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学习的民族才会强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俺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看这篇文章,是对是错,大家的心里都有各自的标准。
怎么看日本——善于学习的民族才会强大
回顾惨痛历史,不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而是为了不再吃败仗。
东亚三国的格局是大个子身边两个精小子。历史上,大个子从来不提防,中国从来都是被学习的对象,从文化、文字、礼仪到豆腐这样的食品。但近百年来精小子日韩赶上并超过了大个子中国,大个子中国反过来学日韩。
学习之余,三国还互相敌视。东亚三国被国际研究组织测量为全球智商最高的区域,却恰恰构成全球最拧巴的国际关系。
日本的小与大
传媒还很少谈论千禧后们,2000年后出生的那帮人,他们完完全全是日本卡通一代,全球化的“杂种”日本在千禧后们眼中是分裂的形象,小学课本上仍然是“王二小智斗鬼子”荧屏上的却是中国文化出口转内销的“龙珠”温家宝也感慨他的孙子动不动就在家看日本卡通咸蛋超人(奥特曼)。中国小学生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千禧后是分裂的一代,生活在两种冲突的价值观之中。岂止千禧后,我们都是分裂的、生活在冲突价值当中的世代。一边口头拒买日货一边把日本电器和相机搬回家中,嘴里嘟囔:这“小日本”的东西还真不错。
对这个“小日本”我们要设问的是: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请看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对全球56个国家12万民众抽样调查表明,日本国家形象从2007年起连年位居世界第一,高出了中国15个百分点,前六名得分分别为:日本77%,德国72%,新加坡71%,美国64%,中国62%和英国59%。
日本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对外经济援助国,这是“日本第一”的最主要原因。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援助国,中国的外援66。9%来自日本,总额约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建设项目包括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中国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大型港口等。
中国打国际牌引以为自豪的是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汇是纸,随金融动荡之风飘落。而截至2008年年底,日本持有的净海外资产总额连续18年居世界第一,资产是实不是纸。
日本人的耻感教育、诚信教育对树立国际形象功不可没。“以诚立国,明耻教战”日本国民良好的礼仪和公德,日本游客的守规矩、讲环保给其他国家留下深刻印象。而到处喧哗题字的中国游客在这方面只会排在倒数行列。
在皮尤研究中心对中国民众的调查中,日本国家形象却很低。中国的调查结果与国际认知相扭,仇恨妨碍了中国向日本学习。有趣的是,对日本大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他们最想了解的是毛泽东、邓小平、张作霖和章子怡,中国的形象包括:1。经济发展大国;2。反日情绪强烈、不可以乱说话;3。人口多、大国、亚洲美女章子怡和大熊猫。客观而言,日本对中国的认知较为中性,没有中国对日本的极端。
当理解成为这个世界的主题
今年是柏林墙推倒20周年庆。理解成为世界性主题。战争片更多放在理解人性而非谴责罪恶上。日本就有一部影片,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种子与播种者(seedandthesower)改编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讲述1942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军看守由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武士道精神转向正义、自由和博爱的故事。日本主角因同性恋之谊释放了英军战俘劳伦斯,战后虽未能相见,仍托人带上那句“劳伦斯,圣诞快乐”“merrychristmas,mr。lawrence”这句话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日本与西方的和解。可算作是日本人的海角七号吧。顺便提一句“merrychristmas,mr。lawrence”主题曲一度是迪厅dj们的热门打曲。
中国观众看到的却是人证中的年轻的日本警官向美国同行开枪镜头,虽然是对着镜中人却充满着整个民族的仇恨。那个美国警官不会知道,知道后也不会理解日本对美国有这种拧巴心情。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心情很难用理解一词。中国人更多的是那位日本警官式的拧巴心情。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第一联想词是什么?新浪网友的排序是:侵略过中国,压抑,严肃,北海道,a片,岛国,出口大国,虚伪,男权,自杀
传播学标签理论认为,你贴上什么标签会影响被贴者的行为,最终导致他变成标签所指向的那类人。说白了,你视他为敌人,终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敌人。反之亦然。在日本传媒的民调中,中国是第二大威胁国(朝鲜荣列第一),国民印象最坏的游客和留学生是中国人。须知,现代日本人可不再是当年日本鬼子,他们不再是蒙昧种群,是有国际比较的。
在几年前的一次全国性的“抗日”学生运动之后,日本领馆的参事带着一位日本作家来到本刊,她问: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提供了这么多帮助(比如经援),中国人为何还这么恨日本?她和她代表的现代日本人很难理解,她可能认为,中国人是一个拧巴的种群。
中国还有多少被学习的价值
精明的日本人最早学习的对象是中国。日本曾派19次遣唐使,运回去的书籍16000多册,达唐朝官方藏书的1/4。日本学中国下过狠功夫。直至近代中国没有了价值。甲午战争是对着中国人胸口的一记重拳,中国不得不重新认识日本。师生关系倒转,最早的留学目的地是东瀛,革命失败后逃亡方向是东渡,现在我们使用的词汇,像干部、群众、领导、革命甚至社会,均来自日文。
三十年来,百姓以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来激励奋勇拼搏、团结向上;企业家将“national”的松下幸之助引为榜样;小资们则热衷于动画奇才宫崎峻、游学苦读的安腾忠雄和忧伤的村上春树。
新一代日本创意阶层正在崛起,他们发出“发现日本”的口号,重新焕发传统的现代价值。老就是新酷。中国网民认为,中国动画片普遍存在“枯燥、弱智、活脱脱的说教课程”等问题,奥特曼打遍神州在所难免。可奥特曼不能代表日本,更不能代表当下的日本,那只是日本弱智的一面。你引进奥特曼,只能说明你更弱智。
在创意经济方面,中国尚有许多要学,岂止一个动漫呢。创意的基础是教育。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居世界第一。早在1911年,6年义务教育的就学率便达到98%。而中国尚在为义务教育的年限和普及面争论不休。基础教育的扎实造就平均文化素质高的国民,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日本的大学教育在亚洲名列前茅。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亚洲第一是日本东京大学,其全球排名为第17位。北京大学第36位,清华大学则第40位。
大学时期认识一位叫青木胜的日本学生,他是我相识的留学生中最为愚讷的一个。但此君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持之以恒,这或许与他每晨六点拜佛的宗教精神有关。后来发现日本人都有点青木的味道,愚讷但持之以恒。
日本人是一个善于长跑的民族,他知道只要跑下去总有一天会领先。中国人是一个个体精明、群体愚蠢的民族。比如中国留学生海外适应能力最强,国际形象却难恭维。中国人聪明有余、智慧不足。跑完了五千年,中国还有多少被学习的价值?
缅怀历史,在于善待生者
抗战胜利60周年,凤凰卫视采访过血战台儿庄的一位师长,老人九十高龄仍能高唱军歌,他在陕西乡村与儿子相依为命。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老人一边接受采访一边搓草绳。英雄落寞,谁还会为本民族卖命?
撇开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不谈,撇开日本人的宗教观念不谈,单看你如何对待本民族的老兵。侵华日军老兵都有“年金”(退休金),还有来自日本天皇的“恩给”相当于日本年轻人工资的1/3,每月领取。台湾抗日老兵每月有“终生俸”“终生俸”有相当于15000元人民币。中国大陆的抗战老兵分成两部分,曾经是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老兵一般都受到良好待遇,而国民党的抗战老兵自1949年解放以后,一般都自食其力,聊度余生。采访中曾有老兵一个月一斤食用油都买不起的事例。
而事实是,在整个中国抗日战场上共计消灭日军45万人,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共歼其中的40万左右。
这些老兵已经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唯有唏嘘。再不善待抗日老兵,我们将永远失去机会。“他们还是一群被人们遗忘的远征军,安逸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对生命真正的反思,这是这代人的亏欠。”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背后是某种负疚感,提醒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还是先善待自己人再批评别人为好。外部压力能导致群体内部团结。这是一条社会学定律。每每有关南京的历史教育片都期望起到这种社会功能。南京!南京!会是又一部民族的励志片吗?其实真正对整个民族励志,不是渲染别人如何的坏,而恰恰在于你对待自己同胞如何的好。
真正打不垮的是民族精神
关于日本民族精神,南怀瑾先生曾记下这样一段经历:战后出差日本,劣质皮箱一拉断了,书散了一地,没有人帮忙,话也不通。这时对面过来一个中学生,戴个学生帽还是军帽,我就向他一招手,他就懂了。敬一个礼,一话不说、二话不讲帮我一扛,送到车上我赶快拿出钱来,他看都没有看,站起来,敬一个礼回头走了。南老感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文化、这个教育都是中国的,这个民族不出二十年就会起来!可中国青年自己都没这个文化啊,西不西,中不中!
