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走出校园之前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个月前,我还在壳牌公司做校园招聘,而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创业了。
做的事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原来是为了公司做,现在是为了自己做。
一直想写点儿什么给将要走出校园的同学们——不管大家将要毕业还是要参加暑期实习。
六一刚过没多久,就先从小时候说起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谈理想。每当老师问起“将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这样的字眼。虽然前些天媒体也报道了一个小女孩儿长大后想当城管——便可以对父母这样的小商小贩好一点,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六一的时候收到一个长我几岁的(前)同事的短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渴望长大,长大后又会留恋小时候的纯洁,但愿每个人都童心未泯”
可“但愿”只是愿望,如果再对大学生们问起“毕业后你想做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通常会是“白领”、“公务员”或者“我不知道,边走边看”吧。
不知道这些年是成长了还是退步了。
前两天看法国网球公开赛,有一个挺打动人的广告——一款名表,邀请阿加西和格拉芙出演,帮助各种肤色的小朋友读书、画画。打动我的不是网球巨星的慈善行为,而是小朋友们说的四句话:
ilearntolearn,ilearntorespect,ilearntofindmyway,ilearntobemyself。
尤其最后两句,可以一下把我们拽回十几二十年前,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些小朋友一样自信的说“我学会了走自己的路,我学会了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可能比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多数同学年长一点,但也终究逃不出八零后的整体生态特征——
在父母乃至祖辈人的呵护下,从小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好大学——其他事情都在其次。至于“走自己的路,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这类问题,都“等考上大学再说”
而到今天,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同学,多数人可能已经拿到工作或者出国的offer,或者已经取得继续读书的资格。但不管你拿到的是年薪几十万还是月薪几百,不管你将去海外名校读书还是到一所国内三流院校继续学习,不管你毕业之后就能立刻买房买车还是每月得算计着怎么租房和坐公交,在终于可以“自立”的时候,再也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站在各位同学的立场,如果实际工作经验很少,你也许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都没有经历过,怎么判断那是不是我想要的?”
这是实话。
我想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体验——尽管在bbs上同学们已经能看到很多此类经验分享的文章了。
拿自己的经历来说
很庆幸大三暑假就可以到壳牌实习,更要感谢人大商学院在大四只安排了三门课,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到企业安心实习。
算上暑期实习以及之后的延期实习一直到全职工作,在壳牌总共待了四年。四年中,我从销售部门的实习生,到全职的客户经理,再到负责毕业生招聘市场,四年里,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管是什么工作内容,单从工作本身,难度都不大。倒是像浮沉、杜拉拉升职记这类职场小说所描述的情景一样,人际关系方面才是最费神的。没有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建议读一下,这会让你放下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走入职场之前准备得更充分。
记得我还在壳牌润滑油部做实习生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与一些汽车修理店铺的小老板打交道。客观的说,他们文化层次确实不高,我那时也不太乐意与这些“很土的人”打交道。但壳牌公司的老板当时就告诫我:“千万别瞧不起他们,不说别的,他们收入肯定比在公司里面工作的白领高”当时听到这些挺崩溃的——怎么可能呢?我可是在五百强排名前三的公司里面工作!收入却比不上这些“土”人?——就算表面上不说这些话,心里也是犯嘀咕。后来接触了一些老板后才发现,别看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做事讲诚信,讲良心。他们跟自己的客户称兄道弟,用的不是“专业销售技巧”而就是简简单单的做人。如此简单,但就是能赚钱。
我现在创业也有体会。刚开始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因为自己不懂,就想到了找代理公司——很小规模的民企。最开始只是网上搜了个电话,打过去说明来意,谈了谈代理费用,口头约定之后,对方就立刻开始帮我做企业名称的申报。按理说,我只是给人打个电话,还没见过面,更没走付定金、签合同之类的手续,按自己在外企“正规”的思维习惯,他们应该有所担心——“这个人是个骗子怎么办?我帮他忙活一阵子万一不给钱怎么办?”但不知是因为经验丰富还是其他原因,这家代理公司完全没有这些顾虑,最终只见了一次面,就把注册登记办妥了。
规范吗?确实不规范。而且依照我在商学院和企业学到的思维方式——这样做有风险,而且企业也不可能做大。但不可否认,跟对方合作,我却感到如沐春风。没有看似冗繁但实则对风险控制无多帮助的“系统”、“流程”我们之间靠的就是最朴素的信任。
但在大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对外的业务部门,还是对内的职能部门,公司靠的不是个人能力,而主要是“标准、流程”除去一些冗繁、低效的东西,这些“标准、流程”对公司来讲还是有价值的。处于实际操作层面的个人,并不需要太高超的个人技巧,只要“按规矩办事”就好了。
再看大企业的招聘标准,从校园招“管理培训生”的标准非常高。如果所有的管理培训生都能得到特别的培养(至少是企业所承诺的培养),也倒还好。只是现在同学们都明白,管培招得多了,真正的管培就少了——不是“真的没有”而是“真的很少”
如此对比就可以发现,很多大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已经出现了错位——企业实务中并不需要很出众的个人技能,却按照很高的标准来招聘,少数达到如此高标准的同学拿到offer,实际工作了却发现跟之前的想象差别很大——都不知道公司干嘛用那么严格的标准招我来干这么简单的活,招聘时对我的潜力测试真的是为我将来的发展考虑吗?我真的有那么多机会吗?要弄清楚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同学们能找到早几年工作的师兄师姐,跟他们聊一聊在大企业中的感受,就会知道管培的发展机会有多少,大家生活得是否开心——乃至是否还把“开心”作为生活的目标。
因此,我经常想,如果大企业中的多数就业机会不要被一些“大牛”同学垂青,而让很多不那么有冲劲儿、也不那么反感重复劳动的同学得到的话,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不是会更好?
