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空中霸主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空军发展成为全球头号空军,到战争结束时拥有的战术飞机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而且拥有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螺旋桨战斗机,战术航空兵更是成为了地面部队的主要支援力量,但是与之相比,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更加令人畏惧,而且优势更加明显。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强大的战略航空兵是中国打赢大战的三大军事支柱之一。
相反,并没有人给中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这么高的评价。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空军拥有二万八千多架中型与重型轰炸机,仅“超级空中霸王”式重型轰炸机就多达八千架,而“空中霸王”等重型轰炸机超过了一万架,反而是中型轰炸机只有不到一万架。
这支强大的空中力量,足够让任何一个国家感到畏惧。
说白了,如果当时再次爆发战争的话,哪怕是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都能把敌国炸到投降。
当然,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在战后也进行了大规模裁军。
到一九五四年的时候,中国空军的轰炸机数量缩减到了一千六百架,其中包括一千二百架重型轰炸机与四百架中型轰炸机。
因为中国zhèng fu限制重型轰炸机出口,所以只有部分退役的中型轰炸机被当做过剩军事物资出售或者是赠送给了友好国家,而所有裁减下来的重型轰炸机部分直接销毁,更多的则是被送往西北的飞机坟场。
只是,相对而言,战略航空兵在战后最初几年里的日子过得最为轻松。
这就是。在战略弹道导弹问世之前,战略航空兵是中**队仅有的战略打击能力。而重型轰炸机是当时唯一的核武器运载与投掷工具,所以就算中国空军大规模裁军,都保留下了一支规模足够大的轰炸机队伍。
当然,受到大裁军影响,战略航空兵也在战后迅速沦落为了核武器投掷部队。
说白了,当时战略轰炸机的唯一价值就是用来向敌国投掷核炸弹,即作为最后的战略打击手段而存在。
显然,在战后最初几年,因为核弹头数量有限。所以没有必要保留太多的轰炸机。
更重要的是,动力革命也影响到了轰炸机,即宣告了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轰炸机即将退出战争舞台。
在此情况下,中国空军自然没有理由保留太多的轰炸机。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空军在一九五四年取消了h-x项目。当时。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工程试制,即已经制造出了第一架样机。这种配备了八台六千千瓦级活塞发动机的超级轰炸机计划用于取代“超级空中霸王”能够在携带十八吨炸弹的情况下飞行二万二千公里。即能够从中国中部地区的空军基地起飞,直接飞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投下了下带的十二枚核炸弹之后返回出发基地。问题是,这种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六百六十公里,巡航速度为每小时五百四十公里,最大升限只有一万三千米。根本不可能在战斗中应付敌人的防空战斗机。要知道,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都超过了每小时八百五十公里。升限更是在一万五千米以上。
h-x下马之后,中国空军立即启动了喷气式轰炸机的研制工程。
因为轰炸机是当时仅有的战略打击力量,所以喷气式轰炸机项目备受重视,成为裁军浪潮中少数得到zhèng fu与国民议会全力支持的军备项目,而且也是整个五零年代投资最大的军备项目。
可以说,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在战后赢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在五零年代,中国空军总共有十多个轰炸机项目,而且很多在后来看来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比如,在一九五二年,中国空军就启动了一个混合动力轰炸项目,即为轰炸机同时配备活塞发动机与喷气发动机,而且以活塞发动机为主,喷气发动机只在起飞与加速的时候提供动力。
又比如,在一九五三年启动的z-53项目中,采用了飞翼布局,四台喷气式发动机全部安装在机翼里面,而弹舱则设置在机翼zhong yāng,飞行员座舱在机翼zhong yāng前端,飞机通过十二对水平气动翼面加以控制。
受五零年代大发展影响,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六零年代迎来了收获时期。
在六零年代的十年里,中国空军总共接受了八种不同型号的轰炸机,其中七种轰炸机的服役时间均没有超过十年!
