时防止资本主义的炮弹,时刻武装自己。现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科研项目,需要在你这里开展,你需要划出一块地给我。
老大哥提要求了,越南当然点头同意,毕竟现在旗帜已经鲜明,以后的发展,都还得靠老大哥。
而苏联老大哥提出的“划地”,倒也还不过分。北越地形复杂,山林众多,而老大哥的要求,就是划出一块深山老林出来进行科研项目。老大哥说,这个项目,必须在越南才能开展。
而越南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山林。这个条件,爽快的就答应了。
苏联搞得这个项目呢,官方名称是“军事科研XXX号工程”。协议一达成,越南就来了一队苏联人,进山勘察。勘察的地点,就离中越边境线不远。勘察完毕,老大哥就开始在北越大兴土木,修了个军用飞机场。机场一修好,接着就又涌进大量的苏联人,开始施工。
协议里的那片山林,被封了起来。周围的村民,也被暂时遣走并安置。老大哥先是派来了一支施工队,在深山里修起了路。但自始至终,都没有雇一个越南工人。老大哥好像很为越南人民着想,不为他们添一分乱,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半年的时间,苏联老大哥硬是让一条厚实的路面蜿蜒在了深山老林里。
路一铺好,那机场就忙碌了起来。白天,晚上,都有飞机起起落落,一队又一队耀武扬威的苏联毛子兵,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山里。数不清的卡车,每天也载着飞机卸下来的设备,如同蚂蚁般在那盘山路上来回行进着。
分划出来的山林里,有毛子兵在巡逻。山路的闸口,也有毛子兵站岗。没有人知道,苏联人到底在这深山里科研个什么。
就这样过了几年,苏联方面的“军事科研XXX号工程”有条不紊、秘密的进行着。越南当局呢,整天忙着和南越的“走资兄弟”掐架,甚至都已经忘了这件事。
而事情,当然不会就这样平稳的发展下去,“军事科研”工程立下的后几年,终于出岔子了。
那天,远在万里之外的莫斯科,突然就向河内挂来一通急电。大意如下:越南同志,咱们搞的“军事科研”工程项目已经结束,现在我们的专机正在赶来,届时希望你方能派出人力,协助我方人员撤离。
急电之下,越南同志也不敢怠慢,立即就通知在机场的越南籍工作人员,说老大哥今天要走了,你们要好好招待一下,能帮忙的地方,就去插一手。
结果在机场等了半下午,也不见有人从山里出来。越南同志这几年就没靠过那片山林半步,如今老大哥迟迟不露面,也不敢越进山林,只好原地等待。而那些以前在机场工作的苏联人,一早就提着行李,急匆匆的离开了。
但莫斯科飞来的专机,倒是很准时,午饭没吃完就落了地。
可飞机一落地,就呼啦呼啦走下来一大群苏联毛子兵。毛子兵们荷枪实弹,深情紧张,在机坪方方正正的列了队之后,就被一列卡车载着驶进了深山。机场的越南工作人员就看傻眼儿了,上级不是说要搞告别仪式吗,怎么看这架势,像是要进山剿匪?
车一开走,机场上静悄悄的。从去年开始,这里就没有了往常的忙碌,飞来的苏联飞机少了很多。一直待到日落时分,才见有车开了出来。夕阳的余晖下,越南同志看见,大约五六辆军卡车,冲进了这个临时军用机场。
然后,在一个苏联军官的指挥下,那群毛子兵,护着一队白大褂,急匆匆的就上了飞机。更搞不清的是,还有三三两两的毛子兵抬着担架,进入飞机。而担架上,躺着的尽是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伤员有士兵,也有白大褂。
就算是夕阳的金色,也盖不住担架上的鲜红血迹。机场的寂静,被急促的脚步声、俄语声,以及断断续续的呻吟声所打破。在场的越南同志个个目瞪口呆,难不成,是美帝国主义从山里钻出来了?
