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雷厉风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将军桓常遇刺,整个商丘城都震动了,宋公更是勃然大怒,派遣大量差役调查指使刺客之人。
不仅如此,街道上面也屡有全副武装的甲士走过,每人脸上都带着肃然之色。
桓府,桓常仔细看着手中书信,忽然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在其面前有两封书信,其中一封落款人乃是方离,另外一封的落款人却是韩少云。
自从桓常决心在宋国为官以后,就想起了才华横溢的姬伯、方离、韩少云三人。
这三人先后入秦,由于相隔距离太远,桓常也没有得到三人消息。
抱着试试的心态,桓常还是写了几封书信,通过官方渠道将其送往秦国,希望能够与三人取得联系。
桓常心中还有小小的期待,那就是如果三人在秦国没有受到重用,就邀请他们前来宋国为官。
曾经,桓常不能给三人承诺,可是以桓常如今的权势,还有在宋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能够给三人非常光明的前途。
桓常有足够自信,只要三人愿意一同前来宋国帮助自己变法,又有宋公的鼎力支持,那么宋国早晚都能恢复襄公时期的强盛。
等待几个月,桓常终于得到了回信,信中内容却让他喜忧参半。
姬伯与方离入秦以后,凭借自身才华,很快就得到秦王器重。
秦王乃雄才大略之人,胸怀宽广、善于用人,而且迫切想要壮大秦国,遇到二人以后,与两人不眠不休交谈五天五夜,然后就开始破格提拔两人。
就在一年半以前,秦王已经与两人商定变法事宜,力排众议封姬伯为左庶长,执掌内政,主持秦国变法事宜。
方离也得到了秦王器重,封其为上卿,负责出谋划策,并且主持秦国外交。
在此期间,秦国屡次与西域诸国爆发战争,韩少云入秦以后加入军队,很快就崭露头角、加官进爵,成为军中重要将领。
秦王以韩少云为将,先后数次以少胜多击败西域诸国。
不仅如此,方离更是带着金银、美女,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西域诸国之间,挑起西域诸国之间的矛盾。
就在西域诸国相互交恶的时候,方离劝说秦王给临近的两个国家割让领土,然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秦人刚烈,以往哪怕战乱不休,仍旧不会割让一城一池。
秦国众卿听到方离建议以后,都是勃然大怒,纷纷上书弹劾方离。
可是方离据理力争,谓秦王曰:西域诸国之所以与我秦国征战不休,乃是因为忌惮我秦人骁勇,这才想要灭我秦国。
只要秦国向西域诸国假意屈服,对方肯定以为秦人脊梁已弯,从此失去了骨子中的血气,再也不足为患,再加上西域诸国之间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们只需要象征性割让些许领地,就能和西域诸国签订和平条约。
没有了秦人的后顾之忧,再以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能挑动西域诸国之间的的战争,令西域诸国再也无暇东顾。
秦国如今所缺乏的,乃是安定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只要新法可以彻底推广出去,十年以后,秦国必定无人能够小视!
方离的话打动了姬伯,也打动了秦王,这才有了秦国割地求和的事情。
果然不出方离所料,本来十分忌惮的秦人的西域诸国,见秦人主动割地求和,而且摆出卑躬屈膝的架势以后,当即欣然与秦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当然,条约能够这么快就签订,与韩少云屡次击败西域诸国,以及方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西域诸国挑拨离间脱不开干系。
无论如何,秦国暂时低头获取到了足够的发展时间,从此可以安心变法。
其后,方离再次游走西域诸国之间,开始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与秦国签订和平条约的西域诸国之间,终于爆发了战争。
短期之内,西域诸国再也无力东进。
“秦王有姬伯兄主持变法,有方离兄出谋划策、负责外交,又有韩兄领兵征讨四方,再辅以秦人彪悍不畏死的个性,假以时日,秦国岂能不强盛?”
