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东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如同韩云华判断的那样,冈村宁次早在韩云华返回归绥的第二天就接到了线报,但是韩云华一直表现出来的理智和睿智以及果断狠辣让冈村宁次怀疑这是韩云华给他下的一个套,所以尽管日军兵力不断地向鲁西北聚集,但是却始终不敢越过河北与山东的边界。
然而日军的这番动作却将国民政府那边吓了个够呛,再加上这次是少见的强硬态度也让国民政府那边认为这次无意染指河北地区,或者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所以下定决心绝不能让韩云华所部就这样抽身而退,在蒋介石的亲自命令下,一批被秘密关押的员以及进步人士的名单交到了杨成武手中,只要内军区答应留守河北,那么这张名单上的所有人都会安全地被送到延安。
这种事情杨成武不敢做主,立即将这份名单电送到韩云华手中,请示韩云华的意见。韩云华看完之后立即回电,告诉杨成武,让他在那份名单上有添加了很多名字,其中包括罗世文、宋倚云等等,命令杨成武立即和方面接触,让他们一定要将这几位员安全送到延安,否则双方无法达成共识。
其实韩云华第一眼看到那张名单就知道蒋介石在耍心眼,乍一看石芳德名单满满写了一大张纸,细细一数也有两百余号人,但是韩云华却发现重要的却没几个,不是什么游击队长就是县委办事员,被捕的几个重要人士却一线消息也没有提到。
别人也许不清楚息烽集中营都关押了一些什么人,但是韩云华对此却知道的一清二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逮捕了许多有影响的人和进步人士,先囚于设在南京的‘军人监狱‘。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大举进犯,南京岌岌可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令军统将这批人迁至武汉,不久再迁湖南益阳,最后转移到贵州关押之后就修建了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关押的一共有四类人员,最主要的就是从各地逮捕来的员,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文泽等;其次关押的就是抗日将领和社会各阶级的爱国知名志士,如杨虎城、黄显声、徐林侠、杨醒民、邓演达、马寅初等和去延安路上被拦劫逮捕的热血青年;还有就是在军统内部犯有错误的特务和所谓的军统内部的动摇分子、被戴笠等奸污后抛弃的青年妇女、有失蒋介石和军统面子的人(蒋介石的胞兄郑绍发等人)以及社会上被军统怀疑泄露集中营秘密的人;最后一类最为特殊,那就是被关押的外籍人员,如俄国白俄中的流浪贵族、军人、神父、捷克进步人士、西班牙商人和世界各地回国参加抗日和探亲的华侨等。
这次蒋介石迫于无奈答应了韩云华的要求,但是却并不打算将那些重要的干部交出来,尤其是像罗世文、车耀先等人。然而韩云华也是一个倔性子,他对于在新中国解放前夕秘密处决这些爱国人士和优秀员的最是愤慨,现在有机会就这些英雄出魔窟,他又怎么会半途而废呢。
电报回复之后韩云华便不再关注这件事情了,他知道现在蒋介石以及整个国民政府的为王已经下降到了冰点,要是再让民众看到国民政府将整个华北再丢一次,那么全国民众会怎样看待国民政府。所以韩云华相信,只要蒋委员长的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就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的。
韩云华现在最闹心的就是中央领导视察塞北以及冀东前线的战事,和塞北不一样,塞北的部队所面对的都是关东军的骑兵部队,而这只骑兵部队中伪军的人数占了一大半,所以沈玉泉所部才会胜的那样轻松。但是冀东前线却不一样,冀东前线的日军可都是关东军的精锐,而且这段时间兵力在不断地增加之中,从一开始的5万余人已经增加到了12万人,甚至于连战车师团和炮兵旅团都调到了山海关外围,颇有一番不拿下山海关誓不罢休的架势。
相对于关东军的强势,陈赓所部的实力就要弱很多,整个山海关前线除了独立77师战斗力还算不错之外,再没有一支部队能够和日军的一个整编师团相抗衡的步兵师了。尽管冀东前线现在也驻扎了将近十五万大军,但是比起关东军的那个南下集群可就要弱很多。
幸好现在有山海关的险要地势,再加上陈大师长指挥得力,到目前为止冀东军分区上没有吃亏,但是这段时间部队打得也相当辛苦。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整个冀东军分区损失了三万多兵员,尽管伤者占了绝大多数,然而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一万余人,这样的损失日伪军能承受得起,但是内军区却承受不起。
说穿了内军区甚至于整个八路军家底子薄,打打伏击还可以,因为伏击伤亡有限。然而要是说打阵地战和消耗战就不是八路军所愿意的了,因为往往一战下来就算是全歼了敌人,自身的伤亡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冀东的战事让韩云华揪心,但是尽管如此,冀东军分区依然的坚持下去,因为山海关一旦失守,日军关东军主力肯定要南下协助华北方面军收复华北地区,所以陈赓所部必须要坚持住。
