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只在记忆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春节的体味来自童年的小乡村。30年前的物资生活是贫乏的,过年可以改善生活,妈妈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忙活着备年货:炸丸子,蒸馒头,煮肉。丸子有各种味的,主要是萝卜丸子,一炸一大筐,和丸子属于同时筹备的食品还有假鱼,熟肉。假鱼也不是真的做成鱼的形状,而是先把调好的面煎成小饼,再切成规则的长方形,最后再裹上面糊炸,程序比炸丸子复杂,可我觉着并不好吃。买的大块肉,要大块的煮。大人干这些活的时候,提前郑重的警告过小孩,不许乱说乱动,尤其不能先尝这些年货,必须等妈妈洗干净手,敬过祖宗和各位神仙之后,才允许候在厨房门口的小孩随便吃。
对蒸馒头记忆最深,大概它的工程量最大吧,家家年前备下的馒头要够吃完整个正月。前期的准备工作妈妈提前好几天就忙活,和面,要用最好的面粉和最活的酵子(发酵粉),连烧火的柴火也要选最好的,木材太猛,适合煮肉,麦秸最合适,火不大不小的最适合蒸馒头,连烧火的工作都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人负责,火要烧的正好,不能小,也不能太大,太大容易烧干锅,蒸馒头最忌讳出现不发的死面馒头,或者是烧干锅导致烧糊馒头,凡出现这两种情况,妈妈一定如临大敌一样,对神又是一番跪拜和祷告。我的任务就是把院子里的麦秸抱到厨房里,麦秸杆光光的、软软的,散发出特有的草味。来回跑不几趟,就觉累了,干活开始拖拖拉拉的,地上掉的麦秸简直可以铺成一条路,妈妈催促几回,最后不得不自己凑空跑出来狠抱上几回麦秸。蒸馒头往往需要几家联合,几个家庭妇女给这家蒸完了,再去帮另一家蒸,光这声势,也让人觉得“年”这个东西小嘘不得。
过年充满了对神和祖宗的敬仰,年货要他们先尝了以后我们凡人和小辈才有资格享用,记得年三十妈妈总是一趟一趟的穿梭于各个房间,收拾贡品,给天神地神财神门神水神火神、土地爷灶王爷门神爷等之类各位神烧香跪拜祈求保佑和平安,还要给我们家的老祖宗:已经过世的老老爷爷老老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烧香,请他们回家过年,保佑全家平安,种族昌盛。这一切工作都是妈妈做,父亲热衷于这些民间传统,像祝福里的只吩咐着别人忙活的鲁老爷和鲁太太,父亲向来是这些仪式的观摩者和监督者,几十年的媳妇生活已经让妈妈彻底变成个夫家的人,让夫家繁荣昌盛是她的职责,妈妈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这些仪式,多年下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即使父亲不监督,妈妈就是跪的膝盖发软也不会简化程序。我也跟着妈妈跪过,似懂非懂的,上学后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对这些不信也不感兴趣,慢慢的还是母亲一人虔诚的跪拜。不过上林(祖坟)请祖宗回来的活还是需要男人干的,女人没这个权力,所以父亲或者哥哥年三十的下午到林上把祖宗请来,再由妈妈安排她们的饮食。
父亲是那种民族情节较重的人,虽然当了多年的国家干部,也是信仰唯物主义的共产党员,对这些事情最上心不过,早早就买好,不,是请好老天爷灶王爷,老天爷老灶爷的画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类似于杨柳青的风格,是当地的农民画家一个线条一个线条的刻下来的,而且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刻版印刷技术,画像的颜色只有白、黑、红、绿四种,白是基调,一张白纸上画了个白白胖胖的神;黑的是线条,勾勒出的神很没有生命感,倒是符合了神在人们心目中形象和位置;涂了腮红,穿着大红大绿的服装,父亲热衷于请的神,我是如何看不出神的威严和无所不能来的。父亲让妈妈打好浆子,仔细的糊在薄木板或高粱杆拉(缝)成的圆锅拍上,工工整整的摆好,老天爷的放在堂屋当门最显要的位置,灶王爷放在锅台门口,让他守着锅台保佑全家有饭吃。灶王爷的对联是经典的: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是说灶王爷一年四季都保护着各家的锅台,一年之中只在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一这几天上天汇报一年的工作,初一五更就回来了。