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亚洲金融危机要来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杨少宗来说,他可能要暂时宣告停止一段时间的学术研究,虽然他估计自己以后每一年还是会尽量推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学术论文,可是,后面的论文质量再也不可能达到《个人计量选择对各国宏观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亚洲非自由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范围》的高度了。
这是他的极限,而且,他在这里面实际所占的分量顶多是30%。
不管能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似乎都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因为他愈加明白了一件事——其实,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要碰运气和讲究资历的,通常需要连续发表一系列高素质的论文才会进入别人的视野,才会获得提名的机会,每年大约有六到十个真正意义上的提名,最终有机会角逐桂冠的只有三四个。
这三四个中,谁获奖的概率都很大,因为拼到这种程度,基本上的水平和成绩都差不多,后面要看的就是谁的论文和成就对整个世界经济影响更大,其次是看谁在纯理论的范畴更为深远。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专注国内经济研究,专注于服务工农大众的中国经济学家而言,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很正常的事,给你一个提名机会都算是非常不可思议。
这倒是没有办法,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们党就号召知识分子要为工农大众服务,也就是要为政府服务,不是为全世界服务。
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贯也是非常聪明的,改革开放之前,他们有两个目标:1、成为执政政府中的一员;2、成为执政政府的顾问。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又有了两个新目标:1、成为下海企业家中的一员;2、成为企业家的顾问。
杨少宗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摆脱这些束缚,安心和杨小凯从事一些纯理论的研究,无非是四个原因,1、他曾是政府中的一员,现在还是,至少是一个县级市的主席和党委常委;2、他是中央政府的顾问,至少目前还是旗州经济研究院的副院长和国务院国企改革小组的顾问;3、他是下海企业家中的一员,而且可能是最大的那一个;4、他是企业家的高级顾问,不管说,他既然是投资银行的老总,总是要给那些小企业家们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融资和咨询服务。
靠。
做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是太赚了。
现在肯定不是开心的时候,因为更开心的时刻还远远没有到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做为一个经济学者,杨少宗终于明白了更多的事情,那就是这场金融危机最终只有两个半的获利者,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另外半个是印度。
从他所研究的地区经济竞争学科的范围来说,东南亚经济和中国经济基本是相反的,前者强则后者弱,前者弱则后者强,如果从国家竞争的角度来说,东南亚越弱越好,弱到连驱逐舰都买不起,想要在南海占一个位置就基本是自欺欺人。
在90年代以前,为什么东南亚经常出现反华运动,甚至是屠杀华人,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弱,因为你弱你穷,我们就看不起你们华人。
中国强了,东南亚的土著可能还是非常讨厌华人,可他们至少不敢继续光明正大的屠杀了,像以前那样随意杀人的局面就会成为历史,除非中国又弱了。
所以,在和胡祖铭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到底有大时,杨少宗说,如果有80%的可能爆发,那我们就将它变成现实,短暂的市值增发不算什么,只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他们的市场迟早是我们的。
当然,杨少宗和胡祖铭还相信另一个逻辑,如果真的会爆发危机,他们在东南亚的大部分金融业对手都会遭遇重创,这显然才是他们的机会。