问题是——
如果这些“大牛”同学放弃到大企业就职,又该去哪儿?
为避免一概而论的偏颇,首先要说:大企业中真正的“管理培训生”值得追求,但决心接受管培offer的同学首先应该多方了解,以判断清楚“此管培是否真管培”
接下来说说所谓的“就业观念”
从之前媒体的宣传口径来说,似乎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应该是“当前找不到工作的同学”而跟“大牛”同学们无关。比如有观点会说:“不要总想着去央企去发达地区就业,到基层、到西部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可这种引导透出了强烈的“等级意识”话里话外总透出这么个让人不爽的潜台词——既然你去不了央企,也去不了发达地区,但总得有个着落吧?基层、西部选人标准没那么高,去那儿好了。
再从同学们自己的心态来看,大家平时喜欢说“某某大牛拿到了某个跨国公司或者大国企的offer”被认为是“大牛”的同学往往也欣然接受,或者表面上谦虚几句,但内心很是受用。但很少有同学会说“某某大牛找到了一份特别适合自己的小公司的工作,真羡慕他每天生活得那么开心”不但这类同学断然不会被冠以“大牛”的称谓,而且就连自己也不敢太瞧得上自己的offer,更是不能很自信地跟别人说“虽然工作单位不大,但自己很开心,因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是因为很欣赏老板的眼光以及企业发展前景,或是因为这份工作能积累自己需要的经验以便将来创业。
可见,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可能不是“一部分同学”而几乎是“所有人”至于当前错误的就业观念为什么能被大家普遍认可,问题在于大家评价就业岗位“好坏”时所使用的标准:
收入(既包含名义工资,也包含隐性收入)社会地位(当然,主要是依附于所在单位而获得的“连带”社会地位,受单位性质影响。如果是企业的话还要看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就业城市(首都、大都市、省会、中型城市、县城、乡镇、农村,高低等级极易排列)
还能列出一些标准,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名”和“利”
追求名利没有错,上面所列的具体标准也没有太大问题,某种程度上,追求这些甚至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潜能,推动社会进步。但问题是,我们误把眼前的收入当成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收入,我们误把眼前能迅速通过就业单位而“自认为获得”的社会地位当成了将来可以拥有很长时间的社会地位,我们还想象着会在毕业时的就业城市生活很长时间(或者至少能先拿下“户口”其他的事慢慢再说——关于户口对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里先不多谈)。
归结一下,我们的问题在于——短视。
举个直观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名校本科的女生,文笔很好,对时事也很感兴趣,同时学习成绩很好,社团活动也很优秀,还有很多公司的实习经历(一个比较典型的校园牛人形象)。
让我们想象一下你毕业后的生活轨迹:
情形一:毕业时,你轻松地获得了五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offer,最终选了其中一家,获得非常高的起薪。在本职工作之外,你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一些公司内部的文体活动,还是公司内部杂志编辑部的成员。随着年龄增长,比如过了十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可能已成为资深的中层管理者;如果不那么顺利的话,你可能换过几次工作,或许已经像很多女白领一样学会了怎样在职场中圆滑的保护自己。闲暇的时候,你可能稍微怀念一下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一读很多年前写过的文章,去咖啡厅与大学时代的好友聊聊天,感叹一下年华易逝,并劝慰自己这就是人生。
情形二:毕业之初,因为没什么背景,也找不到门路,你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报社工作。但你真的很喜欢写文章,所以,就凭着实习时认识的熟人被介绍到一家小杂志社打杂。刚开始,你得学着校对、技术编辑,做些很苦很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但你在工作之外,还是挤出时间写文章,也常跟杂志社的记者、编辑聊天,了解他们怎么工作。一年以后,你终于得到了见习记者的工作机会,这使你的才华充分展示出来,你也借此认识了其他报社的很多同行,终于在毕业四年后有机会来到当初心仪的报社,成为一个版面的主编。你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发挥专长的土壤,你也认为自己管理的这个版面有可能对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产生一些影响,你还知道,自己这么年轻,将来有机会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回忆过去,你很惊叹自己以学校里的出色经历怎么能接受最初那份打杂的工作,但你也知道,如果不从那里开始,生活就到不了你期望中的模样。
哪种情形更好,坦白说,在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显然是有“偏见”的。同学们尽可有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需要明确的是,选择情形一或者情形二不是因为随波逐流,而真的是因为那是你期望的生活方式。
关于情形一,我没有写太多跨国公司中的人际争斗会给你的生活、心态造成的影响;至于我所偏向的情形二,也省掉了诸如毕业时父母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和不支持等“情节”不管哪种情形,似乎都不容易,但说来也没什么特别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不去做,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将一些看似“理想化”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不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还会让你更轻易地得到更快乐。而且,必然的,你将名利双收。前提是,不要短视,稍稍有点耐心。
再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喜欢足球的同学肯定知道温格,这位阿森纳的教练,温文尔雅,被称为“教授”他拥有经济学学位,会说五国语言,但不要以为他有多“学院派”其实20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职业球员。我们或许会带点儿情绪地说“中国的土地上就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男足教练”但别忘了,为什么没有呢?原因可能是:某个成绩很好、实习很好、奖学金很多、足球踢得好、又很懂球、英语口语也不错的男生,毕业后直接去某个大企业工作了——倒不是他觉得自己将来做不了足球教练,也不是他完全没有门路加入一个足球队,而是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足球教练会是他这类人的一种“职业选择”所以,原因不在于“中国的土地”而极有可能仅仅是“你没有做”而已。再比较一下名利——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与一个大企业的高管,名?利?谁比谁好还真不好说。
可见,即便单从“名利”的角度来看,职业选择都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单一。再加上“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不得不从事没什么感觉的行业”这些差别,生活质量、“开心指数”所受的影响可就完全不同了。
此外,还有一个让很多同学“不得不短视”、放不开手脚的原因——孝心。
以前看过一位同学的帖子,说得很伤心,也很真实。他的大意是“如果父母都不在人世,我反而能放得开手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将来没准儿能取得很大的成就——知道自己这么想实在太没良心,但这是真实的想法”这位同学想得很极端,而我觉得更多同学——尤其是家庭不太富裕、上大学已经让父母付出太多的同学——想到的可能是如何能快速地回报父母,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不管出于什么想法,八零后这一代人的就业,与父母的关联程度(既包含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施加的影响,又包含子女选择就业岗位时对父母这一因素的考量)可能是空前绝后。但不管怎样,那种“尽快谋得一份高薪工作,好好孝敬父母”的想法却未必真的是父母最期望的。儿女能这么想,父母当然很高兴,但他们更想看到的还是儿女自己生活得快乐。
关于这一点,印象很深的是歌舞青春(highschoolmusical)中特洛伊和父亲在篮球决赛前的一段对白:
父亲:youknowwhatiwantfromyoutoday?