感慨之余是真伤感。南老经常引用别人的话说:人分三等,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三等人本事没有,脾气大得很。某些网友大骂:我会屠杀加虐杀清扫干净这样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成群的垃圾国家!另一位网友质疑:屠杀和虐杀行为受全人类谴责。如果你这样做了、岂不成了第二个的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了?我们最好别沦为脾气大、没本事的三等人。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同为一国之相,一个失败另一个成为标版。晚年李甚至谦让伊藤来中国做他的位置。这位首辅之臣心底明白,在满清皇族管制之下,任何才俊只能有想法、没办法。在满人眼里,李中堂不过是奴才罢了。
儿时玩打仗游戏,喊得一句台词是地雷战中的“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多少年后我才惊奇,为什么伪军比鬼子还多一倍呢?中国人就真的这么没出息,皇军一到,不是立即跑掉就是给人当差。
反思的结果,是长年奴化教育的结果。给谁当差不是当啊。历史比较表明,如果你对待你的人民像英雄,他们就会是英雄;如果你对待他们像狗熊,他们真可能就是狗熊。鸦片战争之初,四千英军横扫中国南北,打败中国人的不是毛瑟枪,也不是满清政权的腐败,而是中国人自己的奴才心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已将汉人奴化,谁来统治都成。
对权力卑躬屈膝,对权贵俯首贴耳的国度,何来英雄?
回顾惨痛历史,不是为了再悲伤一次(邓小平评价伤痕文学“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而是为了下次不再吃败仗。新世纪的战争不再是刀光剑影,也不是导弹飞碟,而是经济战。下一次,我们会赢吗?
我能想到的一些答案,是从尊重人开始,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尊重别国的人;善待本民族的英雄,才会有人给民族卖命;向一切民族的优点学习,才有强大的可能。否则所谓大国,会像大清王朝那般,从妄自尊大跌入一塌糊涂。
一份个人调查手记——日本人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
和日本人交流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立即表示歉意还是含糊其词,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到极端的不自在,力图匆匆岔开。
作者简介:萨苏,本名弓云,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系,先后在美国通用电气、at&t、诺基亚、ameco等公司工作,现为一家美国公司驻日的网络工程项目主管。著有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等。
南京大屠杀,在日本被称作“南京大虐杀”我开始关注普通日本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是在几年前和日本的一些年轻人在bbs上面辩论,对方的观点是“南京大屠杀”纯粹是捏造。终于,耐不住性子的我愤而问道:无论你怎样讲,总不能否认南京城下的累累白骨吧。
一个日本的年轻人回答:你们中国人一直在打内战,谁知道是不是你们自己埋下的?
面对这个一半无知一半狂妄的回答,那时候,我的感觉是出离愤怒。
是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这样看的?
日本人的“鸵鸟思维”
和日本人交流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立即表示歉意还是含糊其词,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到极端的不自在,匆匆岔开。
但是,当我走进日本的图书馆,又清晰地看到在这里的书架上,可以看到大量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图书和影像材料,其数量也只有广岛和长崎可以相比,例如,在荒木的大阪府立图书馆,我可以找到14页藏书目录、共有137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献,多于珍珠港事变的9页目录、88本。而且图书出版的日期,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2007年持续不断,反映了日本对于这一事件持续的重视。
日本对这一事件的著作,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观点。既有引经据典完全否定大屠杀存在的南京大屠杀虚构说,也有详细记述亲历屠城经历的南京大虐杀何以发生。双方的看法迥然不同,却各说各话,彼此仿佛视而不见。
在这个问题上,想知道日本人心里怎样想的,我不得不借助友人的帮助。在日本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叫做中国归国者,又称“残留孤儿”他们是二战后滞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并于上个世纪下半期陆续返回日本。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适应了日本的生活,但是心中对于中国普遍有较深的感情。因此,通过他们了解普通日本人的想法,无疑比我个人的努力更有效果。为此,我曾请大阪归国者中心(柴岛)的一些朋友协助进行了采访,他们和身边日本人有意无意的谈话,也许更能客观地揭示日本人对于这场暴行的看法。
那么,他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如何呢?
从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看,其实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也只占极少比例。这中间,未成年人和教育程度低下的阶层居多。
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今天作为发达国家的一员,日本人有一种“鸵鸟思维”那就是日本是完美的,因此主观上不愿承认日本的战争罪行。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人来说,只要看一下史料,这种想法就会不攻自破,而一些教育程度低的日本人根本不会去看,若干年轻的日本人则不肯用心去看“除了我愿意相信的什么也不相信”造就了盲目的“日本愤青”这些人甚至会在网络上和人公开辩论,以无知为勇敢。
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和老龄化社会中的现代日本人,确有些人难以理解当时日军居然能做出那样残忍的事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直躲藏在山林中,上世纪70年代才承认日本战败,被称为“最后一个日本兵”的小野田宽郎少尉,被从菲律宾接回日本,他受到了日本上下的热情欢迎,但是,他表现出的对于天皇,战争,杀戮的狂热,也让当时的日本舆论颇为吃惊,甚至有人认为他躲藏山林时间太久,以至于精神失常。实际上,这才是当时日本士兵的真实面目。
也正是由于这种反差,一些本来不相信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女性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后,会引发剧烈的反应。
不忍卒读的真相
有这样矛盾的想法,和日本可以看到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材料观点截然不同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在日本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作品之多,可以多到让一个中国人不忍卒读,让我们没有勇气面对先人曾经遭受的屈辱和灾难,那些文字中,曾经的日军士兵用日本民族特有的细致把这场大屠杀描述得如同在你眼前再现。
原日本海军第13航空队轰炸机队队长奥宫正武在我所见的南京事件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所见的大屠杀场面:
“在下关刑场附近,从城中开来满载中国人的敞篷卡车络绎不绝,停在仓库中间。”奥宫认出行刑的日军部队属于第九师团第三十六联队,他走进码头的仓库群,看到“两手被绑在背后的十几个中国人,被一个个拉到江岸边几米的地方,用军刀和刺刀惨杀后,投入扬子江中。”“江中只见层层叠叠的尸体,靠近岸边的江水为之阻塞,以肉眼几乎难看出的速度裹挟着尸体艰难流向下游。但,有些人还没有彻底死透,挣扎着向岸边浅湾处逃生,那附近已经是一片血海,因为那里等待他们的,是早有准备的枪击和刺刀。”“整个过程如同流水线一样秩序井然,连大声指挥的人都没有。看来,明显是根据上级的命令在进行。”他向刑场入口的一个下士问道:“这么多中国人,就这样安安静静被带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回答是:“城内,对着在废墟上收拾的中国人问:‘有肚子饿的举手’,然后把举手的装上卡车作出带去吃饭的样子,就完成了呗。”“那么,为什么用日本刀和刺刀行刑呢?”“长官说,为了节省子弹。”
这已经是12月27日,距南京陷落差不多过了两个星期。
仅仅日军第三十旅团一支部队,其指挥官佐佐木道一少将就在手记中记录:“到12月24日共计处刑15000人以上,12月24日至次年1月5日,处刑数千人。”这样的记载车载斗量。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日本人,在今天的态度是承认或默认南京大屠杀存在,但不愿意深入这个话题。日本官方也从不能、不曾也不敢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在日本的相关文献
在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多是近年出版的,由日本老兵提供材料,比较如实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亲历记录。
这大多是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写下的文字。事实上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日本并不是战后才开始的。讲演通信社的野战邮便旗杂志最早曾在1941年2月10日描述了在南京日军曾经进行的大屠杀,并称这是为了“威慑敌人,促使蒋政府放弃抵抗”越是接近现今,这些记录越多而且详细。这是因为到了上个世纪后期,这些老兵大多保持沉默,而今天,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即将离世,一些日本老兵良心发现,开始通过公布其当时日记等方式,重现那时的真相。在日本的这类图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日本老兵躺在床上接受采访的形象。也有一些这类图书是有良知的日本教育界人士主动收集文献编成的。正是由于他们留下的无可辩驳的记录,使任何一个日本人都可以轻易触摸到南京大屠杀无法否认的证据。
这类图书包括——小野贤二等著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士兵的阵中日记、笠原十九司的南京事件——亲历者27人的叙述、星彻及渡边春已等合编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篡改者的败北、南京大屠杀与日本军——幕府山杀害中国战俘事件等。
从日军史料看来,当时南京的中国人并非人人任其宰割。例如,我所见的南京事件中记载,12月23日或24日,有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持刀悄悄潜入日军第三十六联队的士官宿舍,乘夜暗和日军警备松懈的机会,连续杀死多名日军。奥宫的记录中,告诉他这件事的第三十六联队士官称日军小队长级士官就被这个中国人杀死10人或11人。虽然,日军为此进行了血腥的报复,但我依然为这位在日军兽行中不屈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依然有血性的光芒闪烁。这是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献时,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
对于大屠杀中的死亡人数,有些图书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图书都承认和证明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第二类是对日本以外记录南京大屠杀事件文献的翻译,其中包括拉贝日记、马基牧师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秘藏照片中的南京事件等,也包括中国方面的若干文献。这些文献也间接地提供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第三类就是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作品。这里面还可以分成两类。
一部分是若干参加过南京作战的日军,为了否定曾经有过的罪行进行辩解的文章。如原日军士兵吉本荣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虚构的粉碎、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所出版松井大将阵中日记等。这些作品开脱的内容虽然较多,但是由于无法改变史实的存在而软弱无力,如松井大将阵中日记里面多有内容显示松井石根不应为南京大屠杀负责,然而,在法院审理有关人士对此的诉讼中,发现这部日记,居然被田中修改了六百多处!