在1996年10月份,胡祖铭、钱家英等人所带领的中旗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数据进行了第二轮的抽调,最终认定东南亚经济即使没有爆发危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泰国和印尼,而韩国也会首当其中。
很好。
从3月份开始进行第一轮抽调检查,并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到了10月份,中旗系终于决定玩真格的了,他们开始沽空泰铢、印尼盾和韩元的长期合同,以一年期为主。
虽然还是有大多数的中旗分析师不太认可他们的判断,包括胡祖铭和钱家英也不是那么肯定,可杨少宗的信念是坚定的,他的意思是如果别人不动手,那就由我们来干。
不过,沽空是一个零和游戏,对手输多少,你赚多少,虽然中旗系是前提采取了逐步分销长期沽空的策略,在主攻印尼盾和韩元之余,将沽空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主权货币、韩元和日元,这就足以保证有足够的央行、国际投行、各国本地投资公司、个人、银行有可能吃下他们的长期合同。
杨少宗故意忽视了泰铢,沽空泰铢的力度也比较小,这是因为沽空泰铢做的太狠,别人就会放弃攻击,因为对冲基金是要盈利的。
毫无疑问的一点,对冲基金要攻击主权货币时,通常会选择三个方向,那就是首先用杠杆沽空货币汇率的长短期合同,只需要花一美元就可以购买20美元,或者100美元的长期合同,这是赚钱的主要渠道;第二步,沽空你的股指,由于股指波动大,任何投行、证券公司都不可能接受杠杆操作,所以必须是实打实的投入资金去买沽空合同;第三步,这是最花钱的,也肯定亏钱的地方,那就是大量和银行拆借主权货币抛售,出售泰铢换美元,逼迫泰国央行拿出美元储备换泰铢。
一般的情况下,对冲基金还要提前几个月介入对手的股市,在沽空对手股指的同时出售股票,造成股指大幅下跌,从中牟取利润。
不过,有时候也不需要这么做。
如果央行在和对冲基金交手的过程中采取抬高隔夜拆借利率的方式,逼迫对手增加拆借的利息,也就是使得对冲基金在第三步上亏空的更多,造成即便第一步和第二步盈利也无法弥补第三步的亏空,对手就可能离开市场。
但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拆借利率一旦提高,股市必然暴跌,那么,对冲基金即便不购买你的股票抛售,也可能在第二步上赚取一大笔钱。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主权货币确实存在大幅度的泡沫,而对手央行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对冲基金赢下来的概率就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也可能亏损,比如说已经有其他投行购买了大量的沽空印尼盾和沽空印尼股指的合同,市场已经饱和,而印尼央行根本不打算和你作战,任由汇率暴跌也不提高利率,减少自己的外汇支出。
这个时候,对冲基金就可能出现亏损。
这是后来的事实,印尼央行直接放弃了抵抗,导致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败兴而归,虽然在表面上打垮了印尼盾,实际上根本没有赚到钱,他们当然也知道赚不到钱,可又必须要打击,万一印尼盾没有垮掉,他们如何造成整个危机的扩大趋势,又如何去攻击下一个目标。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更惨酷,比如像香港,他是提高了港元的拆借利率,可又拿出大约一千亿的港元扫盘,不仅没有让恒生指数暴跌,反而抬了上去。
这个时候,港元汇率没有跌,股指不降反升,港元拆借率高,从银行借来的港元都要支付大量利息,一万点股指时买入的股票抛售出去,结果又涨到了14000点。
对冲基金就等于说是四个方面大亏,如果对冲基金采取和投行沽空股票的方式,借股票卖股票,同时又卖空股指,这一下子就真是损失惨重,重到全面大亏。
亏的连爹妈都没有了。
那么,在第一个环节,如果泰铢市场已经存在长期的汇率沽空压力,对冲基金就会进行很复杂的核算,算来算去,我靠,怎么算就不能赚钱,更别谈本该是天经地义的暴利,他们就不会实施汇率攻击。
所以,在已经基本确信国际资本有撤离泰国市场的迹象,并造成泰国房地产出现了大规模的滞销后,杨少宗故意跳过了泰铢这个环节,只是小幅沽空了六亿美金泰铢的长期合同。
因为自身的资本率比较充足,中旗国际投行的长期沽空汇率只采取了20倍的常用汇率,也就是支付了3000万美金的定金,设定期限为一年。
这个长期合同,谁买谁吃定大亏,不管是瑞银买,还是汇丰买,亦或者是泰国央行、泰国商人、个人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国际投行,谁买吃死亏。
当然在1996年10月份的情况下,大家显然也没有预计到泰铢会有大幅度的暴跌,特别是在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寡头的一片鼓吹声浪中,大部分的投资者仍然相信泰铢汇率不会有所变化,泰国经济升值速度这么快,泰铢说不定还会继续上涨。
相对整个国际资本市场高达几万亿美金的游动资本而言,六亿美金泰铢的长期合同简直是小儿科,而且是分期一个月逐步沽空,基本没有遇到太大的销售压力。
