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故乡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过了知天命之年,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小了,子成女就,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事业,再不用为他们操心。老伴也退休在家,成了全职家庭妇女,没有了后顾之忧,,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闲暇之余,又多了一分惆怅,故乡成了我难以忘怀的不解情结。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镶嵌在一条沟的两岸上,全村不足150口人,四十多户人家,没有一个外姓。据老人们说,我们的祖上是从外地迁来的,来时只有父子弟兄三人,经过几百年的繁衍,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我们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老辈传下来,老秀才,老先生不在少数,因此,家家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再穷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虽没有身居要职的高官,但当教书先生的还不算少,一到过年,不论走出去多少年或者多远,都要携妻儿家小回到家乡,和家里人一块团聚过年。家乡的文化氛围也相当浓厚,有好几个老年人可以把整篇的三国演义小五义水浒传全部背下来,然后再讲给小辈们听。小辈们在老人们的熏陶下,随口讲几个段子都是小菜一碟,因此,在我们村找几本好书那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过年后的元宵节排演节目、闹红火,我们村男女老幼全可上阵,扭秧歌,唱大戏,踩高跷全不在话下,获金牌、拿大奖是常有的事。
人们都说,我们村风水好,有山有水,整个村庄像一只凤凰展翅,我家就住在凤凰头上,聪明和智慧都集中在我家那一片,于是我家就有了“书香门第”的美誉。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沟底的那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并且有灵性,是那小溪哺育了我,我喝着小溪的水长大,因为有了小溪的水,村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面皮白净,而且,长寿的人也比较多,即便在旧社会,大都能活到六七十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在外面人眼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溪两岸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蝴蝶翻飞,鸟儿鸣叫,鱼翔浅底各种小生灵相互依存,又相互倾轧,形成了和谐的田园风光。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有了我童年的梦想,少年的张狂,曾经在慈母的怀里数着天上的星星,从月亮升起到月亮西沉,听母亲叙述着遥远的故事,人间的苍凉。童年的我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时期,跟着大人们吃野菜啃树皮,过着食不饱肚的苦日子。到了少年时期,要到几里地以外去求学,常常是顶着月亮起床去学校,晚自习十点钟以后才能到家,生活的艰辛,求学的不易,没有阻挡了我学习的热情,我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着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成为科学家或者作家,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然而,一场文化大革命,把我的梦想彻底破灭。高中毕业后我毅然从军,走上了保家卫国之路,我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去,希望自己在部队有所建树,有所成就。但是,命运总是和我开玩笑,一次次机会擦肩而过,最终也只能当一名文职干部,直到转业。
我没有抱怨社会对我的不公,也没有刻意和自己的命运抗争,一直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顺其自然,简简单单的生活,平平安安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弹指一挥间,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回忆起来,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也没有什么对不起社会的,唯有家乡让我难以忘怀。
父母健在的时候,虽说工作在百里之外,但是,每逢周末都要骑自行车回家和老父母团聚,和父母亲睡在一个大炕上,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每每到天际有了鱼肚白才慢慢进入梦乡,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父母身边睡的是那样的踏实,那样的香甜。当父母离我们而去到了另一个世界,回家的时候就少了,家里唯一的思念没有了,回到家里物是人非,满目苍凉,睹物思人,潸然泪下,索性几年都没有再踏入家门。
