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之过急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花娇、绝色总裁的贴身兵王、韩娱之临时工、女神的超能守卫、无敌悍民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规模核裁军,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中国。
说白了,在顾祝同担任总统的时候,中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掌握了冷战的主动权,如果大规模核裁军对中国没有好处,或者是中国获得的好处不如对手,那么中国就没有理由进行核裁军。
后来,就有很多人认为,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战略裁军葬送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国的军备压力一点都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小,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让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战持续下去的话,中国的经济肯定会在某个时候崩溃,也许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中国的军费开支在zhèng fu开支中所占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中国的财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国民经济增幅则不到百分之三。显然,过大与增长过快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在十年之内让中国zhèng fu不得不宣布破产。
当然,如果军费开支得到控制,也许能多支撑几年。
只是,到了二十世纪末,这个局面肯定会严重恶化。
这就是,按照中国的军备发展计划,到二十世纪末的时候,陆海空三军的常规装备都将更新换代,到时候第五代战斗机、第三代核动力超级航母、第四代核潜艇、第四代主战坦克等大量新式装备都将问世。因此只要冷战的局面维持下去,中国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在此时迎来一个新高峰。根据后来这些新式装备的采购价格,到时候军费在zhèng fu开支中所占的比例也许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显然,这绝对会导致中国zhèng fu破产,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结果显而易见,中国要么在坚持冷战的基础上爆发国内革命,要么就是以退让的方式结束冷战。
问题是。出现这样的局面必须有一个大前提。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在中国之前倒下,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仍然对中国构成了足够大的威胁。即德意志第二帝国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来迫使中国维持庞大的军备规模。
显然,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只要冷战维持下去。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纪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就会彻底崩溃。
显然,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完蛋了,冷战就将宣告结束,中国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维持庞大的军备规模。
说白了,赫岑道夫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拯救德意志第二帝国,只是获得的好处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在战略裁军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没有多少谈判余地的。
别忘了。主导战略裁军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中国。
至少在进行战略裁军谈判的时候,中国有第二种选择,即继续进行军事对抗,等待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内乱中崩溃。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这样的选择,没有战略裁军,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完蛋。
综合这些因素,就不难明白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处境了。
通过战略裁军,在核武库规模大幅度减小之后,中国的核军费急剧降低。也就有更多的资金来研制常规武器,以及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整体军费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可否认,德意志第二帝国受到的战略威胁也有所降低,花在核武器上的经费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问题是,这并不等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费开支有了大幅度减少,即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差距,以及核力量削弱对战略力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在常规军备上奋起直追。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国空军的两种第四带战斗机。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国空军只获得了一种第四代战斗机,即he-550型前线支援战斗机。受作战使命限制,he-550是一种重量在二十吨左右的中型战斗机,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空军的j-84多用途战斗机,只是更加强调了制空作战能力,而不是像j-84那样重视对地打击能力。
显然,he-550不具备与j-80对抗的能力。
比如he-550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制空作战半径只有四百公里,即便携带三具副油箱,也仅有七百公里。j-80在不携带副油箱时的作战半径为八百公里,携带三具副油箱时能达到一千五百公里。
更重要的是,过小的机体,限制了he-550携带电子设备的能力。
可以说,除了机动能力值得称道之外,he-550在其他方面,特别是由雷达性能决定的超视距空战上,根本无法与以j-80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抗衡,最多只是比第三代战斗机有所提高。
要知道,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
别说重型战斗机,即便是j-84与j-88这样的轻型与中型战斗机,其后期改进型号也具备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
he-550无法与j-80抗衡,迫使德军研制重型战斗机。
这就是bf-400型战斗机。
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bf-400还处于设计阶段。仅仅过了两年,即一九八八年,这种以j-80为假想敌的重型战斗机就正式定型,并且制造出了第一批原形机,开始了紧张的试飞测试。
bf-400是典型的重型制空战斗机,其载弹量与航程都能与j-80匹敌,还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安装大功率雷达。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bf-400的机动性能非常出色,甚至超过了he-550。在试飞中,bf-400的原形机就打破了二十多项飞行纪录。
问题是,bf-400的量产时间比j-80晚了十年!