这就意味着,整体投资市场仍然看好泰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某种程度,各大投行也会乐意鼓励个人投资者和小基金通过他们购买这些外汇长期合同,以从中牟取一笔不菲的经纪费用。
香港中旗国际投行的主要沽空方向是印尼盾、韩元,而且从10月份开始沽出一年期合同,缓慢而有节奏的通过三到六个月长期沽出,能卖出去多少就卖多少,新加坡元、日元、新台币、菲律宾比索、马元同样也在沽空范围,慢慢沽,除了在印尼市场,表面上在每一个领域都不会影响到对冲基金的盈利空间。
他们在韩元的沽出量很大,可是,这种长期合同沽出的速度非常快,因为韩国经济规模的基础在那里,它的经济质量也是非常高质的,几乎没有人会相信韩元会跌。
这不可能。
事实是绝大多数的投资机构和个人根本不可能拿到最为详细的数据,而如果你有比较全面的数据,你就会意识到实际的情况非常糟糕。
有一些数据,泰国央行绝对不可能透露出去,各国央行都不会,但你可以通过和国际投行的合作来获取这个大概的数字规模。
中旗国际投行(香港)凭借母行的特殊力量,一直以来都能做为香港最好的投资银行,和瑞银、美国银行、美林证券、ing、汇丰进行非常好的数据合作。
再加上在泰国的分行不断抽取各种数据,杨少宗现在估计泰国政府目前的外债总额大概是950亿美元左右,其中,短期外债在680亿左右,而泰国的实际外汇储备只有410亿的规模。
首先来分析泰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外债,原因很简单,泰国早期经济的起飞主要是靠金融资本的溢出,整个东南亚经济都是凭借这一点起飞的,后期才开始逐渐在外资比例上出现多元化。
总的来说,在1992年以前,资本一直占泰国外国投资的50%份额,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开始大幅度撤离东南亚。
为了应付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特别是韩国、泰国、印尼,大家都纷纷采取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国内货币的供应量,放松贷款的发放要求,加大对地产等行业的投入。
所以,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东南亚经济表面上并没有受到影响,平均经济增长率仍然能维持在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整体速度。
结果就来了,实际上,国际资本介入东南亚的层度并不深,各国的外汇储备不仅没有增加,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由于大家都采用了联系汇率制,每印发多少本国货币就要持有一个汇率比例的美元。
比如说,泰铢的汇率一直维持在24.5左右,每印刷24.5泰铢,泰国央行就要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临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又要保持经济增长,泰国央行就只能采取和其他国际银行、投行拆借短期外汇贷款的方法,临时增加自己的外汇储备。
好了,这就是问题的根结,这个问题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是完全一样的性质。
简单的说,泰国央行是用和国际银行借的钱来增发货币,维持其麦凯恩主义的宽松货币政策,通过投资的方式来增加经济增长率。
克鲁格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一点,但人们还是宁愿相信事实,那就是泰国经济仍然在保持每年4%-5%的增长率,通货膨胀也控制的非常好。
于是,人们就这么的相信了。
谎言说了一千遍就会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国际银行和国际投行在不断拆借资金,在泰国投资地产、股票的同时,也在不停的鼓吹泰国经济的腾飞,亚洲经济的奇迹,鼓吹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就像后来鼓吹中国经济奇迹一样——这样看吧,在rmb可攻击面不大的情况下,国际金融界就开始鼓吹rmb低估,逼迫rmb升值,还说是对中国好处很大,如果央行上当,真的抬高了汇率,那毫无疑问,rmb就会出现泡沫,一旦国际金融界大幅沽空rmb,下一个中国金融危机就来了。
杨少宗当然不会相信这些谎言,他知道,通过从泰国分行抽调的大量数据,他们可以确信现在泰国曼谷至少有价值5000亿泰铢的地产是滞销的,最令人担忧的是……梁百韬以购入泰国几家银行股份的名义查看了一部分资料,据他的反馈,泰国目前至少有一半的贷款是来自于房地产业,如果加上水泥、钢铁等关联贷款,这个数字可能达到70%。
这个时候,连原本一直觉得泰国经济很不错的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的总裁梁百韬也突然惊醒了,泰国的危机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大。