苏联老大哥出山后的喧闹,很快就结束了。大飞机的螺旋桨转动,这次人员撤离,十来分钟就结束了。没有握手说再见,更没有举杯祝酒的告别仪式,苏联老大哥,就这样急匆匆的走掉了。
这天之后,那个为项目而修的军用机场,就彻底闲置了下来。轰鸣的飞机、戴眼镜的白大褂、耀武扬威的毛子兵,都再没有来过越南。
几天后,苏联老大哥又说:行了,我们的项目已经搞完了,你们为社会主义做出的贡献,我们都记在心里。至于项目剩下的设施,全部交由你们自己处理,我们就懒得再管了。
最后,老大哥还不忘提醒了一句:深山项目工程区有一定风险,最好闲置数日,并谨慎前往。
虽然人离开了,但还有很多有用的物资,留在机场。比如,那几十辆军卡车,就是越南同志最满意的行头。收割完机场的剩余物资,越南同志就组织好了一支交接队,准备进山瞧瞧,老大哥还留下了什么。
至于老大哥叮嘱的“风险”,交接队早就抛到了脑后。毕竟,深山老林子里,不真可能蹦出几个资本主义鬼子吧?至于那天的伤员,可能是老大哥水土不服,不小心在山沟里摔了跤。越南同志不在意这些,他们脑袋里装的,尽是盼望老大哥多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建设自己的土地。
顺着机场的路,交接队伍找到了进山口。进山口有一个岗亭,但岗亭里空空如也,站岗的毛子兵早已消失不见。继续往前,交接队的车轮滚向了苏联人修筑的土路。路确实是土路,因为没有灌水泥,就铺了一些碎石子上去。土路不大不小,刚好能容两辆卡车并行。
结果没走出多远,发现前面路断了。好家伙,下车一看,这苏联老大哥走的时候,竟把路给炸断了。路是人家修的,用完了想炸断也是人家的自由,但车子卡在路中间过不去,交接队只好下车步行。
沿路走了整整一天,交接队才看到深山中的真面目。路的尽头,是在群上中的一个小盆地。盆地四周有群山屏障,中央是一块平坦的地形。只见一块方形的水泥建筑群,就镶嵌在这块平坦地形的植被之中。
这块方形的建筑群下,铺上了厚厚的水泥。两人多高的铁丝护栏,就四四方方的将其围了起来。透过护栏往里一探,里面静悄悄的,果然撤离得一个人不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交接队才将铁网上的门锁破开。
里面的水泥建筑修得工整有序,像是员工的宿舍楼。而楼前,一片狼藉,撒满了被褥啊、脸盆啊、纸张文件。看来老大哥走的时候,很匆忙嘛!宿舍楼一共有三栋,考察队走了一圈后,发现都是相同的情况。出现最多的东西,就是堆着黑烬的铁桶,估计以前烧了很多东西。
自然,苏联人不会头脑发热,专程坐上飞机,来这越南的深山老林里修楼房住。这些工整的宿舍楼,只是铁丝围栏里的小部分。在宿舍楼的旁边,有相当大的一块水泥坝子。水泥坝子里,有堆放设备的仓棚,还有一片停着十几辆军卡车的停车场。
仓棚外边焦黑一片,细心的苏联老大哥,早就把仓棚里的设备付之一炬了。
但是停车场里的军卡车,都还能用。除此之外,这块大坝子里,还修出了另外一栋莫名其妙的建筑物。为什么讲它莫名其妙呢,首先,它修得很大。讲高度的话,换算成今天的公寓楼,得有个五六层高吧。
讲面积的话,里面应该能停下好几辆军卡车。但光是修得大,倒也不不足为奇。奇的是,这玩意修成了一个圆筒形,顶上还盖着一个不太尖的圆锥。就跟个抽象版的克里姆林宫一样。既然是苏联老大哥修的,造型弄成这样,倒也说得过去。
可是,这个“克里姆林宫”上边,一个口子都没有。也就是除了两扇锁着的门,其他地方都被水泥给盖严实了,没有一扇窗户口。那这玩意儿是弄来做啥的呢?交接队也很奇怪,想着要进去看看。
不过那两扇铁门,不仅大得可怕,而且是代表了老大哥工业的最高水平。光是用手敲,就能感觉到铁门的厚实。几番努力之后,交接队便放弃了。也许,就是一个水房吧。当然,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交接队最眼红的,自然是那十几辆军卡车。
关于老大哥到底在这里干了些什么,他们并不是很关心。
交接队在这些山中的水泥疙瘩里,完成了“交接”。他们拿到了毛子兵剩下的枪支弹药、军服,最后想办法弄好了炸坏的土路,兴高采烈的将军卡车开出了山里。欢声笑语中,交接队心想,这哪里有什么风险,明摆着就是苏联老大哥为了不让人进来,打出的幌子嘛!
