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2章 辱师之仇,九世可报也

第52章 辱师之仇,九世可报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实话实说,在被关羽提醒“你被人跟踪了”之前,李素对于襄邑这座城市的印象还真是不错。

    因为他提前一天来这儿卖书、打探消息,得到的回报可比在陈留县要多得多,他一度为自己来对了地方而庆幸。

    首先,昨天一早,李素刚到襄邑,照例结交本地商人时,就遇到了好事——掌握襄邑县商路的头号豪族,居然是大富豪卫兹。

    卫兹这人,李素前世读史书时没注意其籍贯,只是在看到《三国演义》上“曹操回乡招募义兵、矫诏讨董”这一段时,撇到过一眼,隐约是在陈留附近。现在才发现,原来他是襄邑县首富、掌握了全城大部分赚大钱的生意。

    这卫兹历史上出资帮曹操募集最初起家的五千乡勇!想想看苏双张世平才为刘备募了五百人,糜竺也才募了两千人,就知道这卫兹出了多少钱了。

    当然了,曹操的五千家底也不都是仗着卫兹,他老爹曹嵩积攒的家底也占了一小半,估计都是曹嵩当大司农期间贪来的。但就算曹嵩和卫兹出的钱五五开,也起码小两千万呢。

    李素也想过笼络卫兹,但对方根本看不上他,毕竟人家后来投资曹操,一来是因为曹操起点比刘备高得多,二来也是因为当时曹嵩搬到了陈留避居,卫兹看在曹嵩这个前太尉跟他算半个邻居,才出这个人情。

    刘备虽然现在号称“孝义天下知名”,可毕竟只是县令,又非同乡,卫兹怎么可能为一个“异乡人”出太多钱呢。

    不过,卫兹也还算客气,至少是个有见识的,愿意在适当的尺度上,跟李素结交一下。所以他首先选择了承销更多的书,同时还没要李素的经销商打折扣率。

    区区一座襄邑城,卫兹就要了足足各五百套《论语》、《尔雅》和《孝义录》全集,还说在襄邑卖不完可以拉去隔壁梁郡的睢阳等地卖,反正邻郡的商路也有不少是卫兹掌控的。

    各五百套,一共就是五千五百卷,每卷50文的“经销商扣率”,就让李素凭白多赚了近30万钱。

    另外,卫兹还准备了一份价值几十万钱的礼物,算是跟李素和刘备的结交。对卫兹来说,这点小钱完全是为了多个朋友多条路,结交个有前途的知名人士,花几十万钱还是不算啥的。

    在卫兹的介绍下,李素还认识了不少在襄邑本地成名多年的读书人,虽然没有什么名载史册的名臣,但多认识一些人总归不坏,李素也就对这次襄邑之行颇有好感。

    直到跟关羽重逢,关羽的当头一瓢冷水泼醒了他。

    ……

    看着李素毫无江湖经验的懵逼样,关羽走下船,用眼神斜斜暗示了远处一小撮人。

    李素也偷偷朝那个方向看去,就看到码头边缘不远处,有一辆牛车停在那儿,牛车上摆着几个酒瓮,和一些其他看不分明的货物——因为都盖着稻草,所以除了酒瓮之外,其他东西都被稻草遮住了。

    牛车旁边,站着一个佩剑书生,方脸正气,还有几个形貌如同仆役的随从,最后还有一个高大恶猛的壮汉,尽量低调地用斗笠遮着头脸,靠在牛车上假装休息。

    也有可能是真休息,但李素被关羽提醒之后再看,就怎么都觉得对方是假装休息了。

    “他们是冲我来的?我来襄邑不过两天,就是结交卫兹卖卖书扬扬名罢了,能得罪多少人?在卫兹的地盘上,他们就是要抢生意,也不该找我的麻烦吧?”

    李素不由对对方的作案动机有些想不通。

    关羽一眯眼:“这就不知道了,我刚才在船头远远看着,就注意到那书生一伙一直偷偷跟着你,但这书生还不足为惧,后来的那个赶牛车的斗笠壮汉,才非易于之辈。”

    李素被这么一提醒,才回忆起:“这么一说,这书生好像还略有些眼熟——昨日我在卫兹的商号里闲逛,巡视卖书的情况,好像就见过一眼。但这书生应该没跟我搭话,直接买了好多套书就走了,这能有什么仇怨?那个壮汉,倒是从未见过。”

    关羽冷冷一笑:“等着看便知晓了,我看,那书生身边别的随从,都不是咱的亲兵对手,所以他昨日就算想找茬,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才请了那壮汉,今日再来——

    既如此,我的兵刃也不要露白,就揣一口腰刀,免得对方警觉了。他那牛车,分量就不对,酒坛估计都是空的,但车里应该藏了兵刃。”

    关羽说着,对着牛车的车辙印一努嘴。

    李素暗暗佩服,不愧是杀人被通缉流亡多年的,江湖经验就是丰富,今天恐怕是遇到了关羽的同行了。

    想好了应对之策后,李素先上船穿了一件皮甲在身、外面再罩袍,然后默许关羽先把主武器留在船上,故意卖个破绽,只挎一口腰刀、带着几个亲兵,故意往码头边一条冷僻的无人小巷里钻,引诱对方暴露。

    反正有关羽在,自己又偷偷穿了皮甲,李素对自己的安全还是有信心的。

    他其实更想穿铁甲,更苟一点,不过铁甲太宽大,没法隐藏在衣服里。

    所以李素只能像那些穿了吉利服的人一样,不得不为了更好的隐蔽性,而忍痛放弃护菊神锅。

    果不其然,李素一行走进小巷,把背后卖给敌人后,那个书生很快带着仆人从后面堵上来。

    不过,后续的发展倒是让李素有些没想到,敌方居然是先礼后兵,先跟你讲道理:

    “站住!你这有辱斯文之辈!今日把话说清楚了,你为何冒人之名、辱我师尊!否则,我可要报辱师之仇了!”