特洛伊:thechampionship。
父亲:well,that’llcomeoritwon’t。whatiwantisforyoutohavefun。iknowallaboutthepressure。andprobablytoomuchofithascomefromme。whatireallywantistoseemysonhavingthetimeofhislifeplayingthegamewebothlove。yougivemethatandi’llsleepwithasmileonmyfacenomatterhowthescorecomesout。
特洛伊:thankscoach,uhdad。
特洛伊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期望是“获得冠军”——因为父亲(兼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确实对自己要求很严,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真正期望的却是他“享受他们共同热爱的运动”同样的,如果你可以跟父母谈一下内心的想法,也许会发现跟你想象中不同的地方,也许能让我们重新理解父母在“干涉”我们选择就业岗位时的初衷。
父母如此,男女朋友之间,其他任何你所看重的人之间,都该有这样的交流。即使你认为中国和美国的父母对待子女的希望有所不同,也不该以“代沟”或者一句简单的“我的青春我做主”来放弃与他们交流的想法。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从大四放弃保研而选择到壳牌工作,再到放弃壳牌工作而选择自己创业,每一次选择都在挑战父母既有的价值观。每次都要经过很多次的谈话,甚至争论,但最终父母都选择了支持我的决定——倒不是因为他们一定认同我选择的正确性,而是他们支持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拿冠军”、“刚毕业就赚很多钱”、“要结婚就得买房”、“懒得挤公交,得有钱打车、买车”实际上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在父母心中那么重要。
最后,稍微回应一下本节的标题,没有完全否定大企业的意思,而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寻找能把个人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的地方。如果你的个人兴趣与大企业能给你的岗位恰好匹配,你所要做的就自然应该是尽一切努力获得它的offer。否则,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些从没列入“就业方向”的地方有浓厚兴趣,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了——或许你刚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大陆。
然后,想稍微触碰一个敏感一点的话题。
关于公务员
因为录取比例太低,很多没有“背景”的同学只会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选择之一,而不会作为唯一的选择。这种做法挺明智,而这里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大家想做公务员?
稳定,整体收入不错,工作强度不太大,社会地位比较高,还有同学期待将来成为高官——或者退一步讲,即使职位不太高,但手里握有实权——明着的暗着的利益就都少不了。
立足当下的社会现实,上面的说法都是事实。但考虑到同学们现在的年龄和将来的路径,有些建议还是得说。
首先,二十几岁的人,无论在哪个级别的公务员队伍中,都得先老老实实干活——可以把这个当做“熬出头”的必经阶段,因为如果熬个十年二十年的,一旦出头,所能获取的名利就会极速增长。
而我们几乎每天从媒体上看到的“舆论监督类报道”表明现在的公务员队伍问题很多,腐败现象也绝不少见——这一方面表明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加大,但另一方面,也会带给我们无限遐想:假设我在那个位置上,再假设我没那么倒霉被“监督”着,那么
不要忽视甚至嘲讽这种“遐想”这的确很诱人。既然前面说到追求名利无可厚非,而熬出头的公务员似乎又能比较轻松地得到名利,我们为什么不想成为公务员呢?
可问题恰恰在于,即使一切顺利,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将来熬出了头,谁能保证大家还能获得现在已经熬出头的人所获得的收益呢?那时的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会到什么程度?公务员是否还能被简单定义成“官”?简单讲,现在是这样,将来就一定是吗?
哪怕立足现在这个时间点,单从舆论监督的层面,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积极信号:
从很多年前央视仅有的一个栏目焦点访谈,到央视各频道各栏目对上至各大部委的批评,再到近来传闻的新闻联播改版,要增加舆论监督内容,我们又该有什么遐想?
