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元逊使蜀,傲气凌神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时,武昌王宫已被临时当做帝王行宫,朝中大臣一致提议把吴国都城迁至建邺,并且把武昌改为陪都,而这个提议也被孙权准许,不日他们便将都城迁至建邺城。
宫殿内,吴国文武百官接受孙权册封后意气风发,他们站在这座帝王行宫里,脸色显得颇为骄傲与兴奋,而站在一旁的丞相顾雍走了出来向孙权行了一礼。
“陛下,如今您荣登大宝,进位九五昭告天下,但还是应当派遣使者呈送国书通知我们的盟友,并且依旧承认大汉为我大吴的盟友。
若想与魏国一较高下,我大吴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条路必须要与蜀国共同来走下去,否则,单打独斗,我们两国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
“嗯,元叹说的在理,朕即位大宝,昭告天下,但蜀国方面可能会以为朕僭越大汉,实则朕顺应天意,武昌黄龙降世,这是帝王征兆,想来对方也不会说什么,是吧子瑜?”说着,孙权的眼神突然看向站在顾雍身后刚刚官拜大将军的诸葛瑾饶有兴味地问道。
身为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兄长,这一点就够他在孙权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也只能承受着这万钧压力。
“陛下说的是,应当派出使者向蜀国呈送国书来表明陛下是顺应天意登基称帝,而并非是僭越大汉而自立称帝。”
“那,该派谁去担任这个使者可好呢?”孙权依旧盯着眼前的诸葛瑾又提了一度声音问道。
群臣见孙权的眼睛依旧盯着诸葛瑾,所有人都理解了他的意思,紧接着他们又把眼神转移到了身后的骑都尉诸葛恪的身上。
本就想一展外交才华的诸葛恪见群臣都在盯着自己和父亲诸葛瑾,他当今便清楚孙权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了,于是他抬着头在群臣的瞩目下来到众人面前向孙权拱手一礼。
“陛下,臣诸葛恪愿出使蜀国,呈送国书,以解陛下忧虑!”
见诸葛恪竟然直接走了出去,诸葛瑾想劝住他,但仔细一想,孙权一直都对蜀国方面尤其是他和诸葛亮的关系耿耿于怀,倒不如让与太子孙登交好的儿子诸葛恪来证明他们一家对吴国的忠心。
于是诸葛瑾便抬起头看向站在面前背着自己的诸葛恪与面对着他的孙权默默不语,想要看一看孙权究竟什么意思。
孙权见诸葛恪走上前来请缨出使蜀国大为赞赏,他颇为高兴地点点头对诸葛恪说道:
“哈哈,朕有元逊之才,何愁与蜀国外交不定?那此次朕便委托你为出使蜀国的使者,抵达蜀国后,一定要好好展现我大吴的风采!”
“请陛下安心,元逊定不会辜负陛下期望,此去蜀国,元逊定会一展我大吴雄风!”诸葛恪此言倒是太过盛气凌人,不过这正是孙权喜闻乐见的事情,他就喜欢如此直率开放的人。
既然孙权答应诸葛恪主动请缨出使吴国,那么陆逊也就没有理由再行劝阻之事。
其实所有人都很清楚诸葛恪的才能与性格,包括陆逊和顾雍这两个吴国文武一把手也在内,他的才能出众吴国文武上下皆知,但反观他的性格也太过奔放张扬,态度太过高傲。
在一次对诸葛亮北伐的讨论中,群臣都在夸赞与吸取他的教训,只有诸葛恪站了出来认为叔父诸葛孔明乃是愚忠之人,不懂得变通,就因这件事情他就被其父诸葛瑾怒斥一顿。
“好,朕命你明日率领大吴使团前去蜀国,待元逊归来,朕为你接风洗尘!”孙权颇为高兴地对诸葛恪说道。
见孙权如此重视自己此次的出使任务,诸葛恪心中清楚,这次无论如何也得给孙权一份满意的交待。
退朝后,诸葛瑾同儿子诸葛恪一起离开了行宫,整整一个多时辰诸葛瑾都在提心吊胆,生怕儿子说错话,但总体来看还可以。
只不过对于这次出使蜀国,诸葛恪的表现显得略微轻浮,诸葛瑾看着他依旧傲气的神色意味深长地说道:
“元逊,此次出使蜀国的任务,并非如你征战平定山越那样简单,要知道这关乎于两国之间的关系,你可要把你的性格收敛一番。”
“父亲,难道你真的以为陛下就这么想屈尊于蜀国之下吗?名义上是联盟,实际上呢?当年陛下就因为被关羽骂了一句虎女安能嫁给犬子,就背弃盟约夺取荆州。
说白了,这一切只不过是陛下的局,什么吴蜀联盟,只是两方寻求发展的一个缓冲区而已,待两国实力崛起的那一天,这盟约自然不攻自破。”诸葛恪倒是看得比他父亲透彻,只不过当下两国实力依旧如此羸弱,还是不能与魏国一较高下,因此只能以联盟的措施来维持两国国家的安全。
说着,父子二人离开了皇宫,在路上他们碰见了张昭的儿子张休,并且诸葛恪出使蜀国的事情也被他知晓,但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这边一有消息,张昭那边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
“拜见大将军。”张休见到诸葛瑾的一刹那,恭恭敬敬地拱手拜道。
看着张休出现在面前,诸葛瑾笑了笑,然后回了一礼问道:
“叔嗣,令尊近期如何?”