那之后,就再没有官方人员进入过山林。而苏联老大哥呢,自那次匆忙的撤员之后,也再没提过这件事。为“军事科研XXX号工程”而修筑的水泥疙瘩,再也无人问津。它们在深山里忍受着日晒雨淋,而水泥疙瘩里的那些属于苏联人的秘密,似乎就要永不见天日。
如果真是那样,也就没我们的事情了。机缘巧合,在一次越南团体访华中,咱们国家,知道了这件事。那时候,时间已经推回六十年代。六十年代,是我国军工业从无到有、继之高速发展的年代。
况且那时候国际形势剑拔弩张,咱们的军工人员,日日夜夜都想着为祖国造出先进武器,巩固国防。那是一种最为朴实也最为真挚的情感。
只要有发展的机会,咱们绝对不错过。用疯狂一词来形容这种爱国之情,非常贴切。更为重要的是,六十年代,苏联老大哥鼻子一歪,尾巴一翘,撤走了在华援助人员,中苏关系大有交恶的趋势。并且他这一撤,咱们的很多科研,就陷入了滞缓状态。
既然你苏联有变成“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头,而咱们国家又要反霸权主义,就只能背身一转两头走了。“军事科研”,铁定是跟军事有关。这越南又挨着咱们,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那行,咱们就要把苏联人搞的行当做个研究,看他到底在捣鼓个什么。
于是,我在之前提到的那支考察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说一句题外话,1961年,苏联当着全世界的面,爆炸了一颗亿万吨级当量的氢弹。迄今为止,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爆炸。不只咱们国家,几乎全世界都被那试验场上恐怖又巨大的蘑菇云所震慑。所以那个时代下的国防巩固,迫在眉睫。
越南同志点了头,于是咱们这支考察队,背着苏联老大哥,悄悄开进了越南。
故事的背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是中越关系比较好的时期。所以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支前往越南的我国考察队,以及一个工兵班。那么,为什么会有考察队进入越南呢?且让我卖个关子,先讲一段“故事”正式发生前的国际往事。
五十年代初,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掀起了全球性的冷战。冷战一起,各个国家纷纷立好旗帜,划清阵营。而那时候,越南这个国家,还在忙着抗击法国侵略者。
说起越南的惨痛近代史,那真是多难而未兴邦。二战爆发之前,狭长的越南领土,就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二战爆发之后,作为殖民者的法国人,没能挡住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于是,法国人夹起尾巴逃跑,越南让日本夺了去。
后来,二战结束,日本战败。越南人民刚准备挺起民族脊梁,收回主权之时,法国人却又跑回来了。他们说:好了,现在天下太平了,我们法兰西政府,又回来接着统治你们了!
而越南刚成立起来的临时政府,听到这话当然就急眼了。当年日本军队打进来的时候,你们法国人一个个贪生怕死,被打得丢盔弃甲,根本没有尽到殖民者的义务,自己差点还亡了国。现在仗着盟军打了胜仗,又想回来趾高气扬,统治咱们越南族人?