更要命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种战斗机上投入的研制经费十分惊人,其总体花费甚至超过了中国空军两种第四代战斗机的总和。
当然,德军在当时的先进装备项目不仅仅是bf-400。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在赫岑道夫执政的前四年,德军的实际军费开支并没有比他执政之前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由此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赫岑道夫没有能够兑现大选时的承诺,在国内的支持率开始降低。
到一九**年底,赫岑道夫的民意支持率已经跌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内,很多选民都对他十分不满。
显然,这绝非好事。
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选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党输掉了联邦国会选举,那么他就将下野。
要想赢得大选,就必须推出一些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际好处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让赫岑道夫在一九**年底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件改变了帝国命运的事情。
这就是,实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全面经济改革。
名义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而且正与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冷战有关。
冷战期间,鉴于综合国力不如中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国有化策略,即以国家控股的方式来控制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十个国营集团。
当然,企业国营化并不是在冷战时期开始的。
早在大战期间,为了战争需求,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把像克虏伯军事工业集团、德意志船舶建造集团、西门子电气工业集团、蔡司光学设备公司、梅塞德斯集团、宝马公司等大型企业收并国营。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并没有放弃国营政策,而是加强了对主要企业的控制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国营企业在帝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制着帝国最大的一百多家企业。
不可否认,在冷战中,这些国营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问题是,国营企业的弊端也表露无余,即运行效率低下,**严重等等,而且国营企业以重工业为主,以军事工业为核心,长期霸占着大量资源,导致以轻工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发展。
赫岑道夫面对的问题就是民众得不到足够的生活用品。
显然,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破除国营企业对资源的垄断,让以生产民用品的私营企业得到发展。
不可否认,帝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也必须废除以国营经济为主的模式。
问题是,赫岑道夫这一步走得太急,也迈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将在一年之内,把占国营企业总量半数的非军事企业转变成私营企业,并且鼓励这些企业生产民用商品,并且在五年之内把除了核心军工企业之外的所有国营企业转化成私营企业。
显然,过快的改革速度,只会导致混乱。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脚刹车,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这辆高速行进的战车当场翻车。
大规模核裁军,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中国。
说白了,在顾祝同担任总统的时候,中国在战略上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掌握了冷战的主动权,如果大规模核裁军对中国没有好处,或者是中国获得的好处不如对手,那么中国就没有理由进行核裁军。
后来,就有很多人认为,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战略裁军葬送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国的军备压力一点都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小,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让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战持续下去的话,中国的经济肯定会在某个时候崩溃,也许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中国的军费开支在zhèng fu开支中所占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中国的财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国民经济增幅则不到百分之三。显然,过大与增长过快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在十年之内让中国zhèng fu不得不宣布破产。
当然,如果军费开支得到控制,也许能多支撑几年。
只是,到了二十世纪末,这个局面肯定会严重恶化。
这就是,按照中国的军备发展计划,到二十世纪末的时候,陆海空三军的常规装备都将更新换代,到时候第五代战斗机、第三代核动力超级航母、第四代核潜艇、第四代主战坦克等大量新式装备都将问世。因此只要冷战的局面维持下去,中国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在此时迎来一个新高峰。根据后来这些新式装备的采购价格,到时候军费在zhèng fu开支中所占的比例也许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显然,这绝对会导致中国zhèng fu破产,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结果显而易见,中国要么在坚持冷战的基础上爆发国内革命,要么就是以退让的方式结束冷战。
问题是。出现这样的局面必须有一个大前提。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在中国之前倒下,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仍然对中国构成了足够大的威胁。即德意志第二帝国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来迫使中国维持庞大的军备规模。
显然,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只要冷战维持下去。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纪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国就会彻底崩溃。
显然,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国完蛋了,冷战就将宣告结束,中国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维持庞大的军备规模。
说白了,赫岑道夫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拯救德意志第二帝国,只是获得的好处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在战略裁军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没有多少谈判余地的。