而主流媒体之外,网络舆论监督的能量更是由包含诸位同学在内的年轻人充分地发掘了出来,标志性事件更是不胜枚举。除了这些信号,还有些实例可供借鉴,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2008年曾在南方周末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提到:“人人称羡的香港廉政,其实它也只不过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罢了,在我成长的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还是个警察四处索贿的地方。你能够相信吗?政治的改革,社会的变化,固然要放在足够长远的尺度下衡量;可一经启动,它有时又会迅速得出人意表”
退一步讲,即使政治清明的进展真的没有那么快,大家能够想像一个看上去奇特但极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吗——
一个同学,在学校时,能够针砭时弊,为政治清明呐喊助威;毕业后,如果成了公务员,尤其是“熬出头”的公务员以后,就去履行自己学生时代深恶痛绝的事情——这种生活就算有名有利也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吧?
或许有人会讲:“我没那么高尚,而且对我来讲,有名有利就够了,真的够了。”
此处便要再次引用电影台词,国家宝藏2中尼古拉斯凯奇在挟持总统时的一段对话——
凯奇:别忘了,你是美国总统,先生。无论是出于人性,还是你亲口承诺的护宪誓言,或者是出于历史赋予你的责任。我相信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先生。
总统:现在的人已经不再相信品德了。
凯奇:他们在心里相信。(原文是theywanttobelieve。)
看来,永远别高估了“名利”在你心里的分量,也别低估了内心深处那些高尚的东西——即使你平时脏话连篇,即使你在公交车上从不给老人和小孩儿让座,即使你曾经用什么手法算计过自己的同学甚至好友,也不要低估了品德在你内心深处的力量——只有名利,不会让你心安理得。
所以,对于想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公务员的同学们,一方面,不鼓励大家过于锋芒毕露地对抗当前规则,这既实现不了维护公众利益的初衷,还对自己有害——在这方面,确实得学会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能推进——或者至少跟得上——政治的日渐清明,别再幻想熬出头之后的锦衣玉食,而是多想想自己将来会以怎样的方式做公务员——一个服务型政府的雇员。
之所以把这些话拿来与大家谈,还是源于对同学们的信心,因为这两年大家实在给自己挣足了面子:不要说平时经常发生的由“网络热炒”转化为“保障事件处理公信力”乃至“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事件,就是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地震、奥运会这种级别的大事里面,也总有同学们的身影,让人不由得对新生一代心存敬意。
现在,虽然那些批评同学们的声音仍然不少,而不合时宜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似乎又在渲染很多同学的素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眼看着大家又快要成为被人同情和批评的一代。
但同学们自己总得相信:事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一是大家当前面临的困难没有那么大,至少还是可以克服的。
二是宏观环境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至少你可以用更加清明的心境来适应它,甚至在某个微小的层面上改造它,而且你终将成为有作为的人。
就像魔戒2结尾处,frodo和sam护戒之路上遭遇百般挫折差点丧命后的那段对话——
frodo–ican’tdothis,sam。
sam–iknow。it’sallwrong。
byrights,weshouldn’tevenbehere。
butweare。
it’slikeinthegreatstories,mrfrodo。theonesthatreallymattered。fullofdarknessanddangertherewereandsometimesyoudidn’twanttoknowtheend。becausehowcouldtheendbehappy?howcouldtheworldgobacktothewayitwaswhensomuchbadhadhappened?
butintheend,it’sonlyapassingthing。thisshadow,evendarknessmustpass。anewdaywillcome。andwhenthesunshines,it’llshineouttheclearer。
thosewerethestoriesthatstayedwithyouthatmeantsomething。evenifyouaretoosmalltounderstandwhy,butithinkmrfrodo,idounderstand。iknownow。
folkinthosestories,hadlotsofchanceofturningback,onlytheydidn’t。theykeptgoing,becausetheywereholdingontosomething。
frodo–whatareweholdingonto,sam?
sam–thatthere’ssomegoodinthisworld,mrfrodo。andit’sworthyoffightingfor。
关于公务员,就谈这些吧。
还需要说明一点——
同学们的就业岗位都定了,甚至已经开始工作,刚才说的,是不是有些晚?
是不早,但也没多晚。
只要你决心重新思考就业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反而能想得更明白。
别因为“已经工作了两个月”就觉得自己已经定型。相反,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终结者2018,你会更有感触。
而对即将参加暑期实习的同学,恭喜大家——金融危机看似让你少了很多选择,但却给你一个全新的方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在此处,甚是贴切。
文章写得这么长,本不是原来所预期的。如有同学耐着性子读至末尾,感谢之余也想为诸位理一下思路:
其一,远见。
就业固然不能完全忽略眼前,但更得有远见——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最有热情最感兴趣的事情变成一份事业,你将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过上这种生活,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其二,自信。
自信了,才会抛弃表面上看起来“顺应潮流”的选择,而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发展方向。借用一位清华教授的话来说“你感觉自己走得很顺,是因为你总是顺风而动,可谁又能保证顺风总能把你送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呢?”
其三,主动。
不要以“客观环境”作为借口,也不要以为“等大环境变了,我再改变也不迟”被动等待“被改变”显然不是八零后的作派。这个社会的进步,也不是靠“社会”自己,而是要靠你,你的朋友,以及你们的主动担当。
有些遗憾的是,这篇文章里面引用了太多美国电影台词,料想知识产权方面不会有问题,只怕遭同学耻笑——此人是不是电影看得太多,反而跟现实脱节?脱节一说倒也不太担心,但我突然想到——加入电影制作行业,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演员或者导演,不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方向吗?我们经常评说大陆电影人少有思想,电影作品也少有深度,甚至动不动就笑个场,再恶搞一下。可转念一想,当前从事电影行业的主力军,在读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这个群体的?他们又何时得到过“有思想、有深度”的鼓励?
写了三天,就此搁笔。祝大家好运!
