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春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被抽调到这个小院办公,已经两个多月了。
小院不小,有一亩地的样子。小院中间,坐落着一栋二层尖顶小楼,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乳黄色的墙皮已经有点儿陈旧和斑驳,雨雪在那里留下了一道道曲曲弯弯的痕迹,好像天书,让人费解。
围着小楼,栽种了一圈半人高的冬青树,枝叶都被修剪的整整齐齐。靠院墙的地方,生长着一棵高高大大的梧桐树,最高的树梢已经探到了小楼顶层阁楼的窗口。
刚来的时候,还是初秋。梧桐树的枝叶依然茂密,深棕、暗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着,演示着生命的不同周期。梧桐树的东面,是一棵树干碗口粗、呈黑灰色、树叉分成v字型、挂满了黄色叶片的大樱桃树。听打扫卫生的物业人员说,樱桃树因为没有嫁接过,从来就没有结过果儿。
一条残旧的水泥小径静静地在冬青和树木中延伸,消失在小楼的拐角处。那儿,有一个空空如也的水泥桩搭建的棚架。偶尔有一两只麻雀停留在那儿,左顾右看,似在寻找往日的一架葱绿,寻找无果,扑楞一下竞相飞走,转眼就无影无踪了。
与周围植物茂密的院落相比,小院还是显得空荡和寂寥了一些。尽管如此,每当有人从小院门前走过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从灰色大门的缝隙里往里望一眼。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都知道,这个小院,当年曾住着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
白如冰这个名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母在饭桌上提起过。那时,正值“文革”期间。有一次,哥领着我出去玩儿,曾指着一个门口有兵站岗的深宅大院告诉我,那里面住着一个大官。后来问爸妈,被告知,那里住着白如冰。再后来,在城市建设中,那个深宅大院被拆除,听人说,白如冰搬到别的地方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如冰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话题和视野。
没想到,多年后,我会走进白如冰当年曾生活过的小楼办公。当我踏进这个小院,伴随着脚步声在小径上回响,有关他的那些点滴记忆就在脑海中由模糊到清晰,又从清晰到模糊。楼还在,人已空,不觉让人感慨。
工作之余,从网上搜索了许多有关白如冰的资料,渐渐地,白如冰在遥远的地方出现,茕茕孑立,他的身后,花非花,树非树,光影迷离。
1912年3月13日,白如冰出生在陕西清涧县高杰村乡袁家沟村。袁家沟,群山环抱,沟壑纵横,一道山梁横卧村中,把村子分成南北走向的两条沟。在两沟离沟口不远的对应位置,各有一股清泉流出。风水先生说这座山梁是一条龙山,那两股泉正是龙的两个眼睛。
风水先生或许没有想到,在这个卧龙之形的小山村里,会先后走出白如冰、白栋才、白治民、白恩培四位省委书记。不仅如此,在这个小山村的一座土窑洞里,毛泽东曾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示了一代伟人雄视千古,气吞山河的豪迈气魄。
袁家沟的乡亲却不会忘记,1932年腊月的一天。那天,北风凛冽。突然,一声喊叫打破了袁家沟的寂静:“磨磨军(地方方言,即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领导的地方军阀)来啦——”不一会儿,蜂拥而来的磨磨军把袁家沟前前后后包围了起来,此行,他们的目的是来抓年仅20岁的中共袁家沟支部书记白如冰。听到乡亲们报信,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的白如冰,凭借熟悉的地形,一拐一拐地从西沟跑到东沟,翻山逃出了敌人的追捕。从袁家沟走后的第二年,白如冰参与了红2支队的创建准备工作,9月复任清涧东区区委书记;1934年1月,白如冰等人在解家沟杀豪绅衙役9人,揭开了清涧革命新的一页。
之后,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白如冰先后在地方、军队担任了要职,直至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
1994年4月8日,在济南,82岁的白如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窗外,冬去春来,檐下的燕子昵昵哝哝,庭前的梧桐树正绿意萌生。
读着这些资料,我在内心勾画着无数场景: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土地改革的轰轰烈烈,镇压反革命的坚决严厉,三反五反、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如火如荼,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混乱在这些交叠的画面中,我看到了无数人,冒着战火的硝烟,冲锋陷阵,热血飞溅;无数人,投身国家的重建,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无数人,面对“文革”的浩劫和灵魂的拷问,交出了或卑鄙,或高尚,或懦弱,或勇敢的不同答卷
