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中国远征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国远征军,许多人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倍感熟悉和热血沸腾;也有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显得一无所知和漠然。确实,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中国远征军,更不知道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为此,不得不为那些埋骨他乡的死难的远征军将士感到遗憾和惋惜!死得是可谓悲壮和气贯长虹,却在很多人的心中又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2月由中国国民党政府派往缅甸参加对日军作战的一支强悍之师,其由国民党军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共计10万人,其中第5军的第200师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支整编机械化师部队。由第5军军长杜聿明任前线总指挥。
日本对我国的封锁:
日本自己是个很小的岛国,国土小、人也少、物资也匮乏,而中国的国土广、人也多,基于这一点,日本想尽快结束在中国的战争,并占领中国。日本也知道中国当时的工业很不发达,特别是国防工业更是极其薄弱,抗日的战争物资很多都是靠国外援助,特别是武器弹药和装备。
于是,1938年10月,日本占领武汉后,便调整了自己的战略策略,由以前的正面进攻转为对我国的沿海地区进行封锁,企图切断国外对我国的军事物资援助。为达到此目的,日本于同年占领了我国的广东和海南岛。
滇缅公路的修建:
早在1937年8月,云南省主席龙云就向蒋介石提出了修建滇缅公路的计划,此公路由云南的昆明出发,途径云南的西部到达缅甸北部的腊戌。这样一来,海外的援助物资便可以经过印度洋在缅甸的仰光港靠岸,再由仰光港经铁路运输到达缅甸的腊戌,再从腊戌经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到达我国的大后方。既然日军有如此企图和狠招,那么加紧滇缅公路的修建便是迫在眉睫了。
1937年12月,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云南20万民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双手开始了滇缅公路的修建。历时9个月时间,滇缅公路呈现在了崇山峻岭之间,天堑变成了通途,此工程可堪称人类历史上继巴拿马运河后的第二个奇迹。当时,我国的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已被日军切断,基于此,在没来得及举行任何通车仪式的情况下,于1938年8月,滇缅公路就正式通车了。
滇缅公路通车后,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总共抢运了50多万吨援华物资、15000多辆汽车、以及其它各类无法统计的物资,成了我国抗日的生命线。
这种情形,日本怎么会善罢甘休呢,就会想尽办法切断这条生命线,要断中国军人的奶。于是便不分黑夜白昼地派出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到1942年1月,滇缅公路的运输量急剧减少。
国民党组建中国远征军出征:
1941年12月,日军的先头部队入侵缅甸的南部,这便直接威胁到缅甸的仰光港,进而威胁到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可是我国当时抗战的生命线,一旦失去,我国的抗战物资将无法得到援助。而当时我国国内储备的战略物资最多还能撑3个月。危在旦夕。
鉴于如此紧急的情况,1941年12月下旬,蒋介石在重庆组织召开了中英美军事联席会议,决定向缅甸派兵与日军进行决战,此举震动了西方世界。当时,英美两国的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为了牵制日军和顾及欧洲战场,美国对蒋介石派兵缅甸甚是支持,甚至同意提供更多的物资进行援助,但却遭到了英国的反对。也正是英国,导致了中国远征军的凄惨悲剧。
在美国的说服下,后来在著名的“阿卡迪亚”会议上,将亚洲战场划出一块“中、缅、印”战区,由蒋介石任最高总司令,美国派出的军事顾问史迪威任总参谋长。1942年2月,史迪威飞抵中国。
1942年2月,在缅甸的毛淡棉失守后的两个星期,以国民党军第200师为先头部队的中国10万远征军浩浩荡荡地向缅甸进发。
第200师,系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是其唯一的一支机械化师部队,共计9000余人,出征前驻在云南保山,建制于国民党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200师师长戴安澜,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35岁时任200师少将师长。其在长城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中颇有建树,被蒋介石称为“当代标准之青年将领”200师的出征,可谓危难之际利剑出鞘,足可见蒋介石当时保卫滇缅公路义无反顾之决心。
