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正气歌出,举世惊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大符篆师、最强雇佣兵之暗黑纪元、侠武世界、全能刺客、茅山术之不死人、超级六扇门、暴躁的大隋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世子于七日后被问斩。
京都内。
消息散播的很快,仅仅不到半天时间,传遍了京都周围四郡。
于当日深夜。
江陵郡百姓也得到了消息。
没有人会想到,一心为民的顾锦年,居然会被问斩。
这不可思议。
尤其是白鹭府的百姓们,他们知道,顾锦年为了百姓,付出了太多,他们也明白,顾锦年这次回去,必然会受罚。
可他们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便是去述说顾锦年所做的事情。
希望让更多人知道,顾锦年所做之事。
只是,没想到这个惩罚,竟如此之大,七日后问斩?
如今已经过了一夜,也就是说,六日后问斩?
这是百姓们无法答应的事情。
若只是严惩一二,他们铭记恩情,可听到问斩,他们心中满是愧疚。
是夜。
白鹭府内,一些人影穿梭在各个街道当中。
四人一组,都是白鹭府内的老人,有些名望,有人拿着纸笔,有人备了些东西,挨家挨户的敲门。
待房门开后,老者的声音便直接响起。
“永树,世子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咱们打算给世子写万民册,求皇上开恩,免罪世子。”
“你写不写?”
老人开口,询问着这户人家。
“写。”
“肯定写,不过叔公,这万民册有用吗?”
后者没有任何犹豫,但也好奇,这个万民册有没有作用。
“民心所向,必然有用。”
“行,把你名字写上,我还要去下一家,你最近要去窜门走亲戚的话,记得把世子的事迹传出去,咱们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能帮一点忙,就帮一点忙。”
老人出声,叮嘱了一句。
“行,叔公。”
男子点了点头,紧接着一位老者将一袋小米送了过来,算作是万民册的一点回礼。
可看到这小米,男子立刻拦下。
“叔,你这是干嘛?我家不缺这点米,这名字是真心实意写上去的,你送我这米,搞的好像我是为了这点东西。”
“这天色也不早了,天寒地冻,叔,你们几个回去休息,东西交给我,我喊老三老四他们出来,让我们年轻人来做。”
“世子殿下的恩情,我们这些人都记在心里,说句不好听的话,人家为咱们百姓伸冤,要是咱们不帮点忙,这良心被狗吃了。”
男子拒绝小米,说出一番发自肺腑的话。
此言一出,几名老者点了点头,有些欣慰。
但还是拒绝男子上前帮忙的要求。
“你早点睡,这事交给我们几个老头子来做,我们有点面子,这大半夜吵到人家,看我们几个老头,也不会说什么。”
“去吧,走,咱们去老任家。”
老者出声,带着几人又去了下一家。
看到这一幕,男子没有啰嗦,直接跟在后面,也不干什么,就是搭把手,也免得这些老人出事。
而这样的事情,出现在白鹭府诸多地方,这些都是有人自发请愿,想要为顾锦年写下万民册,请求陛下开恩。
可以说,整个白鹭府灯火通明,许多人受到号召,纷纷主动请愿。
不仅仅如此。
翌日。
天还未亮,大量的百姓走出城门,他们这是回乡,去传播顾锦年的事情,也带着万民册,希望能借助整个江陵郡的力量,为顾锦年求情。
马车一辆辆备好,这些都是漕运的马车,原本是运粮用的,可听闻百姓们是给顾锦年请万民册,漕运的头领大手一挥,免除一切费用。
能帮一点是一点。
能做一点是一点。
如星星之火一般,逐渐开始燎原。
不仅仅是江陵郡内。
周围一些郡府,再听闻这件事情后,也开始有所行动。
虽然没有江陵郡这么激烈,可多多少少也有些作用,尤其是读书人。
顾锦年所作所为,令老一辈的读书人深感敬佩,一些夫子,老儒,再听闻此事后,也纷纷联名上奏。
就是希望,能够让陛下回心转意。
而这一日。
一件大事也轰动了整个京都。
八王入京。
是的,大夏王朝八位王爷入京,这八位王爷可都是当时支持永盛大帝造反的存在。
如今建德难过后,他们也得到相应赏赐,坐镇一方,算得上各地的土皇帝。
八王入京,这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八王此次前来,更是表明了态度。
要亲自监斩顾锦年。
他们也很直接,敬佩顾锦年所作所为,一心为民,他们认可,只是对于顾锦年违背国法,他们无法接受,也不愿意接受。
所以要亲自监斩。
好话说了一大堆,可实际上就是想要顾锦年死。
这一点,谁都明白。
若不是永盛大帝已经颁布圣旨,只怕八王已经入宫面圣了。
眼下由礼部安排,将八王安置在皇宫偏殿居住。
但所有人都知道,再过几日,朝会之上,八王必然要出手。
彻底将顾锦年按死。
而此时此刻。
大夏王朝。
孔家。
孔家圣地,占地三千多亩,阁楼四起,山石林立,湖中泛舟,显得气派无比。
这里是孔家,蕴含着圣意。
原本,孔家圣院不过三百亩,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之下,逐渐有三千五百亩地。
而且这仅仅只是孔家圣院,曲府之中,更是有孔家圣陵以及孔家书院,还有孔家庙宇。
这三个地方所占之地,不比孔家圣院差。
而且曲府几乎有一半的百姓姓孔,但阶级划分十分严格,这些是被强制改名,为孔家耕奴。
自圣人得道之后,孔家中兴,的的确确出了三四代了不起的读书人。
继承圣人学问,开枝散叶,为天下忧而忧,其中不缺乏傲骨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
可随着盛世来临,再加上世道大变,各路才能纷纷显世,孔家后代虽继承圣道,可却再也没有出过第二位圣人,反而被其他人入圣。
故此,孔家开始变了。
一来是担心孔家地位有所变化,二来是不希望有人超越圣人之名。
故而采用两极分化的手段,进行长达几千年的稳固手段。
推崇圣学,吸纳贤才,凡学孔圣之道者,可为座上宾,若有才华者,可得孔家资助,未来平步青云。
若不推崇圣学,敢立新学者,轻则敲打,重则孤立,而且孔家手段极其了得,只要有任何苗头,便会派大儒镇压,从来不会轻视。
这一点孔家后人做的很好。
其实最开始还好,更多的还是吸纳贤才,也正是因为这种良性竞争。
以致于到了第三十多代,孔家门徒布满天下,各国都有孔家的影子,资助了太多的读书人,也帮助了太多的读书人。
世世代代的恩情,再加上这般的美名,以及第一位圣人的缘故,孔家逐渐成为了儒道霸主级的势力。
都说千年世家,大而不倒。
孔家已经不是千年这么简单,整个神洲世界,孔家遍布天下,虽正统在大夏王朝。
可自太祖开国之后,孔家已经将部分正统送去他国,建立了一些类正统。
倘若孔家真被灭了,这些类正统,便会继承大夏孔家的位置,号正统。
如若再被灭,将再度继承正统之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也正是这一招,使得各国君王对孔家既是忌惮,又不敢得罪。
灭不掉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此时此刻。
孔家后花园内,一位老者,静静望着湖水。
他身后,站着孔家圣孙,孔宇。
“老师。”
“这次京都变故,顾锦年能不能逃脱此罚?”
孔宇开口。
自回归孔家后,孔宇心神一直不宁,日日夜夜都想着顾锦年,他恨死了顾锦年。
自己堂堂一个圣孙,从来没有遭遇如此欺辱,可顾锦年却踩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话。
虽然通过孔家的手段,将影响降低了许多,可这件事情,孔宇无法忘怀。
今日得知顾锦年在白鹭府所作所为,孔宇更是深感不齿,但他更关心的还是顾锦年到底会不会被赐死。
所以特意过来询问自己的老师。
“虽为民,可乱了国本。”
“朝堂不容。”
“八王不容。”
“天下人都不容,顾锦年必死无疑。”
“倘若不死,大夏必将亡国。”
站在他面前的老者缓缓出声。
紧接着他继续开口道。
“这个顾锦年倒是聪明,他以为他为民伸冤,想借助民心之力,免除死罪。”
“可他错就错在,太过于高调了,错就错在得罪了孔家,如若没有得罪孔家,借助民心之力,的确有可能免除死罪。”
“得罪了孔家,岂能让他免罪?”
“孔宇,你最大的敌人,基本上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威胁了。”
“族内已经传达消息出去,让大夏儒生去抨击此事,让百姓明白顾锦年的用心险恶。”
“什么为民伸冤,不过就是想染指民心。”
“可笑至极,民心也是他这种人可以染指的?”