可以说,这也正是五零年代全面投资的必然后果。
当时,受经费不受严格限制影响,中国空军几乎采购了所有通过完成试飞的轰炸机,而且每一种轰炸机的采购数量都在一百架以上。问题是,每当获得了性能更好的轰炸机,中国空军就会毫不犹豫的淘汰掉之前采购的轰炸机,哪怕只服役了短短几年,甚至是在两年前才正式装备部队。
显然,这是极大的浪费。
这样的情况,别说在冷战结束之后,即便在冷战时期也不多见。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原因就是,中国在五零年代根本就没有研制出性能足够先进、也足够可靠的战略弹道导弹,也就没有取代轰炸机的战略打击工具,从而不得不把重点放在轰炸机上,希望通过巨大的投入获得可靠的战略打击力量。
显然,到了六零年代,这种发展方式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关键就是,第一种性能可靠的固体燃料战略弹道导弹在六零年代研制成功,而且中国海军也完成了战略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并且研制出了射程足够远的潜射弹道导弹,打破了空军在战略打击能力上的垄断地位,让中**方、zhèng fu与国民议会有了第二个选择,也就不会继续支持空军在轰炸机上浪费资源。
事实上,在六零年代末,甚至有人提出应该让轰炸机退役。
原因就是,轰炸机需要飞行十多个小时才能把核弹头投到敌国领土上,而战略弹道导弹与潜射弹道导弹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毁灭敌国。如此一来,在全面核战争中,没等轰炸机投下核弹,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所幸的是,中**方坚决反对让轰炸机退役,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这就是,轰炸机的灵活性,为zhèng fu当局在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战略武器都不具备的能力。要知道,导弹发射出去之后就无法控制,而轰炸机在起飞之后依然可以返回。也就是说,在遇到重大战略威胁的时候,中国当局可以首先让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起飞,以此向对手传达战略信号,而接下来的十多个小时,足够让双方的决策层认清战略对抗的后果,也就获得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危机的机会,而使用战略弹道导弹则不具备这样的可能性。
这一点,在菲律宾导弹危机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轰炸机能够保留下来,也与一种在五零年代开始研制,于一九六零年开始大规模装备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有关。
这就是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大规模参战的h-56型轰炸机。
事实上,h-56型轰炸机能够在同时代的八种轰炸机中幸存下来,得到中国空军的认可与大规模采购,不是其性能有多么先进,而是过于平庸,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以及由此带来的低廉价格。
当然,h-56的成功,也与危地马拉战争有关。
这种配备了八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二百四十吨,能够运载三十吨炸弹飞行一万八千公里,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一万一千公里的轰炸机在六零年代就制造了一千二百多架。在危地马拉战争爆发时,h-56最先参战,并且通过地毯式轰炸,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弹药投掷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的表现,证明了h-56执行常规打击任务的价值。
结果就是,在危地马拉战争之后,中国空军让另外三种轰炸机全部退役,只保留了一千二百架h-56。
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里,h-56是中国空军唯一的轰炸机。
显然,对中国空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虽然轰炸机在战略打击力量中已经退居末席,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中的地位在战略核潜艇与战略弹道导弹之后,大部分时候充当的是战略反击力量,但是只要中国维持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而且重视战略反击力量,那么战略轰炸机就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就需要先进的战略轰炸机。
顾祝同在一九八零就出任国防部长,就启动了新式轰炸机的研制工作。
当时,中国空军只希望获得一种用来替代h-56的新式轰炸机,而且对性能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成为中国空军轰炸机的绝唱,而且即将诞生的新式轰炸机将彻底改变轰炸机的面貌。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空军发展成为全球头号空军,到战争结束时拥有的战术飞机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总和,而且拥有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螺旋桨战斗机,战术航空兵更是成为了地面部队的主要支援力量,但是与之相比,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更加令人畏惧,而且优势更加明显。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强大的战略航空兵是中国打赢大战的三大军事支柱之一。
相反,并没有人给中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这么高的评价。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空军拥有二万八千多架中型与重型轰炸机,仅“超级空中霸王”式重型轰炸机就多达八千架,而“空中霸王”等重型轰炸机超过了一万架,反而是中型轰炸机只有不到一万架。
这支强大的空中力量,足够让任何一个国家感到畏惧。
说白了,如果当时再次爆发战争的话,哪怕是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都能把敌国炸到投降。
当然,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在战后也进行了大规模裁军。
到一九五四年的时候,中国空军的轰炸机数量缩减到了一千六百架,其中包括一千二百架重型轰炸机与四百架中型轰炸机。
因为中国zhèng fu限制重型轰炸机出口,所以只有部分退役的中型轰炸机被当做过剩军事物资出售或者是赠送给了友好国家,而所有裁减下来的重型轰炸机部分直接销毁,更多的则是被送往西北的飞机坟场。
只是,相对而言,战略航空兵在战后最初几年里的日子过得最为轻松。
这就是。在战略弹道导弹问世之前,战略航空兵是中**队仅有的战略打击能力。而重型轰炸机是当时唯一的核武器运载与投掷工具,所以就算中国空军大规模裁军,都保留下了一支规模足够大的轰炸机队伍。
当然,受到大裁军影响,战略航空兵也在战后迅速沦落为了核武器投掷部队。
说白了,当时战略轰炸机的唯一价值就是用来向敌国投掷核炸弹,即作为最后的战略打击手段而存在。
显然,在战后最初几年,因为核弹头数量有限。所以没有必要保留太多的轰炸机。
更重要的是,动力革命也影响到了轰炸机,即宣告了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轰炸机即将退出战争舞台。
在此情况下,中国空军自然没有理由保留太多的轰炸机。
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空军在一九五四年取消了h-x项目。当时。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工程试制,即已经制造出了第一架样机。这种配备了八台六千千瓦级活塞发动机的超级轰炸机计划用于取代“超级空中霸王”能够在携带十八吨炸弹的情况下飞行二万二千公里。即能够从中国中部地区的空军基地起飞,直接飞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投下了下带的十二枚核炸弹之后返回出发基地。问题是,这种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六百六十公里,巡航速度为每小时五百四十公里,最大升限只有一万三千米。根本不可能在战斗中应付敌人的防空战斗机。要知道,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都超过了每小时八百五十公里。升限更是在一万五千米以上。
h-x下马之后,中国空军立即启动了喷气式轰炸机的研制工程。
因为轰炸机是当时仅有的战略打击力量,所以喷气式轰炸机项目备受重视,成为裁军浪潮中少数得到zhèng fu与国民议会全力支持的军备项目,而且也是整个五零年代投资最大的军备项目。
可以说,中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在战后赢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在五零年代,中国空军总共有十多个轰炸机项目,而且很多在后来看来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比如,在一九五二年,中国空军就启动了一个混合动力轰炸项目,即为轰炸机同时配备活塞发动机与喷气发动机,而且以活塞发动机为主,喷气发动机只在起飞与加速的时候提供动力。
又比如,在一九五三年启动的z-53项目中,采用了飞翼布局,四台喷气式发动机全部安装在机翼里面,而弹舱则设置在机翼zhong yāng,飞行员座舱在机翼zhong yāng前端,飞机通过十二对水平气动翼面加以控制。
受五零年代大发展影响,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六零年代迎来了收获时期。
在六零年代的十年里,中国空军总共接受了八种不同型号的轰炸机,其中七种轰炸机的服役时间均没有超过十年!