中国远征军与日寇交战:
1942年除夕,200师从中国的畹町抵达缅甸,后长驱深入1000多公里到达缅甸的同古(今为东吁)。1942年3月8日,缅甸的仰光沦陷,日军长驱直入,而英军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在进行抵抗。1942年3月,英军从同古撤退,于是只剩下第200师孤军驻守在同古。
不久,第200师在同古与日军第55师团遭遇,日军第55师团从中国长沙战败而撤下被派到缅甸,其兵力是第200师的近3倍,第200师孤军奋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几经鏖战,两军不相上下。
可是致命的是,1942年3月29日,日军第56师团赶到同古支援第55师团。日军第56师团,是一支赫赫有名的、擅长丛林作战的、能征善战的全副武装的纯粹的机械化部队,被称为“龙师团”这对第200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0师怎堪如此重负,如果不撤出战斗,必将全军覆没。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第5军军长杜聿明怎能让自己的精锐之师陷入虎口呢。在史迪威的极力反对下,杜聿明为了保存实力、择机再战,果断命令廖耀湘于30日晚率远征军新22师前往救援第200师。次日凌晨,第200师跳出日军的包围圈。但200师已经伤亡过半,元气大伤。于是,历时20天的同古大战以中国军队的撤出而结束。
同古失守后,曼德勒就关系到整个缅甸战场的胜负了。
中、英、美联军25万人原计划在曼德勒全歼日军四个师团(第18师团、第33师团、第55师团、第56师团)10万人。但整个计划却因为英军的擅自撤退而化为泡影。
曼德勒由中国远征军的新38师于1942年3月开始驻守,其师长孙立人,安徽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弗吉尼亚攻读军事,成绩优异。在淞沪会战中战功卓著。1942年4月18日,从缅甸仁安羌成功解救出了被日军第33师团一个联队(即一个团)包围的7000多英军。此为中国远征军打的唯一一场胜仗。但英军却薄情寡义。
中国远征军被迫撤退:
1942年4月20日中午,正面驻守曼德勒的英缅军在中美两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从曼德勒撤军。于此,蒋介石迫于无奈,只好改变作战计划,改纵深作战为纵深防御,御日军于国门之外,于是命令远征军撤往缅甸的腊戌进行防御作战。
殊不知,1942年4月28日中午,日军第56师团抢先占领了腊戌,这意味着中国远征军的退路被切断。此时,英军迅速向印度撤退,史迪威也随英军撤往印度。6万多中国远征军也开始向密支那撤退。
半个月后,日军第56师团的一万多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一步占领了防守空虚的密支那。那么,蜂拥而至的6万多中国远征军该何去何从呢?
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杜聿明却英雄气短,下不了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决心。而此时的蒋介石又命令他把部队带回国。但所能走的路都被日军封锁,该撤向哪里呢?只有走野人山。
新38师师长孙立人却坚决反对进野人山,要求突围到印度,但遭到杜聿明的反对。在冒着违抗军令的罪名下,孙立人带着自己的新38师撤往印度,于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牺牲之日)到达印度。也算是保存了实力。
至此,在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3个军、英印缅3个师和5个独立旅在受到不同的创伤后撤出缅甸战场。
戴安澜以身殉国:
1942年下旬,中国远征军残部大部在杜聿明的带领下开始北撤,准备挥师回国。杜聿明命令戴安澜的第200师残部进行断后掩护。杜聿明与戴安澜这对多年的搭挡、情同手足的兄弟也于此分别,临别前,戴安澜心中的那种依恋和孤独无助,可谓令他痛彻心扉,望着杜聿明远去的身影,他呆若木鸡。至此,中国远征军便四分五裂、各奔东西。
1942年5月18日,第200师残部在兵分两路穿越日军封锁线时,遭到日军的突然伏击,戴安澜在到前沿查看军情时,胸部、腹部各中两弹,身负重伤。5月下旬,200师分散突围的残部陆陆续续到达中缅边境,全师剩下不到3000人。在险象环生的原始从林中,戴安澜的部下抬着他们受重伤的师长艰难跋涉着。
因伤势过重,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牺牲在缅北一个叫茅邦的小村庄,时年38岁,其走完了自己壮烈的一生。临终前,他望了望北方,那是自己祖国的方向,他是多么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啊!