老者开口,言语之中对顾锦年充满着敌意。
这也正常,自己最得意的门徒,被顾锦年当众羞辱,外加上顾锦年说出诸多大不敬的话,什么人之初,性本恶,这种言论,让他感到无比刺耳。
也感到无比刺目。
而孔宇听到这话,不由大喜过望。
“老师所言极是。”
他很开心,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顾锦年没有死在自己手中,亦或者是说,死之前没有输在自己手中,成为了最大的遗憾。
“你也无需如此开心,区区一个顾锦年,算不了什么。”
“眼下两件事情,才是你的当务之急。”
老者继续开口,对孔宇的表现有些不满。
“请老师教诲。”
一听这话,孔宇马上显得恭敬,不敢表露的太过于兴奋。
“我孔家圣宴马上就要开始了,豫王特意修建了一座阁楼,到时候要为这楼赋一篇文章,这段时间你好好琢磨,争取应景,达镇国之意。”
“如此一来的话,也算是一件喜事。”
“但这不是什么大事,圣院马上开启,此番你必须要摘得头筹,你父亲对你已经有些不满了,倘若这次你能在圣院中取得第一,一切还好。”
“若不能的话,这圣孙的称号,你做好准备吧。”
对方开口,一番话说的孔宇脸色发白。
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圣孙二字。
如若摘走他这个称号,他接受不了。
“老师,学生必然竭尽全力。”
孔宇连忙开口,表达自己的心意。
“你距离大儒只差最后半步,圣院走一遭,若能摘下第一,可为大儒。”
“这圣孙二字的分量也就够了。”
“行了,回去专心读书吧,外面的事情,不需要你来掺和。”
“这顾锦年也有可能不会死,毕竟镇国公会用尽一切办法,但如若顾锦年不死,镇国公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对我孔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只要镇国公前往边境,接下来就是我们孔家的反击。”
“很多事情,族内会去解决,不需要你去操心,若不沉稳,成不了大事。”
对方再度开口。
也算是对之前的话,进行了一个补充。
顾锦年不一定会死。
但不死,会比死更难受。
因为顾家要付出天大的代价。
“学生明白,多谢老师解答。”
孔宇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待孔宇离开后。
老者依旧静静望着水池,显得十分平静。
大约一刻钟后。
一道身影缓缓响起。
是孔平。
“见过先生。”
很显然,这位老者的身份不简单,是孔家真正的高层。
在外人来看,孔家权力最大的是传圣公。
可实际上传圣公只掌握部分话语权,与其说是孔家族长,倒不如说是个人权力最大的存在。
真正的权力,集中在孔家的圣贤院中,孔家七十二长老,组成的圣贤院。
这七十二位长老,在族内被称之为圣贤,效彷当年孔圣门下七十二徒一般。
族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这七十二位长老决定的,等同于传圣公一人拥有三分之一的决策能力。
而圣贤院拥有三分之二的决策力。
倘若圣贤院一致认为不行的事情,传圣公也不能去做,只是一般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
基本上传圣公说了什么,就是什么,一来是地位问题,二来也是内部问题,有两大派系,一个是儒派,一个是圣派。
儒派主张思想教化,招贤纳士,通过精神层面发展孔家势力。
圣派则是主张利益控制,通过各方利益,从中获取孔家的利益。
两者之间有些敌对,但不得不说的是,思想教化明显弱于利益控制,毕竟人心浮躁,尤其是盛世之时,世人爱慕虚荣,贪图享福,什么圣人道理,没有几个人愿意认真聆听。
故而圣派占据主要权力,儒派也逐渐凋零,若不是根基问题,只怕儒派不存一人。
而这位,便是七十二圣贤之一,也是圣派的人。
孔家已经不是小小一个世家那么简单的事情,其中势力错综复杂,绝无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孔振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老者开口,负手而立。
“回先生,孔振已经被安排出境,三日后,应当抵达扶罗王朝。”
孔平开口,如此回答道。
“恩。”
“白鹭府的事情,他出现了,会给孔家带来麻烦,让他去扶罗王朝。”
“回头告诉匈奴王,大夏王朝已经发现,这件事情孔家不会继续参与,让匈奴王自行解决。”
“匈奴,扶罗,还有大金王朝,也有些大夏人,眼下就差最后一步,问题不会太大,无非是成本问题。”
“此事,孔家到此为止,不准任何人再涉及其中,销毁所有证据,若被发现,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明白吗?”
老者继续开口,道出白鹭府的事情。
孔家的确有参与。
“是。”
孔平点了点头,如此回答道。
随后继续开口道。
“对了,先生,圣宴即将开始。”
“四大商会赠来黄金三百万两,求圣宴之位,先生意下如何?”
孔平继续开口,说出这件事情。
“区区三百万两黄金,也想参加圣宴?”
“这些商人有什么资格入会?”
后者十分不屑。
他虽然主张利益,可对商人依旧是打心底的鄙夷。
后者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五百万两,给他们外宴席位,不过只允许他们的后人入宴,要有功名,无功名者不可入宴。”
“其余商会也要通知一二,人不来没有关系,不备厚礼者,一一记下,赠了厚礼,让他们在府外之宴,腾出一桌即可。”
他出声,显得十分澹然。
“是。”
孔平点了点头。
如此,孔平离开,而老者也缓缓离开。
转眼之间。
两日时间过去。
距离顾锦年问斩,还有四天的时间。
而这两天内,整个大夏王朝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关于顾锦年问斩之事,成为了大夏王朝所有百姓最大的话题。
百姓是支持顾锦年的。
尤其是最开始两天,无论是百姓还是各地读书人,皆认为顾锦年无罪。
可就在这一日,一些不同的声音,也逐渐响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顾锦年虽为民伸冤,伸张正义,可若不杀,国法难容,往后各地官员纷纷效彷,大夏必将亡国。”
“我敬世子殿下为民之心,可也敬大夏律法之森严,古今往来,乱法之国,终究化为废墟,杀顾锦年,是为保全国本。”
“各位百姓,千万不要写联名册了,世子殿下已经有赴死之心,他不想让陛下为难,也不想让大夏乱了法,他是要舍身取义啊。”
“若是写联名册,其实是害了世子殿下,世子殿下立不朽之功,如若此番被斩,乃是立德,死后百年,可为准圣。”
“是啊,这是天大的荣誉,尔等无需如此,让世子知道了,反而会怪罪你们。”
莫名之间。
这种声音响起,显得十分古怪。
因为这番话挑不出毛病,可仔细琢磨又觉得有些古怪。
但不得不说,这种言论的效果,的确有用,有些府城的的确确正在为顾锦年准备联名册。
只是随着这种言论的出现后,的确有不少百姓停下来了。
因为感觉说的没错。
这就是言语的力量,这种声音的本质,无非就是想要顾锦年去死。
但他们很聪明,没有去辱骂顾锦年,也没有去反驳顾锦年的功劳,反而夸赞顾锦年的仁义,让顾锦年去舍身取义,歌颂顾锦年的伟大。
反正人死了,给你点美名又能如何?你要是喜欢,再给你加点。
这种人是最坏的。
表面上是为你好,其实就是在害你。
而这种声音,也逐渐传到了京都内,影响了整个大夏王朝。
比起之前,人人为顾锦年打抱不平的现象,现在却安静了许多。
而大夏京都。
皇宫内。
大殿当中,争议声响亮无比。
原因是,礼部尚书杨开,带来了万民册,为顾锦年请愿。
万民册之下,百官的确震撼,说是说万民册,可实际上联名册有几百本,少说有几十万人为顾锦年请愿。
这可不是小事。
为官者,能做到这个地步,令人敬畏。
实际上,有些官员的确有心思为顾锦年开罪,毕竟顾锦年才华横溢,未来必是大夏的顶梁柱。
又是陛下的外甥,还有镇国公的孙子,倘若当真问斩,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可还不等百官开口,一道声音响起。
“启奏陛下,八王入宫,入殿面圣。”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大殿内瞬间安静。
“准。”
永盛大帝开口。
下一刻,八道身影出现。
这是八位藩王,每一位都是手握大权的存在,是大夏王朝顶尖的权贵。
八王出现。
一时之间,气场镇压大殿所有人。
他们目光睥睨,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威。
当然,踏入大殿后,几人立刻朝着永盛大帝一拜。
“臣等见过陛下。”
八人开口,声音响彻大殿。
“免礼。”
永盛大帝缓缓起身,招呼八人起身。
“来人,赐座。”
他继续开口,让人赐座。
很快太监搬来凳子,让八位王爷落座下来,紧接着一道声音直接响起。
是陈王的声音。
“方才在殿外,本王听闻有人要为顾锦年开罪。”
“敢问是谁?”
