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游记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丁丑(公元1637年)闰四月初八日 夜雨霏霏,四山叆叇àidài云盛之状,昧爽放舟。西行三十里,午后,〔分顾仆舟抵桂林,予同静闻从〕湘江南岸登涯,舟从北来,反曲而南,故岸在北。是为山角驿,地名黄沙。西南行,大松夹道,五里,黄沙铺。东面大岭曰紫云岩,西面大岭曰白云岩。湘江在路东紫云岩西。又南三里,双桥。有水自西大岭注于湘。又七里,石月铺,其西岭曰黄花大岭。又西南五里,出山陇行平畴间。又五里,深溪铺。过铺一里,有溪自西大山东注,小石梁跨之,当即深溪也。又一里,上小岭,舍官道,深溪一十里官道至太平辅,又十里至全。右入山。西向大山行,二里,直抵山下,又二里,宿于牛头冈蒋姓家。夜大雨。
初九日 冒雨西行五里,至砻岩普润寺。寺有宋守赵彦晖诗碑,宋李时亮记。岩洞前门东向〔如桥,出水约三十丈;〕后门北向,〔入水约十五丈。泉自山后破石窟三级下,故曰“砻”〕西入甚奥,中有立笋垂柱。出岩,西三里,有小石山兀立路旁。又西三里,张家村,〔村后大山曰回龙岩。〕南五里,冈岭高下,出平坞中西行一里,上大冲,西行半里,为福寿庵,饭于庵。又西半里,西北上柳山,有阁,曹学佺额,为柳仲涂书院。又上为寸月亭,亦曹书。亭前为清湘书院。有魏了翁碑。此山为郡守柳开讲道处。院为林蚆所建,与睢、岳、嵩,庐四书院共著。其南有泉一方,中有石题曰“虎踞石”由此蹑岭,逾而西,一里,为慈慧庵。转北一里,为狮子岩,岩僧见性。〔宿狮子岩南清泉庵。〕
初十日 由狮子岩南下,二里,至湘山寺。由寺东侧入,登大殿,寄行李。东半里,入全州西门。过州前,出大南门,罗江在前。东至小南门,三江合处。约舟待于兴安。复入城,出西门至寺,登大殿,拜无量寿佛塔。无量寿佛成果于唐咸通间,传灯录未载,号全真,故州以全名。肉身自万历初段,丙戌又毁,后又毁。〔塔后有飞来石。〕从塔东上长廊,西有观音阁。下寺,由寺西溯罗江一里,上卷云阁,绝壁临江。〔阁西为盘石,半嵌江中。绝壁有莲花一瓣,凹入壁间,白瓣黑崖,〕有无量指甲印石,作细点字六个。又西,〔一洞临江,泉由洞东裂石出,〕名玉龙泉。又西,有一石峰高竖如当关者,上大书“无量寿佛”四大字。共五里,又西为断桥。又西十里,度石蚬冈。石规,志作石燕,南为龙隐洞,〔小山独立江上,〕洞门西向。出洞而西,即为桫木渡桥,宿。〔桥度水东自龙水出口,山耸秀夹立。〕
十一日 由渡桥西北行,五里为石鼓村,又三里为白沃村,过七里冈为寨墟。有大溪自四川岭出。北入峡〔为山川口,〕十里为阎家村。又五里为白竹江,饭于李念嵩家。云开日丽,望见西北有山甚屼突,问之为钩挂山,其上又有金宝顶,甚奇异。始问一僧,曰:“去金宝有六十里。”复问一人,曰:“由四川岭只犬里。”时已西南向宝顶,遂还白竹桥边,溯西北江而上。五里,进峡口,两山壁立夹溪,甚峭。路沿溪西北崖上行,缘崖高下屈曲,十里出峡,为南峒。〔闻南洞北五里洞尽,可由四川岭达宝顶。〕有一僧同行,曰:“四川路已没,须从打狗岭上,至大竹坪而登,始有路。”遂随之行。由溪桥度而西上岭,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峻极。共三十里至打狗凹,已暮,宿于兴龙庵,〔庵北高岭即金宝顶也。〕
十二日 由兴龙庵西上,始沿涯北转,钩挂山在其北,为本山隐而不见。三下三上,三度坳曲,共三里,逾土地坳,西望新宁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为大竹坪。由坪右觅导登金宝者,一人方插秧,送余二里,逾上岭,又下一里,至大鼻山。余因寄行李于山下刘秦川家。兄弟二人俱望八,妻寿同。其家惟老者在,少者已出。余置行李,由村后渡溪,溯而上二里,当逾岭西登大道,误随溪直东上,二里路穷。还至中道,览岐草中,西二里,逾岭上,得南来大道,乃从之。北二里,又登岭,又北上一里,为旧角庵基。由基后丛木中上六七里,不得道,还宿刘家。刘后有涧,其上一里,悬峡飞瀑,宛转而下,修竹回岩,更相掩映。归途采笋竹中,闻声寻壑,踏月乃返。
十三日 早饭于刘,倩刘孙为导,乃腰镳biāo同“镖”裹餐,仍从村后夹涧上。一里,中道至飞瀑处,即西攀岭,路比前上更小。一里,至南来大道,〔乃从南大源上此者。〕三里,逾岭隘,一里,至角庵基。复从庵后丛中伏身蛇行入,约四里,穿丛棘如故,已乃从右崖丛中蛇行上。盖前乃从东峡直上,故不得道,然路虽异,丛棘相同。由岐又二里,从观音竹丛中行。其竹即余乡盆景中竹,但此处大如管,金宝顶上更大,而笋甚肥美。一路采笋盈握,则置路隅,以识来径。已而又见竹上多竹实,大如莲肉,小如大豆。初连枝折袖中,及返,俱脱落矣。从观音〔竹〕中上,又二里,至宝顶殿基,则石墙如环,半圮半立,而栋梁颓腐横地,止有大圣像首存石垆中。时日色甫中,四山俱出。南峰之近者为钩挂山,〔石崖峭立,东北向若削;〕再南即打狗岭,再南为大帽,再南宝顶,而宝顶最高,〔与北相颉颃,〕仰望基后绝顶更高。复从丛竹中东北上,其观音竹更大而笋多,又采而携之。前采置路侧者较细,不能尽肩,弃之。又上一里至绝顶。丛密中无由四望,登树践枝,终不畅目。已而望竹浪中出一大石如台,乃梯跻其上,则群山历历。遂取饭,与静闻就裹巾中以丛竹枝拨而餐之。既而导者益从林中采笋,而静闻采得竹菰gu即竹菌数枚,玉菌一颗,黄白俱可爱,余亦采菌数枚。从旧路下山,抵刘已昏黑,乃瀹菌煨笋而餐之。
十四日 别刘而行。随溪西下一里,得大竹坪来道。又三里为大源,〔则大鼻西峡水与村后东峡水会,〕置桥其上,有亭随桥数楹,桥曰潮桥。由桥以西为大源村。〔予往南顶,则从桥东随涧南行。里许,渡木桥,涧忽东折入山,路南出山隘。涧复坠路东破峡出,连捣三潭:上方,瀑长如布;中凹,瀑转如倾,下圆整,瀑匀成帘。下二潭俱有圆石中立承水,水坠潭作势潆回尤异。又三里,度桥为桐初,有水南自打狗岭来会,亦桥其上。二水合而西南,则又观音桥跨之。大道从观音桥西逾岭出,予从桥下随溪南。一里,水从西峡出。〕逾一岭出西堰,又西四里为陈墓源,有瀑自东山峡中涌跃而出,与东岭溪合,有桥跨其会处,〔大道与水俱南。〕余渡桥,东跻岭而上,〔即涌瀑南岭也。二里,平行岭脊,北望北宝顶岿然,峡中水迫自打狗南崖,直逼其下。南望新宁江流,远从巾子岭横界南宝顶之西。其西南有峰尖突,正当陈墓水口,已而路渐出其下。二里,南〕下岭从坳中行。又二里,逾一小岭,一里至苏家大坪,聚居甚盛,皆苏姓也。饭于苏怀江家。下午大雨,怀江坚留,遂止其处。