虽然香港的数据基本相同,可香港的基本盘其实是红筹系占了一半,香港的外汇储备也足够支撑港元,香港本身也几乎没有外债贷款。
这里面的差别是巨大的,不可同日而语的。
天啊。
当梁百韬按照杨少宗的吩咐,利用自己在泰国和东南亚银行业的资深人脉关系,同泰国几家银行签署了风险贷款合同返回香港之前,他只能是这样的一声感叹。
他意识到,借了几百亿泰铢给中旗国际投行的盘谷银行、泰国农民银行基本是在劫难逃,虽然他和这几位泰籍华商都有一些来往,可他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不可能去违背总行的决定。
所谓风险贷款一点也没有风险。
我和你借两百亿泰铢,两年后还给你两百亿泰铢,另外按每年15%的高额贷款利率给你结算利息,在这两年时间,你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和我收回贷款,如果强行要求解除合同,你就要支付一大笔违约金,足以将你的贷款利息和大部分的本金没收掉。
当然,我肯定要给你提供足够的资产抵押,如果我届时不能还款,你可以拿走我超额40%抵押给你的资产。
这就是风险贷款。
这个贷款的真正风险是很难出现的——泰铢暴跌,银行本身陷入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杨少宗将这些借来的泰铢、印尼盾、韩元都在外汇市场换成美元债券,然后做等渔翁之利,等你的汇率暴跌,我只需要用一小半的美元债券就能偿还债务。
总之,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正在酝酿着。
杨少宗实际上希望这个危机比预期的规模要更大一些,更惨烈一些,只有这样,他才有利可图,他并不是只靠沽空汇率来赚钱,他也会去沽空一些股指,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对东南亚各国造成的伤害不大,只是和其他国际投行一样,既然有钱赚,那就赚一笔,弥补我在这些国家的投资损失。
中旗国际投行真正的获利点是在对手最惨烈的时候收购他们,用在汇率市场套取的利润收购他们,拆解他们的不良资产,帮助他们回复运营,同时从中牟取更为长期的利润。
不管怎么说沽空、对冲永远都是零和游戏,别人亏多少,你才能赚多少,中间还要缴纳一大笔的经纪费、佣金费,别人的损失可能非常大,但在汇率市场和对冲市场,你能得到的收益额只有这么多,你的头寸越多,一旦赢了,你赢的就最多,别人赢的就相对会少。
假如你的头寸太多,多到其他对冲基金感觉不划算,大家不会操作对冲,让你冲去吧,反正你不冲也得冲。
所以说,大的对冲基金在操作中不仅要算计对手,也要计算同行。
最后总结两点,第一,想要在危机直接赚钱是很容易的,但这个数额不会多到非常惊人;第二,你不可能连别人的赚钱机会都拿走,还指望别人亏本冲出去帮你忙,你不傻,别人更不傻,所以,要么让利,要么就躲在别人背后算计对手。RO
对杨少宗来说,他可能要暂时宣告停止一段时间的学术研究,虽然他估计自己以后每一年还是会尽量推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学术论文,可是,后面的论文质量再也不可能达到《个人计量选择对各国宏观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亚洲非自由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范围》的高度了。
这是他的极限,而且,他在这里面实际所占的分量顶多是30%。
不管能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似乎都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因为他愈加明白了一件事——其实,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要碰运气和讲究资历的,通常需要连续发表一系列高素质的论文才会进入别人的视野,才会获得提名的机会,每年大约有六到十个真正意义上的提名,最终有机会角逐桂冠的只有三四个。
这三四个中,谁获奖的概率都很大,因为拼到这种程度,基本上的水平和成绩都差不多,后面要看的就是谁的论文和成就对整个世界经济影响更大,其次是看谁在纯理论的范畴更为深远。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专注国内经济研究,专注于服务工农大众的中国经济学家而言,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很正常的事,给你一个提名机会都算是非常不可思议。
这倒是没有办法,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们党就号召知识分子要为工农大众服务,也就是要为政府服务,不是为全世界服务。
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贯也是非常聪明的,改革开放之前,他们有两个目标:1、成为执政政府中的一员;2、成为执政政府的顾问。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又有了两个新目标:1、成为下海企业家中的一员;2、成为企业家的顾问。