另一部分是右翼作家和所谓历史学家的作品,主要是对南京大屠杀的种种证据进行质疑,反驳,如东中野修道的南京事件全体像、南京事件证据照片的鉴定、松村俊夫的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等。日本右翼团体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特殊集群,他们顺应一些日本人不愿意相信日军曾经作出如此暴行的精神期望,写作了大量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文献。这些文献在众多历史记载中根本不堪一击,以至于我认为右翼人物写下这些文字时,他们自己都难以相信。只是由于前面提到的民众精神期望,这些荒唐的文献才有了市场。这些文献,政治的目的是第一位的。
真相的遮蔽
对比确证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可以发现两个特点。
第一,确证作品中日方人员提供的证据,否定派的右翼作家总是尽量回避。
第二,确证作品每本书中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人的证明,如松冈环的南京战——寻找封闭的记忆记录了102名日军官兵对大屠杀的证言。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很多都出自同一人之手,像东中野修道的作品,就占了大约1/3。
否定派提出的观点,主要是认为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不足,并想方设法在现有证据特别是中方提供的证据中寻找漏洞,肆意歪曲,大约因为中方大多不能看到他们的作品,也很少有用日语进行反驳的可能。这样,他们的所谓“解析真相”才能得到更多日本人的认同。举例来说,亩本正己的真相,南京事件——拉贝日记检证文中称拉贝记录了南京只有几千中国战俘被杀,而不是中国所说的数字。实际上,拉贝的原文是“日军以几千人为单位将中国残兵拉去杀害”既忽略了拉贝日记中其他地方对于日军杀害平民的记录,也曲解了这句话中“为单位”的关键含义,不知道这是无意的错误,还是故意的误导。
谎言的重复,有时候也会掩盖真理,或许,这就是右翼作家们的目的。也颇有一些日本人表示“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正反两种说法的书都有,没有时间去看,所以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排除过去几十年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能够达到让大多数日本人认识到南京大屠杀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并促其反省,是中日两国历史学家已经共同做到的良好成就。应该承认,一些日本学者,在承认和保存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南京战的作者松冈环,不过是一名有正义感的普通教师。而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日本教育工作者甚至为右翼指责教科书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录为虚构而将其告上法庭,保证了南京大屠杀和日军侵略亚洲各国的内容被保留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在日本,这称为“历史教科书事件”
然而,也有一些右翼分子依然在顽固地阻止这种真相的传播。
例如,日本偕行社原是一个坚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出版机构。但是,由于无可辩驳的证据不断出现,1989年偕行社在新书南京战史中承认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公布了一些证据(虽然屠杀中殉难的人数它并不同意中国的说法)。结果,它遭到了日本右翼的强烈反对。右翼分子投书威胁出版社,列出了以下五条“反对意见”:一、编辑委员会认为屠杀战俘非法,这在法理上还要商榷。二、即便是有这样的事,你们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把它公开?三、发布的数字不能100%确定核实,就不应该发表意见。四、败坏光辉皇军的名声。五、引发中国国民的不满。
这些指责可以看出多为蛮横而荒谬,而偕行社事实上还是比较右翼的出版社。由此,也可看出日本右翼的嚣张和有关学者的艰难。但是,看到大阪府立图书馆开架阅览室书架上三十多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文献,我觉得对这些日本学者的工作,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在我的调查中,大多数日本人对日军在二战中的暴行,保持一种尽量沉默的态度。在柴岛中心时我曾请教过日语的横山先生(他到日本前曾在我国辽宁某县担任过政协委员)对我讲,这种沉默,其实更多表示的是一种默认,他们期待着自己的民族逐渐忘记这段历史,也更期望他人对这段历史的忘却。今天的日本人不希望被和他们父辈、祖父辈犯下的罪行联系在一起。“欠了人家的债总是不好受的,日本人普遍期望历史的债务被尽快遗忘。”显然,这和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看法正相反。
不能忘却的纪念
我所接触到的日本人,从不会主动和我说起这个话题,仿佛这次惨案已经被遗忘在这个民族的记忆中。即便在南京大屠杀发生70周年的日子,日本的舆论并没有特别的反映,假如对比广岛和长崎,几乎可以用冷淡来形容。看来,在日本人的心中,所谓值得反思的战争伤痛,更多的还是自己体会到的部分吧。
可以感到,日本社会主流对南京大屠杀,是在期望最大限度的回避和遗忘。甚至有的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也应该忘掉这段历史。
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恐怕是永远无法接受这种想法的。
正如我一位朋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写道:“我终于来了。并且明白了一件事:人是有根的。而我的根的一部分已经留在那里,留在南京大屠杀,留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只要再听到这两个词汇就永远不会忘,我是谁,我背负着什么。什么是自己必须扛起的责任。我来了,我明白了,我是那些死难者的同胞啊。”犹太人知道,他们的根已经永埋奥斯威辛。而我,中国人的根,永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记得我当年从纪念馆出来,发过一个誓,等自己有孩子,一定要他来南京,来这里看看。后来和朋友闲聊,提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突然非常严肃地说,等我有了孩子,我发誓一定要领着他去南京,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看。我说,真巧,我也发过这个誓。那一刻,我们都认真盯着对方的眼睛,我们都相信,这个誓言都是真的。
前事不忘,才是后事之师。我知道,假如再和日本人谈起南京大屠杀时,我朋友的话是我最应该告诉他们的。
怎么记忆城市的过去——南京还是最伤感的城市吗?
1998年,新周刊推出“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专题,南京被评为“中国最伤感的城市”现在的南京也许还跟多年前的一样,但这座城市的沉痛过去和当下生活纠结在一起,变成了复杂和难以表述的现状。
“如果我不曾得知南京暴行,面对这样一个拥挤而繁荣的城市,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所发生过的一切。”十四年前,当张纯如在南京浩劫中写下这句话时,南京还不是此刻的南京。那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一个小房间里建立还不到十年,大多数年轻人刚刚发现这段令人不安的屠城史,城里为数不少的屠杀幸存者还能向人们仔细说起往事。
整个炎热的夏天,经过对九名幸存者的走访,张纯如发现了埋藏在这座城市地下的另一段历史。有人说,正是因此,她陷入了伤感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用自杀了结。但这段历史,能用伤感来形容吗?