十五日 过山路。〔坪侧大瀑破山西向出,势甚雄伟;下为大溪,西北合陈墓源出口。下午,东南上一岭,误东往大帽岭道。乃西南转六里,出南宝顶,道桃子坪。问上梁宿处,四里而是。逾岭东至新开田所,有路南下伏草中。复误出其东,历险陂三里,不辨所向。已忽得一龛,地名挂幡,去上梁五里矣。其处五里至快乐庵,又十里乃至南顶。以暮雨,遂歇龛。〕
十六日 〔雨不止,滞龛中。〕(仅五里,)快乐庵。
十七日 〔从定心桥下过脊处,觅莲瓣隙痕,削崖密附,旁无余径。乃从脊东隔峡望之,痕虽岈然,然上垂下削,非托庐架道处也。乃上定心石,过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飞锡绝顶,返白云庵。〕宿白云庵,晤相宗师。
十八日 晨餐后,别相宗,由东路下山。一里余,则路旁峭石分列,置悬级出其间,是为天门。门外有耸石立路右,名金刚石,上大书“白云洞天”从此历磴而下,危峭逾于西路。西庵之名快乐,岂亦以路之坦耶!又四里,过题龙庵,〔庵北向。〕先是,从观音静室遥见两人入箐棘中,问云知为掘青暑者,而不辩其为何。过题龙庵,又见两人以线络负四枚,形如小猪而肥甚,当即竹鼦也。笋根稚子。今姑见之矣。大者斤许,小者半斤,索价每头二分,但活而有声,不便筐负,乃听而去。盖山中三小珍:黄鼠、柿狐、竹豚。惟竹豚未尝,而无奈其活不能携,况此时笋过而肥,且地有观音美笋,其味未必他处所能及。东下里许,南望那叉山飞瀑悬空而坠。〔先从宝顶即窥见,至此始睹崇隆若九天也。〕又东下五里,左渡小溪,深竹中有寺寂然,则苦炼庵。〔庵南向,左右各一溪自后来绕,而右溪较大,桥横其上,水从西南山腋透壁下。〕从庵前东南渡桥南上岭,〔其地竹甚大,路始分东西岐。〕从西岐下,〔始见那叉瀑北挂层崖,苦炼溪亦透空悬壑,与那叉大小高下势相颉颃。然苦炼近在对山,路沿之同下,朗朗见其捣壑势;其下山环成城,瀑垂其中,出西壁,与那叉东大溪合而东南去。〕见西峡中又一瀑如线,透山而下,连泄九层,虽细而甚长。路乃转东,〔共三里〕,又一溪自西北来。渡而随之,始觉甚微,渐下渐大,〔遂成轰雷涌雪观。〕路应从溪右下,而误从溪右。又二里,是为大坪。渡溪而右,人一村家问之,则在莲花庵之下矣,〔竹色丛郁。〕村妪出所炊粥羹饷,余以炙笋酬之,余自大鼻山刘家炙得观音笋,即觅一山篮背负之。路拾蕨芽,萱菌可食之物,辄投其中,抵逆旅,即煮以供焉。于是〔西南渡〕那叉大溪,〔溪东北出白沙江。〕又西上岭,三里,饭于村家,其处乃大坪之极南也。又西南逾岭而上,二里,是为半山岭。屡渡溪,逾岭而上,八里,入望江岭。逾岭溯溪,又十里,为桐源山。南下山二里,为韭菜园。东过坳下山三里,又循一水,为小车江。随江南下四里,有〔桐源〕大溪自西来,即桐源韭菜溪,有大路亦自西来,南与小车江合而南去。路渡小车江口桥,从水右上山一里,随江而东南,〔路行夹江山上,极险峻。〕有小石山,北面平剖,纹如哥窑,而薄若片板。江绕其南,路绕其北。〔东北又有小溪,破峡成瀑。〕又东南二里始下,又一里下至江涯。稍上为木皮口,〔有溪自东北来入。其北峰曰不住岭。〕乃宿。
十九日 晨餐后,东南上岭。随江左行四里,下涉跳石江。又上岭,过车湾台盘石。共三里,出两山峡口,有坝堰水甚巨,曰上官坝。坝外一望平畴,直南抵里山隅。出峡,水东南入湘,路随峡右西南下。行平畴中又一里,抵赵塘,其聚族俱赵,巨姓也。村后一石山峙立,曰西钟山,下俱青石峭削,上有平窝,土人方斥石叠路,建五谷大仙殿。其东峭崖上有洞可深入。时以开道伐木,反隘其路,不得攀缘而渡。又西南〔渡〕一溪桥,共四里,过弃鸡岭。又四里,出咸水,而山枣驿在焉,则官道也。咸水之南,大山横亘,曰里山隈;咸水之北,崇岭重叠,曰三清界:此咸水南北之界也。咸水溪自三清界发源,流为焦川,自南宅出山,至此透桥东南罗江口入湘。渡桥西南行,长松合道,夹径蔽天,〔极似道州永明道。〕十里,板山铺。又十里,石子铺。从小路折而东南,五里抵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属兴安,东半属全州。至界首才下午,大雨忽至,遂止不前。是日共行五十里。
<b>译文</b>
丁丑年(崇祯十年,1637)闰四月初八日夜雨霏霏,四围群山浓云笼罩,黎明开船。往西行船三十里,午后分道走,顾仆乘船到桂林,我同静闻从湘江南岸登岸〔船从北边行来,反向弯曲朝南,所以江岸在北面。〕这是山角释,地名叫黄沙。往西南行,高大的松树夹道而立,五里,到黄沙铺。〔东面的大山岭叫紫云岩,西面的大山岭叫白云岩。〕湘江在路的东边紫云岩的西面。又往南行三里,到双桥。〔有水流自西面的大山岭注入湘江。〕又走七里,到石月铺,它西面的山岭叫黄花大岭。又往西南行五里,走出山陇行走在平坦的田野间。又走五里,到深溪铺。过铺后一里,有条溪水自西面的大山往东流注,小石桥跨在溪上,应当就是深溪了。又走一里,登上一座小岭,离开了官道,〔从深溪走官道十里到太平铺,再走十里到全州。〕从右侧入山。向西朝着大山走,二里,直抵山下,又走二里,住宿在牛头冈姓蒋的人家。夜里下大雨。
初九日冒雨往西行五里,到了确岩普润寺。寺中有宋代州官赵彦晖题诗的石碑,宋代李时亮的记文。岩洞的前洞口向东,如桥一样,高出水面约三十丈;后洞口向北,浸入水中约十五丈。泉水自山后冲出石窟分三级流下,所以称为“砒”向西进去十分深邃,洞中有竖立的石笋和下垂的石柱。出了岩洞,往西三里,有座小石山竖立在路旁。又向西三里,到张家村,村后的大山叫回龙岩。往南五里,冈峦山岭高下不一,走到平坦的山坞往西行一里,登上大冲,向西行半里,是福寿庵。在庵中吃了饭,又向西半里,往西北登上柳山,有座楼阁,是曹学侄题写的匾额,这是柳仲涂书院。又上去是寸月亭,〔也是曹学侄写的。〕亭子前边是清湘书院。〔有块魏了翁碑。此山是州官柳开讲学的场所。书院是林把建立的,与唯阳、岳麓、嵩山、庐山四大书院一样著名。〕它的南面有一塘泉水,水中有块岩石,题为“虎踞石”由此登岭,越岭往西,一里,是慈慧庵。转向北一里,是狮子岩,〔岩洞中的僧人叫见性。〕住宿在狮子岩南面的清泉庵。