时隔多年,年龄的增大,思乡的情愫越来越浓,甚至到了不能赦怀的程度,总感觉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于是,瞅年休假的时候,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急冲冲的赶回了故乡。踏上家乡土地那一刻,尽管已是深秋,有了微微凉气,成片的树林枯黄的叶子落了满地,顺沟口沿新修的水泥路进入我的小村子,原来的小溪没有了,随之而来看见的是河床已被一堆堆建筑垃圾覆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再往里走,沟两岸的窑洞倒得倒,塌的塌,面目全非,一片荒凉。到了我家的门前,简直不敢相认,这是我家吗?原来的一坡大槐树一棵也没有了,留下的全是白茬树根,一些还没有长成的小树也未能幸免,全部被人偷走卖了钱。钱对我来说无所谓,但那是父亲多年的血汗,是父亲连续几年一棵棵栽下,又一棵棵看护长大,是对父亲劳动成果的践踏,是对先人最大的不孝。回过头来一看父亲亲手修建的四孔窑洞,门窗全部被人拆走,前脸的青砖一块也没有剩下,东边的那孔窑洞正顶塌了个大洞,雨水冲刷的越来越大,相连的几个窑洞也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院里不知谁家种上了庄稼,地外围荒草长的齐腰高,经常有野鸡、野兔出没,面对这样一幅惨败的画面,我的心象被针扎似的,无言的我,强忍悲痛,在院子里来回转了几圈,用手抚摸着那熟悉的墙壁,那是父亲亲手调泥又亲手抹上去的白灰,窑洞是父亲一镐一镐挖掉一座小山,又用小平车推上倒在沟里,将一条小沟填平,才有了半亩地大的院子,窑洞修好,连院墙还没来得及修,父亲就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父亲的去世,给母亲带来沉重的打击,不久,母亲也一病不起,相继去世,我们家的天就这样塌了,原来温馨的那个家不见了。
我不忍心继续看下去,眼含热泪,忧心重重的到邻居家一打听才知道,几年来,由于村里的小溪没有了水,水井也大部分干枯,吃水要到几里地以外去拉水,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并在外娶妻生子,不回来了,还有一部分人迁到了村外,现在整个村庄只剩下不到五户人家,十几口人,原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一个山村就这样消失了。剩下的老弱病残,靠政府救济过活,土地荒芜,村庄破败,没有了一点人气,也没有了生机,满目疮痍,凤凰展翅的雄姿荡然无存。这就是我日夜盼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有几个老年人还能认出我来,他们挽留我住下,眼见天色已晚,只好将就的住在一位老大爷家里,凑合的过了一夜。
没有想到难以割舍的故乡,尽然变成了如此的一副面孔,我的心难过到了极点。故乡啊故乡!你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你的本来面目!
过了知天命之年,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小了,子成女就,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事业,再不用为他们操心。老伴也退休在家,成了全职家庭妇女,没有了后顾之忧,,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闲暇之余,又多了一分惆怅,故乡成了我难以忘怀的不解情结。
故乡是一个小山村,镶嵌在一条沟的两岸上,全村不足150口人,四十多户人家,没有一个外姓。据老人们说,我们的祖上是从外地迁来的,来时只有父子弟兄三人,经过几百年的繁衍,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我们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老辈传下来,老秀才,老先生不在少数,因此,家家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再穷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虽没有身居要职的高官,但当教书先生的还不算少,一到过年,不论走出去多少年或者多远,都要携妻儿家小回到家乡,和家里人一块团聚过年。家乡的文化氛围也相当浓厚,有好几个老年人可以把整篇的三国演义小五义水浒传全部背下来,然后再讲给小辈们听。小辈们在老人们的熏陶下,随口讲几个段子都是小菜一碟,因此,在我们村找几本好书那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过年后的元宵节排演节目、闹红火,我们村男女老幼全可上阵,扭秧歌,唱大戏,踩高跷全不在话下,获金牌、拿大奖是常有的事。
人们都说,我们村风水好,有山有水,整个村庄像一只凤凰展翅,我家就住在凤凰头上,聪明和智慧都集中在我家那一片,于是我家就有了“书香门第”的美誉。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沟底的那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并且有灵性,是那小溪哺育了我,我喝着小溪的水长大,因为有了小溪的水,村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面皮白净,而且,长寿的人也比较多,即便在旧社会,大都能活到六七十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在外面人眼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溪两岸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蝴蝶翻飞,鸟儿鸣叫,鱼翔浅底各种小生灵相互依存,又相互倾轧,形成了和谐的田园风光。