其实,这种情况,换谁都急眼。
法国人急着回来殖民,而越南人一口咬定要独立,那怎么办?当然是打了!法国军队虽然在二战中面对德国大军时不尽人意,但是欺负这些小国家,倒还挺有劲儿。几轮打下来,越南军队根本不是法国人的对手。
这个时候,苏联和中国就看不下去了,于是桌子一拍,就决定援助越南。必须要让社会主义的旗帜,插在越南的土地,绝不能让资本主义蚕食去!于是,有了靠山的北越人民,担负起了名族复兴的大梁。
在我国和苏联的帮助下,越南人民成功赶走了法国侵略者,并和南边的傀儡政权划线而治,建立了北越政权。政权刚稳定下来,苏联老大哥就对越南讲:现在好了,国家稳定了,你们可以大力搞发展了。但是呢,全球的态势并不稳定,我们要随时防止资本主义的炮弹,时刻武装自己。现在,我们国家有一个科研项目,需要在你这里开展,你需要划出一块地给我。
老大哥提要求了,越南当然点头同意,毕竟现在旗帜已经鲜明,以后的发展,都还得靠老大哥。
而苏联老大哥提出的“划地”,倒也还不过分。北越地形复杂,山林众多,而老大哥的要求,就是划出一块深山老林出来进行科研项目。老大哥说,这个项目,必须在越南才能开展。
而越南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山林。这个条件,爽快的就答应了。
苏联搞得这个项目呢,官方名称是“军事科研XXX号工程”。协议一达成,越南就来了一队苏联人,进山勘察。勘察的地点,就离中越边境线不远。勘察完毕,老大哥就开始在北越大兴土木,修了个军用飞机场。机场一修好,接着就又涌进大量的苏联人,开始施工。
协议里的那片山林,被封了起来。周围的村民,也被暂时遣走并安置。老大哥先是派来了一支施工队,在深山里修起了路。但自始至终,都没有雇一个越南工人。老大哥好像很为越南人民着想,不为他们添一分乱,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半年的时间,苏联老大哥硬是让一条厚实的路面蜿蜒在了深山老林里。
路一铺好,那机场就忙碌了起来。白天,晚上,都有飞机起起落落,一队又一队耀武扬威的苏联毛子兵,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山里。数不清的卡车,每天也载着飞机卸下来的设备,如同蚂蚁般在那盘山路上来回行进着。
分划出来的山林里,有毛子兵在巡逻。山路的闸口,也有毛子兵站岗。没有人知道,苏联人到底在这深山里科研个什么。
就这样过了几年,苏联方面的“军事科研XXX号工程”有条不紊、秘密的进行着。越南当局呢,整天忙着和南越的“走资兄弟”掐架,甚至都已经忘了这件事。
而事情,当然不会就这样平稳的发展下去,“军事科研”工程立下的后几年,终于出岔子了。
那天,远在万里之外的莫斯科,突然就向河内挂来一通急电。大意如下:越南同志,咱们搞的“军事科研”工程项目已经结束,现在我们的专机正在赶来,届时希望你方能派出人力,协助我方人员撤离。
急电之下,越南同志也不敢怠慢,立即就通知在机场的越南籍工作人员,说老大哥今天要走了,你们要好好招待一下,能帮忙的地方,就去插一手。
结果在机场等了半下午,也不见有人从山里出来。越南同志这几年就没靠过那片山林半步,如今老大哥迟迟不露面,也不敢越进山林,只好原地等待。而那些以前在机场工作的苏联人,一早就提着行李,急匆匆的离开了。
但莫斯科飞来的专机,倒是很准时,午饭没吃完就落了地。
可飞机一落地,就呼啦呼啦走下来一大群苏联毛子兵。毛子兵们荷枪实弹,深情紧张,在机坪方方正正的列了队之后,就被一列卡车载着驶进了深山。机场的越南工作人员就看傻眼儿了,上级不是说要搞告别仪式吗,怎么看这架势,像是要进山剿匪?