灶王爷上天的那一天,民间有个节日叫祭灶,家家买祭灶糖——一种当地农民大概以玉米为原料做的糖,粘的很,足以粘掉老太太的牙,说是请老灶爷吃了可以粘住他的嘴,不要在天上胡说八道,不记得哪一位作家,鲁迅吧,或者是张爱玲,指出中国人对神灵的敬畏之中带着戏虐的成分,由此也可见一斑,中国人性格里的现实主义和以现实主义著称的美国人其实也不相上下。老天爷的对联也有经典模式,一般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父亲最爱讲的是某一年谁家的一幅老天爷的对联,上联和下联都是这两句话,到了自由发挥的横批,变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天斗地。神灵崇拜和革命的唯物主义和谐共存,可见一斑。
年夜饭妈妈准备的比较丰盛,几个菜都是平时吃不到的,吃过饭大家说说话就睡觉了,不像胶东的风俗,真的要守一夜,等到新年来到,一阵狂欢,吃过饺子天亮时再睡觉。天还没亮就被远处的鞭炮声叫醒,轰轰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大概也就是四、五点钟的样子,我们那里的习俗是那家起得早那家先吃上饺子那家一年好运气,若是那家端着饺子碗被前来拜年的人堵在家里,家里的大人会耿耿于怀的。妈妈在头天晚上就嘱咐了我:不能睡懒觉,年初一懒一天,这一年都是个懒人,而且要自觉的起床,不能让大人催叫,否则很不吉利。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而且要自己自觉起床,少了被妈妈三请四催的叫早,没了撒娇的机会,好像睡觉少了一道程序就构不成一觉似的,起得很不情愿,所以过年最害怕的就是年初一的早起。
吃过饺子就是出去拜年,当然有礼貌的孩子应该一起来就给自己的双亲拜年,小一点的孩子还会得到压岁钱。我们家兄妹年龄差距大,记得已参加工作的二哥不停的摩挲着自己的两只大手给妈妈说:娘,我给你磕个头吧。孩子都长成血气方刚的大孩子了,妈妈也不想为难哥哥,不置可否,哥哥连说好几遍,就是光说不练。
天才蒙蒙亮,整个村庄就沸腾了,大街上到处是一簇一簇拜年的人流,先给本家的威望最高的长辈拜,再拜其他本家,然后是全村串着拜,记得小时候拜年之风盛行,事后总能听见大人叫苦说膝盖都跪疼了。
大人们聚在大街上闲聊,小孩们穿着簇新的衣服在大街上跑,展示新衣交流压岁钱的数目,我对这两项都不热衷。
对春节的体味来自童年的小乡村。30年前的物资生活是贫乏的,过年可以改善生活,妈妈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忙活着备年货:炸丸子,蒸馒头,煮肉。丸子有各种味的,主要是萝卜丸子,一炸一大筐,和丸子属于同时筹备的食品还有假鱼,熟肉。假鱼也不是真的做成鱼的形状,而是先把调好的面煎成小饼,再切成规则的长方形,最后再裹上面糊炸,程序比炸丸子复杂,可我觉着并不好吃。买的大块肉,要大块的煮。大人干这些活的时候,提前郑重的警告过小孩,不许乱说乱动,尤其不能先尝这些年货,必须等妈妈洗干净手,敬过祖宗和各位神仙之后,才允许候在厨房门口的小孩随便吃。
对蒸馒头记忆最深,大概它的工程量最大吧,家家年前备下的馒头要够吃完整个正月。前期的准备工作妈妈提前好几天就忙活,和面,要用最好的面粉和最活的酵子(发酵粉),连烧火的柴火也要选最好的,木材太猛,适合煮肉,麦秸最合适,火不大不小的最适合蒸馒头,连烧火的工作都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人负责,火要烧的正好,不能小,也不能太大,太大容易烧干锅,蒸馒头最忌讳出现不发的死面馒头,或者是烧干锅导致烧糊馒头,凡出现这两种情况,妈妈一定如临大敌一样,对神又是一番跪拜和祷告。我的任务就是把院子里的麦秸抱到厨房里,麦秸杆光光的、软软的,散发出特有的草味。来回跑不几趟,就觉累了,干活开始拖拖拉拉的,地上掉的麦秸简直可以铺成一条路,妈妈催促几回,最后不得不自己凑空跑出来狠抱上几回麦秸。蒸馒头往往需要几家联合,几个家庭妇女给这家蒸完了,再去帮另一家蒸,光这声势,也让人觉得“年”这个东西小嘘不得。