不过,幸好沈玉泉所部还是很给力的,全歼了日伪军九万大军,给予关东军有力一击,有了这次教训关东军绝对不敢随意冒进。在加上李定国所部已经兵进通辽,威胁日伪军在塞北大草原上最大的中转站的安全,关东军就算是想不增兵都不可能了。
然而日军关东军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苏联大军南下,所以能抽掉出来对付内军区的部队原本就很有限,所以韩云华判断只要内军区继续在绥东增兵,继续向东北西北部的日伪势力发动袭击的话,关东军很可能会从山海关撤兵的。
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韩云华给绥东军分区发了一封电报,命令沈玉泉不必让部队休整,整个绥东军分区的重心向东迁移,同时又给绥东军分区调集了3个新编步兵师的编制,使得绥东军分区下辖的兵力达到了5个步兵师、8个骑兵师共计21万人的庞大的攻击集群。
韩云华很清楚军区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已经不能再使用八路军其他部队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生存方式了。现在军区所要做的就是进攻,进攻不是为了抢占多少地盘,而是要将内军区的威风打出来,打得那些日伪军听到内军区就腿颤,到时候人别说动用十万大军了,就算是动用百万大军也不敢轻易打内军区的注意。
现在内军区需要的就是安定的发展,前一段时间的大战已经使得内军区消耗严重。不但部队的兵员损失惨重,就连弹药供应也快要跟不上消耗了,所以这场仗再打下去就不是内军区一个军区所能承担得起的了。再加上就在不久前日军大本营对关东军进行了大规模补充,到目前为止关东军已经扩变为一个拥有强力野战师团22个、后方守备师团5个、独立混成旅团9个,另外还有几十个伪军步兵师、骑兵是的强大集群。单单配备有大量战斗力强的甲种师团(番号不大于20)就有第1师团、第8师团、第9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等六个师团,战斗力稍弱一点的师团还有第23师团、第24师团、第25师团、第28师团、第29师团、第57师团等。
可以说现在整个关东军正是处于兵强马壮的时候,尽管前一段时间损失了不少部队,但是相对于关东军数十万精锐陆军而言,几万骑兵的损失还算不上是伤筋动骨。所以在接到关于内军区数十万大军东进的消息后,关东军司令部司令官梅津美治郞大将愤怒异常,他没有想到中队尽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变本加厉地派大军前来,这分明就是在挑衅关东军。
不过梅津美治郞大将也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像他这个年纪的军官除了狠辣之外还有一半年轻军官少有的远见。内军区反常的举动在梅津美治郞看来这分明是有深意的,如此大一支部队东进,其粮草以及弹药供应如何解决。到时候只要关东军多派出几趟航空兵团轰炸的话,那么内军区数十万大军将会面临有枪无弹的尴尬危险的局面。
之前担任过华北方面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郞大将和韩云华所部也没少打交道,作战次数也不少,所以对于八路军这支十分另类的军队有一定的了解。在梅津美治郞大将的意识中,八路军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命中要害,石破天惊。
这次韩云华所部反常地表现显然有些诡异,以韩云华的作战指挥水品根本不会想不到如此简单的问题,如此想来这次东进八路军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韩云华所部是不会如此不知好歹的。
再加上不久前关东军刚刚破坏一起关于苏联人的间谍案,这不得不让梅津美治郞大将联想到很多东西。在整个东北亚地区,能对关东军这样的军事集团产生威胁的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红军。
韩云华所部虽然也很有战斗力,但是在梅津美治郞看来内军区比起关东军来要差的远得多。尽管前一段时间韩云华所部将华北方面军打的溃不成军,然而华北方面军能和关东军比吗。华北方面军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兵员素质以及武器装备等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和关东军可比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的反抗势力和华北地区的八路军以及部队的实力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梅津美治郞大将根本就不相信韩云华所不拥有歼灭关东军的实力。
而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红军就不一样了,早在1919年夏季,就在美英的支持下想要吞并远东地区。然而新生的苏联并没有美帝国主义想象的那样脆弱,列宁领导的苏俄红军向高尔察克政权和远东的日、美、英等国的武装干涉军发起反攻。红军战士在人烟稀少的广阔的西伯利亚原野上勇猛战斗,终于巩固了苏维埃在东部的政权。苏俄红军在远东的胜利击散了军国主义分子企图侵吞远,也第一次让不可一世的军国主义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地苏联军队。
