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 左岸读书 >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生三大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这一阶段是表象世界,通过身体感官了解客观存在。)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这一阶段是意识世界,更多是主观的投射。补充南师的说法,这一阶段的本质并不是虚幻而是怀疑,怀疑以往的认知,是极为重要的探索过程,是为了获得真正的“知”)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这一阶段是自由世界,完成对自我的认识。至此,身体和灵魂已拥有了独立、清澈和宁静,一切无可无不可,山水可以是山水,只管远观近赏走进去,与我无妨,透过山水我还是我,山水也可以不是山水,是或不是之间来去自由。)

    很幸运的是我还在sujie那儿看到了关于这三层境界的应用,是关于个人、团队碰到的一些纠结的情况,在面对产品方向时该何去何从,对我们的职业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层:见山是山。

    当我们感觉总是对某件事情很容易做出判断的时候;或者别人太傻,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优化都不做的时候,要怀疑一下,是不是自己知道的太少了,所以也没什么可分析琢磨的?

    好比问你有多少资产的时候,能回答得快而确定,并不是什么好事。

    我不否认有帕累托改进(在总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但绝大多数现实工作中的情形是“有得必有失”如果你发现做一个改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很可能是你站得低看得近,或者说你考虑到的“全部”只是更大的系统里的一部分,所谓的“坏处”在其他部分体现出来了,这时候找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人讨论,他很容易发现问题。

    作为一个基层员工,绝大多数时候只能执行战略,但在我们感觉到战略有问题、或者有更好的方向的时候,不妨去找老板们聊一下。倒不是说要去挑战权威,这种情况下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比老板少,考虑问题比老板简单,所以做出了不同的判断,以请教的口吻找高手解惑,本身就是一件对自己提升很大的事情,如果碰巧发现真的是我们对了,那更是一次惊喜。

    第二层:见山不是山。

    当我们渐渐的视野开阔了一点,知道得多了一点,对任何一件事情,都一下子可以看到其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于是,陷入了另一种纠结,做判断反而不容易了,开始患得患失,摇摆不定。

    做一些探索性的业务,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团队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把方向看得很清楚。这时候怎么办?一直纠结下去,直到看清楚?通常,除了做出结果,永远没有人能看清楚,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乐观一点说“择优录用”悲观一点是“多害相权取其轻”更有甚者是“随便”坚定一种选择,往下走,哪怕错了,也至少能证明这条路走不通,可以总结出一个失败案例吧,囧。

    这个时候团队中的争论很多,可以讨论,可以怀疑,可以不认可,但在想不出更好方案的时候,就闭嘴,按某一种方案往下走,切忌犹豫不前,走着走着,总会看到一些新东西的。

    第三层:见山还是山。

    个人继续发展,总有几个会变成巨牛无比,一眼看穿世事的。有这样的能人,对公司、对产品,是狗屎运,也是纠结。好比诸葛亮。

    他似乎乐于把任务分解了,让下属a去做啥、b去做啥、c去做啥,但就是不告诉你背后的目的和那张完整的图景,tmd,你不要管,我都想好了,天机不可泄露。于是,每件事情单独看来都有些莫名其妙,比如“许败不许胜”只有诸葛同学自己心里清楚整个战略规划。完事以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军师是这么想的啊,真nb啊真nb,然后诸葛同学又可以在大冷天得意的扇着鹅毛扇,轻抚胡须,外表淡定,内心激动的享受围观群众的膜拜了。

    好吧,孔明是绝顶聪明的人,我不妨好意揣测,他不说目的和图景,是因为abc都太挫了,只能做执行工作。继续乱侃,诸葛同学作为蜀国高层,直接与执行层对接,似乎也算是团队的纠结吧。另一方面,渐渐的,abc对孔明已经形成了信任+个人崇拜,已经习惯于听从吩咐,说“得令!”这对打仗的将才,似乎ok,但对做产品的,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