过年充满了对神和祖宗的敬仰,年货要他们先尝了以后我们凡人和小辈才有资格享用,记得年三十妈妈总是一趟一趟的穿梭于各个房间,收拾贡品,给天神地神财神门神水神火神、土地爷灶王爷门神爷等之类各位神烧香跪拜祈求保佑和平安,还要给我们家的老祖宗:已经过世的老老爷爷老老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烧香,请他们回家过年,保佑全家平安,种族昌盛。这一切工作都是妈妈做,父亲热衷于这些民间传统,像祝福里的只吩咐着别人忙活的鲁老爷和鲁太太,父亲向来是这些仪式的观摩者和监督者,几十年的媳妇生活已经让妈妈彻底变成个夫家的人,让夫家繁荣昌盛是她的职责,妈妈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这些仪式,多年下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即使父亲不监督,妈妈就是跪的膝盖发软也不会简化程序。我也跟着妈妈跪过,似懂非懂的,上学后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对这些不信也不感兴趣,慢慢的还是母亲一人虔诚的跪拜。不过上林(祖坟)请祖宗回来的活还是需要男人干的,女人没这个权力,所以父亲或者哥哥年三十的下午到林上把祖宗请来,再由妈妈安排她们的饮食。
父亲是那种民族情节较重的人,虽然当了多年的国家干部,也是信仰唯物主义的共产党员,对这些事情最上心不过,早早就买好,不,是请好老天爷灶王爷,老天爷老灶爷的画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类似于杨柳青的风格,是当地的农民画家一个线条一个线条的刻下来的,而且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刻版印刷技术,画像的颜色只有白、黑、红、绿四种,白是基调,一张白纸上画了个白白胖胖的神;黑的是线条,勾勒出的神很没有生命感,倒是符合了神在人们心目中形象和位置;涂了腮红,穿着大红大绿的服装,父亲热衷于请的神,我是如何看不出神的威严和无所不能来的。父亲让妈妈打好浆子,仔细的糊在薄木板或高粱杆拉(缝)成的圆锅拍上,工工整整的摆好,老天爷的放在堂屋当门最显要的位置,灶王爷放在锅台门口,让他守着锅台保佑全家有饭吃。灶王爷的对联是经典的: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是说灶王爷一年四季都保护着各家的锅台,一年之中只在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一这几天上天汇报一年的工作,初一五更就回来了。灶王爷上天的那一天,民间有个节日叫祭灶,家家买祭灶糖——一种当地农民大概以玉米为原料做的糖,粘的很,足以粘掉老太太的牙,说是请老灶爷吃了可以粘住他的嘴,不要在天上胡说八道,不记得哪一位作家,鲁迅吧,或者是张爱玲,指出中国人对神灵的敬畏之中带着戏虐的成分,由此也可见一斑,中国人性格里的现实主义和以现实主义著称的美国人其实也不相上下。老天爷的对联也有经典模式,一般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父亲最爱讲的是某一年谁家的一幅老天爷的对联,上联和下联都是这两句话,到了自由发挥的横批,变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天斗地。神灵崇拜和革命的唯物主义和谐共存,可见一斑。
年夜饭妈妈准备的比较丰盛,几个菜都是平时吃不到的,吃过饭大家说说话就睡觉了,不像胶东的风俗,真的要守一夜,等到新年来到,一阵狂欢,吃过饺子天亮时再睡觉。天还没亮就被远处的鞭炮声叫醒,轰轰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大概也就是四、五点钟的样子,我们那里的习俗是那家起得早那家先吃上饺子那家一年好运气,若是那家端着饺子碗被前来拜年的人堵在家里,家里的大人会耿耿于怀的。妈妈在头天晚上就嘱咐了我:不能睡懒觉,年初一懒一天,这一年都是个懒人,而且要自觉的起床,不能让大人催叫,否则很不吉利。晚上睡得晚,早上起得早,而且要自己自觉起床,少了被妈妈三请四催的叫早,没了撒娇的机会,好像睡觉少了一道程序就构不成一觉似的,起得很不情愿,所以过年最害怕的就是年初一的早起。
吃过饺子就是出去拜年,当然有礼貌的孩子应该一起来就给自己的双亲拜年,小一点的孩子还会得到压岁钱。我们家兄妹年龄差距大,记得已参加工作的二哥不停的摩挲着自己的两只大手给妈妈说:娘,我给你磕个头吧。孩子都长成血气方刚的大孩子了,妈妈也不想为难哥哥,不置可否,哥哥连说好几遍,就是光说不练。
天才蒙蒙亮,整个村庄就沸腾了,大街上到处是一簇一簇拜年的人流,先给本家的威望最高的长辈拜,再拜其他本家,然后是全村串着拜,记得小时候拜年之风盛行,事后总能听见大人叫苦说膝盖都跪疼了。
大人们聚在大街上闲聊,小孩们穿着簇新的衣服在大街上跑,展示新衣交流压岁钱的数目,我对这两项都不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