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测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学测井四年了,真正学测井专业知识只有两年。感觉很多同学对测井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并不是很了解。笔者搜集大量资料,介绍三方面的内容:测井的发展史、国内测井业的重组、测井将何去何从,希望测井专业的学生了解到国内测井发展的差距及目前存在的困难,体会到肩上的压力,寻找到今后奋斗的方向。总之希望测井行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快速、蓬勃、健康的发展!
(一)测井的发展史
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距今只有140多年的历史。1859年一个名叫drake的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titusville镇,采用原始设备和4。4kw的蒸气机为动力,钻成一口深21。2m的油井。人们通常把这口井作为近代石油工业的起点。1860年,美国人hdrogers提出背斜学说,同年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工作者协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成立,石油工业便由此兴起。
测井技术是伴随石油工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一种井下油气勘探技术。测井是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测量、记录、分析井下岩石或流体的物理特性,并对储集层进行油气评价的一种技术(以前也称矿场地球物理)。他的应用主要是在两个领域:地层评价和完井评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于发现油气藏、评估油气储量及其产量。测井的分类众多,我所理解的分类是:按照资源评价对象分类,可分为石油测井、工程测井(包括煤田、金属矿、水文等)。而我们所关注的石油测井其实主要由两大类组成:勘探测井(也叫裸眼井测井)和生产测井(也叫套管井测井)。前者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初期,而后者则主要应用于油气开发中后期。所以说,测井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各个时期。
测井起源于法国,1927年9月法国人斯仑贝谢兄弟(conrad schlumberger和marcle schlumberger)发明了电测井,在法国pechelbronn油田记录了第一条电测井曲线。中国使用电法测井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始于1939年12月。开始是简单的电阻率测井,直到1950年才出现侧向测井(聚焦式电阻率测井),第一代侧向测井是三侧向,随后发展了七侧向、八侧向、微侧向等,侧向测井出现后,普通电阻率测井被淘汰。
法国人doll提出感应测井方法,1946年5月3日doll所设计的仪器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油田的7号井中记录了第一条感应测井曲线,随后doll还提出了几何因子理论。在声波测井方面,mobil石油公司和shell石油公司于50年代早期各自独立地发展了声速测井。1952年,summer和broding提出了单发双收声波测井仪。1964年,schaumberg公司把它改进为双发双收的井眼补偿声波测井仪。放射性测井又称核测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和前苏联首先使用自然γ测井方法评价地层和区分岩性,后来,特别是60年代后发展为系列核测井仪。
我国测井技术始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教授是中国测井的奠基人。核测井(自然γ)始于1952年,声波测井始于1965年。电、声、核测井的起始时间与国外相比分别晚12年、13年和13年。
(二)国内测井业的重组
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测井业的重组始于1994年。当时由著名测井专家吴铭德先生挂帅,抽调全国测井技术骨干,在北京组建了cnlc,服务于海外市场。迄今,cnlc跟随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等市场辛勤开拓,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测井服务队伍,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2年12月,中国石油根据专业化重组战略,整合地球物理勘探(物探)资源,在河北涿州成立了东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bgp),由王铁军任总经理;同时整合石油测井资源,在西安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由李剑浩任总经理。由于历史原因,bgp的整合相当彻底,经过五年发展,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很成气候。比较而言,cpl的整合则体现了中国石油“走走看”的权宜之计,合并的只是长庆、青海、吐哈、华北、以及江汉测井研究所和西安石油仪器厂的一部分。同样的五年,cpl虽然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包括国内市场开拓、人员凝聚、以及测井装备的研发等。但坦率地说,cpl并没有象当初业界所期望的那样榜样式示范性发展,从而断送了继续兼并国内其他测井公司的重组方向。
2007年12月,中国石油高层布局新一轮重组战略。新疆测井进入西部钻探集团,四川测井进入川庆钻探集团,大港测井进入渤海钻探集团,辽河测井进入长城钻探集团,加上大庆测井已经在大庆钻探集团,至此,中国石油的主流测井力量都进入了以钻井为龙头的钻探集团,走上了“地区性、产业链”式的重组之路。
2008年2月随着廖永远副总经理在西安宣布“中油测井有限公司(cnlc)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合并,李越强任党委书记,李剑浩任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业重组可谓尘埃落定。国内测井重组的两大先锋-专注于海外市场的cnlc和立足于国内市场的cpl走到一起,进一步打造中国石油的测井品牌,反映了集团公司的决心和良苦用心。在中国石油,测井业的重任也历史性地落在“二李”的肩上!