之前之所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苏联,完全是冲着德国这位强大的盟友来的。看到自从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很短的一段时间。由于战前苏联对战争危机估计不足,没有充分做好迎战准备,对双方力量对比估计失当,以及战略指导失误等原因,战争初期红军未能阻止德军的进攻。很快,红军89个步兵师、20个坦克师被歼。紧接着,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公里,红军损失约700万人,其中被俘300余万人。所以看到了机会,认为只要和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那么苏联的溃亡近在眼前。
但是不管是还是德国都低估了苏联的抵抗决心和战争潜力,为抗击侵略,苏联和政府动员全民奋起进行卫国战争。共有530万人应征参加红军,有291个师又94个旅开赴前线。到目前为止,红军新组建400多个师。苏共中央动员员参军参战,,约有110多万党员参加红军。联共(布)中央、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各边疆区委、州委和其他党的领导机关的许多成员,在红军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了应付日益复杂的局势,加强部队的组织领导,红军又一次恢复政委制。为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解决指挥干部严重缺编问题,加强了战时指挥干部的训练工作。军事院校通过扩大招收学员名额,缩短学制,提高培训能力。方面军和集团军举办速成训练班,培训大量初级军官。同时,还大批提拔作战有功的士兵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由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红军的作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不久前,红军终于把德军阻止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接近地,并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时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红军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对德军的优势。到目前为止,红军作战部队已拥有火炮和迫击炮10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万余辆,作战飞机1万余架。与此同时,红军已有5个坦克集团军、24个坦克军和13个机械化军。航空兵师、军和空军集团军也进一步扩编。
而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红军实力更是强劲,由于在亚洲方向的扩张已经引起了苏联的严重警惕,所以尽管东欧的战争已经到了最最关键的时候,苏联的领导人也不敢过分抽调远东的红军参战。因此此时的远东红军依然对伪满洲国境内的日军保持着巨大的军事压力,牵制着70以上的关东军精锐。
尽管苏日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表面上两国处于非敌对国家。但是谁都知道所谓的条约不过是用来撕毁的东西,对于苏联这样的大国来说,一纸空文算不得什么。所以两国谁也不敢放松警惕,诺门坎之战就是一个教训。两国一旦交战,损失的可不是一两个团的兵力,而是往往数以万计。
不敢轻起战端这并不能说明苏联和就能安全相处,其实苏联红军很早就和抗联的部队有了联系。1939年初冬,在抗联总指挥周保中、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兼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冯仲云、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北满省委执委委员、第三军军长许亨植等几位将领代表硕果仅存的2000多名抗联战士,就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方向进行紧急磋商。会上,周保中剖析了抗联面临的严酷形势,强调“必须以《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东北抗联的行动。”与会同志一致同意了周保中关于“保存力量,越界过江,到苏联远东地区野营整训”的意见。
1940年3月,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来到哈巴罗夫斯克的苏军远东边防军司令部,他们与远东边疆区党委和远东军讨论越界过江野营整训问题。周保中向远东边疆区区委兼军区政委伊万诺夫通报了抗日联军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求苏方从国际主义原则立场出发,考虑东北抗联转移到中苏边境苏联一侧建立野营,进行阶段性休整的要求。会议非常顺利,苏方原则同意东北抗联转移 ……...RO