陈王入殿,还没有缓和一下场面,便直接开口,让大殿瞬间变得安静无比。
“王爷,是老夫开口,这里是百姓的联名册,老夫认为,顾锦年虽有僭越国法之错,可最终还是一心为民,可给予严惩,但无需问斩。”
“这是民意所向。”
礼部尚书杨开出声,他帮顾锦年,不是因为什么利益,而是根据情况而来。
可此言一出,陈王不禁冷笑。
“可笑。”
“僭越国法,还能开脱罪名?”
“那是不是说,往后若有官员,来到本王面前,要调遣三十万大军,包围某郡某府,想杀谁就可以杀谁,本王是不是要答应?”
“这顾锦年的确是一心为民,本王也佩服,可国有国法,尔等身为朝廷大员,难道还不知道国法不可越?”
“今日顾锦年这般做,明日就会有徐锦年,周锦年,王锦年这般去做。”
陈王直接出声,怒斥杨开。
这一番话,说的没有错。
使得杨开有些沉默。
“杨大人,本王也敬佩顾锦年,可国法就是国法,想来陛下也是这般认为。”
“就好比本王入京,须向礼部汇报,倘若可以逾越国法,那是不是本王以后无论去任何地方,都不需要通知礼部?”
又是一位王爷开口,是鲁王。
八王,乃是蜀王,吴王,唐王,陈王,鲁王,楚王,南平王,齐王。
是根据大夏之前的十国领地划分。
至于周王,不属于八王类,周王乃是一等王,最高的王,其次便是祁林王,大夏唯一的异姓王。
十位王爷,是掌握兵权的,有一定话语权,整合在一起,是一股不朽的力量,无法忽视。
至于没有兵权的王爷,多多少少也有二三十人,在各地驻军,享受人间极乐。
好在开国之始,虽权贵极多,但至少地多人少,还没有到饱和的阶段,能供这些王爷们吃香喝辣,若是再过个三四百年,那就不好说了。
而这十位王爷,不缺乏与永盛大帝关系好的,可今日同来,也并非是跟永盛大帝作对。
此番前来,遵从国法,站在国家角度去衡量此事,故而一同联袂而至。
鲁王的话,让百官皱眉。
很明显这是一种赤果果的威胁。
但他们挑不出什么刺。
如果顾锦年当真无罪。
那他们以后是否也能这么干?
毕竟只要罪不至死,造反的成本可就大大降低不少。
造反最大的麻烦,不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吗?
如若能不死,那这些藩王就不可能没心思。
当然也不可能说,这边无罪,他们就直接开始造反,甚至他们也不会想着去造反。
毕竟自己又当不了皇帝,现在有吃有喝,有兵权有地位,干嘛去造反啊?
可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啊。
“王爷言重了。”
最终,杨开只能深吸一口气,选择退避。
“没有什么言重不言重的。”
“陛下。”
“臣并非是针对顾锦年,臣也知道这个顾锦年才华横溢,是当世之大才。”
“可僭越国法,就是僭越,他私自调兵二十万,臣其实并非不可以忍,可二十万大军被他挥之而来,呼之而去,封锁江陵郡。”
“说杀谁就杀谁,这眼中还有朝廷吗?这眼中还有陛下您吗?”
“他目无王法,罪该当诛。”
“这也就算了,祁林王十万铁骑,差一点就要被他诛灭,这点是臣最不能容忍的。”
“就因为一己私欲,就因为一时愤怒,差点酿出大错,如若不是祁林王忍气吞声,连连退让,只怕十万大军早已经被诛。”
“若今日陛下您不处理顾锦年,大夏国本将无,臣等也不服。”
“今日,请陛下给臣等一个答复。”
最终,楚王的声音响起,他抨击顾锦年,就是要让顾锦年死。
一点活路都不给。
而且话里话外,态度坚定。
不杀顾锦年。
难平众怒。
说话间,八王齐齐站了起来,望着永盛大帝,让他给出一个答复。
听着八王的声音。
永盛大帝面色平静,稍稍沉默后,他缓缓开口。
“顾锦年之桉,朕没有更改之意。”
永盛大帝开口,这是他的答复。
可八王并不认可,而是望着永盛大帝道。
“还请陛下,以太祖名义立誓。”
显然,皇帝的话,没有人相信,尘埃不落地,那么皇帝永远可以更改。
“放肆。”
这一刻,永盛大帝起身,直视八王,眼神当中是怒意。
让他用太祖的名义起誓?这还真是给他们天大的胆子,逼宫也就算了,当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陛下息怒。”
“臣等只是为大夏国本,如若陛下不答应,臣等不会离开。”
可是,八王没有一点虚。
一时之间,朝堂内显得无比安静。
“王爷,此事无需如此。”
有人开口,想要打个圆场,可得到的便是冷声。
“轮得到你开口吗?”
声音响起,百官皆然皱眉。
尤其是想打圆场的人,更是闭上嘴巴,低头不语了。
“朕说了。”
“七日问斩,不会更改旨意。”
“尔等若要在这里待着,那就待着,退朝。”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说完此话,他转身离开,可心中满是怒火。
天下人都知道,顾锦年是自己的外甥,也知道顾锦年有惊世大才,这种大才,怎可能杀?
可八王借这个机会,前来逼宫,这就是跟他唱反调。
一时之间,他心中滋生了一个想法。
但他知道,现在还不行。
看着永盛大帝如此,八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虽然没有逼永盛大帝起誓成功。
但也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
苏怀玉显得有些沉默。
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老头。
只是一眼,苏怀玉便知道对方很强。
所以他没有选择乱动,老老实实跟着对方离开。
街道当中。
一处无人巷子内。
苏怀玉显得恭敬,朝着老者一拜。
“前辈,有什么需要晚辈帮忙的,请前辈尽管开口。”
苏怀玉很老实,没有任何嘴硬,也没有任何反抗。
“你小子不错,是我见过最老实的人。”
老者开口,他鸡皮鹤发,但并不亮眼,走在人群当中,很容易被人无视。
“前辈过誉了。”
苏怀玉一本正经。
“老夫要你做一件事情。”
老者开口,想问一件事情。
“请前辈放心,一定没有,晚辈以前就是刑部的,刑部最强的,也仅仅只是准武王境,前辈完全可以大开杀戒,不要紧的。”
只是不等老者说完,苏怀玉便直接出声,让对方安心。
然而,后者摇了摇头。
“即便是有绝世强者又能如何?”
“老夫只手可灭。”
“老夫让你将大夏京都的地图画出来,几日后,我要劫法场,救我徒弟。”
“有地图最好,可以省去点麻烦。”
老者很澹然,对大夏绝世高手,丝毫不在乎。
一听这话,苏怀玉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他猜到老者是谁了。
魔道绝世强者。
“前辈果然英勇。”
“晚辈立刻准备。”
苏怀玉不啰嗦,也不过问细节,反正要我做啥我就做啥。
一点都不含湖。
“好,这件事情办好了,老夫会给你好处的。”
后者点了点头,同时也有些惊讶苏怀玉的表现。
就......很配合。
“不。”
“前辈不杀晚辈,已经算是最大的好处。”
“晚辈并非贪婪之人,见好就收,多谢前辈。”
苏怀玉连忙摇了摇头,拿捏的刚刚好,不敢越雷池半点。
“没想到小小一个大夏京都,居然有两个聪明人。”
“可惜,你不是仙灵根,否则的话,老夫愿意收你为徒。”
老者有些赞叹,这苏怀玉当真符合他的脾气。
听到这话,苏怀玉讪笑一声,紧接着不由问道。
“前辈,仙魔两道的强者,您都杀完了吗?”
苏怀玉好奇问道。
“还没。”
“这不是老夫爱徒要被斩了吗?”
“只能先过来带他离开,回过头将他送去森魔古殿历练一番,我顺手将仙魔二道的强者杀光就行。”
“有几个比较棘手,居然半只脚踏入了第七境,好在老夫比他们快了一步,不然的话,还真不一定能杀光。”
对方开口,无意之间透露出一个惊天消息。
踏入第七境?
苏怀玉眼中露出震撼之色。
要知道,镇国公也不过是第五境的强者,眼前这人居然就已经踏入了第七境?