戴安澜牺牲后的一个月,他的部下抬着他的遗骨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翻过高黎贡山,终于到达中国境内。
全国人民得知戴安澜以身殉国的消息,无不为之含悲挥泪,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儿子、兄长。滇缅公路两旁的老百姓无不为之默哀送行。
戴安澜牺牲后,其遗骨几经周折,于1948年转葬在其老家安徽。当时,国民党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公祭,追认为陆军中将,并入忠烈祠。毛泽东也为其写诗表示沉痛哀悼。
杜聿明率部撤进野人山:
在缅甸北边,有一片方圆几百里的原始森林,山高林密,传说中经常有野人出没,于是被当地人称为野人山。由于退路已被日军切断,1942年5月,杜聿明与戴安澜分别后,便带领剩下的4万远征军残部撤进了险恶重重的野人山。
历尽异常气候、病魔、野兽、蚊虫、瘴气和饥荒的种种折磨,洒下了遍野横尸、类类尸骨,历经惨绝人寰,终于于1942年8月走出野人山,到达印度边境的一个小镇利多镇。杜聿明也因患病差点命丧野人山。进去时的4万多人,走出野人山时,仅仅剩下8000余人。惨痛!惨痛!
于此,历时半年多的缅甸作战,以中国远征军的艰难撤退而告终。撤到印度的8000余人与孙立人的新38师会合,整编成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统一指挥进行训练,准备反攻。
杜聿明被调回重庆述职。回到重庆后,杜聿明被冷落了半年。后来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5集团军总司令,坐镇昆明。
惨痛的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以损失惨重、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民族存亡之紧要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毅然出征他国,可喜可贺!彰显了中华儿女豪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牺牲的赤诚情怀!但非战斗而导致的大量减员,确实是令人痛心疾首,实乃可悲!
这是一段应该由国人们牢牢铭记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其牺牲得了不起,泣鬼神,慷慨激昂!中国远征军,其失败得了不起,惊天地,豪迈壮烈!中国远征军,其胜利得更是了不是,励人心,气壮山河!
中国远征军,许多人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倍感熟悉和热血沸腾;也有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显得一无所知和漠然。确实,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中国远征军,更不知道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为此,不得不为那些埋骨他乡的死难的远征军将士感到遗憾和惋惜!死得是可谓悲壮和气贯长虹,却在很多人的心中又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2月由中国国民党政府派往缅甸参加对日军作战的一支强悍之师,其由国民党军第5军、第6军、第66军组成,共计10万人,其中第5军的第200师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支整编机械化师部队。由第5军军长杜聿明任前线总指挥。
日本对我国的封锁:
日本自己是个很小的岛国,国土小、人也少、物资也匮乏,而中国的国土广、人也多,基于这一点,日本想尽快结束在中国的战争,并占领中国。日本也知道中国当时的工业很不发达,特别是国防工业更是极其薄弱,抗日的战争物资很多都是靠国外援助,特别是武器弹药和装备。
于是,1938年10月,日本占领武汉后,便调整了自己的战略策略,由以前的正面进攻转为对我国的沿海地区进行封锁,企图切断国外对我国的军事物资援助。为达到此目的,日本于同年占领了我国的广东和海南岛。
滇缅公路的修建:
早在1937年8月,云南省主席龙云就向蒋介石提出了修建滇缅公路的计划,此公路由云南的昆明出发,途径云南的西部到达缅甸北部的腊戌。这样一来,海外的援助物资便可以经过印度洋在缅甸的仰光港靠岸,再由仰光港经铁路运输到达缅甸的腊戌,再从腊戌经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到达我国的大后方。既然日军有如此企图和狠招,那么加紧滇缅公路的修建便是迫在眉睫了。
1937年12月,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云南20万民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双手开始了滇缅公路的修建。历时9个月时间,滇缅公路呈现在了崇山峻岭之间,天堑变成了通途,此工程可堪称人类历史上继巴拿马运河后的第二个奇迹。当时,我国的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已被日军切断,基于此,在没来得及举行任何通车仪式的情况下,于1938年8月,滇缅公路就正式通车了。