此时,桓常忽然有些后悔,不知道自己支持方离、韩少云入秦,究竟是好是坏。
“既然三位兄长都有了好的归宿,而且能够静心施展自身才能,我也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才对。”
收敛自己情绪,桓常又想起了暗影送来的消息,知道齐国、赵国、韩国、楚国、魏国都在变法,当即感受到了浓浓的紧迫感。
“此乃大争之世,若宋国不能奋勇向前,早晚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念及于此,桓常眼中闪过一道杀气,然后对着门外大声喊道:“将暗影、柳三刀、莫道、吴靖四人请来,我有要事相商!”
没过多久,四人先后来到桓常书房之内,看着自家主公严肃的脸庞,心中都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自从我经过刺杀以后,新法的推行当即遭受到了巨大阻力。”
“暗影,那些领头反对新法的贵族,以及心怀二心的将领可曾探查清楚?”
暗影当即上前答到:“反对新法的贵族有很多,其中分量最大的有五家,属下都已经探查清楚。”
“至于心怀二心的将领,属下虽然不能拿出确凿证据,却也已经能够确定究竟是哪些人,当初派人刺杀主公了。”
有人当街行刺桓常,其目的不言而喻。
纵然刺杀没有成功,这些人也向桓常以及商丘的官吏、百姓,释放出了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有人下定决心阻挠新法的实施。
出了这件事情以后,本来还保持观望态度的贵族、豪强,当即再也没有任何犹豫,开始同心协力抵制新法的推行。
桓常已经忍让了两个多月,若是再没有任何动作,这次变法肯定会胎死腹中。
“既然已经能够确定哪些将领心怀不轨,就算没有确凿证据亦是无妨。”
“传我命令,今日邀请那些将领前来赴宴。”
桓常眼中冷光闪烁,已经决定雷厉风行除掉这些将领,否则再这么拖延下去,很有可能会激起兵变。
假如宋国军队开始内斗,对于本就弱小的宋国而言,绝对是一场噩梦。
上将军桓常遇刺,整个商丘城都震动了,宋公更是勃然大怒,派遣大量差役调查指使刺客之人。
不仅如此,街道上面也屡有全副武装的甲士走过,每人脸上都带着肃然之色。
桓府,桓常仔细看着手中书信,忽然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在其面前有两封书信,其中一封落款人乃是方离,另外一封的落款人却是韩少云。
自从桓常决心在宋国为官以后,就想起了才华横溢的姬伯、方离、韩少云三人。
这三人先后入秦,由于相隔距离太远,桓常也没有得到三人消息。
抱着试试的心态,桓常还是写了几封书信,通过官方渠道将其送往秦国,希望能够与三人取得联系。
桓常心中还有小小的期待,那就是如果三人在秦国没有受到重用,就邀请他们前来宋国为官。
曾经,桓常不能给三人承诺,可是以桓常如今的权势,还有在宋公心目中的地位,完全能够给三人非常光明的前途。
桓常有足够自信,只要三人愿意一同前来宋国帮助自己变法,又有宋公的鼎力支持,那么宋国早晚都能恢复襄公时期的强盛。
等待几个月,桓常终于得到了回信,信中内容却让他喜忧参半。
姬伯与方离入秦以后,凭借自身才华,很快就得到秦王器重。
秦王乃雄才大略之人,胸怀宽广、善于用人,而且迫切想要壮大秦国,遇到二人以后,与两人不眠不休交谈五天五夜,然后就开始破格提拔两人。
就在一年半以前,秦王已经与两人商定变法事宜,力排众议封姬伯为左庶长,执掌内政,主持秦国变法事宜。
方离也得到了秦王器重,封其为上卿,负责出谋划策,并且主持秦国外交。
在此期间,秦国屡次与西域诸国爆发战争,韩少云入秦以后加入军队,很快就崭露头角、加官进爵,成为军中重要将领。
秦王以韩少云为将,先后数次以少胜多击败西域诸国。
不仅如此,方离更是带着金银、美女,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西域诸国之间,挑起西域诸国之间的矛盾。
就在西域诸国相互交恶的时候,方离劝说秦王给临近的两个国家割让领土,然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秦人刚烈,以往哪怕战乱不休,仍旧不会割让一城一池。
秦国众卿听到方离建议以后,都是勃然大怒,纷纷上书弹劾方离。
可是方离据理力争,谓秦王曰:西域诸国之所以与我秦国征战不休,乃是因为忌惮我秦人骁勇,这才想要灭我秦国。
只要秦国向西域诸国假意屈服,对方肯定以为秦人脊梁已弯,从此失去了骨子中的血气,再也不足为患,再加上西域诸国之间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们只需要象征性割让些许领地,就能和西域诸国签订和平条约。
没有了秦人的后顾之忧,再以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能挑动西域诸国之间的的战争,令西域诸国再也无暇东顾。
秦国如今所缺乏的,乃是安定的发展空间与时间,只要新法可以彻底推广出去,十年以后,秦国必定无人能够小视!