别忘了。主导战略裁军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中国。
至少在进行战略裁军谈判的时候,中国有第二种选择,即继续进行军事对抗,等待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内乱中崩溃。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这样的选择,没有战略裁军,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完蛋。
综合这些因素,就不难明白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处境了。
通过战略裁军,在核武库规模大幅度减小之后,中国的核军费急剧降低。也就有更多的资金来研制常规武器,以及提高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整体军费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可否认,德意志第二帝国受到的战略威胁也有所降低,花在核武器上的经费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问题是,这并不等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费开支有了大幅度减少,即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差距,以及核力量削弱对战略力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在常规军备上奋起直追。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国空军的两种第四带战斗机。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国空军只获得了一种第四代战斗机,即he-550型前线支援战斗机。受作战使命限制,he-550是一种重量在二十吨左右的中型战斗机,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空军的j-84多用途战斗机,只是更加强调了制空作战能力,而不是像j-84那样重视对地打击能力。
显然,he-550不具备与j-80对抗的能力。
比如he-550在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制空作战半径只有四百公里,即便携带三具副油箱,也仅有七百公里。j-80在不携带副油箱时的作战半径为八百公里,携带三具副油箱时能达到一千五百公里。
更重要的是,过小的机体,限制了he-550携带电子设备的能力。
可以说,除了机动能力值得称道之外,he-550在其他方面,特别是由雷达性能决定的超视距空战上,根本无法与以j-80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抗衡,最多只是比第三代战斗机有所提高。
要知道,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
别说重型战斗机,即便是j-84与j-88这样的轻型与中型战斗机,其后期改进型号也具备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
he-550无法与j-80抗衡,迫使德军研制重型战斗机。
这就是bf-400型战斗机。
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bf-400还处于设计阶段。仅仅过了两年,即一九八八年,这种以j-80为假想敌的重型战斗机就正式定型,并且制造出了第一批原形机,开始了紧张的试飞测试。
bf-400是典型的重型制空战斗机,其载弹量与航程都能与j-80匹敌,还有足够的内部空间来安装大功率雷达。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bf-400的机动性能非常出色,甚至超过了he-550。在试飞中,bf-400的原形机就打破了二十多项飞行纪录。
问题是,bf-400的量产时间比j-80晚了十年!
更要命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种战斗机上投入的研制经费十分惊人,其总体花费甚至超过了中国空军两种第四代战斗机的总和。
当然,德军在当时的先进装备项目不仅仅是bf-400。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在赫岑道夫执政的前四年,德军的实际军费开支并没有比他执政之前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由此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赫岑道夫没有能够兑现大选时的承诺,在国内的支持率开始降低。
到一九**年底,赫岑道夫的民意支持率已经跌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内,很多选民都对他十分不满。
显然,这绝非好事。
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选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党输掉了联邦国会选举,那么他就将下野。
要想赢得大选,就必须推出一些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际好处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让赫岑道夫在一九**年底做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一件改变了帝国命运的事情。
这就是,实行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全面经济改革。
名义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而且正与持续了三十多年的冷战有关。
冷战期间,鉴于综合国力不如中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国有化策略,即以国家控股的方式来控制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十个国营集团。
当然,企业国营化并不是在冷战时期开始的。
早在大战期间,为了战争需求,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把像克虏伯军事工业集团、德意志船舶建造集团、西门子电气工业集团、蔡司光学设备公司、梅塞德斯集团、宝马公司等大型企业收并国营。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并没有放弃国营政策,而是加强了对主要企业的控制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国营企业在帝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制着帝国最大的一百多家企业。
不可否认,在冷战中,这些国营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问题是,国营企业的弊端也表露无余,即运行效率低下,**严重等等,而且国营企业以重工业为主,以军事工业为核心,长期霸占着大量资源,导致以轻工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发展。
赫岑道夫面对的问题就是民众得不到足够的生活用品。
显然,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破除国营企业对资源的垄断,让以生产民用品的私营企业得到发展。
不可否认,帝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也必须废除以国营经济为主的模式。
问题是,赫岑道夫这一步走得太急,也迈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将在一年之内,把占国营企业总量半数的非军事企业转变成私营企业,并且鼓励这些企业生产民用商品,并且在五年之内把除了核心军工企业之外的所有国营企业转化成私营企业。
显然,过快的改革速度,只会导致混乱。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脚刹车,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这辆高速行进的战车当场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