来自:汇贤堂
两个月前,我还在壳牌公司做校园招聘,而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创业了。
做的事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原来是为了公司做,现在是为了自己做。
一直想写点儿什么给将要走出校园的同学们——不管大家将要毕业还是要参加暑期实习。
六一刚过没多久,就先从小时候说起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谈理想。每当老师问起“将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这样的字眼。虽然前些天媒体也报道了一个小女孩儿长大后想当城管——便可以对父母这样的小商小贩好一点,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六一的时候收到一个长我几岁的(前)同事的短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渴望长大,长大后又会留恋小时候的纯洁,但愿每个人都童心未泯”
可“但愿”只是愿望,如果再对大学生们问起“毕业后你想做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通常会是“白领”、“公务员”或者“我不知道,边走边看”吧。
不知道这些年是成长了还是退步了。
前两天看法国网球公开赛,有一个挺打动人的广告——一款名表,邀请阿加西和格拉芙出演,帮助各种肤色的小朋友读书、画画。打动我的不是网球巨星的慈善行为,而是小朋友们说的四句话:
ilearntolearn,ilearntorespect,ilearntofindmyway,ilearntobemyself。
尤其最后两句,可以一下把我们拽回十几二十年前,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些小朋友一样自信的说“我学会了走自己的路,我学会了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可能比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多数同学年长一点,但也终究逃不出八零后的整体生态特征——
在父母乃至祖辈人的呵护下,从小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好大学——其他事情都在其次。至于“走自己的路,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这类问题,都“等考上大学再说”
而到今天,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同学,多数人可能已经拿到工作或者出国的offer,或者已经取得继续读书的资格。但不管你拿到的是年薪几十万还是月薪几百,不管你将去海外名校读书还是到一所国内三流院校继续学习,不管你毕业之后就能立刻买房买车还是每月得算计着怎么租房和坐公交,在终于可以“自立”的时候,再也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站在各位同学的立场,如果实际工作经验很少,你也许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都没有经历过,怎么判断那是不是我想要的?”
这是实话。
我想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体验——尽管在bbs上同学们已经能看到很多此类经验分享的文章了。
拿自己的经历来说
很庆幸大三暑假就可以到壳牌实习,更要感谢人大商学院在大四只安排了三门课,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到企业安心实习。
算上暑期实习以及之后的延期实习一直到全职工作,在壳牌总共待了四年。四年中,我从销售部门的实习生,到全职的客户经理,再到负责毕业生招聘市场,四年里,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管是什么工作内容,单从工作本身,难度都不大。倒是像浮沉、杜拉拉升职记这类职场小说所描述的情景一样,人际关系方面才是最费神的。没有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建议读一下,这会让你放下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走入职场之前准备得更充分。
记得我还在壳牌润滑油部做实习生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与一些汽车修理店铺的小老板打交道。客观的说,他们文化层次确实不高,我那时也不太乐意与这些“很土的人”打交道。但壳牌公司的老板当时就告诫我:“千万别瞧不起他们,不说别的,他们收入肯定比在公司里面工作的白领高”当时听到这些挺崩溃的——怎么可能呢?我可是在五百强排名前三的公司里面工作!收入却比不上这些“土”人?——就算表面上不说这些话,心里也是犯嘀咕。后来接触了一些老板后才发现,别看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做事讲诚信,讲良心。他们跟自己的客户称兄道弟,用的不是“专业销售技巧”而就是简简单单的做人。如此简单,但就是能赚钱。
我现在创业也有体会。刚开始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因为自己不懂,就想到了找代理公司——很小规模的民企。最开始只是网上搜了个电话,打过去说明来意,谈了谈代理费用,口头约定之后,对方就立刻开始帮我做企业名称的申报。按理说,我只是给人打个电话,还没见过面,更没走付定金、签合同之类的手续,按自己在外企“正规”的思维习惯,他们应该有所担心——“这个人是个骗子怎么办?我帮他忙活一阵子万一不给钱怎么办?”但不知是因为经验丰富还是其他原因,这家代理公司完全没有这些顾虑,最终只见了一次面,就把注册登记办妥了。
规范吗?确实不规范。而且依照我在商学院和企业学到的思维方式——这样做有风险,而且企业也不可能做大。但不可否认,跟对方合作,我却感到如沐春风。没有看似冗繁但实则对风险控制无多帮助的“系统”、“流程”我们之间靠的就是最朴素的信任。
但在大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对外的业务部门,还是对内的职能部门,公司靠的不是个人能力,而主要是“标准、流程”除去一些冗繁、低效的东西,这些“标准、流程”对公司来讲还是有价值的。处于实际操作层面的个人,并不需要太高超的个人技巧,只要“按规矩办事”就好了。
再看大企业的招聘标准,从校园招“管理培训生”的标准非常高。如果所有的管理培训生都能得到特别的培养(至少是企业所承诺的培养),也倒还好。只是现在同学们都明白,管培招得多了,真正的管培就少了——不是“真的没有”而是“真的很少”
如此对比就可以发现,很多大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已经出现了错位——企业实务中并不需要很出众的个人技能,却按照很高的标准来招聘,少数达到如此高标准的同学拿到offer,实际工作了却发现跟之前的想象差别很大——都不知道公司干嘛用那么严格的标准招我来干这么简单的活,招聘时对我的潜力测试真的是为我将来的发展考虑吗?我真的有那么多机会吗?要弄清楚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同学们能找到早几年工作的师兄师姐,跟他们聊一聊在大企业中的感受,就会知道管培的发展机会有多少,大家生活得是否开心——乃至是否还把“开心”作为生活的目标。
因此,我经常想,如果大企业中的多数就业机会不要被一些“大牛”同学垂青,而让很多不那么有冲劲儿、也不那么反感重复劳动的同学得到的话,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不是会更好?