初十日由狮子岩往南下行,二里,到湘山寺。由寺东侧进去,登上大殿,寄放了行李。往东半里,进入全州城西门。经过州衙前,出大南门,〔罗江在城门前。〕往东到小南门,〔是三江汇合之处。〕约定船在兴安等候。再次进城,出西门到了寺中,登上大殿,拜了无量寿佛塔。〔无量寿佛在唐朝咸通年间(860-873)成正果,传灯录未记载,法号叫全真,因而此州用“全”来起名。肉身在万历初年毁坏,丙戌年(即万历十四年,1586)又被毁,后来又一次被毁。〕塔后有块飞来石。从塔东边走上长廊,西边有观音阁。下到寺中,由寺西溯罗江行一里,登上卷云阁,绝壁下临江流。阁西是一块盘石,一半嵌入江中。绝壁上有一朵莲花,凹入石壁间,白色的花瓣黑色的石崖;有块上有无量寿佛指甲印的岩石,写着六个细点组成的字。又往西,一个山洞面临江流,泉水从洞东侧裂石中流出,名叫玉龙泉。再往西,有一座石峰高高竖立如同把守关口的人一样,上面写着“无量寿佛”四个大字。共行五里,又往西是断桥。又向西十里,越过石规冈。〔石蛆,志书写作石燕。〕南面是龙隐洞,一座小山独立在江上,洞口向西。出洞后往西走,就是秒木渡桥,住下来。桥横跨的水流往东在龙水流出河口,山峰耸秀,相对而立。
十一日由渡桥往西北行,五里是石鼓村,又走兰里是白沃村,过七里冈是寨墟。〔有条大溪自四川岭中流出。〕往北进峡是山川口,行十里是阎家村。又五里是白竹江,在李念嵩家吃了饭。云开日丽,望见西北方有座山十分突兀,间知是钩挂山,它上面又有个金宝顶,非常奇异。起初问一僧人,说:“离金宝顶有六十里。”再问一个人,说:“由四川岭走只有兰十里‘”此时已向西南朝着金宝顶走去,于是返回白竹桥边,溯西北流来的江水而上。五里,进了峡口,两旁的山墙壁样夹住溪流耸立,非常陡峭。-路沿着溪流西北的山崖上行,随着山崖的高低起伏曲曲折折,十里走出峡谷,是南炯。听说从这里往北走五里洞就到了尽头,可由四川岭到达金宝顶。有一个僧人同行,说:“四川岭的路已经隐没,必须从打狗岭上走,到大竹坪后登山,这才有路石”便跟随他走。由溪上的桥过去往西上岭,有条瀑布在山岭左旁,岭上极其陡峻。共行三十里来到打狗凹,已经天黑,住宿在兴龙庵,庵北的高岭就是金宝顶了。十二日由兴龙庵往西上山,并始时沿着溪岸向北转,〔钩挂山在它的北面,被这座山遮住了看不见。〕三次下走三度上山,三次越过山坳中的山弯,共三里,穿过土地坳,向西远望新宁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是大竹坪。在坪右寻找领路登金宝顶的人,一个人正在插秧,送了我二里地,越过一道岭,又下山一里,到了大鼻山。我于是把行李寄放在山下刘秦川家中。〔兄弟二人都年近八十,妻子的寿命相同。〕他家唯有老年人在家,年轻人已出门。我安置了行李,由村后渡过澳水,溯溪而上二里,本应越岭向西登上大道,错随溪流一直往东上走,二里后路断了.返回到半路上,在草中找到岔道,往西二里,越到岭上,找到南边来的大道,便顺着大道走。往北二里,又登岭,又向北上走一里,是旧角庵的废址。由废址后的丛林中上行六七里,找不到路,回来住在刘家。刘家屋后有条山涧,它上边一里处,山峡高悬瀑布飞流,蜿蜒而下,翠竹修长,岩右回绕,更相掩映。归途中在竹林中采笋子,听到水声找到壑谷,踏着月光返回来。
十三日在刘家吃早饭,请刘秦川的孙子当向导,于是在腰间擂上飞镖裹上饭食,仍从村后狭窄的山涧上行。一里,中途到了飞流的瀑布之处,立即向西登岭,路比前边的更小‘一里、走到从南面来的大道,就是从南面大源上通此处的路。三乳穿过岭上的隘口,一里,来到角庵废址。再次从庵后丛林中伏下身体蛇行进去,约四黑,穿越丛林荆棘与上次一样,不久就从右侧山崖上的丛林中蛇行而上。原来前次是从东面的峡谷中一直上来,所以扰不到路,然而路虽然不同,丛林荆棘却恻司,从岔道又行二里,从观音竹丛中行走。〔这种竹子就是我家乡栽在盆景中的竹子,但此处的大如箫管,金宝顶上的更大,而且竹笋十分肥美。}尸路上采摘竹笋,采满二把后便放在路旁,以便识别来时的路径。不久又见竹上有许多竹实,大的如莲子,小的如大豆。起初连枝带叶地折了装在袖中,到返回时,全部脱落了。从观音竹丛中上少,又走二里,到了宝顶殿的废址,就见石墙如环形,一半倒塌了一半竖立着,而且栋梁颓然腐朽横在地上,只有佛像的头部存留在石香炉中。此时天色刚到中午,四面群山全部显现出来。南面山峰近处的是钩堆山,石崖峭立,向东北的一面好似刀削出来的一般;再南边就是打狗岭,再往南是大帽山,再南面是金宝顶,而金宝顶最高,与北面的山峰不相上下,仰望殿基后的绝顶更高。再从竹丛中向东北上山,那里的观音竹更大而且笋多,又采了些带在身上。〔先前采了放在路边的较细,不能全部担着走,把它们扔了。〕又上走一里来到绝顶。在浓密的丛林中无从四处远望,爬上树踩着树枝看,始终不能畅快观望。随即望见竹浪中现出一块大石如像高台,便登到石上,只见群山历历在目。于是取出饭,与静闻就着裹饭的方巾采断竹枝拨着吃饭。随即向导又到竹林中去采笋,静闻采到了几个竹扰,一朵玉菌,笋黄菌白全都很可爱,我也采到几朵菌。从原路下山,来到刘家时天已经昏黑,便煮菌烤笋吃了饭。