杨少宗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摆脱这些束缚,安心和杨小凯从事一些纯理论的研究,无非是四个原因,1、他曾是政府中的一员,现在还是,至少是一个县级市的主席和党委常委;2、他是中央政府的顾问,至少目前还是旗州经济研究院的副院长和国务院国企改革小组的顾问;3、他是下海企业家中的一员,而且可能是最大的那一个;4、他是企业家的高级顾问,不管说,他既然是投资银行的老总,总是要给那些小企业家们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融资和咨询服务。
靠。
做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简直是太赚了。
现在肯定不是开心的时候,因为更开心的时刻还远远没有到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做为一个经济学者,杨少宗终于明白了更多的事情,那就是这场金融危机最终只有两个半的获利者,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另外半个是印度。
从他所研究的地区经济竞争学科的范围来说,东南亚经济和中国经济基本是相反的,前者强则后者弱,前者弱则后者强,如果从国家竞争的角度来说,东南亚越弱越好,弱到连驱逐舰都买不起,想要在南海占一个位置就基本是自欺欺人。
在90年代以前,为什么东南亚经常出现反华运动,甚至是屠杀华人,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弱,因为你弱你穷,我们就看不起你们华人。
中国强了,东南亚的土著可能还是非常讨厌华人,可他们至少不敢继续光明正大的屠杀了,像以前那样随意杀人的局面就会成为历史,除非中国又弱了。
所以,在和胡祖铭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到底有大时,杨少宗说,如果有80%的可能爆发,那我们就将它变成现实,短暂的市值增发不算什么,只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他们的市场迟早是我们的。
当然,杨少宗和胡祖铭还相信另一个逻辑,如果真的会爆发危机,他们在东南亚的大部分金融业对手都会遭遇重创,这显然才是他们的机会。
在1996年10月份,胡祖铭、钱家英等人所带领的中旗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数据进行了第二轮的抽调,最终认定东南亚经济即使没有爆发危机,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泰国和印尼,而韩国也会首当其中。
很好。
从3月份开始进行第一轮抽调检查,并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到了10月份,中旗系终于决定玩真格的了,他们开始沽空泰铢、印尼盾和韩元的长期合同,以一年期为主。
虽然还是有大多数的中旗分析师不太认可他们的判断,包括胡祖铭和钱家英也不是那么肯定,可杨少宗的信念是坚定的,他的意思是如果别人不动手,那就由我们来干。
不过,沽空是一个零和游戏,对手输多少,你赚多少,虽然中旗系是前提采取了逐步分销长期沽空的策略,在主攻印尼盾和韩元之余,将沽空范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主权货币、韩元和日元,这就足以保证有足够的央行、国际投行、各国本地投资公司、个人、银行有可能吃下他们的长期合同。
杨少宗故意忽视了泰铢,沽空泰铢的力度也比较小,这是因为沽空泰铢做的太狠,别人就会放弃攻击,因为对冲基金是要盈利的。
毫无疑问的一点,对冲基金要攻击主权货币时,通常会选择三个方向,那就是首先用杠杆沽空货币汇率的长短期合同,只需要花一美元就可以购买20美元,或者100美元的长期合同,这是赚钱的主要渠道;第二步,沽空你的股指,由于股指波动大,任何投行、证券公司都不可能接受杠杆操作,所以必须是实打实的投入资金去买沽空合同;第三步,这是最花钱的,也肯定亏钱的地方,那就是大量和银行拆借主权货币抛售,出售泰铢换美元,逼迫泰国央行拿出美元储备换泰铢。
一般的情况下,对冲基金还要提前几个月介入对手的股市,在沽空对手股指的同时出售股票,造成股指大幅下跌,从中牟取利润。
不过,有时候也不需要这么做。
如果央行在和对冲基金交手的过程中采取抬高隔夜拆借利率的方式,逼迫对手增加拆借的利息,也就是使得对冲基金在第三步上亏空的更多,造成即便第一步和第二步盈利也无法弥补第三步的亏空,对手就可能离开市场。
但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拆借利率一旦提高,股市必然暴跌,那么,对冲基金即便不购买你的股票抛售,也可能在第二步上赚取一大笔钱。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主权货币确实存在大幅度的泡沫,而对手央行缺乏足够的外汇储备,对冲基金赢下来的概率就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也可能亏损,比如说已经有其他投行购买了大量的沽空印尼盾和沽空印尼股指的合同,市场已经饱和,而印尼央行根本不打算和你作战,任由汇率暴跌也不提高利率,减少自己的外汇支出。