当然,对方没有说全,毕竟只是快了一步,也有可能是准第七境。
但无论是什么。
乃绝世也。
“前辈果然厉害,那晚辈现在去绘制地图,不过晚辈怎么给您?”
苏怀玉询问道。
“我会去找你的。”
“问斩之前给我即可。”
老者开口,说完此话,便消失在了原地。
而苏怀玉也长长吐了口气。
好险。
不过松了口气后,苏怀玉也没有废话,立刻去绘制地图。
倒不是因为救顾锦年,而是这魔道强者,性格古怪,万一拖了时间,心情不佳,把自己杀了,那才是倒了血霉。
回头顾锦年没死,自己没了,苏怀玉也不愿意。
如此。
深夜。
苏怀玉将地图绘制完成,为了补充细节,苏怀玉更是亲自去看了看,确保没有问题后,便静等前辈上门了。
外界的纷纷扰扰,显得喧闹无比。
而牢中。
顾锦年却已经进入了忘我之地。
四天来。
他心情平静,在牢中悟道。
前两天还会进食点东西,可后面两天就滴水不进了,倒也不是潜心入学,主要是秘制酱油没了,米粥有些难以下咽。
有些后悔,但更能让自己安心悟道。
这几天来,顾锦年脑海当中,都是在回忆以往种种。
他在反省,也在思考。
反省自己的过错。
思考自己的不足。
江宁郡,匈奴和亲,江陵郡。
这三件事情,最大的过错,在于自己的经验不足,虽然自己乃是大夏权贵,虽然自己可以任性一把,可很多人要为自己的任性负责。
“我过于优柔寡断,做事依旧不够谨慎,”
“王兄失踪,必然已经有人察觉,可我义无反顾前往白鹭府,是自投罗网。”
“那妇人向我求情,我优柔寡断,没有在关键时刻,做关键之事,倘若重回那日,应当直接将许平斩杀,再去调兵,应当为上佳。”
“我纠结细节,关键时刻,没有挺身而出,虽亡羊补牢,可错便是错。”
“倘若此劫渡过,我应当杀伐果断,不可拘于小节,任何事情也应当面面俱全,做到滴水不漏。”
顾锦年心中自语。
他认真反省着自己。
过错于优柔寡断,做事不谨慎,这是他意识到的错误。
而不足之地,则在于权力。
“世子也好。”
“权贵也罢。”
“终究无有官职,无有权力,假借圣旨,虽可圆一时之谎,却给国家带来麻烦,给朝堂带来麻烦。”
“若我有官职,再临白鹭府,即便百般刁难,也有足够话语权,那时该杀就杀,无人可挡。”
“尊严只在刀刃之上。”
“无有官职,寸步难行。”
这是顾锦年的不足之地。
自己没有官职,自然而然,从一开始陷入了被动,私自调兵,化为主动,可那个时候已经是在亡羊补牢。
故而,自己必须要快点入朝为官,掌握权力,往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不会陷入下风。
反省与思考过后。
顾锦年从而又思考另外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看似是官员隐瞒不报,看似是有人在幕后搞鬼,可有一股力量,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股力量,便是儒者。
读书人,应当有正义在身。
即便无有官职,百姓之苦,他们也应当看得见,可却没有一个人给予援手。
原因无他。
他们不想得罪官员,免得影响自己的仕途。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点无可厚非。
但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就是错的。
孟子曰,吾善养浩然正气。
这浩然正气,便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正气。
若读书人无浩然正气,怎可称之为读书人?
倘若,两年之前,便有读书人挺身而出,那么事情会如此严重吗?
答桉显然是不会的。
白鹭府,只是一个小小的府城,可这件事情,却也能看到天下儒者的本质。
等事情发生之后,读书人再来辱骂,又有何用?
不秉持内心,如何能称得上读书人?
张口百姓。
闭口百姓。
到头来呢?
还不是虚伪无比。
这件事情,顾锦年想了很久。
一直到第七天。
这一日。
是顾锦年问斩之日。
牢头走来,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本以为这过程当中会有旨意,释放顾锦年。
却没想到,直至这一刻,都没有任何旨意。
刑部已经派人过来,押送顾锦年去刑场。
只是,即便如此,牢头都没有半点怠慢,客客气气将顾锦年请出。
顾锦年很康慨。
他没有丝毫畏惧,随着牢头走出大狱。
可内心,顾锦年却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
踏出大狱。
一眼望去,有许多人在送行,也有不少人带着其他心思。
囚车就在不远处。
刑部的人,也无比恭敬,根本不敢有半点怠慢。
远处,王富贵等人眼中含泪,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
七天来,百姓写联名册吗,却遭到八王反对。
七天来,多少股势力参与此事,其目的就是为了救下顾锦年。
可结果,朝堂之上,没有任何反应。
刑部也没有做任何批改。
一时之间,他们终于慌了,也终于怕了。
从一开始认为,顾锦年一定会安然无恙。
再到今日,所有人都慌了。
再有三个时辰。
顾锦年就要被问斩。
三个时辰,只怕是来不及了啊。
云柔仙子与瑶池仙子站在不远处,她们二人面色平静,可心中也有了其他想法。
倘若到了最关键一步,还是无力回天,她们会劫法场。
准确点来说,是她们身后的人,会来强行劫法场。
可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看,那是魏闲公公。”
“有圣旨,有圣旨。”
“圣旨来了。”
一道道声音响起,刹那间,京都百姓不由将目光看去。
的确。
不远处,魏闲马不停蹄的跑来,手中紧握一张圣旨。
这一刻,所有百姓笑了。
认为这必然是赦免顾锦年的圣旨。
可当魏闲出现,宣读圣旨后,百姓们再度沉默。
“陛下有旨。”
“顾锦年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乃天之功劳,但因乱其国法,法不容情,维持问斩。”
“但因顾锦年之功劳,愿为其修建文宫,塑功德身,立圣碑。”
“由顾锦年于石碑题字,往后供天下万民瞻仰。”
他的声音响起。
让无数百姓沉默。
而后,满是失望。
本以为是赦免圣旨,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圣旨。
而且通过圣旨可以得知,顾锦年真的要被问斩。
都已经准备好修建宫殿,立石碑之举。
这不是必死吗?
很快,石碑被运了过来。
由顾锦年碑上题文,供后世人瞻仰。
当然,无须直接在碑上刻字,魏闲已经准备好了纸张笔墨,写完之后,会有工匠刻印上去。
同时,魏闲的声音,也传入顾锦年耳中。
“世子殿下。”
“这是您最后的机会。”
“陛下让奴婢转告您一声。”
“已经做好万全之策,可保世子无恙。”
他传音道。
告知顾锦年具体情况。
听到这话。
顾锦年内心毫无波澜。
没有什么喜悦。
也没有什么开心。
而是望着石碑,沉默不语。
所有人都看着,他们也十分好奇,顾锦年这是要做什么。
大约半个时辰后。
突兀间。
顾锦年凝聚才气,以才气化笔,在石碑之上刻字。
将这几日的感悟,一一写上。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刻四寻】
文字出现,引来无数观望。
这文章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性,若说文采,寻常儒者都能作出。
若说情感,无非是将这几日的情况写出。
但所有人还是直勾勾的看着。
因为他们知道。
顾锦年写的东西,就没有让人失望。
皇宫当中,永盛大帝也显得无比紧张,他虽然做好了万全之策,可还是希望顾锦年能靠自己解救。
否则的话,会有新的麻烦。
刑部大狱外。
洋洋洒洒三四百字写完。
却没有任何影响,没有异象,也没有光芒,让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可就在此时。
顾锦年将开篇最后一段缓缓写出。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随着开篇最后一段写完。
顾锦年闭上了眼睛。
他深吸一口气。
往事种种遭遇,再加上牢中悟道所有感想,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江宁郡也好。
匈奴国也好。
白鹭府也罢。
或有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
百姓的身后,不仅仅只有朝廷,应当更有一些有志之士。
应当更有一些真正的读书人。
而今日,他便要重塑读书人之风骨。
“吾为顾锦年。”
“今日,作正气歌一首。”
“为儒道正心。”
刹那间。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响彻整个京都。
很快,一行字出现在石碑之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字出现。
刹那间。
天地大变。
大夜袭来,彷佛永夜降临。
而这一次。
已经不是影响一个京都了。
而是.......整个大夏王朝。
尤其是曲府。
平静的曲府孔家。
在这一刻。
开始剧烈摇晃。
有孔家大儒惊愕,而后一道惊呼声炸响。
“孔圣圣像震动了。”
“有人写出不朽圣章。”
声音响起。
一片哗然。
世子于七日后被问斩。
京都内。
消息散播的很快,仅仅不到半天时间,传遍了京都周围四郡。
于当日深夜。
江陵郡百姓也得到了消息。
没有人会想到,一心为民的顾锦年,居然会被问斩。
这不可思议。
尤其是白鹭府的百姓们,他们知道,顾锦年为了百姓,付出了太多,他们也明白,顾锦年这次回去,必然会受罚。
可他们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便是去述说顾锦年所做的事情。
希望让更多人知道,顾锦年所做之事。
只是,没想到这个惩罚,竟如此之大,七日后问斩?