然而好景不长, cpl与cnlc磨合不到一年于2008年底分道扬镳,cnlc加入长城钻探集团,留下cpl孤独前行。业内人士认为:二次重组是对中国石油旗下的测井力量是一次重创!可以说“失”远远大于“得”而最大的“失”是让测井人们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在这种重组思路的主导下,cpl这个中国石油旗下的测井大旗还能打多久?她那“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远大目标只能是岌岌可危,不久后只能代之以“西部第一,国内一流”了。测井这个行业是需要多年经营才见成效的,而想让它垮掉却是很快的!
(三)测井将何去何从
纵观斯仑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世界石油服务业巨头,以及这几年快速发展之中的威得福、ge等后来居上者,它们几乎都是“单一化起家,综合化壮大”斯仑贝谢起于测井,哈里伯顿起于固井,贝克休斯起于钻头,为适应市场需要,历经数十年,通过不断的兼并和重组,才有了今天这样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都十分雄厚的国际化大公司。
对于石油服务业来说“成本”、“效率”、“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衡量一切技术、管理、人员和组织结构的标准!产业链综合化无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地组织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发展共性技术和共享作业平台等,是管理者的追求目标。
油气是流体矿藏。钻孔是油气开采的唯一通道,是油气探测的重要通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奠定了钻井在油气勘探开发服务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特别是随着水平井、丛式井、多分支井的普及,相应产业链的作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必须跟着钻井技术,重新定位。以测井为例,在垂直井中,电缆测井应用自如;但是,在水平井和多分支井中,电缆测井连目的层都下不去,几乎无用武之地。继而,随钻测井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钻测井的市场份额会很快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电缆测井。
如果说“产业链综合化”重组代表了技术发展趋势“地区性综合化”则反映了地区利益。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以地区性管理局为基本管理模式,前几年为了上市需要,进行了不彻底的改制,即成立了代表上市资产的油田分公司和代表存续企业的管理局。实际上,油田分公司成了“甲方”而管理局则成了为油田分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乙方”许多油田在一夜之间,由亲兄弟变成了“黄世仁”与“杨白劳”中国石油的区域管理正是在这种踉踉跄跄中艰难前行。也正是这样一种体制,断定了象cpl那样的跨区域专业化重组是走不远的。因为,每一个专业化公司都是属地管理局碗里的肉。如今“地区性综合化”重组则避免了这个矛盾,没有伤害属地管理局(改为钻探集团公司)的利益。
中国石油的专业服务型企业重组形成了五个钻探集团,这个格局突破了管理局模式,在产业链上有更好的衔接,在属地利益上有充分的考量。进一步,为形成全国性的中国石油钻探集团奠定了一个基础!这符合中国石油立志成为国际能源大公司的战略!
但是,在各个钻探集团中,测井似乎消失了!因为测井总是处于末尾,而且与钻井共舞的测井,一种必然的走向是两者结合,形成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并重,这对其中的测井人员又将面临一次洗牌。钻探集团里的测井能否把握机会,尽快转换角色,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后叙:上文关于测井业的重组和测井的文字未来很多摘选自肖立志老师的博客。肖立志老师在江汉执教多年,后执教于石油大学(北京),在测井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颇有声誉。他对测井的一些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从他的文章中,的确可以看出测井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全体测井界同仁须当齐心协力、发愤图强、顽强拼搏、锐意创新,努力为测井的辉煌明天而奋斗!作为一名测井人,衷心希望测井的路越走越顺利!
