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祖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半岩塬里一根干柴,摇得动,掰不来。”(牛尾巴)“风吹层层浪,下雨就生疮,身体还吃得,煮来又喷香。”(水)“远看一把伞,近看毛脚杆。”(棕树)“远看一座坟,近来两道门。”(鼻子)“桌子下面躺着一个老爷,哪个猜了喊表爷。”(狗)“穿钉鞋,过瓦房。哪个猜到喊干娘。”(猫)。每每回想起这些朴素而有趣的谜语。很自然的想起我的祖父来。这是孩童时代他教我的。可他离开我已经27年了。今天是月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我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山里的父亲都会带着冥纸和鞭炮回乡下给藏在山里的祖父母烧纸送钱。我也会在这个时候静静地想着他们,想着他们的英容笑貌,想着他们对我的万般疼爱,想着那时的艰苦与贫穷。毫不夸张地说,在祖父母背上和长衫里长大的我对他们的感情大大超过了父母亲,可我却永远无法用自己的能力回报他们。
一岁半时,母亲把断了奶的我送往乡下祖母家里,直到上学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祖父不是我的亲祖父,这是我懂事的时候,祖母告诉我的。我却从来没感到这有什么差别。后来只觉得我与他不同姓而已。也许是年轻时劳累过重,等我懂事时,佝偻着身子的祖父身体就很差了。这样,他除了干一些很轻的农活外,主要任务就是带我,以及后来的弟弟、妹妹们。很小的我睡觉前总要他抱。他搂抱着我,用长衫盖住我的身子,吃力地来回走动,直到熟睡。冬天,他一起床就开始在火垅里生火。然后在热灰里捂几个土豆或者红苕。等我睡醒来,才用火钳把烘熟了的刨出来拍了灰剥了皮让我吃。他却只烧点开水沏盅老鹰茶喝。他经常穿着长衫,干活的时候,把衫的前襟扎在腰间。那时候在农村很少有专门带小孩的,他也一样。夏天领我玩耍之前,总爱在木棍上绑一个细竹圈,再到房屋的角落里沾一些蜘蛛丝网。叫我到田边网蜻蜓、沾蚱蜢。他呢,则牵着那条黄牛,边放边割草。由于我年龄太小,很少有蜻蜓什么的自投罗网。偶尔有一只,就会惊喜地大声叫祖父给我取下。这时候,他会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小心翼翼地拿下那倒霉的东西,让我捏着翅膀看。
祖父身体虽然不好,在农村,他也算是个能干人。家里用的背篼、蓑衣。还有许多农用家什都是出自他的手。特别是扎蓑衣,他缝得厚实、经用,披在肩上又很合身。因此队上许多男人都到他这儿定购。本来到棕树上取棕就很麻烦,如果要在高大的棕树上割棕片还要增加一些危险,稍不注意会掉下来。每次看着祖父慢慢地环割棕片的情形,我们都紧张地呆望着不敢吱声。等他小心地从木梯上下到地面来,我们才敢去捡散落在地上的棕片把棕片割回来后,还要晒干,整理,这才可以扎蓑衣。用来扎蓑衣的线是棕丝搓成的,线要搓得均匀而松紧适度。一看到祖父用心搓线缝制,我也从扔在一旁的废棕片上撕点棕,学着他的样子做。他便看着我笑,一脸慈爱。
遇到薅秧的时候,祖父也会去参加集体劳动。一群老年人聚在秧田里,边用脚丫把杂草踩到稀泥里,边扯着嗓子唱山歌,歌声虽然充满了无奈和哀怨,可脸上却还堆着笑。我觉得,那是祖父最快乐的日子,也许只有那时,和他的同龄人在一起才感到他还年轻吧?夏夜,等祖母忙碌完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纳凉。祖父会给我们讲一些鬼怪故事,或者让我们猜谜语。鬼怪故事大多因为当时害怕听得断断续续忘却在山里了。而那些纯属口语的谜语却牢固地存放在我的记忆深处:“岩上一件草,岩下一件草,落下来草打草。”(眼睫毛)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像长大的鸟儿一样陆续从祖父身边飞走了。祖父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记得那年秋天,祖母捎信来说祖父快不行了,叫我们回去。我向母亲要了钱,买了平常很少吃的罐头和白糖,跟着母亲赶回老家。祖父已经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在枕头的支垫中半卧在床上。看到骨瘦如柴的祖父,我拉着他没多少温度的手,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费力地睁开陷在眶里的眼睛,轻轻对我说:“梅儿回来了?”我点点头。“爷爷,我给你买的水果罐头,你吃点吧!”祖父摇摇头。我又恳求他:“吃一点点吧!我已经打开了。”说着用匙子把分小了的水果往他微张的嘴里送。见他费力吞咽,我赶紧喂了些糖水。祖父拉了拉我的手说:“梅儿,听话,好好读书!你一辈子会好过的”我边点头边流泪。
这是祖父最后一次给我说的话。过了三天,等我再次赶回老家时,他已经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摊放在堂屋里的那块门板上了。我跪在地上,拼命地摇着祖父僵硬的双臂,大声地哭喊着:“爷爷,我回来看你了”