十四日告别刘秦川后动身。随溪流向西下行一里,遇上从大竹坪来的路。又走三里是大源,就见大鼻山西峡的水与村后东峡的水会合,溪上建了桥,顺着桥身有几间亭子,桥叫潮桥。在桥以西是大源村。我前往南宝顶,就从桥东随山涧南行。州里左右,越过木桥,山涧忽然向东折入山去,路往南走出山隘。山涧再次下坠到路东冲破山峡流出来,一连下捣三个深潭:上面的呈方形,瀑布长如布匹;中间一个下凹,瀑布旋转如同倾倒出来一般;下边的又圆又整齐,瀑布均匀地下流如门帘。下面两个水潭都有圆石在中央竖立承接着水流,流水坠入潭中作出的潇徊旋转的姿态尤其特异。又行三里,过了桥是桐初,有水流从南边自打狗岭流来会合,也在水流上架了桥。两条水流合流后流向西南方,就见又有座观音桥跨在水流上。大道从观音桥西越岭出去,我从桥下顺溪流往南走。一里,溪水从西峡中流出去。越过一道岭来到西堰,又往西行四里是陈墓源,有瀑布从东山峡中涌跃而出,与东岭来的溪水合流,有座桥跨在它们会合之处,大道与溪流都往南去。我走过桥,向东登岭而上,这就是涌流的瀑布南面的山岭了。二里,平缓地行走在岭脊上,北望北宝顶岿然屹立,峡中的水流在近处,从打狗岭南面的山崖直逼到山下。南望新宁江江流,远远地从巾子岭横隔在南宝顶的西方。岭脊西南方有座山峰尖尖突起,正位于陈墓源的河口,不久路渐渐通到它下边。二里,往南下岭从山坳中前行。又走二里,越过一座小岭,一里来到苏家大坪,村落居民十分兴盛,都是姓苏的。在苏怀江家吃饭.下午下大雨,怀江坚决挽留,便住在他这里。十五日走过山路。坪侧边有大瀑布冲破山体向西流出,气势非常雄伟,下面形成大溪,往西北在陈墓源的出口处合流、。下午,向东南登上一岭,错往东走去大帽岭的路。于是向西南方转了六里,出了南宝顶,取道桃子坪。打听到上梁住宿的地方,四里路便是。越岭往东来到一处新开垦的田地,有路向南下行隐伏在草中。又一次误走到路东,经历三里险峻的山坡,辩不清方向。不久忽然遇到一个佛完;地名叫挂蟠,离上梁有五里了。此处五里路到快乐庵,再走十里才到南宝顶。因天晚下雨,就歇息在佛盒中。
十六日雨不停,滞留在佛盒中。仅走五里,来到快乐庵。十七日从定心桥卞行到延伸而过的山脊处,寻找莲花瓣裂隙的痕迹,陡削的山崖紧靠在一起,旁边没有别的路径.只得从山脊东面隔着峡谷远望它,裂痕虽然十分深邃,然而上边下垂下面陡削,不是庐舍依托架设道路的去处。于是登上定心石,经过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上飞锡峰的绝顶,返回白云庵。住在白云庵会见了相宗禅师。
十八日早餐后,告别了相宗,由东路下山。一里多,就见路旁峻峭的山石分为两列,山石之间修有悬梯,这是天门。天门外有高耸的岩石立在路右,名叫金刚石,上面写着“白云洞天”几个大字。从此地沿石橙而下,危险陡峭超过西路。西边的寺庵名叫快乐,莫非也是因为道路平坦而起的名吗?又走四里,路过题龙庵,庵门向北.〔这之前,从观音静室远远望见两个人进入山善的荆棘丛中,询问之后知道是去挖掘青暑的人,却弄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过题龙庵时,又见两个人用线织成的网背着四只,形状如同小猪而且十分肥壮,应该就是竹甩了。吃笋根的小子,今天这才见到你了。大的有一斤左右,小的有半斤,要价每头二分银子,但是活的而且有叫尸声,不方便用筐子背着走,便听任他们离开了。大体上山中有三种小型山珍。黄鼠、柿狐、竹豚,唯有行豚未尝过,可无奈那东西是活的不能携带,何况此时竹笋发过竹豚长肥了,且此地有美味的观音竹笋,它的滋味未必是别的地方的所能赶得上的。〕往东下行一里左右,南望那叉山飞流的瀑布悬空而坠。先前从金宝顶就窥见到了,到了此地才看清它高高的好像在九天之上。又往东下走五里,从左边渡过小溪,深竹丛中有座寺院寂静无声,就是苦炼庵。庵门向南,左右各有一溪自庵后绕来,而右边的溪流较大,桥横架在溪上,溪水从西南方山侧透过石壁流下去。从庵前向东南过桥往南上岭,此地竹子根大,路开始分为东西两条岔道。从西边的岔道下走,这才见那叉山的瀑布挂在北面的层层山崖上、苦炼溪也穿过高空悬在壑谷上,与那叉瀑布大小高矮的气势不相上下。不过苦炼溪近在对面的山上,道路沿着溪流一同下山,清清楚楚看见它捣击壑谷的威势,瀑布下的山环绕成城墙一样,瀑布下垂到其中,流出西边的崖壁,与那叉山东面的大溪合流后往东南流去。望见西面峡谷中又有二条瀑布如线一样,穿山而下,一连下泄九层,水流虽细但却非常长。路于是转向东,共走三里,又有一溪从西北流来。渡过溪后顺流而行,起初觉得溪流很小,慢慢下去渐渐大起来,终于变成轰鸣雷响雪花腾涌的景观。路应该从澳右下行,可我错从溪左走。又行二里,这是大坪。渡溪后往右走,走进一农户人家问路,则已在莲塘庵的下边了,竹子成丛,翠色葱郁。村妇拿出她烧制的稀粥和菜汤款待我,我用烤竹笋酬谢她。〔我自从在大鼻山刘家烤了观音竹笋,马上找来一个山里人用的竹篮背着它,路上拾到藏菜芽、营菌一类可以食用的东西,就投入篮中,抵达客舍后,立即煮来供餐。〕于是向西南渡过那叉大溪,溪水往东北方流进白沙江。义向西上岭,三里,在农户人家吃饭,此处是大坪极南之处了。又往西南越岭而上,二里,这是半山岭。多次渡溪,越岭而上,八里,走入望江岭。翻过岭溯溪行,又走十里,是桐源山。往南下山行二里,是韭菜园。向东经过山坳下山三里,又沿一条河走,是小车江。顺江南下四里,有桐源大溪自西边流来,就是流经桐源山、韭菜园的溪流,有大路也是从西边来,溪水往南与小车江合流后向南流去。路越过小车江江口的桥,从江右上山一里,顺江往东南走,路通过夹江的山上,极险峻。有座小石山,北面平直剖开:纹路如哥窑瓷器,而且薄如成片的木板。江水绕到它南边,路绕过它的北面。东北又有条小溪,冲破山峡形成瀑布。又向东南二里开始下山,又行一里下到江边。略略上走是木皮口,有溪流自东北流来汇人。它北面的山峰叫不住岭。于是住下。
十九日早餐后,向东南上岭。顺江左岸行四里,下水涉过跳石江。又上岭,路过车湾台,绕石山共走三里,走出两山之间的峡口,有堤坝拦水非常宽广,叫做上官坝。’坝外是一望无际的平整田野,二直往南延抵里山限。出了峡口,水往东南流入湘江,路沿峡右向西南下走。行走在平坦的田野中又一里,到达赵塘。〔这里聚族而居全姓赵,是大姓。〕村后一座石山独立,叫西钟山,下部全是陡峭削立的青石,上面有个平缓的山窝,当地人正在采石筑路,修建五谷大仙殿。殿东陡峭的山崖上有山洞可以深入。此时由子开路伐树,反而阻碍了那里的通路,不能攀缘过去。又往西南走过一座溪流上的桥,共四里,过了弃鸡岭。又是四里,到了咸水,而山枣释就在这里,是官道了。咸水的南边,大山横亘着,叫里山限;咸水的北面,崇山峻岭重重叠叠,叫三清界:此即咸水南北两境的情况了。咸水溪从三清界发源,流下去叫焦川,自南宅流出山,到此处穿过桥下往东南在罗江口流入湘江。过了桥往西南行,沿路是高大的松树,夹在路旁遮蔽天日,极似道州到永明的道路。十里,到板山铺。又走十里,到石子铺。从小路折向东南,五里抵达界首,是个有千户人家的集市,南半边属兴安县,东半边属全州。到界首时才是下午,大雨忽然来临,就停下不走了。这一天共走五十里。