“家父身体蛮好,只不过前些日子得知陛下登基即位,他的心情有些不怎么好……”张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于是转而向一旁的诸葛恪问道:“………听闻早朝时,元逊你主动请缨出使蜀国,真是可喜可贺啊。”
“哈哈,这没有什么可值得庆贺的,此去蜀国担任使者,这个任务倒也沉重。”诸葛恪在张休面前还是不太好说话的,毕竟他是张昭的儿子。
张休见这父子二人神色颇为异常,也只能点点头回答道:
“这倒是……(果然是一家人呀,我爹一下台,你们就开始各种张扬,真不知道当初到底是谁扛起大吴内政的大旗的。)”
………
而这时行宫内,陆逊依旧在那里没有离开,他对于诸葛恪出使蜀国的态度还是有些持反对的,只因为他是琅琊诸葛家的人。
“伯言,朕知道你心里的顾虑,年轻人嘛,总要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元逊虽然外表看起来轻浮傲气,但内在办事却是一点不含糊。”孙权也发现陆逊心中的顾虑,于是好言相说劝他打消顾虑。
其实孙权也很清楚,诸葛恪年轻,又是太子的好友,只有多给他拉一些朋党,日后他即位也好放心。
而陆逊对于孙权的举动虽然理解,但是诸葛恪的性格确实让他十分担忧,倘若有朝一日诸葛恪当权,很难保证他是否能够带领吴国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此时,武昌王宫已被临时当做帝王行宫,朝中大臣一致提议把吴国都城迁至建邺,并且把武昌改为陪都,而这个提议也被孙权准许,不日他们便将都城迁至建邺城。
宫殿内,吴国文武百官接受孙权册封后意气风发,他们站在这座帝王行宫里,脸色显得颇为骄傲与兴奋,而站在一旁的丞相顾雍走了出来向孙权行了一礼。
“陛下,如今您荣登大宝,进位九五昭告天下,但还是应当派遣使者呈送国书通知我们的盟友,并且依旧承认大汉为我大吴的盟友。
若想与魏国一较高下,我大吴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条路必须要与蜀国共同来走下去,否则,单打独斗,我们两国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
“嗯,元叹说的在理,朕即位大宝,昭告天下,但蜀国方面可能会以为朕僭越大汉,实则朕顺应天意,武昌黄龙降世,这是帝王征兆,想来对方也不会说什么,是吧子瑜?”说着,孙权的眼神突然看向站在顾雍身后刚刚官拜大将军的诸葛瑾饶有兴味地问道。
身为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兄长,这一点就够他在孙权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也只能承受着这万钧压力。
“陛下说的是,应当派出使者向蜀国呈送国书来表明陛下是顺应天意登基称帝,而并非是僭越大汉而自立称帝。”
“那,该派谁去担任这个使者可好呢?”孙权依旧盯着眼前的诸葛瑾又提了一度声音问道。
群臣见孙权的眼睛依旧盯着诸葛瑾,所有人都理解了他的意思,紧接着他们又把眼神转移到了身后的骑都尉诸葛恪的身上。
本就想一展外交才华的诸葛恪见群臣都在盯着自己和父亲诸葛瑾,他当今便清楚孙权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了,于是他抬着头在群臣的瞩目下来到众人面前向孙权拱手一礼。
“陛下,臣诸葛恪愿出使蜀国,呈送国书,以解陛下忧虑!”