“半岩塬里一根干柴,摇得动,掰不来。”(牛尾巴)“风吹层层浪,下雨就生疮,身体还吃得,煮来又喷香。”(水)“远看一把伞,近看毛脚杆。”(棕树)“远看一座坟,近来两道门。”(鼻子)“桌子下面躺着一个老爷,哪个猜了喊表爷。”(狗)“穿钉鞋,过瓦房。哪个猜到喊干娘。”(猫)。每每回想起这些朴素而有趣的谜语。很自然的想起我的祖父来。这是孩童时代他教我的。可他离开我已经27年了。今天是月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我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山里的父亲都会带着冥纸和鞭炮回乡下给藏在山里的祖父母烧纸送钱。我也会在这个时候静静地想着他们,想着他们的英容笑貌,想着他们对我的万般疼爱,想着那时的艰苦与贫穷。毫不夸张地说,在祖父母背上和长衫里长大的我对他们的感情大大超过了父母亲,可我却永远无法用自己的能力回报他们。
一岁半时,母亲把断了奶的我送往乡下祖母家里,直到上学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祖父不是我的亲祖父,这是我懂事的时候,祖母告诉我的。我却从来没感到这有什么差别。后来只觉得我与他不同姓而已。也许是年轻时劳累过重,等我懂事时,佝偻着身子的祖父身体就很差了。这样,他除了干一些很轻的农活外,主要任务就是带我,以及后来的弟弟、妹妹们。很小的我睡觉前总要他抱。他搂抱着我,用长衫盖住我的身子,吃力地来回走动,直到熟睡。冬天,他一起床就开始在火垅里生火。然后在热灰里捂几个土豆或者红苕。等我睡醒来,才用火钳把烘熟了的刨出来拍了灰剥了皮让我吃。他却只烧点开水沏盅老鹰茶喝。他经常穿着长衫,干活的时候,把衫的前襟扎在腰间。那时候在农村很少有专门带小孩的,他也一样。夏天领我玩耍之前,总爱在木棍上绑一个细竹圈,再到房屋的角落里沾一些蜘蛛丝网。叫我到田边网蜻蜓、沾蚱蜢。他呢,则牵着那条黄牛,边放边割草。由于我年龄太小,很少有蜻蜓什么的自投罗网。偶尔有一只,就会惊喜地大声叫祖父给我取下。这时候,他会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小心翼翼地拿下那倒霉的东西,让我捏着翅膀看。
祖父身体虽然不好,在农村,他也算是个能干人。家里用的背篼、蓑衣。还有许多农用家什都是出自他的手。特别是扎蓑衣,他缝得厚实、经用,披在肩上又很合身。因此队上许多男人都到他这儿定购。本来到棕树上取棕就很麻烦,如果要在高大的棕树上割棕片还要增加一些危险,稍不注意会掉下来。每次看着祖父慢慢地环割棕片的情形,我们都紧张地呆望着不敢吱声。等他小心地从木梯上下到地面来,我们才敢去捡散落在地上的棕片把棕片割回来后,还要晒干,整理,这才可以扎蓑衣。用来扎蓑衣的线是棕丝搓成的,线要搓得均匀而松紧适度。一看到祖父用心搓线缝制,我也从扔在一旁的废棕片上撕点棕,学着他的样子做。他便看着我笑,一脸慈爱。
遇到薅秧的时候,祖父也会去参加集体劳动。一群老年人聚在秧田里,边用脚丫把杂草踩到稀泥里,边扯着嗓子唱山歌,歌声虽然充满了无奈和哀怨,可脸上却还堆着笑。我觉得,那是祖父最快乐的日子,也许只有那时,和他的同龄人在一起才感到他还年轻吧?夏夜,等祖母忙碌完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纳凉。祖父会给我们讲一些鬼怪故事,或者让我们猜谜语。鬼怪故事大多因为当时害怕听得断断续续忘却在山里了。而那些纯属口语的谜语却牢固地存放在我的记忆深处:“岩上一件草,岩下一件草,落下来草打草。”(眼睫毛)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像长大的鸟儿一样陆续从祖父身边飞走了。祖父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记得那年秋天,祖母捎信来说祖父快不行了,叫我们回去。我向母亲要了钱,买了平常很少吃的罐头和白糖,跟着母亲赶回老家。祖父已经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在枕头的支垫中半卧在床上。看到骨瘦如柴的祖父,我拉着他没多少温度的手,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费力地睁开陷在眶里的眼睛,轻轻对我说:“梅儿回来了?”我点点头。“爷爷,我给你买的水果罐头,你吃点吧!”祖父摇摇头。我又恳求他:“吃一点点吧!我已经打开了。”说着用匙子把分小了的水果往他微张的嘴里送。见他费力吞咽,我赶紧喂了些糖水。祖父拉了拉我的手说:“梅儿,听话,好好读书!你一辈子会好过的”我边点头边流泪。
这是祖父最后一次给我说的话。过了三天,等我再次赶回老家时,他已经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摊放在堂屋里的那块门板上了。我跪在地上,拼命地摇着祖父僵硬的双臂,大声地哭喊着:“爷爷,我回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