问题是——
如果这些“大牛”同学放弃到大企业就职,又该去哪儿?
为避免一概而论的偏颇,首先要说:大企业中真正的“管理培训生”值得追求,但决心接受管培offer的同学首先应该多方了解,以判断清楚“此管培是否真管培”
接下来说说所谓的“就业观念”
从之前媒体的宣传口径来说,似乎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应该是“当前找不到工作的同学”而跟“大牛”同学们无关。比如有观点会说:“不要总想着去央企去发达地区就业,到基层、到西部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可这种引导透出了强烈的“等级意识”话里话外总透出这么个让人不爽的潜台词——既然你去不了央企,也去不了发达地区,但总得有个着落吧?基层、西部选人标准没那么高,去那儿好了。
再从同学们自己的心态来看,大家平时喜欢说“某某大牛拿到了某个跨国公司或者大国企的offer”被认为是“大牛”的同学往往也欣然接受,或者表面上谦虚几句,但内心很是受用。但很少有同学会说“某某大牛找到了一份特别适合自己的小公司的工作,真羡慕他每天生活得那么开心”不但这类同学断然不会被冠以“大牛”的称谓,而且就连自己也不敢太瞧得上自己的offer,更是不能很自信地跟别人说“虽然工作单位不大,但自己很开心,因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是因为很欣赏老板的眼光以及企业发展前景,或是因为这份工作能积累自己需要的经验以便将来创业。
可见,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可能不是“一部分同学”而几乎是“所有人”至于当前错误的就业观念为什么能被大家普遍认可,问题在于大家评价就业岗位“好坏”时所使用的标准:
收入(既包含名义工资,也包含隐性收入)社会地位(当然,主要是依附于所在单位而获得的“连带”社会地位,受单位性质影响。如果是企业的话还要看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就业城市(首都、大都市、省会、中型城市、县城、乡镇、农村,高低等级极易排列)
还能列出一些标准,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名”和“利”
追求名利没有错,上面所列的具体标准也没有太大问题,某种程度上,追求这些甚至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潜能,推动社会进步。但问题是,我们误把眼前的收入当成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收入,我们误把眼前能迅速通过就业单位而“自认为获得”的社会地位当成了将来可以拥有很长时间的社会地位,我们还想象着会在毕业时的就业城市生活很长时间(或者至少能先拿下“户口”其他的事慢慢再说——关于户口对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里先不多谈)。
归结一下,我们的问题在于——短视。
举个直观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名校本科的女生,文笔很好,对时事也很感兴趣,同时学习成绩很好,社团活动也很优秀,还有很多公司的实习经历(一个比较典型的校园牛人形象)。
让我们想象一下你毕业后的生活轨迹:
情形一:毕业时,你轻松地获得了五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offer,最终选了其中一家,获得非常高的起薪。在本职工作之外,你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一些公司内部的文体活动,还是公司内部杂志编辑部的成员。随着年龄增长,比如过了十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可能已成为资深的中层管理者;如果不那么顺利的话,你可能换过几次工作,或许已经像很多女白领一样学会了怎样在职场中圆滑的保护自己。闲暇的时候,你可能稍微怀念一下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一读很多年前写过的文章,去咖啡厅与大学时代的好友聊聊天,感叹一下年华易逝,并劝慰自己这就是人生。
情形二:毕业之初,因为没什么背景,也找不到门路,你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报社工作。但你真的很喜欢写文章,所以,就凭着实习时认识的熟人被介绍到一家小杂志社打杂。刚开始,你得学着校对、技术编辑,做些很苦很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但你在工作之外,还是挤出时间写文章,也常跟杂志社的记者、编辑聊天,了解他们怎么工作。一年以后,你终于得到了见习记者的工作机会,这使你的才华充分展示出来,你也借此认识了其他报社的很多同行,终于在毕业四年后有机会来到当初心仪的报社,成为一个版面的主编。你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发挥专长的土壤,你也认为自己管理的这个版面有可能对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产生一些影响,你还知道,自己这么年轻,将来有机会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回忆过去,你很惊叹自己以学校里的出色经历怎么能接受最初那份打杂的工作,但你也知道,如果不从那里开始,生活就到不了你期望中的模样。
哪种情形更好,坦白说,在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显然是有“偏见”的。同学们尽可有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需要明确的是,选择情形一或者情形二不是因为随波逐流,而真的是因为那是你期望的生活方式。
关于情形一,我没有写太多跨国公司中的人际争斗会给你的生活、心态造成的影响;至于我所偏向的情形二,也省掉了诸如毕业时父母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和不支持等“情节”不管哪种情形,似乎都不容易,但说来也没什么特别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不去做,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将一些看似“理想化”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不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还会让你更轻易地得到更快乐。而且,必然的,你将名利双收。前提是,不要短视,稍稍有点耐心。
再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喜欢足球的同学肯定知道温格,这位阿森纳的教练,温文尔雅,被称为“教授”他拥有经济学学位,会说五国语言,但不要以为他有多“学院派”其实20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职业球员。我们或许会带点儿情绪地说“中国的土地上就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男足教练”但别忘了,为什么没有呢?原因可能是:某个成绩很好、实习很好、奖学金很多、足球踢得好、又很懂球、英语口语也不错的男生,毕业后直接去某个大企业工作了——倒不是他觉得自己将来做不了足球教练,也不是他完全没有门路加入一个足球队,而是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足球教练会是他这类人的一种“职业选择”所以,原因不在于“中国的土地”而极有可能仅仅是“你没有做”而已。再比较一下名利——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与一个大企业的高管,名?利?谁比谁好还真不好说。
可见,即便单从“名利”的角度来看,职业选择都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单一。再加上“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不得不从事没什么感觉的行业”这些差别,生活质量、“开心指数”所受的影响可就完全不同了。
此外,还有一个让很多同学“不得不短视”、放不开手脚的原因——孝心。
以前看过一位同学的帖子,说得很伤心,也很真实。他的大意是“如果父母都不在人世,我反而能放得开手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将来没准儿能取得很大的成就——知道自己这么想实在太没良心,但这是真实的想法”这位同学想得很极端,而我觉得更多同学——尤其是家庭不太富裕、上大学已经让父母付出太多的同学——想到的可能是如何能快速地回报父母,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不管出于什么想法,八零后这一代人的就业,与父母的关联程度(既包含父母对子女就业选择施加的影响,又包含子女选择就业岗位时对父母这一因素的考量)可能是空前绝后。但不管怎样,那种“尽快谋得一份高薪工作,好好孝敬父母”的想法却未必真的是父母最期望的。儿女能这么想,父母当然很高兴,但他们更想看到的还是儿女自己生活得快乐。
关于这一点,印象很深的是歌舞青春(highschoolmusical)中特洛伊和父亲在篮球决赛前的一段对白:
父亲:youknowwhatiwantfromyoutoday?