正如同韩云华判断的那样,冈村宁次早在韩云华返回归绥的第二天就接到了线报,但是韩云华一直表现出来的理智和睿智以及果断狠辣让冈村宁次怀疑这是韩云华给他下的一个套,所以尽管日军兵力不断地向鲁西北聚集,但是却始终不敢越过河北与山东的边界。
然而日军的这番动作却将国民政府那边吓了个够呛,再加上这次是少见的强硬态度也让国民政府那边认为这次无意染指河北地区,或者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所以下定决心绝不能让韩云华所部就这样抽身而退,在蒋介石的亲自命令下,一批被秘密关押的员以及进步人士的名单交到了杨成武手中,只要内军区答应留守河北,那么这张名单上的所有人都会安全地被送到延安。
这种事情杨成武不敢做主,立即将这份名单电送到韩云华手中,请示韩云华的意见。韩云华看完之后立即回电,告诉杨成武,让他在那份名单上有添加了很多名字,其中包括罗世文、宋倚云等等,命令杨成武立即和方面接触,让他们一定要将这几位员安全送到延安,否则双方无法达成共识。
其实韩云华第一眼看到那张名单就知道蒋介石在耍心眼,乍一看石芳德名单满满写了一大张纸,细细一数也有两百余号人,但是韩云华却发现重要的却没几个,不是什么游击队长就是县委办事员,被捕的几个重要人士却一线消息也没有提到。
别人也许不清楚息烽集中营都关押了一些什么人,但是韩云华对此却知道的一清二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逮捕了许多有影响的人和进步人士,先囚于设在南京的‘军人监狱‘。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大举进犯,南京岌岌可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令军统将这批人迁至武汉,不久再迁湖南益阳,最后转移到贵州关押之后就修建了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关押的一共有四类人员,最主要的就是从各地逮捕来的员,如工农红军第一路总指挥部代表、川康特委罗世文、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西北特别支部委员宋绮云;打入军统总部的地下党特支张露萍以及韩子栋、许晓轩、刘丕光、文泽等;其次关押的就是抗日将领和社会各阶级的爱国知名志士,如杨虎城、黄显声、徐林侠、杨醒民、邓演达、马寅初等和去延安路上被拦劫逮捕的热血青年;还有就是在军统内部犯有错误的特务和所谓的军统内部的动摇分子、被戴笠等奸污后抛弃的青年妇女、有失蒋介石和军统面子的人(蒋介石的胞兄郑绍发等人)以及社会上被军统怀疑泄露集中营秘密的人;最后一类最为特殊,那就是被关押的外籍人员,如俄国白俄中的流浪贵族、军人、神父、捷克进步人士、西班牙商人和世界各地回国参加抗日和探亲的华侨等。
这次蒋介石迫于无奈答应了韩云华的要求,但是却并不打算将那些重要的干部交出来,尤其是像罗世文、车耀先等人。然而韩云华也是一个倔性子,他对于在新中国解放前夕秘密处决这些爱国人士和优秀员的最是愤慨,现在有机会就这些英雄出魔窟,他又怎么会半途而废呢。
电报回复之后韩云华便不再关注这件事情了,他知道现在蒋介石以及整个国民政府的为王已经下降到了冰点,要是再让民众看到国民政府将整个华北再丢一次,那么全国民众会怎样看待国民政府。所以韩云华相信,只要蒋委员长的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就一定会答应他的要求的。
韩云华现在最闹心的就是中央领导视察塞北以及冀东前线的战事,和塞北不一样,塞北的部队所面对的都是关东军的骑兵部队,而这只骑兵部队中伪军的人数占了一大半,所以沈玉泉所部才会胜的那样轻松。但是冀东前线却不一样,冀东前线的日军可都是关东军的精锐,而且这段时间兵力在不断地增加之中,从一开始的5万余人已经增加到了12万人,甚至于连战车师团和炮兵旅团都调到了山海关外围,颇有一番不拿下山海关誓不罢休的架势。
相对于关东军的强势,陈赓所部的实力就要弱很多,整个山海关前线除了独立77师战斗力还算不错之外,再没有一支部队能够和日军的一个整编师团相抗衡的步兵师了。尽管冀东前线现在也驻扎了将近十五万大军,但是比起关东军的那个南下集群可就要弱很多。
幸好现在有山海关的险要地势,再加上陈大师长指挥得力,到目前为止冀东军分区上没有吃亏,但是这段时间部队打得也相当辛苦。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整个冀东军分区损失了三万多兵员,尽管伤者占了绝大多数,然而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一万余人,这样的损失日伪军能承受得起,但是内军区却承受不起。
说穿了内军区甚至于整个八路军家底子薄,打打伏击还可以,因为伏击伤亡有限。然而要是说打阵地战和消耗战就不是八路军所愿意的了,因为往往一战下来就算是全歼了敌人,自身的伤亡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冀东的战事让韩云华揪心,但是尽管如此,冀东军分区依然的坚持下去,因为山海关一旦失守,日军关东军主力肯定要南下协助华北方面军收复华北地区,所以陈赓所部必须要坚持住。