滇缅公路通车后,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总共抢运了50多万吨援华物资、15000多辆汽车、以及其它各类无法统计的物资,成了我国抗日的生命线。
这种情形,日本怎么会善罢甘休呢,就会想尽办法切断这条生命线,要断中国军人的奶。于是便不分黑夜白昼地派出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到1942年1月,滇缅公路的运输量急剧减少。
国民党组建中国远征军出征:
1941年12月,日军的先头部队入侵缅甸的南部,这便直接威胁到缅甸的仰光港,进而威胁到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可是我国当时抗战的生命线,一旦失去,我国的抗战物资将无法得到援助。而当时我国国内储备的战略物资最多还能撑3个月。危在旦夕。
鉴于如此紧急的情况,1941年12月下旬,蒋介石在重庆组织召开了中英美军事联席会议,决定向缅甸派兵与日军进行决战,此举震动了西方世界。当时,英美两国的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为了牵制日军和顾及欧洲战场,美国对蒋介石派兵缅甸甚是支持,甚至同意提供更多的物资进行援助,但却遭到了英国的反对。也正是英国,导致了中国远征军的凄惨悲剧。
在美国的说服下,后来在著名的“阿卡迪亚”会议上,将亚洲战场划出一块“中、缅、印”战区,由蒋介石任最高总司令,美国派出的军事顾问史迪威任总参谋长。1942年2月,史迪威飞抵中国。
1942年2月,在缅甸的毛淡棉失守后的两个星期,以国民党军第200师为先头部队的中国10万远征军浩浩荡荡地向缅甸进发。
第200师,系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是其唯一的一支机械化师部队,共计9000余人,出征前驻在云南保山,建制于国民党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200师师长戴安澜,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35岁时任200师少将师长。其在长城保卫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中颇有建树,被蒋介石称为“当代标准之青年将领”200师的出征,可谓危难之际利剑出鞘,足可见蒋介石当时保卫滇缅公路义无反顾之决心。
中国远征军与日寇交战:
1942年除夕,200师从中国的畹町抵达缅甸,后长驱深入1000多公里到达缅甸的同古(今为东吁)。1942年3月8日,缅甸的仰光沦陷,日军长驱直入,而英军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在进行抵抗。1942年3月,英军从同古撤退,于是只剩下第200师孤军驻守在同古。
不久,第200师在同古与日军第55师团遭遇,日军第55师团从中国长沙战败而撤下被派到缅甸,其兵力是第200师的近3倍,第200师孤军奋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几经鏖战,两军不相上下。
可是致命的是,1942年3月29日,日军第56师团赶到同古支援第55师团。日军第56师团,是一支赫赫有名的、擅长丛林作战的、能征善战的全副武装的纯粹的机械化部队,被称为“龙师团”这对第200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0师怎堪如此重负,如果不撤出战斗,必将全军覆没。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第5军军长杜聿明怎能让自己的精锐之师陷入虎口呢。在史迪威的极力反对下,杜聿明为了保存实力、择机再战,果断命令廖耀湘于30日晚率远征军新22师前往救援第200师。次日凌晨,第200师跳出日军的包围圈。但200师已经伤亡过半,元气大伤。于是,历时20天的同古大战以中国军队的撤出而结束。
同古失守后,曼德勒就关系到整个缅甸战场的胜负了。
中、英、美联军25万人原计划在曼德勒全歼日军四个师团(第18师团、第33师团、第55师团、第56师团)10万人。但整个计划却因为英军的擅自撤退而化为泡影。
曼德勒由中国远征军的新38师于1942年3月开始驻守,其师长孙立人,安徽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弗吉尼亚攻读军事,成绩优异。在淞沪会战中战功卓著。1942年4月18日,从缅甸仁安羌成功解救出了被日军第33师团一个联队(即一个团)包围的7000多英军。此为中国远征军打的唯一一场胜仗。但英军却薄情寡义。
中国远征军被迫撤退:
1942年4月20日中午,正面驻守曼德勒的英缅军在中美两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从曼德勒撤军。于此,蒋介石迫于无奈,只好改变作战计划,改纵深作战为纵深防御,御日军于国门之外,于是命令远征军撤往缅甸的腊戌进行防御作战。
殊不知,1942年4月28日中午,日军第56师团抢先占领了腊戌,这意味着中国远征军的退路被切断。此时,英军迅速向印度撤退,史迪威也随英军撤往印度。6万多中国远征军也开始向密支那撤退。
半个月后,日军第56师团的一万多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先一步占领了防守空虚的密支那。那么,蜂拥而至的6万多中国远征军该何去何从呢?