沉重的城市
无论六朝、七朝还是十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随着改朝换代往往都免不了一场屠城。经历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这些有据可考的政权,最早的南京城早被埋在层层尸骨下。今天的南京城大致是朱元璋在600多年前建应天府时定下的格局,按照南斗北斗聚合的形态修建的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城墙。
在南京定都的朝代中,明朝是唯一一个算得上长久的,但在南京也只待了七十年不到。朱元璋死后,子孙争位乱作一堆,最后朱棣迁都北京,又造了座北京城。按照邪门的说法,曾在南京定都的其他九个政权没有一个在南京长命到六十岁,如果燕王没有下定决心迁都,明朝有可能就此气绝。事实是怎样的,后人早已无从勘探。术士夜观星相看到的紫金山上的“王气”如今只是大堆的陵寝,曾经可与北京紫禁城齐名的明皇宫也早已毁于纷飞战火和“各种原因”
城南的中华门是为数不多还能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的遗物。从公元前范蠡在这里筑起越城到明朝改造为聚宝门,这道门多次毁于炮火,又多次被重建。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陷唐生智部队看守下的中华门,从这里一路往北开始了三个月的大屠杀。
如今,中华门依然是南京的重要地标,中华门长途客运站是所有自南向北经过南京的客车必到之地。但客车不再会穿过中华门的城门,那里已经是一个宣扬“瓮城古文化”的旅游景点。城楼上两排整齐的士兵手举黄色大明旗守护着城门,近看却是雕塑,头上顶着赞助商的商标。下着瓢泼大雨的清明天,行人躲在侧门下避雨,情侣在废弃的副城楼上低头不语,城门淹没在灰色的水气中,唯有这商标和正门两侧用彩色塑料泡沫竖起的“华表”兴高采烈。收门票的小妹不会知道,70多年的某一天,就是这座现在价值25元/人次的城门失守,唐生智背弃了“共存亡”的誓言坐着小船、扔下了城中的十万部队。
日军也许是穿过城门,也许是跨过城门的废墟,直到最北的下关江边。全城守兵和平民对着三面合围的日军和江上的军舰,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他们当时的情绪。从三岔河一路往东,江边一路都是万人坑,燕子矶的江滩上堆起了五万多人的尸骨。对着江边路上孤立着的一块块大屠杀墓碑,在这座城市,任何情绪都显得无力。
悲伤的主题公园
南京从来不缺墓碑。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墓碑是葬后就被竖起的,有些人是被遗忘了很久才被放进了同一块墓碑下。在那段大多数人还不了解大屠杀的时候,无数尸骨被重建的砖石压得更深。即便是大马路这样民国首都最热闹的商业街,如今也被籍籍无名地晾在了江边。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冤魂。在张纯如到来的十年前,一场重新发掘屠城历史的运动开始了。各家各地寻到了尸骨,幸存者们露出了全身的伤疤,江东门就地建起了屠杀纪念馆,夏天闷热的小房间里,人们看着万人坑里的残骸和发黄的泥土。日本人来了又走,有说真,有说假,但一段阴森的屠城史可以被捏造吗?
二十多年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越建越大,当时的几间小房间在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时被翻新成了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入门处,一排遭屠杀平民的塑像带领着我们进入广场,解说员解说着广场上这些巨大的雕像都出自我国著名艺术家之手,用艺术形象再现了民族的苦难和不屈。万人墙上记录着有名可考的遇难者,纪念日里常常有白头的老人在哭泣,媒体的闪光灯在闪烁,人群在这里鱼贯而入、鱼贯而出。仿奥斯威辛遇难者纪念馆的矗立的大理石间,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可以花五十块请“平安香”再往外的绿地上是巨大的和平女神像,被组织来的孩子们在这里嬉笑玩闹,照相合影。我们真的能靠这些亡魂来保佑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平安”么?他们的尸骨仍在地下未寒,到底是我们保护他们还是他们保护我们?
每年12月13日,总是天阴,南京城头响着彻耳的警笛。清明重阳,从雨花台到江东门甚至是每一个无名的纪念碑前都会被摆上花圈,年轻人在镜头前宣誓要将祭扫亡灵的传统延续下去。
相比起张纯如来的时候,有更多人知道南京大屠杀了,可幸存者也越来越少。
南京没有日式生活
叶兆言说南京人能忍耐。火炉般的天气、刺骨的寒冷,他们统统忍了。周边上海这样大城市的“欺负”他们也忍了。出自每个人的地方情结,南京人总爱说红楼梦,毕竟跟屠城相比,莺歌燕舞才让普通人喜闻乐见。
南京人每年都要搞“金陵十二钗”的选举,从宝钗黛玉的各前十名中选出“金钗”、“银钗”、“铜钗”还有“最上镜小姐”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在一个城里的选举总会闹得沸沸扬扬,动不动身边就会经过一个“湘云组第四名”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来大概是觉得不够,在夫子庙段的秦淮河边索性竖起了十二钗的像,游客们纷纷跟那十二个雕像合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欢天喜地的地方,却让出租车司机头痛。载着我们的当地司机一听到夫子庙就不高兴:“要是没有夫子庙、没有新街口,我的生活会幸福得多。”他说那里的交通太差,永远在修路,又永远都是外地人,贵而不实在。说到底,秦淮河上修的龙灯、十二钗统统是给外地人看的。
我们在南京一家日式酒店遇见的餐厅服务生高志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喜欢日文的她跑到省会南京学日文,却发现这里的日本人实在少得可怜。有时她会友好地问日本客人饭菜可好“他们就很害怕的样子,可能从来没有中国人在这里对他们这样吧”在餐厅实习的一年多里,她始终没有办法完成锻炼日语的目标。她告诉我们,在这家为了纪念中日友好建立的酒店里,曾经因为出资方是日本人的原因聚集了大多在南京的日本人,可随着日方在几年前的撤资变得客源稀少。日本人越来越少是自然的,中国人又因为它的身份很少进入——至今还有人在网上谩骂酒店外形像一把插入五台山的军刀柄。她说她喜欢日本的干净和日语的好听,大屠杀只是现在那些日本人祖宗干下的坏事,没有必要把仇记在现在这代日本人身上。
对于这样一个小女生,她大可离开南京,到附近的苏州上海甚至真正的日本去实现她的日语梦。可对于这座城市,可以吗?这里满街都是日本品牌的私家车,却不敢有一家出租车公司用日本车;纪念馆里曾经因为使用日产空调遭到痛骂;在美食杂志上的日式餐厅介绍,其他城市会有一大串,而这里只有寥寥几个。
曾经有一段时间,南京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博爱之都”因为即使是一次次的屠城,这里的人们依然忍耐、宽容。在电影里、在图片中、在文字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遭受过蹂躏,可是时间一长,再也没有更多人提起。
张纯如看到的南京也许还跟现在一样:老伯在人行道上来往的自行车中就着凉椅自顾自听周璇唱着“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学生们捧着书走在曾经是“金陵大学”的林荫道上“励学敦行”街边女子自豪地用南京官话跟外地人说“咱南京人不兴二百五”旧城区路边的树枝总不小心就长进了人家窗户。
这座城市有着沉痛的过去,但人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国家、民族、历史、仇恨、痛苦这些大词和每个人的卑微生活纠缠在一起,任何人的情绪都变得复杂,你会发现任何描述都难以启齿。
去南京,亲自凭吊这一切,也许你会知道答案。
陆川解读南京——生死之城生死之问
南京大屠杀,是72年前的事。
侵华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之后长达数月的屠杀,超过30万中国人成为冤魂。在当代中国人的记忆里,没有什么比它更沉重。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么,我们该记住怎样的历史?是侵略者的凶残,遇难同胞的悲惨,还是为复仇而铭记的国耻?
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曼德拉语)——那么,我们又如何选择宽恕?法国哲学家jankelévitch说“宽恕在死亡集中营里已经死亡”宽恕是否在南京这座生死之城中已经死亡?