不过,幸好沈玉泉所部还是很给力的,全歼了日伪军九万大军,给予关东军有力一击,有了这次教训关东军绝对不敢随意冒进。在加上李定国所部已经兵进通辽,威胁日伪军在塞北大草原上最大的中转站的安全,关东军就算是想不增兵都不可能了。
然而日军关东军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苏联大军南下,所以能抽掉出来对付内军区的部队原本就很有限,所以韩云华判断只要内军区继续在绥东增兵,继续向东北西北部的日伪势力发动袭击的话,关东军很可能会从山海关撤兵的。
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韩云华给绥东军分区发了一封电报,命令沈玉泉不必让部队休整,整个绥东军分区的重心向东迁移,同时又给绥东军分区调集了3个新编步兵师的编制,使得绥东军分区下辖的兵力达到了5个步兵师、8个骑兵师共计21万人的庞大的攻击集群。
韩云华很清楚军区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已经不能再使用八路军其他部队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生存方式了。现在军区所要做的就是进攻,进攻不是为了抢占多少地盘,而是要将内军区的威风打出来,打得那些日伪军听到内军区就腿颤,到时候人别说动用十万大军了,就算是动用百万大军也不敢轻易打内军区的注意。
现在内军区需要的就是安定的发展,前一段时间的大战已经使得内军区消耗严重。不但部队的兵员损失惨重,就连弹药供应也快要跟不上消耗了,所以这场仗再打下去就不是内军区一个军区所能承担得起的了。再加上就在不久前日军大本营对关东军进行了大规模补充,到目前为止关东军已经扩变为一个拥有强力野战师团22个、后方守备师团5个、独立混成旅团9个,另外还有几十个伪军步兵师、骑兵是的强大集群。单单配备有大量战斗力强的甲种师团(番号不大于20)就有第1师团、第8师团、第9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等六个师团,战斗力稍弱一点的师团还有第23师团、第24师团、第25师团、第28师团、第29师团、第57师团等。
可以说现在整个关东军正是处于兵强马壮的时候,尽管前一段时间损失了不少部队,但是相对于关东军数十万精锐陆军而言,几万骑兵的损失还算不上是伤筋动骨。所以在接到关于内军区数十万大军东进的消息后,关东军司令部司令官梅津美治郞大将愤怒异常,他没有想到中队尽然没有见好就收,反而变本加厉地派大军前来,这分明就是在挑衅关东军。
不过梅津美治郞大将也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像他这个年纪的军官除了狠辣之外还有一半年轻军官少有的远见。内军区反常的举动在梅津美治郞看来这分明是有深意的,如此大一支部队东进,其粮草以及弹药供应如何解决。到时候只要关东军多派出几趟航空兵团轰炸的话,那么内军区数十万大军将会面临有枪无弹的尴尬危险的局面。
之前担任过华北方面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郞大将和韩云华所部也没少打交道,作战次数也不少,所以对于八路军这支十分另类的军队有一定的了解。在梅津美治郞大将的意识中,八路军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命中要害,石破天惊。
这次韩云华所部反常地表现显然有些诡异,以韩云华的作战指挥水品根本不会想不到如此简单的问题,如此想来这次东进八路军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韩云华所部是不会如此不知好歹的。
再加上不久前关东军刚刚破坏一起关于苏联人的间谍案,这不得不让梅津美治郞大将联想到很多东西。在整个东北亚地区,能对关东军这样的军事集团产生威胁的只有一支军队,那就是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红军。
韩云华所部虽然也很有战斗力,但是在梅津美治郞看来内军区比起关东军来要差的远得多。尽管前一段时间韩云华所部将华北方面军打的溃不成军,然而华北方面军能和关东军比吗。华北方面军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兵员素质以及武器装备等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和关东军可比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的反抗势力和华北地区的八路军以及部队的实力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梅津美治郞大将根本就不相信韩云华所不拥有歼灭关东军的实力。
而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红军就不一样了,早在1919年夏季,就在美英的支持下想要吞并远东地区。然而新生的苏联并没有美帝国主义想象的那样脆弱,列宁领导的苏俄红军向高尔察克政权和远东的日、美、英等国的武装干涉军发起反攻。红军战士在人烟稀少的广阔的西伯利亚原野上勇猛战斗,终于巩固了苏维埃在东部的政权。苏俄红军在远东的胜利击散了军国主义分子企图侵吞远,也第一次让不可一世的军国主义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地苏联军队。