特洛伊:thechampionship。
父亲:well,that’llcomeoritwon’t。whatiwantisforyoutohavefun。iknowallaboutthepressure。andprobablytoomuchofithascomefromme。whatireallywantistoseemysonhavingthetimeofhislifeplayingthegamewebothlove。yougivemethatandi’llsleepwithasmileonmyfacenomatterhowthescorecomesout。
特洛伊:thankscoach,uhdad。
特洛伊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期望是“获得冠军”——因为父亲(兼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确实对自己要求很严,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真正期望的却是他“享受他们共同热爱的运动”同样的,如果你可以跟父母谈一下内心的想法,也许会发现跟你想象中不同的地方,也许能让我们重新理解父母在“干涉”我们选择就业岗位时的初衷。
父母如此,男女朋友之间,其他任何你所看重的人之间,都该有这样的交流。即使你认为中国和美国的父母对待子女的希望有所不同,也不该以“代沟”或者一句简单的“我的青春我做主”来放弃与他们交流的想法。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从大四放弃保研而选择到壳牌工作,再到放弃壳牌工作而选择自己创业,每一次选择都在挑战父母既有的价值观。每次都要经过很多次的谈话,甚至争论,但最终父母都选择了支持我的决定——倒不是因为他们一定认同我选择的正确性,而是他们支持我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拿冠军”、“刚毕业就赚很多钱”、“要结婚就得买房”、“懒得挤公交,得有钱打车、买车”实际上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在父母心中那么重要。
最后,稍微回应一下本节的标题,没有完全否定大企业的意思,而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寻找能把个人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的地方。如果你的个人兴趣与大企业能给你的岗位恰好匹配,你所要做的就自然应该是尽一切努力获得它的offer。否则,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些从没列入“就业方向”的地方有浓厚兴趣,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了——或许你刚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大陆。
然后,想稍微触碰一个敏感一点的话题。
关于公务员
因为录取比例太低,很多没有“背景”的同学只会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选择之一,而不会作为唯一的选择。这种做法挺明智,而这里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大家想做公务员?
稳定,整体收入不错,工作强度不太大,社会地位比较高,还有同学期待将来成为高官——或者退一步讲,即使职位不太高,但手里握有实权——明着的暗着的利益就都少不了。
立足当下的社会现实,上面的说法都是事实。但考虑到同学们现在的年龄和将来的路径,有些建议还是得说。
首先,二十几岁的人,无论在哪个级别的公务员队伍中,都得先老老实实干活——可以把这个当做“熬出头”的必经阶段,因为如果熬个十年二十年的,一旦出头,所能获取的名利就会极速增长。
而我们几乎每天从媒体上看到的“舆论监督类报道”表明现在的公务员队伍问题很多,腐败现象也绝不少见——这一方面表明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加大,但另一方面,也会带给我们无限遐想:假设我在那个位置上,再假设我没那么倒霉被“监督”着,那么
不要忽视甚至嘲讽这种“遐想”这的确很诱人。既然前面说到追求名利无可厚非,而熬出头的公务员似乎又能比较轻松地得到名利,我们为什么不想成为公务员呢?
可问题恰恰在于,即使一切顺利,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将来熬出了头,谁能保证大家还能获得现在已经熬出头的人所获得的收益呢?那时的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会到什么程度?公务员是否还能被简单定义成“官”?简单讲,现在是这样,将来就一定是吗?
哪怕立足现在这个时间点,单从舆论监督的层面,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积极信号:
从很多年前央视仅有的一个栏目焦点访谈,到央视各频道各栏目对上至各大部委的批评,再到近来传闻的新闻联播改版,要增加舆论监督内容,我们又该有什么遐想?