丁丑(公元1637年)闰四月初八日 夜雨霏霏,四山叆叇àidài云盛之状,昧爽放舟。西行三十里,午后,〔分顾仆舟抵桂林,予同静闻从〕湘江南岸登涯,舟从北来,反曲而南,故岸在北。是为山角驿,地名黄沙。西南行,大松夹道,五里,黄沙铺。东面大岭曰紫云岩,西面大岭曰白云岩。湘江在路东紫云岩西。又南三里,双桥。有水自西大岭注于湘。又七里,石月铺,其西岭曰黄花大岭。又西南五里,出山陇行平畴间。又五里,深溪铺。过铺一里,有溪自西大山东注,小石梁跨之,当即深溪也。又一里,上小岭,舍官道,深溪一十里官道至太平辅,又十里至全。右入山。西向大山行,二里,直抵山下,又二里,宿于牛头冈蒋姓家。夜大雨。
初九日 冒雨西行五里,至砻岩普润寺。寺有宋守赵彦晖诗碑,宋李时亮记。岩洞前门东向〔如桥,出水约三十丈;〕后门北向,〔入水约十五丈。泉自山后破石窟三级下,故曰“砻”〕西入甚奥,中有立笋垂柱。出岩,西三里,有小石山兀立路旁。又西三里,张家村,〔村后大山曰回龙岩。〕南五里,冈岭高下,出平坞中西行一里,上大冲,西行半里,为福寿庵,饭于庵。又西半里,西北上柳山,有阁,曹学佺额,为柳仲涂书院。又上为寸月亭,亦曹书。亭前为清湘书院。有魏了翁碑。此山为郡守柳开讲道处。院为林蚆所建,与睢、岳、嵩,庐四书院共著。其南有泉一方,中有石题曰“虎踞石”由此蹑岭,逾而西,一里,为慈慧庵。转北一里,为狮子岩,岩僧见性。〔宿狮子岩南清泉庵。〕
初十日 由狮子岩南下,二里,至湘山寺。由寺东侧入,登大殿,寄行李。东半里,入全州西门。过州前,出大南门,罗江在前。东至小南门,三江合处。约舟待于兴安。复入城,出西门至寺,登大殿,拜无量寿佛塔。无量寿佛成果于唐咸通间,传灯录未载,号全真,故州以全名。肉身自万历初段,丙戌又毁,后又毁。〔塔后有飞来石。〕从塔东上长廊,西有观音阁。下寺,由寺西溯罗江一里,上卷云阁,绝壁临江。〔阁西为盘石,半嵌江中。绝壁有莲花一瓣,凹入壁间,白瓣黑崖,〕有无量指甲印石,作细点字六个。又西,〔一洞临江,泉由洞东裂石出,〕名玉龙泉。又西,有一石峰高竖如当关者,上大书“无量寿佛”四大字。共五里,又西为断桥。又西十里,度石蚬冈。石规,志作石燕,南为龙隐洞,〔小山独立江上,〕洞门西向。出洞而西,即为桫木渡桥,宿。〔桥度水东自龙水出口,山耸秀夹立。〕
十一日 由渡桥西北行,五里为石鼓村,又三里为白沃村,过七里冈为寨墟。有大溪自四川岭出。北入峡〔为山川口,〕十里为阎家村。又五里为白竹江,饭于李念嵩家。云开日丽,望见西北有山甚屼突,问之为钩挂山,其上又有金宝顶,甚奇异。始问一僧,曰:“去金宝有六十里。”复问一人,曰:“由四川岭只犬里。”时已西南向宝顶,遂还白竹桥边,溯西北江而上。五里,进峡口,两山壁立夹溪,甚峭。路沿溪西北崖上行,缘崖高下屈曲,十里出峡,为南峒。〔闻南洞北五里洞尽,可由四川岭达宝顶。〕有一僧同行,曰:“四川路已没,须从打狗岭上,至大竹坪而登,始有路。”遂随之行。由溪桥度而西上岭,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峻极。共三十里至打狗凹,已暮,宿于兴龙庵,〔庵北高岭即金宝顶也。〕
十二日 由兴龙庵西上,始沿涯北转,钩挂山在其北,为本山隐而不见。三下三上,三度坳曲,共三里,逾土地坳,西望新宁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为大竹坪。由坪右觅导登金宝者,一人方插秧,送余二里,逾上岭,又下一里,至大鼻山。余因寄行李于山下刘秦川家。兄弟二人俱望八,妻寿同。其家惟老者在,少者已出。余置行李,由村后渡溪,溯而上二里,当逾岭西登大道,误随溪直东上,二里路穷。还至中道,览岐草中,西二里,逾岭上,得南来大道,乃从之。北二里,又登岭,又北上一里,为旧角庵基。由基后丛木中上六七里,不得道,还宿刘家。刘后有涧,其上一里,悬峡飞瀑,宛转而下,修竹回岩,更相掩映。归途采笋竹中,闻声寻壑,踏月乃返。
十三日 早饭于刘,倩刘孙为导,乃腰镳biāo同“镖”裹餐,仍从村后夹涧上。一里,中道至飞瀑处,即西攀岭,路比前上更小。一里,至南来大道,〔乃从南大源上此者。〕三里,逾岭隘,一里,至角庵基。复从庵后丛中伏身蛇行入,约四里,穿丛棘如故,已乃从右崖丛中蛇行上。盖前乃从东峡直上,故不得道,然路虽异,丛棘相同。由岐又二里,从观音竹丛中行。其竹即余乡盆景中竹,但此处大如管,金宝顶上更大,而笋甚肥美。一路采笋盈握,则置路隅,以识来径。已而又见竹上多竹实,大如莲肉,小如大豆。初连枝折袖中,及返,俱脱落矣。从观音〔竹〕中上,又二里,至宝顶殿基,则石墙如环,半圮半立,而栋梁颓腐横地,止有大圣像首存石垆中。时日色甫中,四山俱出。南峰之近者为钩挂山,〔石崖峭立,东北向若削;〕再南即打狗岭,再南为大帽,再南宝顶,而宝顶最高,〔与北相颉颃,〕仰望基后绝顶更高。复从丛竹中东北上,其观音竹更大而笋多,又采而携之。前采置路侧者较细,不能尽肩,弃之。又上一里至绝顶。丛密中无由四望,登树践枝,终不畅目。已而望竹浪中出一大石如台,乃梯跻其上,则群山历历。遂取饭,与静闻就裹巾中以丛竹枝拨而餐之。既而导者益从林中采笋,而静闻采得竹菰gu即竹菌数枚,玉菌一颗,黄白俱可爱,余亦采菌数枚。从旧路下山,抵刘已昏黑,乃瀹菌煨笋而餐之。
十四日 别刘而行。随溪西下一里,得大竹坪来道。又三里为大源,〔则大鼻西峡水与村后东峡水会,〕置桥其上,有亭随桥数楹,桥曰潮桥。由桥以西为大源村。〔予往南顶,则从桥东随涧南行。里许,渡木桥,涧忽东折入山,路南出山隘。涧复坠路东破峡出,连捣三潭:上方,瀑长如布;中凹,瀑转如倾,下圆整,瀑匀成帘。下二潭俱有圆石中立承水,水坠潭作势潆回尤异。又三里,度桥为桐初,有水南自打狗岭来会,亦桥其上。二水合而西南,则又观音桥跨之。大道从观音桥西逾岭出,予从桥下随溪南。一里,水从西峡出。〕逾一岭出西堰,又西四里为陈墓源,有瀑自东山峡中涌跃而出,与东岭溪合,有桥跨其会处,〔大道与水俱南。〕余渡桥,东跻岭而上,〔即涌瀑南岭也。二里,平行岭脊,北望北宝顶岿然,峡中水迫自打狗南崖,直逼其下。南望新宁江流,远从巾子岭横界南宝顶之西。其西南有峰尖突,正当陈墓水口,已而路渐出其下。二里,南〕下岭从坳中行。又二里,逾一小岭,一里至苏家大坪,聚居甚盛,皆苏姓也。饭于苏怀江家。下午大雨,怀江坚留,遂止其处。