如今已经过了一夜,也就是说,六日后问斩?
这是百姓们无法答应的事情。
若只是严惩一二,他们铭记恩情,可听到问斩,他们心中满是愧疚。
是夜。
白鹭府内,一些人影穿梭在各个街道当中。
四人一组,都是白鹭府内的老人,有些名望,有人拿着纸笔,有人备了些东西,挨家挨户的敲门。
待房门开后,老者的声音便直接响起。
“永树,世子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咱们打算给世子写万民册,求皇上开恩,免罪世子。”
“你写不写?”
老人开口,询问着这户人家。
“写。”
“肯定写,不过叔公,这万民册有用吗?”
后者没有任何犹豫,但也好奇,这个万民册有没有作用。
“民心所向,必然有用。”
“行,把你名字写上,我还要去下一家,你最近要去窜门走亲戚的话,记得把世子的事迹传出去,咱们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能帮一点忙,就帮一点忙。”
老人出声,叮嘱了一句。
“行,叔公。”
男子点了点头,紧接着一位老者将一袋小米送了过来,算作是万民册的一点回礼。
可看到这小米,男子立刻拦下。
“叔,你这是干嘛?我家不缺这点米,这名字是真心实意写上去的,你送我这米,搞的好像我是为了这点东西。”
“这天色也不早了,天寒地冻,叔,你们几个回去休息,东西交给我,我喊老三老四他们出来,让我们年轻人来做。”
“世子殿下的恩情,我们这些人都记在心里,说句不好听的话,人家为咱们百姓伸冤,要是咱们不帮点忙,这良心被狗吃了。”
男子拒绝小米,说出一番发自肺腑的话。
此言一出,几名老者点了点头,有些欣慰。
但还是拒绝男子上前帮忙的要求。
“你早点睡,这事交给我们几个老头子来做,我们有点面子,这大半夜吵到人家,看我们几个老头,也不会说什么。”
“去吧,走,咱们去老任家。”
老者出声,带着几人又去了下一家。
看到这一幕,男子没有啰嗦,直接跟在后面,也不干什么,就是搭把手,也免得这些老人出事。
而这样的事情,出现在白鹭府诸多地方,这些都是有人自发请愿,想要为顾锦年写下万民册,请求陛下开恩。
可以说,整个白鹭府灯火通明,许多人受到号召,纷纷主动请愿。
不仅仅如此。
翌日。
天还未亮,大量的百姓走出城门,他们这是回乡,去传播顾锦年的事情,也带着万民册,希望能借助整个江陵郡的力量,为顾锦年求情。
马车一辆辆备好,这些都是漕运的马车,原本是运粮用的,可听闻百姓们是给顾锦年请万民册,漕运的头领大手一挥,免除一切费用。
能帮一点是一点。
能做一点是一点。
如星星之火一般,逐渐开始燎原。
不仅仅是江陵郡内。
周围一些郡府,再听闻这件事情后,也开始有所行动。
虽然没有江陵郡这么激烈,可多多少少也有些作用,尤其是读书人。
顾锦年所作所为,令老一辈的读书人深感敬佩,一些夫子,老儒,再听闻此事后,也纷纷联名上奏。
就是希望,能够让陛下回心转意。
而这一日。
一件大事也轰动了整个京都。
八王入京。
是的,大夏王朝八位王爷入京,这八位王爷可都是当时支持永盛大帝造反的存在。
如今建德难过后,他们也得到相应赏赐,坐镇一方,算得上各地的土皇帝。
八王入京,这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八王此次前来,更是表明了态度。
要亲自监斩顾锦年。
他们也很直接,敬佩顾锦年所作所为,一心为民,他们认可,只是对于顾锦年违背国法,他们无法接受,也不愿意接受。
所以要亲自监斩。
好话说了一大堆,可实际上就是想要顾锦年死。
这一点,谁都明白。
若不是永盛大帝已经颁布圣旨,只怕八王已经入宫面圣了。
眼下由礼部安排,将八王安置在皇宫偏殿居住。
但所有人都知道,再过几日,朝会之上,八王必然要出手。
彻底将顾锦年按死。
而此时此刻。
大夏王朝。
孔家。
孔家圣地,占地三千多亩,阁楼四起,山石林立,湖中泛舟,显得气派无比。
这里是孔家,蕴含着圣意。
原本,孔家圣院不过三百亩,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之下,逐渐有三千五百亩地。
而且这仅仅只是孔家圣院,曲府之中,更是有孔家圣陵以及孔家书院,还有孔家庙宇。
这三个地方所占之地,不比孔家圣院差。
而且曲府几乎有一半的百姓姓孔,但阶级划分十分严格,这些是被强制改名,为孔家耕奴。
自圣人得道之后,孔家中兴,的的确确出了三四代了不起的读书人。
继承圣人学问,开枝散叶,为天下忧而忧,其中不缺乏傲骨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
可随着盛世来临,再加上世道大变,各路才能纷纷显世,孔家后代虽继承圣道,可却再也没有出过第二位圣人,反而被其他人入圣。
故此,孔家开始变了。
一来是担心孔家地位有所变化,二来是不希望有人超越圣人之名。
故而采用两极分化的手段,进行长达几千年的稳固手段。
推崇圣学,吸纳贤才,凡学孔圣之道者,可为座上宾,若有才华者,可得孔家资助,未来平步青云。
若不推崇圣学,敢立新学者,轻则敲打,重则孤立,而且孔家手段极其了得,只要有任何苗头,便会派大儒镇压,从来不会轻视。
这一点孔家后人做的很好。
其实最开始还好,更多的还是吸纳贤才,也正是因为这种良性竞争。
以致于到了第三十多代,孔家门徒布满天下,各国都有孔家的影子,资助了太多的读书人,也帮助了太多的读书人。
世世代代的恩情,再加上这般的美名,以及第一位圣人的缘故,孔家逐渐成为了儒道霸主级的势力。
都说千年世家,大而不倒。
孔家已经不是千年这么简单,整个神洲世界,孔家遍布天下,虽正统在大夏王朝。
可自太祖开国之后,孔家已经将部分正统送去他国,建立了一些类正统。
倘若孔家真被灭了,这些类正统,便会继承大夏孔家的位置,号正统。
如若再被灭,将再度继承正统之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也正是这一招,使得各国君王对孔家既是忌惮,又不敢得罪。
灭不掉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此时此刻。
孔家后花园内,一位老者,静静望着湖水。
他身后,站着孔家圣孙,孔宇。
“老师。”
“这次京都变故,顾锦年能不能逃脱此罚?”
孔宇开口。
自回归孔家后,孔宇心神一直不宁,日日夜夜都想着顾锦年,他恨死了顾锦年。
自己堂堂一个圣孙,从来没有遭遇如此欺辱,可顾锦年却踩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话。
虽然通过孔家的手段,将影响降低了许多,可这件事情,孔宇无法忘怀。
今日得知顾锦年在白鹭府所作所为,孔宇更是深感不齿,但他更关心的还是顾锦年到底会不会被赐死。
所以特意过来询问自己的老师。
“虽为民,可乱了国本。”
“朝堂不容。”
“八王不容。”
“天下人都不容,顾锦年必死无疑。”
“倘若不死,大夏必将亡国。”
站在他面前的老者缓缓出声。
紧接着他继续开口道。
“这个顾锦年倒是聪明,他以为他为民伸冤,想借助民心之力,免除死罪。”
“可他错就错在,太过于高调了,错就错在得罪了孔家,如若没有得罪孔家,借助民心之力,的确有可能免除死罪。”
“得罪了孔家,岂能让他免罪?”
“孔宇,你最大的敌人,基本上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威胁了。”
“族内已经传达消息出去,让大夏儒生去抨击此事,让百姓明白顾锦年的用心险恶。”
“什么为民伸冤,不过就是想染指民心。”
“可笑至极,民心也是他这种人可以染指的?”