而主流媒体之外,网络舆论监督的能量更是由包含诸位同学在内的年轻人充分地发掘了出来,标志性事件更是不胜枚举。除了这些信号,还有些实例可供借鉴,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2008年曾在南方周末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提到:“人人称羡的香港廉政,其实它也只不过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罢了,在我成长的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还是个警察四处索贿的地方。你能够相信吗?政治的改革,社会的变化,固然要放在足够长远的尺度下衡量;可一经启动,它有时又会迅速得出人意表”
退一步讲,即使政治清明的进展真的没有那么快,大家能够想像一个看上去奇特但极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吗——
一个同学,在学校时,能够针砭时弊,为政治清明呐喊助威;毕业后,如果成了公务员,尤其是“熬出头”的公务员以后,就去履行自己学生时代深恶痛绝的事情——这种生活就算有名有利也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吧?
或许有人会讲:“我没那么高尚,而且对我来讲,有名有利就够了,真的够了。”
此处便要再次引用电影台词,国家宝藏2中尼古拉斯凯奇在挟持总统时的一段对话——
凯奇:别忘了,你是美国总统,先生。无论是出于人性,还是你亲口承诺的护宪誓言,或者是出于历史赋予你的责任。我相信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先生。
总统:现在的人已经不再相信品德了。
凯奇:他们在心里相信。(原文是theywanttobelieve。)
看来,永远别高估了“名利”在你心里的分量,也别低估了内心深处那些高尚的东西——即使你平时脏话连篇,即使你在公交车上从不给老人和小孩儿让座,即使你曾经用什么手法算计过自己的同学甚至好友,也不要低估了品德在你内心深处的力量——只有名利,不会让你心安理得。
所以,对于想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公务员的同学们,一方面,不鼓励大家过于锋芒毕露地对抗当前规则,这既实现不了维护公众利益的初衷,还对自己有害——在这方面,确实得学会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能推进——或者至少跟得上——政治的日渐清明,别再幻想熬出头之后的锦衣玉食,而是多想想自己将来会以怎样的方式做公务员——一个服务型政府的雇员。
之所以把这些话拿来与大家谈,还是源于对同学们的信心,因为这两年大家实在给自己挣足了面子:不要说平时经常发生的由“网络热炒”转化为“保障事件处理公信力”乃至“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事件,就是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地震、奥运会这种级别的大事里面,也总有同学们的身影,让人不由得对新生一代心存敬意。
现在,虽然那些批评同学们的声音仍然不少,而不合时宜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似乎又在渲染很多同学的素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眼看着大家又快要成为被人同情和批评的一代。
但同学们自己总得相信:事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一是大家当前面临的困难没有那么大,至少还是可以克服的。
二是宏观环境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至少你可以用更加清明的心境来适应它,甚至在某个微小的层面上改造它,而且你终将成为有作为的人。
就像魔戒2结尾处,frodo和sam护戒之路上遭遇百般挫折差点丧命后的那段对话——
frodo–ican’tdothis,sam。
sam–iknow。it’sallwrong。
byrights,weshouldn’tevenbehere。
butweare。
it’slikeinthegreatstories,mrfrodo。theonesthatreallymattered。fullofdarknessanddangertherewereandsometimesyoudidn’twanttoknowtheend。becausehowcouldtheendbehappy?howcouldtheworldgobacktothewayitwaswhensomuchbadhadhappened?
butintheend,it’sonlyapassingthing。thisshadow,evendarknessmustpass。anewdaywillcome。andwhenthesunshines,it’llshineouttheclearer。
thosewerethestoriesthatstayedwithyouthatmeantsomething。evenifyouaretoosmalltounderstandwhy,butithinkmrfrodo,idounderstand。iknownow。
folkinthosestories,hadlotsofchanceofturningback,onlytheydidn’t。theykeptgoing,becausetheywereholdingontosomething。
frodo–whatareweholdingonto,sam?
sam–thatthere’ssomegoodinthisworld,mrfrodo。andit’sworthyoffightingfor。
关于公务员,就谈这些吧。
还需要说明一点——
同学们的就业岗位都定了,甚至已经开始工作,刚才说的,是不是有些晚?
是不早,但也没多晚。
只要你决心重新思考就业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反而能想得更明白。
别因为“已经工作了两个月”就觉得自己已经定型。相反,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终结者2018,你会更有感触。
而对即将参加暑期实习的同学,恭喜大家——金融危机看似让你少了很多选择,但却给你一个全新的方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在此处,甚是贴切。
文章写得这么长,本不是原来所预期的。如有同学耐着性子读至末尾,感谢之余也想为诸位理一下思路:
其一,远见。
就业固然不能完全忽略眼前,但更得有远见——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最有热情最感兴趣的事情变成一份事业,你将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过上这种生活,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其二,自信。
自信了,才会抛弃表面上看起来“顺应潮流”的选择,而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发展方向。借用一位清华教授的话来说“你感觉自己走得很顺,是因为你总是顺风而动,可谁又能保证顺风总能把你送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呢?”
其三,主动。
不要以“客观环境”作为借口,也不要以为“等大环境变了,我再改变也不迟”被动等待“被改变”显然不是八零后的作派。这个社会的进步,也不是靠“社会”自己,而是要靠你,你的朋友,以及你们的主动担当。
有些遗憾的是,这篇文章里面引用了太多美国电影台词,料想知识产权方面不会有问题,只怕遭同学耻笑——此人是不是电影看得太多,反而跟现实脱节?脱节一说倒也不太担心,但我突然想到——加入电影制作行业,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演员或者导演,不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方向吗?我们经常评说大陆电影人少有思想,电影作品也少有深度,甚至动不动就笑个场,再恶搞一下。可转念一想,当前从事电影行业的主力军,在读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这个群体的?他们又何时得到过“有思想、有深度”的鼓励?
写了三天,就此搁笔。祝大家好运!
来自:汇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