十五日 过山路。〔坪侧大瀑破山西向出,势甚雄伟;下为大溪,西北合陈墓源出口。下午,东南上一岭,误东往大帽岭道。乃西南转六里,出南宝顶,道桃子坪。问上梁宿处,四里而是。逾岭东至新开田所,有路南下伏草中。复误出其东,历险陂三里,不辨所向。已忽得一龛,地名挂幡,去上梁五里矣。其处五里至快乐庵,又十里乃至南顶。以暮雨,遂歇龛。〕
十六日 〔雨不止,滞龛中。〕(仅五里,)快乐庵。
十七日 〔从定心桥下过脊处,觅莲瓣隙痕,削崖密附,旁无余径。乃从脊东隔峡望之,痕虽岈然,然上垂下削,非托庐架道处也。乃上定心石,过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飞锡绝顶,返白云庵。〕宿白云庵,晤相宗师。
十八日 晨餐后,别相宗,由东路下山。一里余,则路旁峭石分列,置悬级出其间,是为天门。门外有耸石立路右,名金刚石,上大书“白云洞天”从此历磴而下,危峭逾于西路。西庵之名快乐,岂亦以路之坦耶!又四里,过题龙庵,〔庵北向。〕先是,从观音静室遥见两人入箐棘中,问云知为掘青暑者,而不辩其为何。过题龙庵,又见两人以线络负四枚,形如小猪而肥甚,当即竹鼦也。笋根稚子。今姑见之矣。大者斤许,小者半斤,索价每头二分,但活而有声,不便筐负,乃听而去。盖山中三小珍:黄鼠、柿狐、竹豚。惟竹豚未尝,而无奈其活不能携,况此时笋过而肥,且地有观音美笋,其味未必他处所能及。东下里许,南望那叉山飞瀑悬空而坠。〔先从宝顶即窥见,至此始睹崇隆若九天也。〕又东下五里,左渡小溪,深竹中有寺寂然,则苦炼庵。〔庵南向,左右各一溪自后来绕,而右溪较大,桥横其上,水从西南山腋透壁下。〕从庵前东南渡桥南上岭,〔其地竹甚大,路始分东西岐。〕从西岐下,〔始见那叉瀑北挂层崖,苦炼溪亦透空悬壑,与那叉大小高下势相颉颃。然苦炼近在对山,路沿之同下,朗朗见其捣壑势;其下山环成城,瀑垂其中,出西壁,与那叉东大溪合而东南去。〕见西峡中又一瀑如线,透山而下,连泄九层,虽细而甚长。路乃转东,〔共三里〕,又一溪自西北来。渡而随之,始觉甚微,渐下渐大,〔遂成轰雷涌雪观。〕路应从溪右下,而误从溪右。又二里,是为大坪。渡溪而右,人一村家问之,则在莲花庵之下矣,〔竹色丛郁。〕村妪出所炊粥羹饷,余以炙笋酬之,余自大鼻山刘家炙得观音笋,即觅一山篮背负之。路拾蕨芽,萱菌可食之物,辄投其中,抵逆旅,即煮以供焉。于是〔西南渡〕那叉大溪,〔溪东北出白沙江。〕又西上岭,三里,饭于村家,其处乃大坪之极南也。又西南逾岭而上,二里,是为半山岭。屡渡溪,逾岭而上,八里,入望江岭。逾岭溯溪,又十里,为桐源山。南下山二里,为韭菜园。东过坳下山三里,又循一水,为小车江。随江南下四里,有〔桐源〕大溪自西来,即桐源韭菜溪,有大路亦自西来,南与小车江合而南去。路渡小车江口桥,从水右上山一里,随江而东南,〔路行夹江山上,极险峻。〕有小石山,北面平剖,纹如哥窑,而薄若片板。江绕其南,路绕其北。〔东北又有小溪,破峡成瀑。〕又东南二里始下,又一里下至江涯。稍上为木皮口,〔有溪自东北来入。其北峰曰不住岭。〕乃宿。
十九日 晨餐后,东南上岭。随江左行四里,下涉跳石江。又上岭,过车湾台盘石。共三里,出两山峡口,有坝堰水甚巨,曰上官坝。坝外一望平畴,直南抵里山隅。出峡,水东南入湘,路随峡右西南下。行平畴中又一里,抵赵塘,其聚族俱赵,巨姓也。村后一石山峙立,曰西钟山,下俱青石峭削,上有平窝,土人方斥石叠路,建五谷大仙殿。其东峭崖上有洞可深入。时以开道伐木,反隘其路,不得攀缘而渡。又西南〔渡〕一溪桥,共四里,过弃鸡岭。又四里,出咸水,而山枣驿在焉,则官道也。咸水之南,大山横亘,曰里山隈;咸水之北,崇岭重叠,曰三清界:此咸水南北之界也。咸水溪自三清界发源,流为焦川,自南宅出山,至此透桥东南罗江口入湘。渡桥西南行,长松合道,夹径蔽天,〔极似道州永明道。〕十里,板山铺。又十里,石子铺。从小路折而东南,五里抵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属兴安,东半属全州。至界首才下午,大雨忽至,遂止不前。是日共行五十里。
<b>译文</b>
丁丑年(崇祯十年,1637)闰四月初八日夜雨霏霏,四围群山浓云笼罩,黎明开船。往西行船三十里,午后分道走,顾仆乘船到桂林,我同静闻从湘江南岸登岸〔船从北边行来,反向弯曲朝南,所以江岸在北面。〕这是山角释,地名叫黄沙。往西南行,高大的松树夹道而立,五里,到黄沙铺。〔东面的大山岭叫紫云岩,西面的大山岭叫白云岩。〕湘江在路的东边紫云岩的西面。又往南行三里,到双桥。〔有水流自西面的大山岭注入湘江。〕又走七里,到石月铺,它西面的山岭叫黄花大岭。又往西南行五里,走出山陇行走在平坦的田野间。又走五里,到深溪铺。过铺后一里,有条溪水自西面的大山往东流注,小石桥跨在溪上,应当就是深溪了。又走一里,登上一座小岭,离开了官道,〔从深溪走官道十里到太平铺,再走十里到全州。〕从右侧入山。向西朝着大山走,二里,直抵山下,又走二里,住宿在牛头冈姓蒋的人家。夜里下大雨。
初九日冒雨往西行五里,到了确岩普润寺。寺中有宋代州官赵彦晖题诗的石碑,宋代李时亮的记文。岩洞的前洞口向东,如桥一样,高出水面约三十丈;后洞口向北,浸入水中约十五丈。泉水自山后冲出石窟分三级流下,所以称为“砒”向西进去十分深邃,洞中有竖立的石笋和下垂的石柱。出了岩洞,往西三里,有座小石山竖立在路旁。又向西三里,到张家村,村后的大山叫回龙岩。往南五里,冈峦山岭高下不一,走到平坦的山坞往西行一里,登上大冲,向西行半里,是福寿庵。在庵中吃了饭,又向西半里,往西北登上柳山,有座楼阁,是曹学侄题写的匾额,这是柳仲涂书院。又上去是寸月亭,〔也是曹学侄写的。〕亭子前边是清湘书院。〔有块魏了翁碑。此山是州官柳开讲学的场所。书院是林把建立的,与唯阳、岳麓、嵩山、庐山四大书院一样著名。〕它的南面有一塘泉水,水中有块岩石,题为“虎踞石”由此登岭,越岭往西,一里,是慈慧庵。转向北一里,是狮子岩,〔岩洞中的僧人叫见性。〕住宿在狮子岩南面的清泉庵。