学测井四年了,真正学测井专业知识只有两年。感觉很多同学对测井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并不是很了解。笔者搜集大量资料,介绍三方面的内容:测井的发展史、国内测井业的重组、测井将何去何从,希望测井专业的学生了解到国内测井发展的差距及目前存在的困难,体会到肩上的压力,寻找到今后奋斗的方向。总之希望测井行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快速、蓬勃、健康的发展!
(一)测井的发展史
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距今只有140多年的历史。1859年一个名叫drake的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titusville镇,采用原始设备和4。4kw的蒸气机为动力,钻成一口深21。2m的油井。人们通常把这口井作为近代石油工业的起点。1860年,美国人hdrogers提出背斜学说,同年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工作者协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成立,石油工业便由此兴起。
测井技术是伴随石油工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一种井下油气勘探技术。测井是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测量、记录、分析井下岩石或流体的物理特性,并对储集层进行油气评价的一种技术(以前也称矿场地球物理)。他的应用主要是在两个领域:地层评价和完井评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于发现油气藏、评估油气储量及其产量。测井的分类众多,我所理解的分类是:按照资源评价对象分类,可分为石油测井、工程测井(包括煤田、金属矿、水文等)。而我们所关注的石油测井其实主要由两大类组成:勘探测井(也叫裸眼井测井)和生产测井(也叫套管井测井)。前者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初期,而后者则主要应用于油气开发中后期。所以说,测井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各个时期。
测井起源于法国,1927年9月法国人斯仑贝谢兄弟(conrad schlumberger和marcle schlumberger)发明了电测井,在法国pechelbronn油田记录了第一条电测井曲线。中国使用电法测井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始于1939年12月。开始是简单的电阻率测井,直到1950年才出现侧向测井(聚焦式电阻率测井),第一代侧向测井是三侧向,随后发展了七侧向、八侧向、微侧向等,侧向测井出现后,普通电阻率测井被淘汰。
法国人doll提出感应测井方法,1946年5月3日doll所设计的仪器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油田的7号井中记录了第一条感应测井曲线,随后doll还提出了几何因子理论。在声波测井方面,mobil石油公司和shell石油公司于50年代早期各自独立地发展了声速测井。1952年,summer和broding提出了单发双收声波测井仪。1964年,schaumberg公司把它改进为双发双收的井眼补偿声波测井仪。放射性测井又称核测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和前苏联首先使用自然γ测井方法评价地层和区分岩性,后来,特别是60年代后发展为系列核测井仪。
我国测井技术始于1939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教授是中国测井的奠基人。核测井(自然γ)始于1952年,声波测井始于1965年。电、声、核测井的起始时间与国外相比分别晚12年、13年和13年。
(二)国内测井业的重组
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测井业的重组始于1994年。当时由著名测井专家吴铭德先生挂帅,抽调全国测井技术骨干,在北京组建了cnlc,服务于海外市场。迄今,cnlc跟随中国石油“走出去”战略,在中东、南美和非洲等市场辛勤开拓,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测井服务队伍,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2002年12月,中国石油根据专业化重组战略,整合地球物理勘探(物探)资源,在河北涿州成立了东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bgp),由王铁军任总经理;同时整合石油测井资源,在西安成立了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由李剑浩任总经理。由于历史原因,bgp的整合相当彻底,经过五年发展,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很成气候。比较而言,cpl的整合则体现了中国石油“走走看”的权宜之计,合并的只是长庆、青海、吐哈、华北、以及江汉测井研究所和西安石油仪器厂的一部分。同样的五年,cpl虽然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包括国内市场开拓、人员凝聚、以及测井装备的研发等。但坦率地说,cpl并没有象当初业界所期望的那样榜样式示范性发展,从而断送了继续兼并国内其他测井公司的重组方向。
2007年12月,中国石油高层布局新一轮重组战略。新疆测井进入西部钻探集团,四川测井进入川庆钻探集团,大港测井进入渤海钻探集团,辽河测井进入长城钻探集团,加上大庆测井已经在大庆钻探集团,至此,中国石油的主流测井力量都进入了以钻井为龙头的钻探集团,走上了“地区性、产业链”式的重组之路。
2008年2月随着廖永远副总经理在西安宣布“中油测井有限公司(cnlc)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pl)合并,李越强任党委书记,李剑浩任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业重组可谓尘埃落定。国内测井重组的两大先锋-专注于海外市场的cnlc和立足于国内市场的cpl走到一起,进一步打造中国石油的测井品牌,反映了集团公司的决心和良苦用心。在中国石油,测井业的重任也历史性地落在“二李”的肩上!