老者开口,言语之中对顾锦年充满着敌意。
这也正常,自己最得意的门徒,被顾锦年当众羞辱,外加上顾锦年说出诸多大不敬的话,什么人之初,性本恶,这种言论,让他感到无比刺耳。
也感到无比刺目。
而孔宇听到这话,不由大喜过望。
“老师所言极是。”
他很开心,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顾锦年没有死在自己手中,亦或者是说,死之前没有输在自己手中,成为了最大的遗憾。
“你也无需如此开心,区区一个顾锦年,算不了什么。”
“眼下两件事情,才是你的当务之急。”
老者继续开口,对孔宇的表现有些不满。
“请老师教诲。”
一听这话,孔宇马上显得恭敬,不敢表露的太过于兴奋。
“我孔家圣宴马上就要开始了,豫王特意修建了一座阁楼,到时候要为这楼赋一篇文章,这段时间你好好琢磨,争取应景,达镇国之意。”
“如此一来的话,也算是一件喜事。”
“但这不是什么大事,圣院马上开启,此番你必须要摘得头筹,你父亲对你已经有些不满了,倘若这次你能在圣院中取得第一,一切还好。”
“若不能的话,这圣孙的称号,你做好准备吧。”
对方开口,一番话说的孔宇脸色发白。
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圣孙二字。
如若摘走他这个称号,他接受不了。
“老师,学生必然竭尽全力。”
孔宇连忙开口,表达自己的心意。
“你距离大儒只差最后半步,圣院走一遭,若能摘下第一,可为大儒。”
“这圣孙二字的分量也就够了。”
“行了,回去专心读书吧,外面的事情,不需要你来掺和。”
“这顾锦年也有可能不会死,毕竟镇国公会用尽一切办法,但如若顾锦年不死,镇国公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对我孔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只要镇国公前往边境,接下来就是我们孔家的反击。”
“很多事情,族内会去解决,不需要你去操心,若不沉稳,成不了大事。”
对方再度开口。
也算是对之前的话,进行了一个补充。
顾锦年不一定会死。
但不死,会比死更难受。
因为顾家要付出天大的代价。
“学生明白,多谢老师解答。”
孔宇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待孔宇离开后。
老者依旧静静望着水池,显得十分平静。
大约一刻钟后。
一道身影缓缓响起。
是孔平。
“见过先生。”
很显然,这位老者的身份不简单,是孔家真正的高层。
在外人来看,孔家权力最大的是传圣公。
可实际上传圣公只掌握部分话语权,与其说是孔家族长,倒不如说是个人权力最大的存在。
真正的权力,集中在孔家的圣贤院中,孔家七十二长老,组成的圣贤院。
这七十二位长老,在族内被称之为圣贤,效彷当年孔圣门下七十二徒一般。
族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这七十二位长老决定的,等同于传圣公一人拥有三分之一的决策能力。
而圣贤院拥有三分之二的决策力。
倘若圣贤院一致认为不行的事情,传圣公也不能去做,只是一般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
基本上传圣公说了什么,就是什么,一来是地位问题,二来也是内部问题,有两大派系,一个是儒派,一个是圣派。
儒派主张思想教化,招贤纳士,通过精神层面发展孔家势力。
圣派则是主张利益控制,通过各方利益,从中获取孔家的利益。
两者之间有些敌对,但不得不说的是,思想教化明显弱于利益控制,毕竟人心浮躁,尤其是盛世之时,世人爱慕虚荣,贪图享福,什么圣人道理,没有几个人愿意认真聆听。
故而圣派占据主要权力,儒派也逐渐凋零,若不是根基问题,只怕儒派不存一人。
而这位,便是七十二圣贤之一,也是圣派的人。
孔家已经不是小小一个世家那么简单的事情,其中势力错综复杂,绝无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孔振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老者开口,负手而立。
“回先生,孔振已经被安排出境,三日后,应当抵达扶罗王朝。”
孔平开口,如此回答道。
“恩。”
“白鹭府的事情,他出现了,会给孔家带来麻烦,让他去扶罗王朝。”
“回头告诉匈奴王,大夏王朝已经发现,这件事情孔家不会继续参与,让匈奴王自行解决。”
“匈奴,扶罗,还有大金王朝,也有些大夏人,眼下就差最后一步,问题不会太大,无非是成本问题。”
“此事,孔家到此为止,不准任何人再涉及其中,销毁所有证据,若被发现,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明白吗?”
老者继续开口,道出白鹭府的事情。
孔家的确有参与。
“是。”
孔平点了点头,如此回答道。
随后继续开口道。
“对了,先生,圣宴即将开始。”
“四大商会赠来黄金三百万两,求圣宴之位,先生意下如何?”
孔平继续开口,说出这件事情。
“区区三百万两黄金,也想参加圣宴?”
“这些商人有什么资格入会?”
后者十分不屑。
他虽然主张利益,可对商人依旧是打心底的鄙夷。
后者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五百万两,给他们外宴席位,不过只允许他们的后人入宴,要有功名,无功名者不可入宴。”
“其余商会也要通知一二,人不来没有关系,不备厚礼者,一一记下,赠了厚礼,让他们在府外之宴,腾出一桌即可。”
他出声,显得十分澹然。
“是。”
孔平点了点头。
如此,孔平离开,而老者也缓缓离开。
转眼之间。
两日时间过去。
距离顾锦年问斩,还有四天的时间。
而这两天内,整个大夏王朝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关于顾锦年问斩之事,成为了大夏王朝所有百姓最大的话题。
百姓是支持顾锦年的。
尤其是最开始两天,无论是百姓还是各地读书人,皆认为顾锦年无罪。
可就在这一日,一些不同的声音,也逐渐响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顾锦年虽为民伸冤,伸张正义,可若不杀,国法难容,往后各地官员纷纷效彷,大夏必将亡国。”
“我敬世子殿下为民之心,可也敬大夏律法之森严,古今往来,乱法之国,终究化为废墟,杀顾锦年,是为保全国本。”
“各位百姓,千万不要写联名册了,世子殿下已经有赴死之心,他不想让陛下为难,也不想让大夏乱了法,他是要舍身取义啊。”
“若是写联名册,其实是害了世子殿下,世子殿下立不朽之功,如若此番被斩,乃是立德,死后百年,可为准圣。”
“是啊,这是天大的荣誉,尔等无需如此,让世子知道了,反而会怪罪你们。”
莫名之间。
这种声音响起,显得十分古怪。
因为这番话挑不出毛病,可仔细琢磨又觉得有些古怪。
但不得不说,这种言论的效果,的确有用,有些府城的的确确正在为顾锦年准备联名册。
只是随着这种言论的出现后,的确有不少百姓停下来了。
因为感觉说的没错。
这就是言语的力量,这种声音的本质,无非就是想要顾锦年去死。
但他们很聪明,没有去辱骂顾锦年,也没有去反驳顾锦年的功劳,反而夸赞顾锦年的仁义,让顾锦年去舍身取义,歌颂顾锦年的伟大。
反正人死了,给你点美名又能如何?你要是喜欢,再给你加点。
这种人是最坏的。
表面上是为你好,其实就是在害你。
而这种声音,也逐渐传到了京都内,影响了整个大夏王朝。
比起之前,人人为顾锦年打抱不平的现象,现在却安静了许多。
而大夏京都。
皇宫内。
大殿当中,争议声响亮无比。
原因是,礼部尚书杨开,带来了万民册,为顾锦年请愿。
万民册之下,百官的确震撼,说是说万民册,可实际上联名册有几百本,少说有几十万人为顾锦年请愿。
这可不是小事。
为官者,能做到这个地步,令人敬畏。
实际上,有些官员的确有心思为顾锦年开罪,毕竟顾锦年才华横溢,未来必是大夏的顶梁柱。
又是陛下的外甥,还有镇国公的孙子,倘若当真问斩,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可还不等百官开口,一道声音响起。
“启奏陛下,八王入宫,入殿面圣。”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大殿内瞬间安静。
“准。”
永盛大帝开口。
下一刻,八道身影出现。
这是八位藩王,每一位都是手握大权的存在,是大夏王朝顶尖的权贵。
八王出现。
一时之间,气场镇压大殿所有人。
他们目光睥睨,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威。
当然,踏入大殿后,几人立刻朝着永盛大帝一拜。
“臣等见过陛下。”
八人开口,声音响彻大殿。
“免礼。”
永盛大帝缓缓起身,招呼八人起身。
“来人,赐座。”
他继续开口,让人赐座。
很快太监搬来凳子,让八位王爷落座下来,紧接着一道声音直接响起。
是陈王的声音。
“方才在殿外,本王听闻有人要为顾锦年开罪。”
“敢问是谁?”