初十日由狮子岩往南下行,二里,到湘山寺。由寺东侧进去,登上大殿,寄放了行李。往东半里,进入全州城西门。经过州衙前,出大南门,〔罗江在城门前。〕往东到小南门,〔是三江汇合之处。〕约定船在兴安等候。再次进城,出西门到了寺中,登上大殿,拜了无量寿佛塔。〔无量寿佛在唐朝咸通年间(860-873)成正果,传灯录未记载,法号叫全真,因而此州用“全”来起名。肉身在万历初年毁坏,丙戌年(即万历十四年,1586)又被毁,后来又一次被毁。〕塔后有块飞来石。从塔东边走上长廊,西边有观音阁。下到寺中,由寺西溯罗江行一里,登上卷云阁,绝壁下临江流。阁西是一块盘石,一半嵌入江中。绝壁上有一朵莲花,凹入石壁间,白色的花瓣黑色的石崖;有块上有无量寿佛指甲印的岩石,写着六个细点组成的字。又往西,一个山洞面临江流,泉水从洞东侧裂石中流出,名叫玉龙泉。再往西,有一座石峰高高竖立如同把守关口的人一样,上面写着“无量寿佛”四个大字。共行五里,又往西是断桥。又向西十里,越过石规冈。〔石蛆,志书写作石燕。〕南面是龙隐洞,一座小山独立在江上,洞口向西。出洞后往西走,就是秒木渡桥,住下来。桥横跨的水流往东在龙水流出河口,山峰耸秀,相对而立。
十一日由渡桥往西北行,五里是石鼓村,又走兰里是白沃村,过七里冈是寨墟。〔有条大溪自四川岭中流出。〕往北进峡是山川口,行十里是阎家村。又五里是白竹江,在李念嵩家吃了饭。云开日丽,望见西北方有座山十分突兀,间知是钩挂山,它上面又有个金宝顶,非常奇异。起初问一僧人,说:“离金宝顶有六十里。”再问一个人,说:“由四川岭走只有兰十里‘”此时已向西南朝着金宝顶走去,于是返回白竹桥边,溯西北流来的江水而上。五里,进了峡口,两旁的山墙壁样夹住溪流耸立,非常陡峭。-路沿着溪流西北的山崖上行,随着山崖的高低起伏曲曲折折,十里走出峡谷,是南炯。听说从这里往北走五里洞就到了尽头,可由四川岭到达金宝顶。有一个僧人同行,说:“四川岭的路已经隐没,必须从打狗岭上走,到大竹坪后登山,这才有路石”便跟随他走。由溪上的桥过去往西上岭,有条瀑布在山岭左旁,岭上极其陡峻。共行三十里来到打狗凹,已经天黑,住宿在兴龙庵,庵北的高岭就是金宝顶了。十二日由兴龙庵往西上山,并始时沿着溪岸向北转,〔钩挂山在它的北面,被这座山遮住了看不见。〕三次下走三度上山,三次越过山坳中的山弯,共三里,穿过土地坳,向西远望新宁江已在山麓.下山五里,是大竹坪。在坪右寻找领路登金宝顶的人,一个人正在插秧,送了我二里地,越过一道岭,又下山一里,到了大鼻山。我于是把行李寄放在山下刘秦川家中。〔兄弟二人都年近八十,妻子的寿命相同。〕他家唯有老年人在家,年轻人已出门。我安置了行李,由村后渡过澳水,溯溪而上二里,本应越岭向西登上大道,错随溪流一直往东上走,二里后路断了.返回到半路上,在草中找到岔道,往西二里,越到岭上,找到南边来的大道,便顺着大道走。往北二里,又登岭,又向北上走一里,是旧角庵的废址。由废址后的丛林中上行六七里,找不到路,回来住在刘家。刘家屋后有条山涧,它上边一里处,山峡高悬瀑布飞流,蜿蜒而下,翠竹修长,岩右回绕,更相掩映。归途中在竹林中采笋子,听到水声找到壑谷,踏着月光返回来。
十三日在刘家吃早饭,请刘秦川的孙子当向导,于是在腰间擂上飞镖裹上饭食,仍从村后狭窄的山涧上行。一里,中途到了飞流的瀑布之处,立即向西登岭,路比前边的更小‘一里、走到从南面来的大道,就是从南面大源上通此处的路。三乳穿过岭上的隘口,一里,来到角庵废址。再次从庵后丛林中伏下身体蛇行进去,约四黑,穿越丛林荆棘与上次一样,不久就从右侧山崖上的丛林中蛇行而上。原来前次是从东面的峡谷中一直上来,所以扰不到路,然而路虽然不同,丛林荆棘却恻司,从岔道又行二里,从观音竹丛中行走。〔这种竹子就是我家乡栽在盆景中的竹子,但此处的大如箫管,金宝顶上的更大,而且竹笋十分肥美。}尸路上采摘竹笋,采满二把后便放在路旁,以便识别来时的路径。不久又见竹上有许多竹实,大的如莲子,小的如大豆。起初连枝带叶地折了装在袖中,到返回时,全部脱落了。从观音竹丛中上少,又走二里,到了宝顶殿的废址,就见石墙如环形,一半倒塌了一半竖立着,而且栋梁颓然腐朽横在地上,只有佛像的头部存留在石香炉中。此时天色刚到中午,四面群山全部显现出来。南面山峰近处的是钩堆山,石崖峭立,向东北的一面好似刀削出来的一般;再南边就是打狗岭,再往南是大帽山,再南面是金宝顶,而金宝顶最高,与北面的山峰不相上下,仰望殿基后的绝顶更高。再从竹丛中向东北上山,那里的观音竹更大而且笋多,又采了些带在身上。〔先前采了放在路边的较细,不能全部担着走,把它们扔了。〕又上走一里来到绝顶。在浓密的丛林中无从四处远望,爬上树踩着树枝看,始终不能畅快观望。随即望见竹浪中现出一块大石如像高台,便登到石上,只见群山历历在目。于是取出饭,与静闻就着裹饭的方巾采断竹枝拨着吃饭。随即向导又到竹林中去采笋,静闻采到了几个竹扰,一朵玉菌,笋黄菌白全都很可爱,我也采到几朵菌。从原路下山,来到刘家时天已经昏黑,便煮菌烤笋吃了饭。
十四日告别刘秦川后动身。随溪流向西下行一里,遇上从大竹坪来的路。又走三里是大源,就见大鼻山西峡的水与村后东峡的水会合,溪上建了桥,顺着桥身有几间亭子,桥叫潮桥。在桥以西是大源村。我前往南宝顶,就从桥东随山涧南行。州里左右,越过木桥,山涧忽然向东折入山去,路往南走出山隘。山涧再次下坠到路东冲破山峡流出来,一连下捣三个深潭:上面的呈方形,瀑布长如布匹;中间一个下凹,瀑布旋转如同倾倒出来一般;下边的又圆又整齐,瀑布均匀地下流如门帘。下面两个水潭都有圆石在中央竖立承接着水流,流水坠入潭中作出的潇徊旋转的姿态尤其特异。又行三里,过了桥是桐初,有水流从南边自打狗岭流来会合,也在水流上架了桥。两条水流合流后流向西南方,就见又有座观音桥跨在水流上。大道从观音桥西越岭出去,我从桥下顺溪流往南走。一里,溪水从西峡中流出去。越过一道岭来到西堰,又往西行四里是陈墓源,有瀑布从东山峡中涌跃而出,与东岭来的溪水合流,有座桥跨在它们会合之处,大道与溪流都往南去。