72年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国产电影不下十余部。今年四月,除了拉贝日记,我们还将看到陆川编剧和执导的南京!南京!。
陆川怀抱探究历史真相的诚意,不止于呈现屠杀与强奸,更表现抵抗与反省。在他的电影里,暴力不是第一位的,仇恨也不是,宽恕也不是,直面人性才是。
这是中国的一位70年代生人与历史的对视。中国的新生代已经有了新的自信、自省意识和承受力,开始再次打开暗黑之盒,走进生死之城,发出生死之问,触摸民族的伤、人类的伤。
中国电影,因陆川的勇气和超然而进步。南京大屠杀,因南京!南京!而展开新的历史与未来的思考空间。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语)。今天,让我们看陆川解读的南京!南京!,看黑暗生命中的亮色,维以不永伤。
来自:新周刊的blog
俺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看这篇文章,是对是错,大家的心里都有各自的标准。
怎么看日本——善于学习的民族才会强大
回顾惨痛历史,不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而是为了不再吃败仗。
东亚三国的格局是大个子身边两个精小子。历史上,大个子从来不提防,中国从来都是被学习的对象,从文化、文字、礼仪到豆腐这样的食品。但近百年来精小子日韩赶上并超过了大个子中国,大个子中国反过来学日韩。
学习之余,三国还互相敌视。东亚三国被国际研究组织测量为全球智商最高的区域,却恰恰构成全球最拧巴的国际关系。
日本的小与大
传媒还很少谈论千禧后们,2000年后出生的那帮人,他们完完全全是日本卡通一代,全球化的“杂种”日本在千禧后们眼中是分裂的形象,小学课本上仍然是“王二小智斗鬼子”荧屏上的却是中国文化出口转内销的“龙珠”温家宝也感慨他的孙子动不动就在家看日本卡通咸蛋超人(奥特曼)。中国小学生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千禧后是分裂的一代,生活在两种冲突的价值观之中。岂止千禧后,我们都是分裂的、生活在冲突价值当中的世代。一边口头拒买日货一边把日本电器和相机搬回家中,嘴里嘟囔:这“小日本”的东西还真不错。
对这个“小日本”我们要设问的是:日本国家形象为何位居世界第一?
请看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对全球56个国家12万民众抽样调查表明,日本国家形象从2007年起连年位居世界第一,高出了中国15个百分点,前六名得分分别为:日本77%,德国72%,新加坡71%,美国64%,中国62%和英国59%。
日本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对外经济援助国,这是“日本第一”的最主要原因。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援助国,中国的外援66。9%来自日本,总额约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建设项目包括北京地铁、首都机场、中国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大型港口等。
中国打国际牌引以为自豪的是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汇是纸,随金融动荡之风飘落。而截至2008年年底,日本持有的净海外资产总额连续18年居世界第一,资产是实不是纸。
日本人的耻感教育、诚信教育对树立国际形象功不可没。“以诚立国,明耻教战”日本国民良好的礼仪和公德,日本游客的守规矩、讲环保给其他国家留下深刻印象。而到处喧哗题字的中国游客在这方面只会排在倒数行列。
在皮尤研究中心对中国民众的调查中,日本国家形象却很低。中国的调查结果与国际认知相扭,仇恨妨碍了中国向日本学习。有趣的是,对日本大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他们最想了解的是毛泽东、邓小平、张作霖和章子怡,中国的形象包括:1。经济发展大国;2。反日情绪强烈、不可以乱说话;3。人口多、大国、亚洲美女章子怡和大熊猫。客观而言,日本对中国的认知较为中性,没有中国对日本的极端。
当理解成为这个世界的主题
今年是柏林墙推倒20周年庆。理解成为世界性主题。战争片更多放在理解人性而非谴责罪恶上。日本就有一部影片,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种子与播种者(seedandthesower)改编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讲述1942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军看守由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武士道精神转向正义、自由和博爱的故事。日本主角因同性恋之谊释放了英军战俘劳伦斯,战后虽未能相见,仍托人带上那句“劳伦斯,圣诞快乐”“merrychristmas,mr。lawrence”这句话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日本与西方的和解。可算作是日本人的海角七号吧。顺便提一句“merrychristmas,mr。lawrence”主题曲一度是迪厅dj们的热门打曲。
中国观众看到的却是人证中的年轻的日本警官向美国同行开枪镜头,虽然是对着镜中人却充满着整个民族的仇恨。那个美国警官不会知道,知道后也不会理解日本对美国有这种拧巴心情。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心情很难用理解一词。中国人更多的是那位日本警官式的拧巴心情。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第一联想词是什么?新浪网友的排序是:侵略过中国,压抑,严肃,北海道,a片,岛国,出口大国,虚伪,男权,自杀
传播学标签理论认为,你贴上什么标签会影响被贴者的行为,最终导致他变成标签所指向的那类人。说白了,你视他为敌人,终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敌人。反之亦然。在日本传媒的民调中,中国是第二大威胁国(朝鲜荣列第一),国民印象最坏的游客和留学生是中国人。须知,现代日本人可不再是当年日本鬼子,他们不再是蒙昧种群,是有国际比较的。
在几年前的一次全国性的“抗日”学生运动之后,日本领馆的参事带着一位日本作家来到本刊,她问: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提供了这么多帮助(比如经援),中国人为何还这么恨日本?她和她代表的现代日本人很难理解,她可能认为,中国人是一个拧巴的种群。
中国还有多少被学习的价值
精明的日本人最早学习的对象是中国。日本曾派19次遣唐使,运回去的书籍16000多册,达唐朝官方藏书的1/4。日本学中国下过狠功夫。直至近代中国没有了价值。甲午战争是对着中国人胸口的一记重拳,中国不得不重新认识日本。师生关系倒转,最早的留学目的地是东瀛,革命失败后逃亡方向是东渡,现在我们使用的词汇,像干部、群众、领导、革命甚至社会,均来自日文。
三十年来,百姓以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来激励奋勇拼搏、团结向上;企业家将“national”的松下幸之助引为榜样;小资们则热衷于动画奇才宫崎峻、游学苦读的安腾忠雄和忧伤的村上春树。
新一代日本创意阶层正在崛起,他们发出“发现日本”的口号,重新焕发传统的现代价值。老就是新酷。中国网民认为,中国动画片普遍存在“枯燥、弱智、活脱脱的说教课程”等问题,奥特曼打遍神州在所难免。可奥特曼不能代表日本,更不能代表当下的日本,那只是日本弱智的一面。你引进奥特曼,只能说明你更弱智。
在创意经济方面,中国尚有许多要学,岂止一个动漫呢。创意的基础是教育。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为100%,居世界第一。早在1911年,6年义务教育的就学率便达到98%。而中国尚在为义务教育的年限和普及面争论不休。基础教育的扎实造就平均文化素质高的国民,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日本的大学教育在亚洲名列前茅。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亚洲第一是日本东京大学,其全球排名为第17位。北京大学第36位,清华大学则第40位。
大学时期认识一位叫青木胜的日本学生,他是我相识的留学生中最为愚讷的一个。但此君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持之以恒,这或许与他每晨六点拜佛的宗教精神有关。后来发现日本人都有点青木的味道,愚讷但持之以恒。
日本人是一个善于长跑的民族,他知道只要跑下去总有一天会领先。中国人是一个个体精明、群体愚蠢的民族。比如中国留学生海外适应能力最强,国际形象却难恭维。中国人聪明有余、智慧不足。跑完了五千年,中国还有多少被学习的价值?
缅怀历史,在于善待生者
抗战胜利60周年,凤凰卫视采访过血战台儿庄的一位师长,老人九十高龄仍能高唱军歌,他在陕西乡村与儿子相依为命。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老人一边接受采访一边搓草绳。英雄落寞,谁还会为本民族卖命?
撇开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不谈,撇开日本人的宗教观念不谈,单看你如何对待本民族的老兵。侵华日军老兵都有“年金”(退休金),还有来自日本天皇的“恩给”相当于日本年轻人工资的1/3,每月领取。台湾抗日老兵每月有“终生俸”“终生俸”有相当于15000元人民币。中国大陆的抗战老兵分成两部分,曾经是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老兵一般都受到良好待遇,而国民党的抗战老兵自1949年解放以后,一般都自食其力,聊度余生。采访中曾有老兵一个月一斤食用油都买不起的事例。
而事实是,在整个中国抗日战场上共计消灭日军45万人,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共歼其中的40万左右。
这些老兵已经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唯有唏嘘。再不善待抗日老兵,我们将永远失去机会。“他们还是一群被人们遗忘的远征军,安逸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对生命真正的反思,这是这代人的亏欠。”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背后是某种负疚感,提醒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还是先善待自己人再批评别人为好。外部压力能导致群体内部团结。这是一条社会学定律。每每有关南京的历史教育片都期望起到这种社会功能。南京!南京!会是又一部民族的励志片吗?其实真正对整个民族励志,不是渲染别人如何的坏,而恰恰在于你对待自己同胞如何的好。
真正打不垮的是民族精神
关于日本民族精神,南怀瑾先生曾记下这样一段经历:战后出差日本,劣质皮箱一拉断了,书散了一地,没有人帮忙,话也不通。这时对面过来一个中学生,戴个学生帽还是军帽,我就向他一招手,他就懂了。敬一个礼,一话不说、二话不讲帮我一扛,送到车上我赶快拿出钱来,他看都没有看,站起来,敬一个礼回头走了。南老感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文化、这个教育都是中国的,这个民族不出二十年就会起来!可中国青年自己都没这个文化啊,西不西,中不中!