陈王入殿,还没有缓和一下场面,便直接开口,让大殿瞬间变得安静无比。
“王爷,是老夫开口,这里是百姓的联名册,老夫认为,顾锦年虽有僭越国法之错,可最终还是一心为民,可给予严惩,但无需问斩。”
“这是民意所向。”
礼部尚书杨开出声,他帮顾锦年,不是因为什么利益,而是根据情况而来。
可此言一出,陈王不禁冷笑。
“可笑。”
“僭越国法,还能开脱罪名?”
“那是不是说,往后若有官员,来到本王面前,要调遣三十万大军,包围某郡某府,想杀谁就可以杀谁,本王是不是要答应?”
“这顾锦年的确是一心为民,本王也佩服,可国有国法,尔等身为朝廷大员,难道还不知道国法不可越?”
“今日顾锦年这般做,明日就会有徐锦年,周锦年,王锦年这般去做。”
陈王直接出声,怒斥杨开。
这一番话,说的没有错。
使得杨开有些沉默。
“杨大人,本王也敬佩顾锦年,可国法就是国法,想来陛下也是这般认为。”
“就好比本王入京,须向礼部汇报,倘若可以逾越国法,那是不是本王以后无论去任何地方,都不需要通知礼部?”
又是一位王爷开口,是鲁王。
八王,乃是蜀王,吴王,唐王,陈王,鲁王,楚王,南平王,齐王。
是根据大夏之前的十国领地划分。
至于周王,不属于八王类,周王乃是一等王,最高的王,其次便是祁林王,大夏唯一的异姓王。
十位王爷,是掌握兵权的,有一定话语权,整合在一起,是一股不朽的力量,无法忽视。
至于没有兵权的王爷,多多少少也有二三十人,在各地驻军,享受人间极乐。
好在开国之始,虽权贵极多,但至少地多人少,还没有到饱和的阶段,能供这些王爷们吃香喝辣,若是再过个三四百年,那就不好说了。
而这十位王爷,不缺乏与永盛大帝关系好的,可今日同来,也并非是跟永盛大帝作对。
此番前来,遵从国法,站在国家角度去衡量此事,故而一同联袂而至。
鲁王的话,让百官皱眉。
很明显这是一种赤果果的威胁。
但他们挑不出什么刺。
如果顾锦年当真无罪。
那他们以后是否也能这么干?
毕竟只要罪不至死,造反的成本可就大大降低不少。
造反最大的麻烦,不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吗?
如若能不死,那这些藩王就不可能没心思。
当然也不可能说,这边无罪,他们就直接开始造反,甚至他们也不会想着去造反。
毕竟自己又当不了皇帝,现在有吃有喝,有兵权有地位,干嘛去造反啊?
可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啊。
“王爷言重了。”
最终,杨开只能深吸一口气,选择退避。
“没有什么言重不言重的。”
“陛下。”
“臣并非是针对顾锦年,臣也知道这个顾锦年才华横溢,是当世之大才。”
“可僭越国法,就是僭越,他私自调兵二十万,臣其实并非不可以忍,可二十万大军被他挥之而来,呼之而去,封锁江陵郡。”
“说杀谁就杀谁,这眼中还有朝廷吗?这眼中还有陛下您吗?”
“他目无王法,罪该当诛。”
“这也就算了,祁林王十万铁骑,差一点就要被他诛灭,这点是臣最不能容忍的。”
“就因为一己私欲,就因为一时愤怒,差点酿出大错,如若不是祁林王忍气吞声,连连退让,只怕十万大军早已经被诛。”
“若今日陛下您不处理顾锦年,大夏国本将无,臣等也不服。”
“今日,请陛下给臣等一个答复。”
最终,楚王的声音响起,他抨击顾锦年,就是要让顾锦年死。
一点活路都不给。
而且话里话外,态度坚定。
不杀顾锦年。
难平众怒。
说话间,八王齐齐站了起来,望着永盛大帝,让他给出一个答复。
听着八王的声音。
永盛大帝面色平静,稍稍沉默后,他缓缓开口。
“顾锦年之桉,朕没有更改之意。”
永盛大帝开口,这是他的答复。
可八王并不认可,而是望着永盛大帝道。
“还请陛下,以太祖名义立誓。”
显然,皇帝的话,没有人相信,尘埃不落地,那么皇帝永远可以更改。
“放肆。”
这一刻,永盛大帝起身,直视八王,眼神当中是怒意。
让他用太祖的名义起誓?这还真是给他们天大的胆子,逼宫也就算了,当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陛下息怒。”
“臣等只是为大夏国本,如若陛下不答应,臣等不会离开。”
可是,八王没有一点虚。
一时之间,朝堂内显得无比安静。
“王爷,此事无需如此。”
有人开口,想要打个圆场,可得到的便是冷声。
“轮得到你开口吗?”
声音响起,百官皆然皱眉。
尤其是想打圆场的人,更是闭上嘴巴,低头不语了。
“朕说了。”
“七日问斩,不会更改旨意。”
“尔等若要在这里待着,那就待着,退朝。”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说完此话,他转身离开,可心中满是怒火。
天下人都知道,顾锦年是自己的外甥,也知道顾锦年有惊世大才,这种大才,怎可能杀?
可八王借这个机会,前来逼宫,这就是跟他唱反调。
一时之间,他心中滋生了一个想法。
但他知道,现在还不行。
看着永盛大帝如此,八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虽然没有逼永盛大帝起誓成功。
但也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
苏怀玉显得有些沉默。
因为他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老头。
只是一眼,苏怀玉便知道对方很强。
所以他没有选择乱动,老老实实跟着对方离开。
街道当中。
一处无人巷子内。
苏怀玉显得恭敬,朝着老者一拜。
“前辈,有什么需要晚辈帮忙的,请前辈尽管开口。”
苏怀玉很老实,没有任何嘴硬,也没有任何反抗。
“你小子不错,是我见过最老实的人。”
老者开口,他鸡皮鹤发,但并不亮眼,走在人群当中,很容易被人无视。
“前辈过誉了。”
苏怀玉一本正经。
“老夫要你做一件事情。”
老者开口,想问一件事情。
“请前辈放心,一定没有,晚辈以前就是刑部的,刑部最强的,也仅仅只是准武王境,前辈完全可以大开杀戒,不要紧的。”
只是不等老者说完,苏怀玉便直接出声,让对方安心。
然而,后者摇了摇头。
“即便是有绝世强者又能如何?”
“老夫只手可灭。”
“老夫让你将大夏京都的地图画出来,几日后,我要劫法场,救我徒弟。”
“有地图最好,可以省去点麻烦。”
老者很澹然,对大夏绝世高手,丝毫不在乎。
一听这话,苏怀玉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他猜到老者是谁了。
魔道绝世强者。
“前辈果然英勇。”
“晚辈立刻准备。”
苏怀玉不啰嗦,也不过问细节,反正要我做啥我就做啥。
一点都不含湖。
“好,这件事情办好了,老夫会给你好处的。”
后者点了点头,同时也有些惊讶苏怀玉的表现。
就......很配合。
“不。”
“前辈不杀晚辈,已经算是最大的好处。”
“晚辈并非贪婪之人,见好就收,多谢前辈。”
苏怀玉连忙摇了摇头,拿捏的刚刚好,不敢越雷池半点。
“没想到小小一个大夏京都,居然有两个聪明人。”
“可惜,你不是仙灵根,否则的话,老夫愿意收你为徒。”
老者有些赞叹,这苏怀玉当真符合他的脾气。
听到这话,苏怀玉讪笑一声,紧接着不由问道。
“前辈,仙魔两道的强者,您都杀完了吗?”
苏怀玉好奇问道。
“还没。”
“这不是老夫爱徒要被斩了吗?”
“只能先过来带他离开,回过头将他送去森魔古殿历练一番,我顺手将仙魔二道的强者杀光就行。”
“有几个比较棘手,居然半只脚踏入了第七境,好在老夫比他们快了一步,不然的话,还真不一定能杀光。”
对方开口,无意之间透露出一个惊天消息。
踏入第七境?
苏怀玉眼中露出震撼之色。
要知道,镇国公也不过是第五境的强者,眼前这人居然就已经踏入了第七境?