然而好景不长, cpl与cnlc磨合不到一年于2008年底分道扬镳,cnlc加入长城钻探集团,留下cpl孤独前行。业内人士认为:二次重组是对中国石油旗下的测井力量是一次重创!可以说“失”远远大于“得”而最大的“失”是让测井人们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在这种重组思路的主导下,cpl这个中国石油旗下的测井大旗还能打多久?她那“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远大目标只能是岌岌可危,不久后只能代之以“西部第一,国内一流”了。测井这个行业是需要多年经营才见成效的,而想让它垮掉却是很快的!
(三)测井将何去何从
纵观斯仑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世界石油服务业巨头,以及这几年快速发展之中的威得福、ge等后来居上者,它们几乎都是“单一化起家,综合化壮大”斯仑贝谢起于测井,哈里伯顿起于固井,贝克休斯起于钻头,为适应市场需要,历经数十年,通过不断的兼并和重组,才有了今天这样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都十分雄厚的国际化大公司。
对于石油服务业来说“成本”、“效率”、“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衡量一切技术、管理、人员和组织结构的标准!产业链综合化无疑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地组织产业链之间的衔接,发展共性技术和共享作业平台等,是管理者的追求目标。
油气是流体矿藏。钻孔是油气开采的唯一通道,是油气探测的重要通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奠定了钻井在油气勘探开发服务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特别是随着水平井、丛式井、多分支井的普及,相应产业链的作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必须跟着钻井技术,重新定位。以测井为例,在垂直井中,电缆测井应用自如;但是,在水平井和多分支井中,电缆测井连目的层都下不去,几乎无用武之地。继而,随钻测井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钻测井的市场份额会很快超过传统意义上的电缆测井。
如果说“产业链综合化”重组代表了技术发展趋势“地区性综合化”则反映了地区利益。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以地区性管理局为基本管理模式,前几年为了上市需要,进行了不彻底的改制,即成立了代表上市资产的油田分公司和代表存续企业的管理局。实际上,油田分公司成了“甲方”而管理局则成了为油田分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乙方”许多油田在一夜之间,由亲兄弟变成了“黄世仁”与“杨白劳”中国石油的区域管理正是在这种踉踉跄跄中艰难前行。也正是这样一种体制,断定了象cpl那样的跨区域专业化重组是走不远的。因为,每一个专业化公司都是属地管理局碗里的肉。如今“地区性综合化”重组则避免了这个矛盾,没有伤害属地管理局(改为钻探集团公司)的利益。
中国石油的专业服务型企业重组形成了五个钻探集团,这个格局突破了管理局模式,在产业链上有更好的衔接,在属地利益上有充分的考量。进一步,为形成全国性的中国石油钻探集团奠定了一个基础!这符合中国石油立志成为国际能源大公司的战略!
但是,在各个钻探集团中,测井似乎消失了!因为测井总是处于末尾,而且与钻井共舞的测井,一种必然的走向是两者结合,形成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并重,这对其中的测井人员又将面临一次洗牌。钻探集团里的测井能否把握机会,尽快转换角色,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后叙:上文关于测井业的重组和测井的文字未来很多摘选自肖立志老师的博客。肖立志老师在江汉执教多年,后执教于石油大学(北京),在测井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颇有声誉。他对测井的一些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从他的文章中,的确可以看出测井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全体测井界同仁须当齐心协力、发愤图强、顽强拼搏、锐意创新,努力为测井的辉煌明天而奋斗!作为一名测井人,衷心希望测井的路越走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