感慨之余是真伤感。南老经常引用别人的话说:人分三等,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三等人本事没有,脾气大得很。某些网友大骂:我会屠杀加虐杀清扫干净这样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成群的垃圾国家!另一位网友质疑:屠杀和虐杀行为受全人类谴责。如果你这样做了、岂不成了第二个的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了?我们最好别沦为脾气大、没本事的三等人。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同为一国之相,一个失败另一个成为标版。晚年李甚至谦让伊藤来中国做他的位置。这位首辅之臣心底明白,在满清皇族管制之下,任何才俊只能有想法、没办法。在满人眼里,李中堂不过是奴才罢了。
儿时玩打仗游戏,喊得一句台词是地雷战中的“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多少年后我才惊奇,为什么伪军比鬼子还多一倍呢?中国人就真的这么没出息,皇军一到,不是立即跑掉就是给人当差。
反思的结果,是长年奴化教育的结果。给谁当差不是当啊。历史比较表明,如果你对待你的人民像英雄,他们就会是英雄;如果你对待他们像狗熊,他们真可能就是狗熊。鸦片战争之初,四千英军横扫中国南北,打败中国人的不是毛瑟枪,也不是满清政权的腐败,而是中国人自己的奴才心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已将汉人奴化,谁来统治都成。
对权力卑躬屈膝,对权贵俯首贴耳的国度,何来英雄?
回顾惨痛历史,不是为了再悲伤一次(邓小平评价伤痕文学“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而是为了下次不再吃败仗。新世纪的战争不再是刀光剑影,也不是导弹飞碟,而是经济战。下一次,我们会赢吗?
我能想到的一些答案,是从尊重人开始,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尊重别国的人;善待本民族的英雄,才会有人给民族卖命;向一切民族的优点学习,才有强大的可能。否则所谓大国,会像大清王朝那般,从妄自尊大跌入一塌糊涂。
一份个人调查手记——日本人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
和日本人交流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立即表示歉意还是含糊其词,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到极端的不自在,力图匆匆岔开。
作者简介:萨苏,本名弓云,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系,先后在美国通用电气、at&t、诺基亚、ameco等公司工作,现为一家美国公司驻日的网络工程项目主管。著有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等。
南京大屠杀,在日本被称作“南京大虐杀”我开始关注普通日本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是在几年前和日本的一些年轻人在bbs上面辩论,对方的观点是“南京大屠杀”纯粹是捏造。终于,耐不住性子的我愤而问道:无论你怎样讲,总不能否认南京城下的累累白骨吧。
一个日本的年轻人回答:你们中国人一直在打内战,谁知道是不是你们自己埋下的?
面对这个一半无知一半狂妄的回答,那时候,我的感觉是出离愤怒。
是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这样看的?
日本人的“鸵鸟思维”
和日本人交流这个话题,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立即表示歉意还是含糊其词,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到极端的不自在,匆匆岔开。
但是,当我走进日本的图书馆,又清晰地看到在这里的书架上,可以看到大量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图书和影像材料,其数量也只有广岛和长崎可以相比,例如,在荒木的大阪府立图书馆,我可以找到14页藏书目录、共有137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献,多于珍珠港事变的9页目录、88本。而且图书出版的日期,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2007年持续不断,反映了日本对于这一事件持续的重视。
日本对这一事件的著作,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观点。既有引经据典完全否定大屠杀存在的南京大屠杀虚构说,也有详细记述亲历屠城经历的南京大虐杀何以发生。双方的看法迥然不同,却各说各话,彼此仿佛视而不见。
在这个问题上,想知道日本人心里怎样想的,我不得不借助友人的帮助。在日本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叫做中国归国者,又称“残留孤儿”他们是二战后滞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并于上个世纪下半期陆续返回日本。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适应了日本的生活,但是心中对于中国普遍有较深的感情。因此,通过他们了解普通日本人的想法,无疑比我个人的努力更有效果。为此,我曾请大阪归国者中心(柴岛)的一些朋友协助进行了采访,他们和身边日本人有意无意的谈话,也许更能客观地揭示日本人对于这场暴行的看法。
那么,他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看法如何呢?
从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看,其实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也只占极少比例。这中间,未成年人和教育程度低下的阶层居多。
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今天作为发达国家的一员,日本人有一种“鸵鸟思维”那就是日本是完美的,因此主观上不愿承认日本的战争罪行。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人来说,只要看一下史料,这种想法就会不攻自破,而一些教育程度低的日本人根本不会去看,若干年轻的日本人则不肯用心去看“除了我愿意相信的什么也不相信”造就了盲目的“日本愤青”这些人甚至会在网络上和人公开辩论,以无知为勇敢。
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和老龄化社会中的现代日本人,确有些人难以理解当时日军居然能做出那样残忍的事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直躲藏在山林中,上世纪70年代才承认日本战败,被称为“最后一个日本兵”的小野田宽郎少尉,被从菲律宾接回日本,他受到了日本上下的热情欢迎,但是,他表现出的对于天皇,战争,杀戮的狂热,也让当时的日本舆论颇为吃惊,甚至有人认为他躲藏山林时间太久,以至于精神失常。实际上,这才是当时日本士兵的真实面目。
也正是由于这种反差,一些本来不相信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女性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后,会引发剧烈的反应。
不忍卒读的真相
有这样矛盾的想法,和日本可以看到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材料观点截然不同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在日本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作品之多,可以多到让一个中国人不忍卒读,让我们没有勇气面对先人曾经遭受的屈辱和灾难,那些文字中,曾经的日军士兵用日本民族特有的细致把这场大屠杀描述得如同在你眼前再现。
原日本海军第13航空队轰炸机队队长奥宫正武在我所见的南京事件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所见的大屠杀场面:
“在下关刑场附近,从城中开来满载中国人的敞篷卡车络绎不绝,停在仓库中间。”奥宫认出行刑的日军部队属于第九师团第三十六联队,他走进码头的仓库群,看到“两手被绑在背后的十几个中国人,被一个个拉到江岸边几米的地方,用军刀和刺刀惨杀后,投入扬子江中。”“江中只见层层叠叠的尸体,靠近岸边的江水为之阻塞,以肉眼几乎难看出的速度裹挟着尸体艰难流向下游。但,有些人还没有彻底死透,挣扎着向岸边浅湾处逃生,那附近已经是一片血海,因为那里等待他们的,是早有准备的枪击和刺刀。”“整个过程如同流水线一样秩序井然,连大声指挥的人都没有。看来,明显是根据上级的命令在进行。”他向刑场入口的一个下士问道:“这么多中国人,就这样安安静静被带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回答是:“城内,对着在废墟上收拾的中国人问:‘有肚子饿的举手’,然后把举手的装上卡车作出带去吃饭的样子,就完成了呗。”“那么,为什么用日本刀和刺刀行刑呢?”“长官说,为了节省子弹。”
这已经是12月27日,距南京陷落差不多过了两个星期。
仅仅日军第三十旅团一支部队,其指挥官佐佐木道一少将就在手记中记录:“到12月24日共计处刑15000人以上,12月24日至次年1月5日,处刑数千人。”这样的记载车载斗量。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日本人,在今天的态度是承认或默认南京大屠杀存在,但不愿意深入这个话题。日本官方也从不能、不曾也不敢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在日本的相关文献
在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多是近年出版的,由日本老兵提供材料,比较如实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亲历记录。
这大多是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写下的文字。事实上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日本并不是战后才开始的。讲演通信社的野战邮便旗杂志最早曾在1941年2月10日描述了在南京日军曾经进行的大屠杀,并称这是为了“威慑敌人,促使蒋政府放弃抵抗”越是接近现今,这些记录越多而且详细。这是因为到了上个世纪后期,这些老兵大多保持沉默,而今天,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即将离世,一些日本老兵良心发现,开始通过公布其当时日记等方式,重现那时的真相。在日本的这类图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日本老兵躺在床上接受采访的形象。也有一些这类图书是有良知的日本教育界人士主动收集文献编成的。正是由于他们留下的无可辩驳的记录,使任何一个日本人都可以轻易触摸到南京大屠杀无法否认的证据。
这类图书包括——小野贤二等著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第十三师团山田支队士兵的阵中日记、笠原十九司的南京事件——亲历者27人的叙述、星彻及渡边春已等合编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篡改者的败北、南京大屠杀与日本军——幕府山杀害中国战俘事件等。
从日军史料看来,当时南京的中国人并非人人任其宰割。例如,我所见的南京事件中记载,12月23日或24日,有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持刀悄悄潜入日军第三十六联队的士官宿舍,乘夜暗和日军警备松懈的机会,连续杀死多名日军。奥宫的记录中,告诉他这件事的第三十六联队士官称日军小队长级士官就被这个中国人杀死10人或11人。虽然,日军为此进行了血腥的报复,但我依然为这位在日军兽行中不屈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依然有血性的光芒闪烁。这是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献时,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
对于大屠杀中的死亡人数,有些图书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图书都承认和证明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第二类是对日本以外记录南京大屠杀事件文献的翻译,其中包括拉贝日记、马基牧师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秘藏照片中的南京事件等,也包括中国方面的若干文献。这些文献也间接地提供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第三类就是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作品。这里面还可以分成两类。
一部分是若干参加过南京作战的日军,为了否定曾经有过的罪行进行辩解的文章。如原日军士兵吉本荣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虚构的粉碎、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所出版松井大将阵中日记等。这些作品开脱的内容虽然较多,但是由于无法改变史实的存在而软弱无力,如松井大将阵中日记里面多有内容显示松井石根不应为南京大屠杀负责,然而,在法院审理有关人士对此的诉讼中,发现这部日记,居然被田中修改了六百多处!