见诸葛恪竟然直接走了出去,诸葛瑾想劝住他,但仔细一想,孙权一直都对蜀国方面尤其是他和诸葛亮的关系耿耿于怀,倒不如让与太子孙登交好的儿子诸葛恪来证明他们一家对吴国的忠心。
于是诸葛瑾便抬起头看向站在面前背着自己的诸葛恪与面对着他的孙权默默不语,想要看一看孙权究竟什么意思。
孙权见诸葛恪走上前来请缨出使蜀国大为赞赏,他颇为高兴地点点头对诸葛恪说道:
“哈哈,朕有元逊之才,何愁与蜀国外交不定?那此次朕便委托你为出使蜀国的使者,抵达蜀国后,一定要好好展现我大吴的风采!”
“请陛下安心,元逊定不会辜负陛下期望,此去蜀国,元逊定会一展我大吴雄风!”诸葛恪此言倒是太过盛气凌人,不过这正是孙权喜闻乐见的事情,他就喜欢如此直率开放的人。
既然孙权答应诸葛恪主动请缨出使吴国,那么陆逊也就没有理由再行劝阻之事。
其实所有人都很清楚诸葛恪的才能与性格,包括陆逊和顾雍这两个吴国文武一把手也在内,他的才能出众吴国文武上下皆知,但反观他的性格也太过奔放张扬,态度太过高傲。
在一次对诸葛亮北伐的讨论中,群臣都在夸赞与吸取他的教训,只有诸葛恪站了出来认为叔父诸葛孔明乃是愚忠之人,不懂得变通,就因这件事情他就被其父诸葛瑾怒斥一顿。
“好,朕命你明日率领大吴使团前去蜀国,待元逊归来,朕为你接风洗尘!”孙权颇为高兴地对诸葛恪说道。
见孙权如此重视自己此次的出使任务,诸葛恪心中清楚,这次无论如何也得给孙权一份满意的交待。
退朝后,诸葛瑾同儿子诸葛恪一起离开了行宫,整整一个多时辰诸葛瑾都在提心吊胆,生怕儿子说错话,但总体来看还可以。
只不过对于这次出使蜀国,诸葛恪的表现显得略微轻浮,诸葛瑾看着他依旧傲气的神色意味深长地说道:
“元逊,此次出使蜀国的任务,并非如你征战平定山越那样简单,要知道这关乎于两国之间的关系,你可要把你的性格收敛一番。”
“父亲,难道你真的以为陛下就这么想屈尊于蜀国之下吗?名义上是联盟,实际上呢?当年陛下就因为被关羽骂了一句虎女安能嫁给犬子,就背弃盟约夺取荆州。
说白了,这一切只不过是陛下的局,什么吴蜀联盟,只是两方寻求发展的一个缓冲区而已,待两国实力崛起的那一天,这盟约自然不攻自破。”诸葛恪倒是看得比他父亲透彻,只不过当下两国实力依旧如此羸弱,还是不能与魏国一较高下,因此只能以联盟的措施来维持两国国家的安全。
说着,父子二人离开了皇宫,在路上他们碰见了张昭的儿子张休,并且诸葛恪出使蜀国的事情也被他知晓,但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这边一有消息,张昭那边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
“拜见大将军。”张休见到诸葛瑾的一刹那,恭恭敬敬地拱手拜道。
看着张休出现在面前,诸葛瑾笑了笑,然后回了一礼问道:
“叔嗣,令尊近期如何?”
“家父身体蛮好,只不过前些日子得知陛下登基即位,他的心情有些不怎么好……”张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于是转而向一旁的诸葛恪问道:“………听闻早朝时,元逊你主动请缨出使蜀国,真是可喜可贺啊。”
“哈哈,这没有什么可值得庆贺的,此去蜀国担任使者,这个任务倒也沉重。”诸葛恪在张休面前还是不太好说话的,毕竟他是张昭的儿子。
张休见这父子二人神色颇为异常,也只能点点头回答道:
“这倒是……(果然是一家人呀,我爹一下台,你们就开始各种张扬,真不知道当初到底是谁扛起大吴内政的大旗的。)”
………
而这时行宫内,陆逊依旧在那里没有离开,他对于诸葛恪出使蜀国的态度还是有些持反对的,只因为他是琅琊诸葛家的人。
“伯言,朕知道你心里的顾虑,年轻人嘛,总要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元逊虽然外表看起来轻浮傲气,但内在办事却是一点不含糊。”孙权也发现陆逊心中的顾虑,于是好言相说劝他打消顾虑。
其实孙权也很清楚,诸葛恪年轻,又是太子的好友,只有多给他拉一些朋党,日后他即位也好放心。
而陆逊对于孙权的举动虽然理解,但是诸葛恪的性格确实让他十分担忧,倘若有朝一日诸葛恪当权,很难保证他是否能够带领吴国走向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