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 陈思楷文集 > 成功比如写一首好诗或征服一个坏女

成功比如写一首好诗或征服一个坏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了一学期音乐鉴赏课,到了最后伟大的李先生居然出乎众人意料,出了个与“音乐”没什么关系的话题作作业“折磨”吾等无知小辈——“论人才成功诸要素间的关系”这一看头就大了,想撞墙而死又怕疼只好装傻保持沉默。不说别人,就说自己,一时真不知如何下笔。人才?成功?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写东西要从我从身边写起,要讲究真实,不能捏造,捏造是可耻的,是对读者最不负责的表现——我似乎不是什么大人才,也没所谓的比较大的成功过。我是固执之人,觉得此话题没必要直接入手,否则显得“纸上谈兵”或“故作高深”相信其他人肯定会横冲直撞,以大量生硬的文字来诠释大成功的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人干脆直接从网上大胆地借用一些。我一直认为网上的很多东西很可能比我写的还差,所以一般不采取拷贝的方式,最多是借鉴。不过,今天,我连借鉴的念头都没有了,因为我想通过自己比较熟悉、拿手的“写一首好诗或征服一个坏女人”来诠释“人才成功诸要素间的关系”从这两点入手,可能我还能瞎掰点什么骗骗瞪着大眼在昏黄的灯光下读我文章的人。

    先说“写一首好诗”在瞎掰之前我必须公开老底:我还没写过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诗,虽然已习诗多年。这算违背了我敬爱的老师教导的原则,但相比生硬的谈天说地故弄玄虚比较不离谱,所以我豁出去了——

    成功分大小“写一首好诗”算是小成功了。中国能写出一首真正的好诗的诗人有多少?其实屈指可数,很多只能说是优秀的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审美观不同,你也可说臧克家、艾青或徐志摩等前辈们写的都是真正的好诗,我没意见,但没意见不代表不会反驳。要写一首好诗,有人说必须“起句当如爆竹,结句当如撞钟,构思,布局,谋篇,注重意境,讲求风格,善于炼句”这大概死板地说对了。我还曾在书上看过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老师从六个方面大谈诗歌的技巧如何写好诗,看得眼花缭乱,心神不安。今晚我不说什么技巧(事实上我是不会),不剽窃也不拷贝谁的口水,就简单说说自己对写好一首诗的想法。

    若从大方面考虑,我认为首先必须有好的积累“积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书本知识的积累——读万卷书,一种是深入底层体味生活——行万里路。这“积累”里面必须包含“勤奋”的因素,否则凭什么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恐怕是梦里潇洒走一回,醒来时还躺在床上搞个人体艺术化成“大”字吧。但并非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写出一首好诗,正如你拼命地学习工作技能,不一定能赚到大钱成功一回一样。这就关系到学写诗的具体技巧了——这种“勤奋”必须是正确的合理的,若为了写“一首好诗”而大花心思在阅读色情诗歌、口水诗歌等垃圾上“努力学习”基本等于“浪费生命”

    “积极地积累”是要“写一首好诗”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第二个要素我认为是“时代背景”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确实,往往痛苦的时代会造就优秀的诗人。就拿我们最熟悉也被用得最泛滥的李白作例子吧(事实上我也无法举其他例子了,才疏学浅),若无怀才不遇的背景,李白从何捎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又从何捎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誓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气?这些都是从心底自然流淌而出的妙句啊,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包括李白的才华、性格,甚至他身上弥漫的“仙气”都跟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想若真有一个适应李白性情的朝代来供他实现儿时的梦想——有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权力,我想李白肯定不会有今天的伟大,可能他会在充满阿谀奉承、虚伪做作的官场里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身上的“仙气”这只是猜测,却也不是不可能。幸好他最终选择了“自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去,踏遍万里河山。这可对他的“伟大”有着极大的作用——看见大自然之真之美,诗人就“乐”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斗酒诗万篇。

    不仅李白,包括古代许多诗人,比如屈原、苏轼、杜甫、刘禹锡、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韩愈、王翰、贾谊、吕不韦、杨炯、杜审言、陈子昂、张籍、贺铸、唐伯虎、徐文长(不举了,累了)不胜枚举,都是怀才不遇或遭贬官之大才子。如此在当时不利于诗人的遭遇可是后代一笔不小的财富——正因仕途不顺,他们才有卡在喉咙的痛苦,才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若生活大美好大理想,可能已在纸醉金迷中无法自拔了,还写什么诗作什么雅?如果一定要吐,吐是一定是美酒或胭脂),才有源源不断如水长流的好诗出现!这点说明尼采的话有点斤两,不是瞎掰的。