另一部分是右翼作家和所谓历史学家的作品,主要是对南京大屠杀的种种证据进行质疑,反驳,如东中野修道的南京事件全体像、南京事件证据照片的鉴定、松村俊夫的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等。日本右翼团体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特殊集群,他们顺应一些日本人不愿意相信日军曾经作出如此暴行的精神期望,写作了大量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文献。这些文献在众多历史记载中根本不堪一击,以至于我认为右翼人物写下这些文字时,他们自己都难以相信。只是由于前面提到的民众精神期望,这些荒唐的文献才有了市场。这些文献,政治的目的是第一位的。
真相的遮蔽
对比确证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可以发现两个特点。
第一,确证作品中日方人员提供的证据,否定派的右翼作家总是尽量回避。
第二,确证作品每本书中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人的证明,如松冈环的南京战——寻找封闭的记忆记录了102名日军官兵对大屠杀的证言。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很多都出自同一人之手,像东中野修道的作品,就占了大约1/3。
否定派提出的观点,主要是认为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不足,并想方设法在现有证据特别是中方提供的证据中寻找漏洞,肆意歪曲,大约因为中方大多不能看到他们的作品,也很少有用日语进行反驳的可能。这样,他们的所谓“解析真相”才能得到更多日本人的认同。举例来说,亩本正己的真相,南京事件——拉贝日记检证文中称拉贝记录了南京只有几千中国战俘被杀,而不是中国所说的数字。实际上,拉贝的原文是“日军以几千人为单位将中国残兵拉去杀害”既忽略了拉贝日记中其他地方对于日军杀害平民的记录,也曲解了这句话中“为单位”的关键含义,不知道这是无意的错误,还是故意的误导。
谎言的重复,有时候也会掩盖真理,或许,这就是右翼作家们的目的。也颇有一些日本人表示“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正反两种说法的书都有,没有时间去看,所以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排除过去几十年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能够达到让大多数日本人认识到南京大屠杀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并促其反省,是中日两国历史学家已经共同做到的良好成就。应该承认,一些日本学者,在承认和保存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南京战的作者松冈环,不过是一名有正义感的普通教师。而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日本教育工作者甚至为右翼指责教科书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录为虚构而将其告上法庭,保证了南京大屠杀和日军侵略亚洲各国的内容被保留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在日本,这称为“历史教科书事件”
然而,也有一些右翼分子依然在顽固地阻止这种真相的传播。
例如,日本偕行社原是一个坚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出版机构。但是,由于无可辩驳的证据不断出现,1989年偕行社在新书南京战史中承认了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公布了一些证据(虽然屠杀中殉难的人数它并不同意中国的说法)。结果,它遭到了日本右翼的强烈反对。右翼分子投书威胁出版社,列出了以下五条“反对意见”:一、编辑委员会认为屠杀战俘非法,这在法理上还要商榷。二、即便是有这样的事,你们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把它公开?三、发布的数字不能100%确定核实,就不应该发表意见。四、败坏光辉皇军的名声。五、引发中国国民的不满。
这些指责可以看出多为蛮横而荒谬,而偕行社事实上还是比较右翼的出版社。由此,也可看出日本右翼的嚣张和有关学者的艰难。但是,看到大阪府立图书馆开架阅览室书架上三十多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文献,我觉得对这些日本学者的工作,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在我的调查中,大多数日本人对日军在二战中的暴行,保持一种尽量沉默的态度。在柴岛中心时我曾请教过日语的横山先生(他到日本前曾在我国辽宁某县担任过政协委员)对我讲,这种沉默,其实更多表示的是一种默认,他们期待着自己的民族逐渐忘记这段历史,也更期望他人对这段历史的忘却。今天的日本人不希望被和他们父辈、祖父辈犯下的罪行联系在一起。“欠了人家的债总是不好受的,日本人普遍期望历史的债务被尽快遗忘。”显然,这和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看法正相反。
不能忘却的纪念
我所接触到的日本人,从不会主动和我说起这个话题,仿佛这次惨案已经被遗忘在这个民族的记忆中。即便在南京大屠杀发生70周年的日子,日本的舆论并没有特别的反映,假如对比广岛和长崎,几乎可以用冷淡来形容。看来,在日本人的心中,所谓值得反思的战争伤痛,更多的还是自己体会到的部分吧。
可以感到,日本社会主流对南京大屠杀,是在期望最大限度的回避和遗忘。甚至有的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也应该忘掉这段历史。
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恐怕是永远无法接受这种想法的。
正如我一位朋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写道:“我终于来了。并且明白了一件事:人是有根的。而我的根的一部分已经留在那里,留在南京大屠杀,留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只要再听到这两个词汇就永远不会忘,我是谁,我背负着什么。什么是自己必须扛起的责任。我来了,我明白了,我是那些死难者的同胞啊。”犹太人知道,他们的根已经永埋奥斯威辛。而我,中国人的根,永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记得我当年从纪念馆出来,发过一个誓,等自己有孩子,一定要他来南京,来这里看看。后来和朋友闲聊,提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突然非常严肃地说,等我有了孩子,我发誓一定要领着他去南京,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看。我说,真巧,我也发过这个誓。那一刻,我们都认真盯着对方的眼睛,我们都相信,这个誓言都是真的。
前事不忘,才是后事之师。我知道,假如再和日本人谈起南京大屠杀时,我朋友的话是我最应该告诉他们的。
怎么记忆城市的过去——南京还是最伤感的城市吗?
1998年,新周刊推出“中国城市魅力排行榜”专题,南京被评为“中国最伤感的城市”现在的南京也许还跟多年前的一样,但这座城市的沉痛过去和当下生活纠结在一起,变成了复杂和难以表述的现状。
“如果我不曾得知南京暴行,面对这样一个拥挤而繁荣的城市,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所发生过的一切。”十四年前,当张纯如在南京浩劫中写下这句话时,南京还不是此刻的南京。那时,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一个小房间里建立还不到十年,大多数年轻人刚刚发现这段令人不安的屠城史,城里为数不少的屠杀幸存者还能向人们仔细说起往事。
整个炎热的夏天,经过对九名幸存者的走访,张纯如发现了埋藏在这座城市地下的另一段历史。有人说,正是因此,她陷入了伤感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用自杀了结。但这段历史,能用伤感来形容吗?