我走过桥,向东登岭而上,这就是涌流的瀑布南面的山岭了。二里,平缓地行走在岭脊上,北望北宝顶岿然屹立,峡中的水流在近处,从打狗岭南面的山崖直逼到山下。南望新宁江江流,远远地从巾子岭横隔在南宝顶的西方。岭脊西南方有座山峰尖尖突起,正位于陈墓源的河口,不久路渐渐通到它下边。二里,往南下岭从山坳中前行。又走二里,越过一座小岭,一里来到苏家大坪,村落居民十分兴盛,都是姓苏的。在苏怀江家吃饭.下午下大雨,怀江坚决挽留,便住在他这里。十五日走过山路。坪侧边有大瀑布冲破山体向西流出,气势非常雄伟,下面形成大溪,往西北在陈墓源的出口处合流、。下午,向东南登上一岭,错往东走去大帽岭的路。于是向西南方转了六里,出了南宝顶,取道桃子坪。打听到上梁住宿的地方,四里路便是。越岭往东来到一处新开垦的田地,有路向南下行隐伏在草中。又一次误走到路东,经历三里险峻的山坡,辩不清方向。不久忽然遇到一个佛完;地名叫挂蟠,离上梁有五里了。此处五里路到快乐庵,再走十里才到南宝顶。因天晚下雨,就歇息在佛盒中。
十六日雨不停,滞留在佛盒中。仅走五里,来到快乐庵。十七日从定心桥卞行到延伸而过的山脊处,寻找莲花瓣裂隙的痕迹,陡削的山崖紧靠在一起,旁边没有别的路径.只得从山脊东面隔着峡谷远望它,裂痕虽然十分深邃,然而上边下垂下面陡削,不是庐舍依托架设道路的去处。于是登上定心石,经过圣水涯,再由舍身崖登上飞锡峰的绝顶,返回白云庵。住在白云庵会见了相宗禅师。
十八日早餐后,告别了相宗,由东路下山。一里多,就见路旁峻峭的山石分为两列,山石之间修有悬梯,这是天门。天门外有高耸的岩石立在路右,名叫金刚石,上面写着“白云洞天”几个大字。从此地沿石橙而下,危险陡峭超过西路。西边的寺庵名叫快乐,莫非也是因为道路平坦而起的名吗?又走四里,路过题龙庵,庵门向北.〔这之前,从观音静室远远望见两个人进入山善的荆棘丛中,询问之后知道是去挖掘青暑的人,却弄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过题龙庵时,又见两个人用线织成的网背着四只,形状如同小猪而且十分肥壮,应该就是竹甩了。吃笋根的小子,今天这才见到你了。大的有一斤左右,小的有半斤,要价每头二分银子,但是活的而且有叫尸声,不方便用筐子背着走,便听任他们离开了。大体上山中有三种小型山珍。黄鼠、柿狐、竹豚,唯有行豚未尝过,可无奈那东西是活的不能携带,何况此时竹笋发过竹豚长肥了,且此地有美味的观音竹笋,它的滋味未必是别的地方的所能赶得上的。〕往东下行一里左右,南望那叉山飞流的瀑布悬空而坠。先前从金宝顶就窥见到了,到了此地才看清它高高的好像在九天之上。又往东下走五里,从左边渡过小溪,深竹丛中有座寺院寂静无声,就是苦炼庵。庵门向南,左右各有一溪自庵后绕来,而右边的溪流较大,桥横架在溪上,溪水从西南方山侧透过石壁流下去。从庵前向东南过桥往南上岭,此地竹子根大,路开始分为东西两条岔道。从西边的岔道下走,这才见那叉山的瀑布挂在北面的层层山崖上、苦炼溪也穿过高空悬在壑谷上,与那叉瀑布大小高矮的气势不相上下。不过苦炼溪近在对面的山上,道路沿着溪流一同下山,清清楚楚看见它捣击壑谷的威势,瀑布下的山环绕成城墙一样,瀑布下垂到其中,流出西边的崖壁,与那叉山东面的大溪合流后往东南流去。望见西面峡谷中又有二条瀑布如线一样,穿山而下,一连下泄九层,水流虽细但却非常长。路于是转向东,共走三里,又有一溪从西北流来。渡过溪后顺流而行,起初觉得溪流很小,慢慢下去渐渐大起来,终于变成轰鸣雷响雪花腾涌的景观。路应该从澳右下行,可我错从溪左走。又行二里,这是大坪。渡溪后往右走,走进一农户人家问路,则已在莲塘庵的下边了,竹子成丛,翠色葱郁。村妇拿出她烧制的稀粥和菜汤款待我,我用烤竹笋酬谢她。〔我自从在大鼻山刘家烤了观音竹笋,马上找来一个山里人用的竹篮背着它,路上拾到藏菜芽、营菌一类可以食用的东西,就投入篮中,抵达客舍后,立即煮来供餐。〕于是向西南渡过那叉大溪,溪水往东北方流进白沙江。义向西上岭,三里,在农户人家吃饭,此处是大坪极南之处了。又往西南越岭而上,二里,这是半山岭。多次渡溪,越岭而上,八里,走入望江岭。翻过岭溯溪行,又走十里,是桐源山。往南下山行二里,是韭菜园。向东经过山坳下山三里,又沿一条河走,是小车江。顺江南下四里,有桐源大溪自西边流来,就是流经桐源山、韭菜园的溪流,有大路也是从西边来,溪水往南与小车江合流后向南流去。路越过小车江江口的桥,从江右上山一里,顺江往东南走,路通过夹江的山上,极险峻。有座小石山,北面平直剖开:纹路如哥窑瓷器,而且薄如成片的木板。江水绕到它南边,路绕过它的北面。东北又有条小溪,冲破山峡形成瀑布。又向东南二里开始下山,又行一里下到江边。略略上走是木皮口,有溪流自东北流来汇人。它北面的山峰叫不住岭。于是住下。
十九日早餐后,向东南上岭。顺江左岸行四里,下水涉过跳石江。又上岭,路过车湾台,绕石山共走三里,走出两山之间的峡口,有堤坝拦水非常宽广,叫做上官坝。’坝外是一望无际的平整田野,二直往南延抵里山限。出了峡口,水往东南流入湘江,路沿峡右向西南下走。行走在平坦的田野中又一里,到达赵塘。〔这里聚族而居全姓赵,是大姓。〕村后一座石山独立,叫西钟山,下部全是陡峭削立的青石,上面有个平缓的山窝,当地人正在采石筑路,修建五谷大仙殿。殿东陡峭的山崖上有山洞可以深入。此时由子开路伐树,反而阻碍了那里的通路,不能攀缘过去。又往西南走过一座溪流上的桥,共四里,过了弃鸡岭。又是四里,到了咸水,而山枣释就在这里,是官道了。咸水的南边,大山横亘着,叫里山限;咸水的北面,崇山峻岭重重叠叠,叫三清界:此即咸水南北两境的情况了。咸水溪从三清界发源,流下去叫焦川,自南宅流出山,到此处穿过桥下往东南在罗江口流入湘江。过了桥往西南行,沿路是高大的松树,夹在路旁遮蔽天日,极似道州到永明的道路。十里,到板山铺。又走十里,到石子铺。从小路折向东南,五里抵达界首,是个有千户人家的集市,南半边属兴安县,东半边属全州。到界首时才是下午,大雨忽然来临,就停下不走了。这一天共走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