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杜聿明却英雄气短,下不了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决心。而此时的蒋介石又命令他把部队带回国。但所能走的路都被日军封锁,该撤向哪里呢?只有走野人山。
新38师师长孙立人却坚决反对进野人山,要求突围到印度,但遭到杜聿明的反对。在冒着违抗军令的罪名下,孙立人带着自己的新38师撤往印度,于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牺牲之日)到达印度。也算是保存了实力。
至此,在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3个军、英印缅3个师和5个独立旅在受到不同的创伤后撤出缅甸战场。
戴安澜以身殉国:
1942年下旬,中国远征军残部大部在杜聿明的带领下开始北撤,准备挥师回国。杜聿明命令戴安澜的第200师残部进行断后掩护。杜聿明与戴安澜这对多年的搭挡、情同手足的兄弟也于此分别,临别前,戴安澜心中的那种依恋和孤独无助,可谓令他痛彻心扉,望着杜聿明远去的身影,他呆若木鸡。至此,中国远征军便四分五裂、各奔东西。
1942年5月18日,第200师残部在兵分两路穿越日军封锁线时,遭到日军的突然伏击,戴安澜在到前沿查看军情时,胸部、腹部各中两弹,身负重伤。5月下旬,200师分散突围的残部陆陆续续到达中缅边境,全师剩下不到3000人。在险象环生的原始从林中,戴安澜的部下抬着他们受重伤的师长艰难跋涉着。
因伤势过重,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牺牲在缅北一个叫茅邦的小村庄,时年38岁,其走完了自己壮烈的一生。临终前,他望了望北方,那是自己祖国的方向,他是多么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啊!
戴安澜牺牲后的一个月,他的部下抬着他的遗骨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翻过高黎贡山,终于到达中国境内。
全国人民得知戴安澜以身殉国的消息,无不为之含悲挥泪,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儿子、兄长。滇缅公路两旁的老百姓无不为之默哀送行。
戴安澜牺牲后,其遗骨几经周折,于1948年转葬在其老家安徽。当时,国民党为其举办了盛大的公祭,追认为陆军中将,并入忠烈祠。毛泽东也为其写诗表示沉痛哀悼。
杜聿明率部撤进野人山:
在缅甸北边,有一片方圆几百里的原始森林,山高林密,传说中经常有野人出没,于是被当地人称为野人山。由于退路已被日军切断,1942年5月,杜聿明与戴安澜分别后,便带领剩下的4万远征军残部撤进了险恶重重的野人山。
历尽异常气候、病魔、野兽、蚊虫、瘴气和饥荒的种种折磨,洒下了遍野横尸、类类尸骨,历经惨绝人寰,终于于1942年8月走出野人山,到达印度边境的一个小镇利多镇。杜聿明也因患病差点命丧野人山。进去时的4万多人,走出野人山时,仅仅剩下8000余人。惨痛!惨痛!
于此,历时半年多的缅甸作战,以中国远征军的艰难撤退而告终。撤到印度的8000余人与孙立人的新38师会合,整编成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统一指挥进行训练,准备反攻。
杜聿明被调回重庆述职。回到重庆后,杜聿明被冷落了半年。后来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5集团军总司令,坐镇昆明。
惨痛的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以损失惨重、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民族存亡之紧要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毅然出征他国,可喜可贺!彰显了中华儿女豪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牺牲的赤诚情怀!但非战斗而导致的大量减员,确实是令人痛心疾首,实乃可悲!
这是一段应该由国人们牢牢铭记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其牺牲得了不起,泣鬼神,慷慨激昂!中国远征军,其失败得了不起,惊天地,豪迈壮烈!中国远征军,其胜利得更是了不是,励人心,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