沉重的城市
无论六朝、七朝还是十朝古都,南京的历史随着改朝换代往往都免不了一场屠城。经历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这些有据可考的政权,最早的南京城早被埋在层层尸骨下。今天的南京城大致是朱元璋在600多年前建应天府时定下的格局,按照南斗北斗聚合的形态修建的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城墙。
在南京定都的朝代中,明朝是唯一一个算得上长久的,但在南京也只待了七十年不到。朱元璋死后,子孙争位乱作一堆,最后朱棣迁都北京,又造了座北京城。按照邪门的说法,曾在南京定都的其他九个政权没有一个在南京长命到六十岁,如果燕王没有下定决心迁都,明朝有可能就此气绝。事实是怎样的,后人早已无从勘探。术士夜观星相看到的紫金山上的“王气”如今只是大堆的陵寝,曾经可与北京紫禁城齐名的明皇宫也早已毁于纷飞战火和“各种原因”
城南的中华门是为数不多还能诉说这座城市的历史的遗物。从公元前范蠡在这里筑起越城到明朝改造为聚宝门,这道门多次毁于炮火,又多次被重建。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陷唐生智部队看守下的中华门,从这里一路往北开始了三个月的大屠杀。
如今,中华门依然是南京的重要地标,中华门长途客运站是所有自南向北经过南京的客车必到之地。但客车不再会穿过中华门的城门,那里已经是一个宣扬“瓮城古文化”的旅游景点。城楼上两排整齐的士兵手举黄色大明旗守护着城门,近看却是雕塑,头上顶着赞助商的商标。下着瓢泼大雨的清明天,行人躲在侧门下避雨,情侣在废弃的副城楼上低头不语,城门淹没在灰色的水气中,唯有这商标和正门两侧用彩色塑料泡沫竖起的“华表”兴高采烈。收门票的小妹不会知道,70多年的某一天,就是这座现在价值25元/人次的城门失守,唐生智背弃了“共存亡”的誓言坐着小船、扔下了城中的十万部队。
日军也许是穿过城门,也许是跨过城门的废墟,直到最北的下关江边。全城守兵和平民对着三面合围的日军和江上的军舰,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他们当时的情绪。从三岔河一路往东,江边一路都是万人坑,燕子矶的江滩上堆起了五万多人的尸骨。对着江边路上孤立着的一块块大屠杀墓碑,在这座城市,任何情绪都显得无力。
悲伤的主题公园
南京从来不缺墓碑。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墓碑是葬后就被竖起的,有些人是被遗忘了很久才被放进了同一块墓碑下。在那段大多数人还不了解大屠杀的时候,无数尸骨被重建的砖石压得更深。即便是大马路这样民国首都最热闹的商业街,如今也被籍籍无名地晾在了江边。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冤魂。在张纯如到来的十年前,一场重新发掘屠城历史的运动开始了。各家各地寻到了尸骨,幸存者们露出了全身的伤疤,江东门就地建起了屠杀纪念馆,夏天闷热的小房间里,人们看着万人坑里的残骸和发黄的泥土。日本人来了又走,有说真,有说假,但一段阴森的屠城史可以被捏造吗?
二十多年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越建越大,当时的几间小房间在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时被翻新成了一个巨大的博物馆。入门处,一排遭屠杀平民的塑像带领着我们进入广场,解说员解说着广场上这些巨大的雕像都出自我国著名艺术家之手,用艺术形象再现了民族的苦难和不屈。万人墙上记录着有名可考的遇难者,纪念日里常常有白头的老人在哭泣,媒体的闪光灯在闪烁,人群在这里鱼贯而入、鱼贯而出。仿奥斯威辛遇难者纪念馆的矗立的大理石间,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可以花五十块请“平安香”再往外的绿地上是巨大的和平女神像,被组织来的孩子们在这里嬉笑玩闹,照相合影。我们真的能靠这些亡魂来保佑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平安”么?他们的尸骨仍在地下未寒,到底是我们保护他们还是他们保护我们?
每年12月13日,总是天阴,南京城头响着彻耳的警笛。清明重阳,从雨花台到江东门甚至是每一个无名的纪念碑前都会被摆上花圈,年轻人在镜头前宣誓要将祭扫亡灵的传统延续下去。
相比起张纯如来的时候,有更多人知道南京大屠杀了,可幸存者也越来越少。
南京没有日式生活
叶兆言说南京人能忍耐。火炉般的天气、刺骨的寒冷,他们统统忍了。周边上海这样大城市的“欺负”他们也忍了。出自每个人的地方情结,南京人总爱说红楼梦,毕竟跟屠城相比,莺歌燕舞才让普通人喜闻乐见。
南京人每年都要搞“金陵十二钗”的选举,从宝钗黛玉的各前十名中选出“金钗”、“银钗”、“铜钗”还有“最上镜小姐”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在一个城里的选举总会闹得沸沸扬扬,动不动身边就会经过一个“湘云组第四名”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来大概是觉得不够,在夫子庙段的秦淮河边索性竖起了十二钗的像,游客们纷纷跟那十二个雕像合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欢天喜地的地方,却让出租车司机头痛。载着我们的当地司机一听到夫子庙就不高兴:“要是没有夫子庙、没有新街口,我的生活会幸福得多。”他说那里的交通太差,永远在修路,又永远都是外地人,贵而不实在。说到底,秦淮河上修的龙灯、十二钗统统是给外地人看的。
我们在南京一家日式酒店遇见的餐厅服务生高志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喜欢日文的她跑到省会南京学日文,却发现这里的日本人实在少得可怜。有时她会友好地问日本客人饭菜可好“他们就很害怕的样子,可能从来没有中国人在这里对他们这样吧”在餐厅实习的一年多里,她始终没有办法完成锻炼日语的目标。她告诉我们,在这家为了纪念中日友好建立的酒店里,曾经因为出资方是日本人的原因聚集了大多在南京的日本人,可随着日方在几年前的撤资变得客源稀少。日本人越来越少是自然的,中国人又因为它的身份很少进入——至今还有人在网上谩骂酒店外形像一把插入五台山的军刀柄。她说她喜欢日本的干净和日语的好听,大屠杀只是现在那些日本人祖宗干下的坏事,没有必要把仇记在现在这代日本人身上。
对于这样一个小女生,她大可离开南京,到附近的苏州上海甚至真正的日本去实现她的日语梦。可对于这座城市,可以吗?这里满街都是日本品牌的私家车,却不敢有一家出租车公司用日本车;纪念馆里曾经因为使用日产空调遭到痛骂;在美食杂志上的日式餐厅介绍,其他城市会有一大串,而这里只有寥寥几个。
曾经有一段时间,南京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博爱之都”因为即使是一次次的屠城,这里的人们依然忍耐、宽容。在电影里、在图片中、在文字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遭受过蹂躏,可是时间一长,再也没有更多人提起。
张纯如看到的南京也许还跟现在一样:老伯在人行道上来往的自行车中就着凉椅自顾自听周璇唱着“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学生们捧着书走在曾经是“金陵大学”的林荫道上“励学敦行”街边女子自豪地用南京官话跟外地人说“咱南京人不兴二百五”旧城区路边的树枝总不小心就长进了人家窗户。
这座城市有着沉痛的过去,但人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国家、民族、历史、仇恨、痛苦这些大词和每个人的卑微生活纠缠在一起,任何人的情绪都变得复杂,你会发现任何描述都难以启齿。
去南京,亲自凭吊这一切,也许你会知道答案。
陆川解读南京——生死之城生死之问
南京大屠杀,是72年前的事。
侵华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之后长达数月的屠杀,超过30万中国人成为冤魂。在当代中国人的记忆里,没有什么比它更沉重。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么,我们该记住怎样的历史?是侵略者的凶残,遇难同胞的悲惨,还是为复仇而铭记的国耻?
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曼德拉语)——那么,我们又如何选择宽恕?法国哲学家jankelévitch说“宽恕在死亡集中营里已经死亡”宽恕是否在南京这座生死之城中已经死亡?
72年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国产电影不下十余部。今年四月,除了拉贝日记,我们还将看到陆川编剧和执导的南京!南京!。
陆川怀抱探究历史真相的诚意,不止于呈现屠杀与强奸,更表现抵抗与反省。在他的电影里,暴力不是第一位的,仇恨也不是,宽恕也不是,直面人性才是。
这是中国的一位70年代生人与历史的对视。中国的新生代已经有了新的自信、自省意识和承受力,开始再次打开暗黑之盒,走进生死之城,发出生死之问,触摸民族的伤、人类的伤。
中国电影,因陆川的勇气和超然而进步。南京大屠杀,因南京!南京!而展开新的历史与未来的思考空间。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语)。今天,让我们看陆川解读的南京!南京!,看黑暗生命中的亮色,维以不永伤。
来自:新周刊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