这个时候,对冲基金就可能出现亏损。
这是后来的事实,印尼央行直接放弃了抵抗,导致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败兴而归,虽然在表面上打垮了印尼盾,实际上根本没有赚到钱,他们当然也知道赚不到钱,可又必须要打击,万一印尼盾没有垮掉,他们如何造成整个危机的扩大趋势,又如何去攻击下一个目标。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更惨酷,比如像香港,他是提高了港元的拆借利率,可又拿出大约一千亿的港元扫盘,不仅没有让恒生指数暴跌,反而抬了上去。
这个时候,港元汇率没有跌,股指不降反升,港元拆借率高,从银行借来的港元都要支付大量利息,一万点股指时买入的股票抛售出去,结果又涨到了14000点。
对冲基金就等于说是四个方面大亏,如果对冲基金采取和投行沽空股票的方式,借股票卖股票,同时又卖空股指,这一下子就真是损失惨重,重到全面大亏。
亏的连爹妈都没有了。
那么,在第一个环节,如果泰铢市场已经存在长期的汇率沽空压力,对冲基金就会进行很复杂的核算,算来算去,我靠,怎么算就不能赚钱,更别谈本该是天经地义的暴利,他们就不会实施汇率攻击。
所以,在已经基本确信国际资本有撤离泰国市场的迹象,并造成泰国房地产出现了大规模的滞销后,杨少宗故意跳过了泰铢这个环节,只是小幅沽空了六亿美金泰铢的长期合同。
因为自身的资本率比较充足,中旗国际投行的长期沽空汇率只采取了20倍的常用汇率,也就是支付了3000万美金的定金,设定期限为一年。
这个长期合同,谁买谁吃定大亏,不管是瑞银买,还是汇丰买,亦或者是泰国央行、泰国商人、个人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国际投行,谁买吃死亏。
当然在1996年10月份的情况下,大家显然也没有预计到泰铢会有大幅度的暴跌,特别是在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寡头的一片鼓吹声浪中,大部分的投资者仍然相信泰铢汇率不会有所变化,泰国经济升值速度这么快,泰铢说不定还会继续上涨。
相对整个国际资本市场高达几万亿美金的游动资本而言,六亿美金泰铢的长期合同简直是小儿科,而且是分期一个月逐步沽空,基本没有遇到太大的销售压力。
这就意味着,整体投资市场仍然看好泰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某种程度,各大投行也会乐意鼓励个人投资者和小基金通过他们购买这些外汇长期合同,以从中牟取一笔不菲的经纪费用。
香港中旗国际投行的主要沽空方向是印尼盾、韩元,而且从10月份开始沽出一年期合同,缓慢而有节奏的通过三到六个月长期沽出,能卖出去多少就卖多少,新加坡元、日元、新台币、菲律宾比索、马元同样也在沽空范围,慢慢沽,除了在印尼市场,表面上在每一个领域都不会影响到对冲基金的盈利空间。
他们在韩元的沽出量很大,可是,这种长期合同沽出的速度非常快,因为韩国经济规模的基础在那里,它的经济质量也是非常高质的,几乎没有人会相信韩元会跌。
这不可能。
事实是绝大多数的投资机构和个人根本不可能拿到最为详细的数据,而如果你有比较全面的数据,你就会意识到实际的情况非常糟糕。
有一些数据,泰国央行绝对不可能透露出去,各国央行都不会,但你可以通过和国际投行的合作来获取这个大概的数字规模。
中旗国际投行(香港)凭借母行的特殊力量,一直以来都能做为香港最好的投资银行,和瑞银、美国银行、美林证券、ing、汇丰进行非常好的数据合作。
再加上在泰国的分行不断抽取各种数据,杨少宗现在估计泰国政府目前的外债总额大概是950亿美元左右,其中,短期外债在680亿左右,而泰国的实际外汇储备只有410亿的规模。
首先来分析泰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外债,原因很简单,泰国早期经济的起飞主要是靠金融资本的溢出,整个东南亚经济都是凭借这一点起飞的,后期才开始逐渐在外资比例上出现多元化。
总的来说,在1992年以前,资本一直占泰国外国投资的50%份额,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开始大幅度撤离东南亚。
为了应付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特别是韩国、泰国、印尼,大家都纷纷采取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国内货币的供应量,放松贷款的发放要求,加大对地产等行业的投入。
所以,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东南亚经济表面上并没有受到影响,平均经济增长率仍然能维持在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整体速度。
结果就来了,实际上,国际资本介入东南亚的层度并不深,各国的外汇储备不仅没有增加,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由于大家都采用了联系汇率制,每印发多少本国货币就要持有一个汇率比例的美元。