之前之所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苏联,完全是冲着德国这位强大的盟友来的。看到自从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很短的一段时间。由于战前苏联对战争危机估计不足,没有充分做好迎战准备,对双方力量对比估计失当,以及战略指导失误等原因,战争初期红军未能阻止德军的进攻。很快,红军89个步兵师、20个坦克师被歼。紧接着,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公里,红军损失约700万人,其中被俘300余万人。所以看到了机会,认为只要和德国从东西两线夹击苏联,那么苏联的溃亡近在眼前。
但是不管是还是德国都低估了苏联的抵抗决心和战争潜力,为抗击侵略,苏联和政府动员全民奋起进行卫国战争。共有530万人应征参加红军,有291个师又94个旅开赴前线。到目前为止,红军新组建400多个师。苏共中央动员员参军参战,,约有110多万党员参加红军。联共(布)中央、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各边疆区委、州委和其他党的领导机关的许多成员,在红军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了应付日益复杂的局势,加强部队的组织领导,红军又一次恢复政委制。为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解决指挥干部严重缺编问题,加强了战时指挥干部的训练工作。军事院校通过扩大招收学员名额,缩短学制,提高培训能力。方面军和集团军举办速成训练班,培训大量初级军官。同时,还大批提拔作战有功的士兵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由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红军的作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不久前,红军终于把德军阻止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接近地,并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时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红军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对德军的优势。到目前为止,红军作战部队已拥有火炮和迫击炮10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万余辆,作战飞机1万余架。与此同时,红军已有5个坦克集团军、24个坦克军和13个机械化军。航空兵师、军和空军集团军也进一步扩编。
而驻扎在远东的苏联红军实力更是强劲,由于在亚洲方向的扩张已经引起了苏联的严重警惕,所以尽管东欧的战争已经到了最最关键的时候,苏联的领导人也不敢过分抽调远东的红军参战。因此此时的远东红军依然对伪满洲国境内的日军保持着巨大的军事压力,牵制着70以上的关东军精锐。
尽管苏日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表面上两国处于非敌对国家。但是谁都知道所谓的条约不过是用来撕毁的东西,对于苏联这样的大国来说,一纸空文算不得什么。所以两国谁也不敢放松警惕,诺门坎之战就是一个教训。两国一旦交战,损失的可不是一两个团的兵力,而是往往数以万计。
不敢轻起战端这并不能说明苏联和就能安全相处,其实苏联红军很早就和抗联的部队有了联系。1939年初冬,在抗联总指挥周保中、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兼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冯仲云、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北满省委执委委员、第三军军长许亨植等几位将领代表硕果仅存的2000多名抗联战士,就当前的形势和今后的方向进行紧急磋商。会上,周保中剖析了抗联面临的严酷形势,强调“必须以《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指导东北抗联的行动。”与会同志一致同意了周保中关于“保存力量,越界过江,到苏联远东地区野营整训”的意见。
1940年3月,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来到哈巴罗夫斯克的苏军远东边防军司令部,他们与远东边疆区党委和远东军讨论越界过江野营整训问题。周保中向远东边疆区区委兼军区政委伊万诺夫通报了抗日联军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求苏方从国际主义原则立场出发,考虑东北抗联转移到中苏边境苏联一侧建立野营,进行阶段性休整的要求。会议非常顺利,苏方原则同意东北抗联转移 ……...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