    第三点,当然是“身体力行”了。上文上所提到的关于“勤奋”的仅停于“阅读与借鉴”上。“勤奋”地阅读还不够,你必须动手练习,亲自去体验诗歌带给自己的“快感”与“痛意”并在这两种感觉的碰撞中形成自己的判断意识与判断标准,以此作“后盾”为以后的诗歌高楼打好“地基”这就是“不下水只学游泳技巧永远也只能当旱鸭子”的道理。一个人的奋斗就是一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是悲壮、孤独的,精神可嘉的。如果能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接纳别人的建议,就更好了。当然“接纳”的意思并非什么人跟你提什么意见你都一概接受,把“谦虚”的传统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若真如此,你永远也写不成一首好诗,可能遁入不伦不类,毫无个性。诗人必须固执,我也一直认为只有固执的诗人才能写出好诗。固执不是死脑筋,而是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准则,这种准则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遇到了更好的“改革建议”时也可适当变动,能屈能伸,毕竟人不是一生来便就是思想成熟的、理智的、冷静的。如果能在正确的“改革”的过程中得到高人指点(这种指点绝不是上文所提到的“建议”“建议”仅仅是停于表层的),就锦上添花了。那时你就离“写一首好诗”不远了。

    还有一个“身体力行”不得不提出——诗人并非一拿起笔就能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的。可以这样说,诗人们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包括古今许多有名的诗人,比如对诗歌风格主张兼收并蓄的苏轼,就曾模仿陶潜、李白、杜甫、孟郊、黄庭坚等诗风;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就是模仿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我们在看诗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喜欢的诗人与作品,而后的创作风格就会受所谓的“好作品”所影响,这种模仿可能是故意的或是潜意识波动导致的。笔者认为,诗歌来源于生活,生活的磨练能使一个人“改变”在这些改变中,写诗的人很可能会改变心中的“喜欢”逐渐形成自己与众不同或不足为奇的审美观、创作观。当观点成熟脱离了之前喜欢的风格并运用于自己的诗歌中时,这时的作品就有自己的“风格”了。当然“风格”有好也有坏,有雅也有俗。

    写一首好诗是异常艰难的,即使它是非常短小的。这点可能只有写诗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诗歌是凝练的艺术”此话只有八个字,看起来似乎很“轻”不该当回事,事实上无比沉重,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复杂。我的意思是:上面所列的三大点仅仅是“粗谈”是不到位不够详细的,换种说法就是所说的只是“挠痒痒”级别的。不可忽略的是,这些“挠痒痒”是一环扣一环的,不可大意对待。每一个大点其实都还可以扩展,从充满鱼腥味的海滨城市扩展到北京天安门万里长城,再扩展到自由女神的鼻尖上,再扩展到巴黎卢浮宫大门,再扩展到埃及金字塔尖,再回来扩展到我的眼前也许是“无限扩展”(这点我不敢肯定,只是强烈怀疑),一切皆有可能。

    接下来谈谈“征服一个坏女人”我个人认为征服一个坏女人是件难事,可相比写一首好诗,可能比较容易些。“写一首好诗”有时显得无迹可循(可以借鉴的太多了),会使人茫然;而面对一个坏女人,她唯一的“客观存在”就是“有迹可循”你可凝聚目光,从细节上发现与总结,提取“征服”的最佳办法。

    比如等待“征服”的女人是个性情中人,仅仅是品质恶劣而已,你(前提是够聪明)拿我写的这篇成功:比如写一首好诗或征服一个坏女人让她“大饱眼福”一回,她极可能在文字的美妙里感动得热泪盈眶,恍然大悟,痛改前非,彻底变成一个中国式的好女人——“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每天准时起床,作早餐,笑容可掬,诚恳待人,不说粗话不偷鸡摸狗不在夜深人静时从自己的窗口跳进另一扇男人的窗口把睡床摇得支呀支呀作响不和鸡鸭鹅类们称姐道妹不把发骚当传统美德不勾性饥饿的男人不把袒胸露乳当艺术美,懂得自我控制自我提醒自我批评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自我鼓励,变成一个顶级梦幻美少女。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成功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她还很可能因此变成我亲爱的老婆大人,我爱她呀她爱我情深深雨濛濛。

    我之所以把“写一首好诗”和“征服一个坏女人”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混为一谈”并以“一难一易”来抵达“成功的彼岸”是想以此“小成功”来衬托众生梦寐以求的“大成功”(如果要我直接写关于“大成功”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如一刀砍死我),说明成功的复杂性,确定与不确定性、“诡异性”、“莫名其妙性”等等什么性(别问我还有什么性,你问我我问谁?可能还有点“革命性”但绝没有“性病”若我真对成功的含义了如指掌现在就是亿万富翁就不用在此苟延残喘了)。它的因素如此之多(也许真的可以无限扩展?),彼此之间看似毫无关系或者只有一丁点关系,其实很可能是密切联系的——比如有时你可以以“写一首好诗”的复杂方法来解决“征服一个坏女人”也可以以“征服一个坏女人”的简单方法来解决“写一首好诗”一切都在有迹可循和无迹可循之间,方法与方法之间有时可以转换。因此有无数匍匐而去的老前辈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年轻一辈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为什么?他们还吃力地露出满口假牙告诉我们人可以以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是有创造成功的能力的,但人绝没有驾驭成功的能力,因此要对它的因素“诚惶诚恐”努力破解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还没人能彻底破解),这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等等,因为有时一不留神一个细节的不完善可能导致走弯路或结果一败涂地。

    现实是可爱的,这可能也是坐在摇椅上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老一辈们对我们年轻一辈“忧心忡忡”的缘故——这活生生的世界又告诉我们不排除有“奇迹般”成功的可能——

    不是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美丽故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