白如冰在晚年曾撰有回忆录风雨八十年,我虽没看过这本书,但是,我相信,一个经历了无数风雨和艰难曲折的老人,在撰写这本回忆录的时候,在回顾战争年代与和平岁月所经历的人和事的时候,面对的一定是自己最真实的灵魂和情感,咀嚼的是一定很多时候无法说与别人,即使说了别人也不能完全理解的苦辣酸甜。
对于白如冰以及那一代人,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简单的判断他们一生的功过都是不客观的、不正确的。因为,他们的一生,都是跟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行为,都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如果说,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中的某些人,迷惘了,懦弱了,消沉了,逃避了,那也不应该过多的指责。毕竟,人性弱点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完全克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说,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中的某些人,呈现了悲剧的色彩,那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多的,是时代的悲剧。
对于白如冰和那一代人来说,很多人从踏上革命征途的那天起,就把自己当成了党的人,就把解放劳苦大众作为己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仅此,他们的生命就有了价值,有了份量。这种份量,使得他们无论何时,无论功多少,过几何,都能如一块路碑,一方界石,给人精神的指引,灵魂的震撼,生命的思考,方向的校正。仅此,他们就值得我们缅怀、铭记。
坐在曾落满春花秋月、锁住无数似水年华的小院一角,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突然发现,树上的梧桐叶已经都变成了金黄色,让人联想到了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在最寒冷的季节,片片黄叶如一面面旗帜,送出了最温暖的呼唤。它们,可是在呼唤小院的主人回家?
自被抽调到这个小院办公,已经两个多月了。
小院不小,有一亩地的样子。小院中间,坐落着一栋二层尖顶小楼,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乳黄色的墙皮已经有点儿陈旧和斑驳,雨雪在那里留下了一道道曲曲弯弯的痕迹,好像天书,让人费解。
围着小楼,栽种了一圈半人高的冬青树,枝叶都被修剪的整整齐齐。靠院墙的地方,生长着一棵高高大大的梧桐树,最高的树梢已经探到了小楼顶层阁楼的窗口。
刚来的时候,还是初秋。梧桐树的枝叶依然茂密,深棕、暗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着,演示着生命的不同周期。梧桐树的东面,是一棵树干碗口粗、呈黑灰色、树叉分成v字型、挂满了黄色叶片的大樱桃树。听打扫卫生的物业人员说,樱桃树因为没有嫁接过,从来就没有结过果儿。
一条残旧的水泥小径静静地在冬青和树木中延伸,消失在小楼的拐角处。那儿,有一个空空如也的水泥桩搭建的棚架。偶尔有一两只麻雀停留在那儿,左顾右看,似在寻找往日的一架葱绿,寻找无果,扑楞一下竞相飞走,转眼就无影无踪了。
与周围植物茂密的院落相比,小院还是显得空荡和寂寥了一些。尽管如此,每当有人从小院门前走过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从灰色大门的缝隙里往里望一眼。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都知道,这个小院,当年曾住着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
白如冰这个名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母在饭桌上提起过。那时,正值“文革”期间。有一次,哥领着我出去玩儿,曾指着一个门口有兵站岗的深宅大院告诉我,那里面住着一个大官。后来问爸妈,被告知,那里住着白如冰。再后来,在城市建设中,那个深宅大院被拆除,听人说,白如冰搬到别的地方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如冰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话题和视野。
没想到,多年后,我会走进白如冰当年曾生活过的小楼办公。当我踏进这个小院,伴随着脚步声在小径上回响,有关他的那些点滴记忆就在脑海中由模糊到清晰,又从清晰到模糊。楼还在,人已空,不觉让人感慨。
工作之余,从网上搜索了许多有关白如冰的资料,渐渐地,白如冰在遥远的地方出现,茕茕孑立,他的身后,花非花,树非树,光影迷离。