当然,对方没有说全,毕竟只是快了一步,也有可能是准第七境。
但无论是什么。
乃绝世也。
“前辈果然厉害,那晚辈现在去绘制地图,不过晚辈怎么给您?”
苏怀玉询问道。
“我会去找你的。”
“问斩之前给我即可。”
老者开口,说完此话,便消失在了原地。
而苏怀玉也长长吐了口气。
好险。
不过松了口气后,苏怀玉也没有废话,立刻去绘制地图。
倒不是因为救顾锦年,而是这魔道强者,性格古怪,万一拖了时间,心情不佳,把自己杀了,那才是倒了血霉。
回头顾锦年没死,自己没了,苏怀玉也不愿意。
如此。
深夜。
苏怀玉将地图绘制完成,为了补充细节,苏怀玉更是亲自去看了看,确保没有问题后,便静等前辈上门了。
外界的纷纷扰扰,显得喧闹无比。
而牢中。
顾锦年却已经进入了忘我之地。
四天来。
他心情平静,在牢中悟道。
前两天还会进食点东西,可后面两天就滴水不进了,倒也不是潜心入学,主要是秘制酱油没了,米粥有些难以下咽。
有些后悔,但更能让自己安心悟道。
这几天来,顾锦年脑海当中,都是在回忆以往种种。
他在反省,也在思考。
反省自己的过错。
思考自己的不足。
江宁郡,匈奴和亲,江陵郡。
这三件事情,最大的过错,在于自己的经验不足,虽然自己乃是大夏权贵,虽然自己可以任性一把,可很多人要为自己的任性负责。
“我过于优柔寡断,做事依旧不够谨慎,”
“王兄失踪,必然已经有人察觉,可我义无反顾前往白鹭府,是自投罗网。”
“那妇人向我求情,我优柔寡断,没有在关键时刻,做关键之事,倘若重回那日,应当直接将许平斩杀,再去调兵,应当为上佳。”
“我纠结细节,关键时刻,没有挺身而出,虽亡羊补牢,可错便是错。”
“倘若此劫渡过,我应当杀伐果断,不可拘于小节,任何事情也应当面面俱全,做到滴水不漏。”
顾锦年心中自语。
他认真反省着自己。
过错于优柔寡断,做事不谨慎,这是他意识到的错误。
而不足之地,则在于权力。
“世子也好。”
“权贵也罢。”
“终究无有官职,无有权力,假借圣旨,虽可圆一时之谎,却给国家带来麻烦,给朝堂带来麻烦。”
“若我有官职,再临白鹭府,即便百般刁难,也有足够话语权,那时该杀就杀,无人可挡。”
“尊严只在刀刃之上。”
“无有官职,寸步难行。”
这是顾锦年的不足之地。
自己没有官职,自然而然,从一开始陷入了被动,私自调兵,化为主动,可那个时候已经是在亡羊补牢。
故而,自己必须要快点入朝为官,掌握权力,往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就不会陷入下风。
反省与思考过后。
顾锦年从而又思考另外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看似是官员隐瞒不报,看似是有人在幕后搞鬼,可有一股力量,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股力量,便是儒者。
读书人,应当有正义在身。
即便无有官职,百姓之苦,他们也应当看得见,可却没有一个人给予援手。
原因无他。
他们不想得罪官员,免得影响自己的仕途。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点无可厚非。
但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就是错的。
孟子曰,吾善养浩然正气。
这浩然正气,便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正气。
若读书人无浩然正气,怎可称之为读书人?
倘若,两年之前,便有读书人挺身而出,那么事情会如此严重吗?
答桉显然是不会的。
白鹭府,只是一个小小的府城,可这件事情,却也能看到天下儒者的本质。
等事情发生之后,读书人再来辱骂,又有何用?
不秉持内心,如何能称得上读书人?
张口百姓。
闭口百姓。
到头来呢?
还不是虚伪无比。
这件事情,顾锦年想了很久。
一直到第七天。
这一日。
是顾锦年问斩之日。
牢头走来,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本以为这过程当中会有旨意,释放顾锦年。
却没想到,直至这一刻,都没有任何旨意。
刑部已经派人过来,押送顾锦年去刑场。
只是,即便如此,牢头都没有半点怠慢,客客气气将顾锦年请出。
顾锦年很康慨。
他没有丝毫畏惧,随着牢头走出大狱。
可内心,顾锦年却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
踏出大狱。
一眼望去,有许多人在送行,也有不少人带着其他心思。
囚车就在不远处。
刑部的人,也无比恭敬,根本不敢有半点怠慢。
远处,王富贵等人眼中含泪,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
七天来,百姓写联名册吗,却遭到八王反对。
七天来,多少股势力参与此事,其目的就是为了救下顾锦年。
可结果,朝堂之上,没有任何反应。
刑部也没有做任何批改。
一时之间,他们终于慌了,也终于怕了。
从一开始认为,顾锦年一定会安然无恙。
再到今日,所有人都慌了。
再有三个时辰。
顾锦年就要被问斩。
三个时辰,只怕是来不及了啊。
云柔仙子与瑶池仙子站在不远处,她们二人面色平静,可心中也有了其他想法。
倘若到了最关键一步,还是无力回天,她们会劫法场。
准确点来说,是她们身后的人,会来强行劫法场。
可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看,那是魏闲公公。”
“有圣旨,有圣旨。”
“圣旨来了。”
一道道声音响起,刹那间,京都百姓不由将目光看去。
的确。
不远处,魏闲马不停蹄的跑来,手中紧握一张圣旨。
这一刻,所有百姓笑了。
认为这必然是赦免顾锦年的圣旨。
可当魏闲出现,宣读圣旨后,百姓们再度沉默。
“陛下有旨。”
“顾锦年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乃天之功劳,但因乱其国法,法不容情,维持问斩。”
“但因顾锦年之功劳,愿为其修建文宫,塑功德身,立圣碑。”
“由顾锦年于石碑题字,往后供天下万民瞻仰。”
他的声音响起。
让无数百姓沉默。
而后,满是失望。
本以为是赦免圣旨,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圣旨。
而且通过圣旨可以得知,顾锦年真的要被问斩。
都已经准备好修建宫殿,立石碑之举。
这不是必死吗?
很快,石碑被运了过来。
由顾锦年碑上题文,供后世人瞻仰。
当然,无须直接在碑上刻字,魏闲已经准备好了纸张笔墨,写完之后,会有工匠刻印上去。
同时,魏闲的声音,也传入顾锦年耳中。
“世子殿下。”
“这是您最后的机会。”
“陛下让奴婢转告您一声。”
“已经做好万全之策,可保世子无恙。”
他传音道。
告知顾锦年具体情况。
听到这话。
顾锦年内心毫无波澜。
没有什么喜悦。
也没有什么开心。
而是望着石碑,沉默不语。
所有人都看着,他们也十分好奇,顾锦年这是要做什么。
大约半个时辰后。
突兀间。
顾锦年凝聚才气,以才气化笔,在石碑之上刻字。
将这几日的感悟,一一写上。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刻四寻】
文字出现,引来无数观望。
这文章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性,若说文采,寻常儒者都能作出。
若说情感,无非是将这几日的情况写出。
但所有人还是直勾勾的看着。
因为他们知道。
顾锦年写的东西,就没有让人失望。
皇宫当中,永盛大帝也显得无比紧张,他虽然做好了万全之策,可还是希望顾锦年能靠自己解救。
否则的话,会有新的麻烦。
刑部大狱外。
洋洋洒洒三四百字写完。
却没有任何影响,没有异象,也没有光芒,让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可就在此时。
顾锦年将开篇最后一段缓缓写出。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随着开篇最后一段写完。
顾锦年闭上了眼睛。
他深吸一口气。
往事种种遭遇,再加上牢中悟道所有感想,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江宁郡也好。
匈奴国也好。
白鹭府也罢。
或有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
百姓的身后,不仅仅只有朝廷,应当更有一些有志之士。
应当更有一些真正的读书人。
而今日,他便要重塑读书人之风骨。
“吾为顾锦年。”
“今日,作正气歌一首。”
“为儒道正心。”
刹那间。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响彻整个京都。
很快,一行字出现在石碑之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字出现。
刹那间。
天地大变。
大夜袭来,彷佛永夜降临。
而这一次。
已经不是影响一个京都了。
而是.......整个大夏王朝。
尤其是曲府。
平静的曲府孔家。
在这一刻。
开始剧烈摇晃。
有孔家大儒惊愕,而后一道惊呼声炸响。
“孔圣圣像震动了。”
“有人写出不朽圣章。”
声音响起。
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