就是这样一片土地,有了我童年的梦想,少年的张狂,曾经在慈母的怀里数着天上的星星,从月亮升起到月亮西沉,听母亲叙述着遥远的故事,人间的苍凉。童年的我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时期,跟着大人们吃野菜啃树皮,过着食不饱肚的苦日子。到了少年时期,要到几里地以外去求学,常常是顶着月亮起床去学校,晚自习十点钟以后才能到家,生活的艰辛,求学的不易,没有阻挡了我学习的热情,我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着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成为科学家或者作家,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然而,一场文化大革命,把我的梦想彻底破灭。高中毕业后我毅然从军,走上了保家卫国之路,我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去,希望自己在部队有所建树,有所成就。但是,命运总是和我开玩笑,一次次机会擦肩而过,最终也只能当一名文职干部,直到转业。
我没有抱怨社会对我的不公,也没有刻意和自己的命运抗争,一直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顺其自然,简简单单的生活,平平安安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弹指一挥间,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回忆起来,没有什么割舍不下的,也没有什么对不起社会的,唯有家乡让我难以忘怀。
父母健在的时候,虽说工作在百里之外,但是,每逢周末都要骑自行车回家和老父母团聚,和父母亲睡在一个大炕上,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每每到天际有了鱼肚白才慢慢进入梦乡,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父母身边睡的是那样的踏实,那样的香甜。当父母离我们而去到了另一个世界,回家的时候就少了,家里唯一的思念没有了,回到家里物是人非,满目苍凉,睹物思人,潸然泪下,索性几年都没有再踏入家门。
时隔多年,年龄的增大,思乡的情愫越来越浓,甚至到了不能赦怀的程度,总感觉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于是,瞅年休假的时候,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急冲冲的赶回了故乡。踏上家乡土地那一刻,尽管已是深秋,有了微微凉气,成片的树林枯黄的叶子落了满地,顺沟口沿新修的水泥路进入我的小村子,原来的小溪没有了,随之而来看见的是河床已被一堆堆建筑垃圾覆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再往里走,沟两岸的窑洞倒得倒,塌的塌,面目全非,一片荒凉。到了我家的门前,简直不敢相认,这是我家吗?原来的一坡大槐树一棵也没有了,留下的全是白茬树根,一些还没有长成的小树也未能幸免,全部被人偷走卖了钱。钱对我来说无所谓,但那是父亲多年的血汗,是父亲连续几年一棵棵栽下,又一棵棵看护长大,是对父亲劳动成果的践踏,是对先人最大的不孝。回过头来一看父亲亲手修建的四孔窑洞,门窗全部被人拆走,前脸的青砖一块也没有剩下,东边的那孔窑洞正顶塌了个大洞,雨水冲刷的越来越大,相连的几个窑洞也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院里不知谁家种上了庄稼,地外围荒草长的齐腰高,经常有野鸡、野兔出没,面对这样一幅惨败的画面,我的心象被针扎似的,无言的我,强忍悲痛,在院子里来回转了几圈,用手抚摸着那熟悉的墙壁,那是父亲亲手调泥又亲手抹上去的白灰,窑洞是父亲一镐一镐挖掉一座小山,又用小平车推上倒在沟里,将一条小沟填平,才有了半亩地大的院子,窑洞修好,连院墙还没来得及修,父亲就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父亲的去世,给母亲带来沉重的打击,不久,母亲也一病不起,相继去世,我们家的天就这样塌了,原来温馨的那个家不见了。
我不忍心继续看下去,眼含热泪,忧心重重的到邻居家一打听才知道,几年来,由于村里的小溪没有了水,水井也大部分干枯,吃水要到几里地以外去拉水,人们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并在外娶妻生子,不回来了,还有一部分人迁到了村外,现在整个村庄只剩下不到五户人家,十几口人,原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一个山村就这样消失了。剩下的老弱病残,靠政府救济过活,土地荒芜,村庄破败,没有了一点人气,也没有了生机,满目疮痍,凤凰展翅的雄姿荡然无存。这就是我日夜盼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有几个老年人还能认出我来,他们挽留我住下,眼见天色已晚,只好将就的住在一位老大爷家里,凑合的过了一夜。
没有想到难以割舍的故乡,尽然变成了如此的一副面孔,我的心难过到了极点。故乡啊故乡!你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你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