    李素闻言转身,着实惊讶,手也下意识摁住了剑柄,虽然他的剑就是装饰,拿着也打不过什么人。

    “这位兄台,你是在跟我说话?令师是谁,我根本就不认识。”

    那个书生年约二十,冷哼道:“哼,还说不认识——那你为何冒他之名著书?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吴郡顾雍,此番护送恩师回乡。

    这陈留郡中,居然到处贩售署名我恩师与什么钟繇的《孝义录》。他从未写过这种言语俚俗、粗鄙无文的文章,你们冒他之名,岂不是侮辱了他的文采!快说,你既售此书,你是不是便是那个钟繇贼子!”

    李素一阵懵逼,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孝义录》的第三卷,是李素亲自写的,上面也署了李素的名字和钟繇的名字。因为这一卷有刘备的事迹,李素必须亲自揣摩。

    但《孝义录》的上中两卷,完全是记载的前人的孝行故事,是拿来水字数、把刘备的事迹混入其他本朝先贤当中,让刘备蹭热度的。

    傍名人用的这两册,李素就没亲自完全过问了,最多是钟繇写的时候给点文风灌水润色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反正这些事迹本来就是陪衬的。

    而钟繇因为被李素带坏了,发现了“作者署名傍名人”的好处,所以在写上中两卷时,李素明言他自己不需要署名,钟繇就傍了蔡邕的名声——当时他给李素的理由是,这里面一些孝行典故的素材,确实是他早年在太学读书时,从蔡邕那儿学来的。

    这就好比后世写论文时,素材是别人的,你署名时挂个“某某某对本文也有贡献”,理论上也没错。汉朝人又没著作权概念,钟繇直接就蹭了导师的名,模糊处理成合著,以提高书的销量。

    后来书卖出去之后,李素也给过钟繇一小部分分红,大约就几个百分点,所以钟繇也颇为这波操作窃喜。

    没想到,今天来到这陈留郡襄邑县,居然被正主找上门来维权了。

    李素这套书的措辞还是比较庸俗的,比汉朝时候其他人的故事杂记水很多,从文笔角度来说,顶级名士确实不愿意跟这种水文扯上关系。

    就好比后世顶级知名作家,说我明明是拿雨果奖的,你居然污蔑老子是写畅销书、媚俗迎合市场的,这不是侮辱么?

    李素知道这事儿稍微有点理亏,也连忙解释:“原来是顾兄,这其中多有误会,在下中山李素,并非钟繇。我写的书可没有骗署蔡议郎之名,至于钟兄写的那两卷,他只是跟我合著,我只是帮着贩卖,也不是求财,纯粹是为了宣扬文治、教化孝义。这事儿我代钟兄道个歉,备一份赔礼,便就此作罢,可否?”

    顾雍怒气稍息,但随后又反应过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你不是钟繇?那你跟钟繇合著,为何默许此事,也不纠正于他,还不是看在蹭了名师之名可以获利!你从中得了好处,便是同谋!

    不过念在你不是蓄意侮辱,今日我不取你性命,你最好乖乖跟我走,到我恩师面前磕头赔罪,若是他亲自宽宥于你,我便不再纠缠!否则,辱师之仇,九世尤可报也!”

    顾雍说着,比划着抽出剑来。

    李素冷笑一声,他当然不会任由别人逼着磕头认错了,不过既然理亏,他也不想彻底撕破脸,只是脑中想着对策说辞。

    只是他没想到,旁边的关羽一开始一直挺有耐心,但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不过就是冒你师傅的名出了本书,能辱没到多少?说你写畅销书就是侮辱你了?你丫的一群名士就是矫情!

    关羽这人素来傲上而不忍下,喜欢成教自考、鄙视名士商业互吹。听顾雍叽叽歪歪到这一步,终于忍不住了:

    “伯雅要走,谁人拦得住?那姓顾的,你别装了,我知你今日如此有恃无恐,是仗着你请了游侠。”

    关羽说着,把佩刀往胸口一横,意思已然很明显了。

    顾雍背后远处,那个一直靠在牛车上遮着斗笠的猛汉,见状也把斗笠一撇,抽出原本遮在斗笠帽檐下的匕首。

    说是匕首,倒也有一尺半长,比腰刀短不了多少,但毕竟还是短了。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当然要先下手为强,否则等关羽出手就更没希望了。

    那人直扑过来,直接一匕中宫直进,妄想暴起发难制住关羽。

    刚才雇主顾雍的话他也听了,知道顾雍已经不想杀人,但不制服关羽的话,其他一切都免谈了。看在顾雍诚恳、出手阔绰、事儿又占理的份上,他还是很想行侠仗义收完尾款的。

    “铛!”地一声大响,关羽的佩刀与对手的剑匕相交,两人都是微微一震,心中颇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