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 左岸读书 > 周末阅读学驾随想

周末阅读学驾随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最近在读教师的智慧这本书,虽然这也是一本随大流的书,但在里面还是可以读到许多闪光的地方。比如说,里面提到一个问题:“你会让学生叫你的名字吗?”讲的就非常好,为什么我们要叫王科长、张局长之类的称呼,是一种习惯,还是人们不自觉地进行等级分类,表面上看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却有很大的“杀伤力”为什么不能统一叫王先生、张先生呢?难道这样叫就不尊重了吗?我在想,如果要和孩子交朋友,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也叫叫我们的名字,而不是一听到孩子叫我们名字的时候就跳起来,纠正他们不懂得尊重长辈。

    今天分享书中的一篇文章——学驾随想,很不错。

    也许生来便属于那种爱追逐潮流的人,我从不拒绝被卷入社会上的流行浪潮之中:在八十年代张行、常宽的年代,我学弹吉它并捧回过扬州市首届大学生吉它弹唱第二名的奖杯;后来老聂做了棋圣时我放弃了爱好多年的象棋转下围棋,虽然十几年下来还只是个强初段的水平;再后来赶上电脑热之前买过一台586,等买到第三台(也就是现在家中的那台p2的自攒机)时再也舍不得往上面扔钱了,虽然有点儿冤,但自己的操作水平还是同行中的姣姣者,powerpoint平台的课件也获过奖;99年开始上网,于是在换掉了那只33。6的“猫”儿之后成为苏州第一批宽带用户;接下来还是与网有关——用frontpage做了一个当时可以申请免费空间的个人网站“英文教园”至今还是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推荐主页;在走过了聊天室、网上超市之后我做过k12、人教网的版主,现在是“教育在线(eduol。cn)”的总管,也算得上半个ceo啦,呵呵够神气吧?

    话又说回来,每一次看似潇洒的追逐都伴着形形式式的酸楚与艰辛,毛巾随便挤一把,汗水泪水混起来都可以写几本书了,而且哪一本都绝对比菊荣的随意人生好看。就说现在吧,正碰上中国所谓的“汽车时代”不学车岂不是大大的落伍?于是我一咬牙,决心陪上两个月的工资也来混个“有证族”不过,学驾驶比学做网页辛苦多了,且不提五十多天的赶早场练车的累,也不提师兄弟轮流开车时蹲在后挂车里风沙浴面的感觉,光是师傅的训斥就够你受的!练下来,车技提高了不少,但驾驶以外领悟的东西更多,于是即使没捧上驾证,心里已经觉得值了。下面的心得,算是学习驾驶的一些领悟。

    一、优越感可以有多少

    上车的第一天,师傅将车轮垫得悬了空,然后让我们六个弟子轮流上去做挂档换档的练习,再就是记开车的次序——空档、点火、转向灯、挂档、按喇叭、放离合器,再加上什么“制动要慢踩快放,离合要快踩慢放”等等。几个师兄弟听得瞪圆了眼,十分的入神,而我却很不耐烦。我开过近十年的摩托,对什么离合、制动的原理很明白,而平时我凭着与单位里小车司机的热乎,常常有机会在空地上过过瘾,对开车的常识还是略懂一二的,所以多少有点儿不屑于再陪他们几位练。正好,第二天市局有个会,我便借机请了两天的假,想轻松一下。

    两天后,当我优哉游哉地回到训练场时,我发现几位同门已经像模像样地将车开上了人来人往的公路!而轮到我时,面对满街的行人车辆,我发现手脚跟本不听使唤,头脑里一片空白,那些原本很熟很能理解的“动作要领”早已忘记得干干净净。看到师傅阴沉的脸色,师兄们跑过来指点我。我发现。仅仅过了两天,我原先数年的积累早已不够用了。

    也许做人与做学问也是这样。在一份事业或是职业上浸淫一番,略懂皮毛之后,我们会误以为自己已经走出了很远,于是相对其它初学者滋生出一种优越感。可是,只要在这种怡然自得的优越感中稍作懈怠,也许你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永远抛弃优越感,适量的骄傲是一种不断进取的动力。这种“适量”是多少?学车的经验告诉我:适量就是最多请一天假。

    二、眼光该看得多远

    学车是一定得上路的,而且得上正常行驶的路。初学者最大的毛病莫过于车子走不直。我握着方向盘,眼盯着车前方地上的白线,总想能走得与白线平行。可是再努力,车子还是忽左忽右,成s型扭着拐着前进。