比如说,泰铢的汇率一直维持在24.5左右,每印刷24.5泰铢,泰国央行就要增加一美元的外汇储备,临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又要保持经济增长,泰国央行就只能采取和其他国际银行、投行拆借短期外汇贷款的方法,临时增加自己的外汇储备。
好了,这就是问题的根结,这个问题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是完全一样的性质。
简单的说,泰国央行是用和国际银行借的钱来增发货币,维持其麦凯恩主义的宽松货币政策,通过投资的方式来增加经济增长率。
克鲁格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一点,但人们还是宁愿相信事实,那就是泰国经济仍然在保持每年4%-5%的增长率,通货膨胀也控制的非常好。
于是,人们就这么的相信了。
谎言说了一千遍就会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国际银行和国际投行在不断拆借资金,在泰国投资地产、股票的同时,也在不停的鼓吹泰国经济的腾飞,亚洲经济的奇迹,鼓吹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就像后来鼓吹中国经济奇迹一样——这样看吧,在rmb可攻击面不大的情况下,国际金融界就开始鼓吹rmb低估,逼迫rmb升值,还说是对中国好处很大,如果央行上当,真的抬高了汇率,那毫无疑问,rmb就会出现泡沫,一旦国际金融界大幅沽空rmb,下一个中国金融危机就来了。
杨少宗当然不会相信这些谎言,他知道,通过从泰国分行抽调的大量数据,他们可以确信现在泰国曼谷至少有价值5000亿泰铢的地产是滞销的,最令人担忧的是……梁百韬以购入泰国几家银行股份的名义查看了一部分资料,据他的反馈,泰国目前至少有一半的贷款是来自于房地产业,如果加上水泥、钢铁等关联贷款,这个数字可能达到70%。
这个时候,连原本一直觉得泰国经济很不错的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的总裁梁百韬也突然惊醒了,泰国的危机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大。
虽然香港的数据基本相同,可香港的基本盘其实是红筹系占了一半,香港的外汇储备也足够支撑港元,香港本身也几乎没有外债贷款。
这里面的差别是巨大的,不可同日而语的。
天啊。
当梁百韬按照杨少宗的吩咐,利用自己在泰国和东南亚银行业的资深人脉关系,同泰国几家银行签署了风险贷款合同返回香港之前,他只能是这样的一声感叹。
他意识到,借了几百亿泰铢给中旗国际投行的盘谷银行、泰国农民银行基本是在劫难逃,虽然他和这几位泰籍华商都有一些来往,可他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不可能去违背总行的决定。
所谓风险贷款一点也没有风险。
我和你借两百亿泰铢,两年后还给你两百亿泰铢,另外按每年15%的高额贷款利率给你结算利息,在这两年时间,你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和我收回贷款,如果强行要求解除合同,你就要支付一大笔违约金,足以将你的贷款利息和大部分的本金没收掉。
当然,我肯定要给你提供足够的资产抵押,如果我届时不能还款,你可以拿走我超额40%抵押给你的资产。
这就是风险贷款。
这个贷款的真正风险是很难出现的——泰铢暴跌,银行本身陷入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杨少宗将这些借来的泰铢、印尼盾、韩元都在外汇市场换成美元债券,然后做等渔翁之利,等你的汇率暴跌,我只需要用一小半的美元债券就能偿还债务。
总之,一个很可怕的事情正在酝酿着。
杨少宗实际上希望这个危机比预期的规模要更大一些,更惨烈一些,只有这样,他才有利可图,他并不是只靠沽空汇率来赚钱,他也会去沽空一些股指,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对东南亚各国造成的伤害不大,只是和其他国际投行一样,既然有钱赚,那就赚一笔,弥补我在这些国家的投资损失。
中旗国际投行真正的获利点是在对手最惨烈的时候收购他们,用在汇率市场套取的利润收购他们,拆解他们的不良资产,帮助他们回复运营,同时从中牟取更为长期的利润。
不管怎么说沽空、对冲永远都是零和游戏,别人亏多少,你才能赚多少,中间还要缴纳一大笔的经纪费、佣金费,别人的损失可能非常大,但在汇率市场和对冲市场,你能得到的收益额只有这么多,你的头寸越多,一旦赢了,你赢的就最多,别人赢的就相对会少。
假如你的头寸太多,多到其他对冲基金感觉不划算,大家不会操作对冲,让你冲去吧,反正你不冲也得冲。
所以说,大的对冲基金在操作中不仅要算计对手,也要计算同行。
最后总结两点,第一,想要在危机直接赚钱是很容易的,但这个数额不会多到非常惊人;第二,你不可能连别人的赚钱机会都拿走,还指望别人亏本冲出去帮你忙,你不傻,别人更不傻,所以,要么让利,要么就躲在别人背后算计对手。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