车一开走,机场上静悄悄的。从去年开始,这里就没有了往常的忙碌,飞来的苏联飞机少了很多。一直待到日落时分,才见有车开了出来。夕阳的余晖下,越南同志看见,大约五六辆军卡车,冲进了这个临时军用机场。
然后,在一个苏联军官的指挥下,那群毛子兵,护着一队白大褂,急匆匆的就上了飞机。更搞不清的是,还有三三两两的毛子兵抬着担架,进入飞机。而担架上,躺着的尽是缺胳膊少腿的伤员。伤员有士兵,也有白大褂。
就算是夕阳的金色,也盖不住担架上的鲜红血迹。机场的寂静,被急促的脚步声、俄语声,以及断断续续的呻吟声所打破。在场的越南同志个个目瞪口呆,难不成,是美帝国主义从山里钻出来了?
苏联老大哥出山后的喧闹,很快就结束了。大飞机的螺旋桨转动,这次人员撤离,十来分钟就结束了。没有握手说再见,更没有举杯祝酒的告别仪式,苏联老大哥,就这样急匆匆的走掉了。
这天之后,那个为项目而修的军用机场,就彻底闲置了下来。轰鸣的飞机、戴眼镜的白大褂、耀武扬威的毛子兵,都再没有来过越南。
几天后,苏联老大哥又说:行了,我们的项目已经搞完了,你们为社会主义做出的贡献,我们都记在心里。至于项目剩下的设施,全部交由你们自己处理,我们就懒得再管了。
最后,老大哥还不忘提醒了一句:深山项目工程区有一定风险,最好闲置数日,并谨慎前往。
虽然人离开了,但还有很多有用的物资,留在机场。比如,那几十辆军卡车,就是越南同志最满意的行头。收割完机场的剩余物资,越南同志就组织好了一支交接队,准备进山瞧瞧,老大哥还留下了什么。
至于老大哥叮嘱的“风险”,交接队早就抛到了脑后。毕竟,深山老林子里,不真可能蹦出几个资本主义鬼子吧?至于那天的伤员,可能是老大哥水土不服,不小心在山沟里摔了跤。越南同志不在意这些,他们脑袋里装的,尽是盼望老大哥多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建设自己的土地。
顺着机场的路,交接队伍找到了进山口。进山口有一个岗亭,但岗亭里空空如也,站岗的毛子兵早已消失不见。继续往前,交接队的车轮滚向了苏联人修筑的土路。路确实是土路,因为没有灌水泥,就铺了一些碎石子上去。土路不大不小,刚好能容两辆卡车并行。
结果没走出多远,发现前面路断了。好家伙,下车一看,这苏联老大哥走的时候,竟把路给炸断了。路是人家修的,用完了想炸断也是人家的自由,但车子卡在路中间过不去,交接队只好下车步行。
沿路走了整整一天,交接队才看到深山中的真面目。路的尽头,是在群上中的一个小盆地。盆地四周有群山屏障,中央是一块平坦的地形。只见一块方形的水泥建筑群,就镶嵌在这块平坦地形的植被之中。
这块方形的建筑群下,铺上了厚厚的水泥。两人多高的铁丝护栏,就四四方方的将其围了起来。透过护栏往里一探,里面静悄悄的,果然撤离得一个人不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交接队才将铁网上的门锁破开。
里面的水泥建筑修得工整有序,像是员工的宿舍楼。而楼前,一片狼藉,撒满了被褥啊、脸盆啊、纸张文件。看来老大哥走的时候,很匆忙嘛!宿舍楼一共有三栋,考察队走了一圈后,发现都是相同的情况。出现最多的东西,就是堆着黑烬的铁桶,估计以前烧了很多东西。
自然,苏联人不会头脑发热,专程坐上飞机,来这越南的深山老林里修楼房住。这些工整的宿舍楼,只是铁丝围栏里的小部分。在宿舍楼的旁边,有相当大的一块水泥坝子。水泥坝子里,有堆放设备的仓棚,还有一片停着十几辆军卡车的停车场。