    师傅看不过,冲我一乐,突然说了一番令人感悟的大道理:知道我们建党初期为什么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倾吗?那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现实的奋斗目标。你这眼光只盯着前方五米的地儿,只盯着那左右两条白线儿,车子自然开不直。

    我抬起头,试着看远方,看到一辆辆奔驰而来的车,眼觉得花了。加上没有注意车前的一条坑,猛地一颠,便熄了火。车熄了火,师傅的火自然上来了。他不再提建党的事,狠狠地说:你这眼光该看多远?看到天边,不顾眼前,这理不通嘛!

    那该看多远?我一脸委屈地问。

    前方二十米,余光看五米。师傅居然说得十分的具体。

    虽然二十米与五米之间很难把握得精确,但我试了试,挺不错。车开直了,而且心里也有底儿了。

    挨了批令人不快,但师傅挺有睿智的话令人深思,使人顿悟。这开车看路的道理与在人生之路上攀援的道理何尝不是相似?若是你总盯着眼前,没有长远的目标,这会使你不断地走弯路,更可怕的是看不到潜在的危险、迷失方向。反之,若是你好高骛远,以致于全然不顾眼前,这难免会使你带着五光十色的梦幻,茫然栽进现实的沟壑之中。

    人的眼光要看多远?答案是:二十米。看着二十米外的目标,用你的余光留心眼前的五米(当然还得偶尔扫一眼后视镜),你可以将全局了然于胸,在沉着与自信中驶向成功。

    三、赞扬的话该说多少

    看惯了物质奖励或是行政表扬,我内心一直觉得口头的赞赏价值有限,而且也认为自己早过了喜欢夸奖的岁数。然而,自从开始学车,我们也就开始了看师傅冷脸的日子,开始觉得“被表扬”的珍贵。

    我们的师傅算是个文化人,喜欢读书看报,不像有些教练嘴里满是粗话。但他的“职业病”仍然很明显:一是爱拉着脸,用冷眼批评我们的一次次洋相。二是爱唠叨,为一点小事说个没完没了,而且还引经据典地拾掇人。真是“不怕动作难,就怕教练烦”!十几天开下来,大家觉得彼此都有不少进步,谈起来多少有点沾沾自喜。这时师傅在一边冷冷一笑:哼哼,像这样学下去,想考试过关差远呐,门儿没有!说得大家满头的丧气。

    我的桩考的水平一直在同门师兄弟中最差,师傅每次看我将标杆撞得东倒西歪的时候,都会极不耐烦地训几句。由于担心挨训,每次练桩我都会十分紧张——除非师傅休息去了。只要他在,我眼睛的余光里看到的不是标杆与边线,而是他拉长了的黑脸。

    然而有一天中午,我因为推不掉应酬而稍喝了点白酒。下午训练时,恰好临时换了一个桩场,几位师兄弟顿感不适应,纷纷“落马”师傅的脸“唰”地拉得像连裤袜般。轮到我上场了,出乎意料的是,我带着三分酒意,凭着感觉,居然两轮全过!师傅露出了极罕见的笑容,对大家道:今天他发挥得最好!他平时训练得认真,就不怕换场地!听到了表扬,我仿佛一下子找回了自我。说实在的,我数年来第一次发现,我依然像小学生一样喜欢得到认可,得到欣赏。打那以后,我的桩考水平一直很稳定,最后正式考试时,也是一把过关。

    反思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时,我发现自己过于吝啬表扬。表扬似乎是一枚糖果,只有成绩一直拔尖的或是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才能偶尔得到。批评倒像是一把利剑,永远高悬在学生们的头上,而且批评的理由总是太多——你骄傲自满、你不思进取、你悟性太差其实,当我们再做一次学生时,常常会发现这些批语过于武断,过于尖刻,被太多地滥用。就在这种不成比例的褒贬之间,有多少学生的信心与自尊心被碾磨得粉碎!其实,真正的名师往往是严格与亲善的完美统一:他们既对学问一丝不拘,又能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近远期目标,并为学生点滴的成就而喝彩,会欣赏学生才会当好教师。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不断肯定、不断激励的教育。

    在课上课外(甚至在各个行业中),赞扬的话要说多少?我想只要是真诚的,那就越多越好。在得到欣赏的教育中学生是幸福的,只有学生幸福,教师才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