可以说,这也正是五零年代全面投资的必然后果。
当时,受经费不受严格限制影响,中国空军几乎采购了所有通过完成试飞的轰炸机,而且每一种轰炸机的采购数量都在一百架以上。问题是,每当获得了性能更好的轰炸机,中国空军就会毫不犹豫的淘汰掉之前采购的轰炸机,哪怕只服役了短短几年,甚至是在两年前才正式装备部队。
显然,这是极大的浪费。
这样的情况,别说在冷战结束之后,即便在冷战时期也不多见。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原因就是,中国在五零年代根本就没有研制出性能足够先进、也足够可靠的战略弹道导弹,也就没有取代轰炸机的战略打击工具,从而不得不把重点放在轰炸机上,希望通过巨大的投入获得可靠的战略打击力量。
显然,到了六零年代,这种发展方式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关键就是,第一种性能可靠的固体燃料战略弹道导弹在六零年代研制成功,而且中国海军也完成了战略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并且研制出了射程足够远的潜射弹道导弹,打破了空军在战略打击能力上的垄断地位,让中**方、zhèng fu与国民议会有了第二个选择,也就不会继续支持空军在轰炸机上浪费资源。
事实上,在六零年代末,甚至有人提出应该让轰炸机退役。
原因就是,轰炸机需要飞行十多个小时才能把核弹头投到敌国领土上,而战略弹道导弹与潜射弹道导弹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毁灭敌国。如此一来,在全面核战争中,没等轰炸机投下核弹,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所幸的是,中**方坚决反对让轰炸机退役,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这就是,轰炸机的灵活性,为zhèng fu当局在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战略武器都不具备的能力。要知道,导弹发射出去之后就无法控制,而轰炸机在起飞之后依然可以返回。也就是说,在遇到重大战略威胁的时候,中国当局可以首先让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起飞,以此向对手传达战略信号,而接下来的十多个小时,足够让双方的决策层认清战略对抗的后果,也就获得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危机的机会,而使用战略弹道导弹则不具备这样的可能性。
这一点,在菲律宾导弹危机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轰炸机能够保留下来,也与一种在五零年代开始研制,于一九六零年开始大规模装备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有关。
这就是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大规模参战的h-56型轰炸机。
事实上,h-56型轰炸机能够在同时代的八种轰炸机中幸存下来,得到中国空军的认可与大规模采购,不是其性能有多么先进,而是过于平庸,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以及由此带来的低廉价格。
当然,h-56的成功,也与危地马拉战争有关。
这种配备了八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二百四十吨,能够运载三十吨炸弹飞行一万八千公里,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一万一千公里的轰炸机在六零年代就制造了一千二百多架。在危地马拉战争爆发时,h-56最先参战,并且通过地毯式轰炸,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弹药投掷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的表现,证明了h-56执行常规打击任务的价值。
结果就是,在危地马拉战争之后,中国空军让另外三种轰炸机全部退役,只保留了一千二百架h-56。
在接下来的近二十年里,h-56是中国空军唯一的轰炸机。
显然,对中国空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虽然轰炸机在战略打击力量中已经退居末席,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中的地位在战略核潜艇与战略弹道导弹之后,大部分时候充当的是战略反击力量,但是只要中国维持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而且重视战略反击力量,那么战略轰炸机就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就需要先进的战略轰炸机。
顾祝同在一九八零就出任国防部长,就启动了新式轰炸机的研制工作。
当时,中国空军只希望获得一种用来替代h-56的新式轰炸机,而且对性能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成为中国空军轰炸机的绝唱,而且即将诞生的新式轰炸机将彻底改变轰炸机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