方离的话打动了姬伯,也打动了秦王,这才有了秦国割地求和的事情。
果然不出方离所料,本来十分忌惮的秦人的西域诸国,见秦人主动割地求和,而且摆出卑躬屈膝的架势以后,当即欣然与秦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当然,条约能够这么快就签订,与韩少云屡次击败西域诸国,以及方离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西域诸国挑拨离间脱不开干系。
无论如何,秦国暂时低头获取到了足够的发展时间,从此可以安心变法。
其后,方离再次游走西域诸国之间,开始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与秦国签订和平条约的西域诸国之间,终于爆发了战争。
短期之内,西域诸国再也无力东进。
“秦王有姬伯兄主持变法,有方离兄出谋划策、负责外交,又有韩兄领兵征讨四方,再辅以秦人彪悍不畏死的个性,假以时日,秦国岂能不强盛?”
此时,桓常忽然有些后悔,不知道自己支持方离、韩少云入秦,究竟是好是坏。
“既然三位兄长都有了好的归宿,而且能够静心施展自身才能,我也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才对。”
收敛自己情绪,桓常又想起了暗影送来的消息,知道齐国、赵国、韩国、楚国、魏国都在变法,当即感受到了浓浓的紧迫感。
“此乃大争之世,若宋国不能奋勇向前,早晚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念及于此,桓常眼中闪过一道杀气,然后对着门外大声喊道:“将暗影、柳三刀、莫道、吴靖四人请来,我有要事相商!”
没过多久,四人先后来到桓常书房之内,看着自家主公严肃的脸庞,心中都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自从我经过刺杀以后,新法的推行当即遭受到了巨大阻力。”
“暗影,那些领头反对新法的贵族,以及心怀二心的将领可曾探查清楚?”
暗影当即上前答到:“反对新法的贵族有很多,其中分量最大的有五家,属下都已经探查清楚。”
“至于心怀二心的将领,属下虽然不能拿出确凿证据,却也已经能够确定究竟是哪些人,当初派人刺杀主公了。”
有人当街行刺桓常,其目的不言而喻。
纵然刺杀没有成功,这些人也向桓常以及商丘的官吏、百姓,释放出了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有人下定决心阻挠新法的实施。
出了这件事情以后,本来还保持观望态度的贵族、豪强,当即再也没有任何犹豫,开始同心协力抵制新法的推行。
桓常已经忍让了两个多月,若是再没有任何动作,这次变法肯定会胎死腹中。
“既然已经能够确定哪些将领心怀不轨,就算没有确凿证据亦是无妨。”
“传我命令,今日邀请那些将领前来赴宴。”
桓常眼中冷光闪烁,已经决定雷厉风行除掉这些将领,否则再这么拖延下去,很有可能会激起兵变。
假如宋国军队开始内斗,对于本就弱小的宋国而言,绝对是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