仓棚外边焦黑一片,细心的苏联老大哥,早就把仓棚里的设备付之一炬了。
但是停车场里的军卡车,都还能用。除此之外,这块大坝子里,还修出了另外一栋莫名其妙的建筑物。为什么讲它莫名其妙呢,首先,它修得很大。讲高度的话,换算成今天的公寓楼,得有个五六层高吧。
讲面积的话,里面应该能停下好几辆军卡车。但光是修得大,倒也不不足为奇。奇的是,这玩意修成了一个圆筒形,顶上还盖着一个不太尖的圆锥。就跟个抽象版的克里姆林宫一样。既然是苏联老大哥修的,造型弄成这样,倒也说得过去。
可是,这个“克里姆林宫”上边,一个口子都没有。也就是除了两扇锁着的门,其他地方都被水泥给盖严实了,没有一扇窗户口。那这玩意儿是弄来做啥的呢?交接队也很奇怪,想着要进去看看。
不过那两扇铁门,不仅大得可怕,而且是代表了老大哥工业的最高水平。光是用手敲,就能感觉到铁门的厚实。几番努力之后,交接队便放弃了。也许,就是一个水房吧。当然,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交接队最眼红的,自然是那十几辆军卡车。
关于老大哥到底在这里干了些什么,他们并不是很关心。
交接队在这些山中的水泥疙瘩里,完成了“交接”。他们拿到了毛子兵剩下的枪支弹药、军服,最后想办法弄好了炸坏的土路,兴高采烈的将军卡车开出了山里。欢声笑语中,交接队心想,这哪里有什么风险,明摆着就是苏联老大哥为了不让人进来,打出的幌子嘛!
那之后,就再没有官方人员进入过山林。而苏联老大哥呢,自那次匆忙的撤员之后,也再没提过这件事。为“军事科研XXX号工程”而修筑的水泥疙瘩,再也无人问津。它们在深山里忍受着日晒雨淋,而水泥疙瘩里的那些属于苏联人的秘密,似乎就要永不见天日。
如果真是那样,也就没我们的事情了。机缘巧合,在一次越南团体访华中,咱们国家,知道了这件事。那时候,时间已经推回六十年代。六十年代,是我国军工业从无到有、继之高速发展的年代。
况且那时候国际形势剑拔弩张,咱们的军工人员,日日夜夜都想着为祖国造出先进武器,巩固国防。那是一种最为朴实也最为真挚的情感。
只要有发展的机会,咱们绝对不错过。用疯狂一词来形容这种爱国之情,非常贴切。更为重要的是,六十年代,苏联老大哥鼻子一歪,尾巴一翘,撤走了在华援助人员,中苏关系大有交恶的趋势。并且他这一撤,咱们的很多科研,就陷入了滞缓状态。
既然你苏联有变成“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头,而咱们国家又要反霸权主义,就只能背身一转两头走了。“军事科研”,铁定是跟军事有关。这越南又挨着咱们,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那行,咱们就要把苏联人搞的行当做个研究,看他到底在捣鼓个什么。
于是,我在之前提到的那支考察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说一句题外话,1961年,苏联当着全世界的面,爆炸了一颗亿万吨级当量的氢弹。迄今为止,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爆炸。不只咱们国家,几乎全世界都被那试验场上恐怖又巨大的蘑菇云所震慑。所以那个时代下的国防巩固,迫在眉睫。
越南同志点了头,于是咱们这支考察队,背着苏联老大哥,悄悄开进了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