1912年3月13日,白如冰出生在陕西清涧县高杰村乡袁家沟村。袁家沟,群山环抱,沟壑纵横,一道山梁横卧村中,把村子分成南北走向的两条沟。在两沟离沟口不远的对应位置,各有一股清泉流出。风水先生说这座山梁是一条龙山,那两股泉正是龙的两个眼睛。
风水先生或许没有想到,在这个卧龙之形的小山村里,会先后走出白如冰、白栋才、白治民、白恩培四位省委书记。不仅如此,在这个小山村的一座土窑洞里,毛泽东曾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示了一代伟人雄视千古,气吞山河的豪迈气魄。
袁家沟的乡亲却不会忘记,1932年腊月的一天。那天,北风凛冽。突然,一声喊叫打破了袁家沟的寂静:“磨磨军(地方方言,即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领导的地方军阀)来啦——”不一会儿,蜂拥而来的磨磨军把袁家沟前前后后包围了起来,此行,他们的目的是来抓年仅20岁的中共袁家沟支部书记白如冰。听到乡亲们报信,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的白如冰,凭借熟悉的地形,一拐一拐地从西沟跑到东沟,翻山逃出了敌人的追捕。从袁家沟走后的第二年,白如冰参与了红2支队的创建准备工作,9月复任清涧东区区委书记;1934年1月,白如冰等人在解家沟杀豪绅衙役9人,揭开了清涧革命新的一页。
之后,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白如冰先后在地方、军队担任了要职,直至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
1994年4月8日,在济南,82岁的白如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窗外,冬去春来,檐下的燕子昵昵哝哝,庭前的梧桐树正绿意萌生。
读着这些资料,我在内心勾画着无数场景: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土地改革的轰轰烈烈,镇压反革命的坚决严厉,三反五反、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如火如荼,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混乱在这些交叠的画面中,我看到了无数人,冒着战火的硝烟,冲锋陷阵,热血飞溅;无数人,投身国家的重建,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无数人,面对“文革”的浩劫和灵魂的拷问,交出了或卑鄙,或高尚,或懦弱,或勇敢的不同答卷
白如冰在晚年曾撰有回忆录风雨八十年,我虽没看过这本书,但是,我相信,一个经历了无数风雨和艰难曲折的老人,在撰写这本回忆录的时候,在回顾战争年代与和平岁月所经历的人和事的时候,面对的一定是自己最真实的灵魂和情感,咀嚼的是一定很多时候无法说与别人,即使说了别人也不能完全理解的苦辣酸甜。
对于白如冰以及那一代人,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简单的判断他们一生的功过都是不客观的、不正确的。因为,他们的一生,都是跟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行为,都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如果说,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中的某些人,迷惘了,懦弱了,消沉了,逃避了,那也不应该过多的指责。毕竟,人性弱点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完全克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说,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中的某些人,呈现了悲剧的色彩,那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多的,是时代的悲剧。
对于白如冰和那一代人来说,很多人从踏上革命征途的那天起,就把自己当成了党的人,就把解放劳苦大众作为己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仅此,他们的生命就有了价值,有了份量。这种份量,使得他们无论何时,无论功多少,过几何,都能如一块路碑,一方界石,给人精神的指引,灵魂的震撼,生命的思考,方向的校正。仅此,他们就值得我们缅怀、铭记。
坐在曾落满春花秋月、锁住无数似水年华的小院一角,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突然发现,树上的梧桐叶已经都变成了金黄色,让人联想到了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在最寒冷的季节,片片黄叶如一面面旗帜,送出了最温暖的呼唤。它们,可是在呼唤小院的主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