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头死之前的葬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阳下了车,一进门,就看到堂前的桌子上,父亲大大的彩色像片,笑呵呵地对着她笑。
杨阳腿一软,差点过不了门槛,就见父亲从里屋走出来“回来了?你看我这照片照得好吧?我一看见就想喜,这可是我这一辈子,照得最满意的照片了。”
杨阳知道父亲的脾气,却没想到父亲会做出这样让人意外的事情。她无可奈何地笑笑,进门一下子坐在椅子上,看着父亲无语。
倒是父亲高兴的不得了,一手拉过跟在身后的小外甥“长这么高了,害球货!再不回来看姥爷,以后看不到姥爷你可没戏看了。”
一会儿又指着杨阳的老公“你这个女婿娃做得不错,一听说我有病,马上就开车回来看我了。看来我老杨头活得值了,死前还可以坐上几十万的小车溜溜,风光风光!哈哈!”笑声刚落,就是一边串不歇停的咳嗽。咳得杨阳心里堵得慌,连忙帮父亲捶捶,父亲边咳边摆手“不用,不用,越捶越难受!”
杨阳心疼地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脸上纵横的菊花写满轻松的笑意。杨阳心里却流泪了。
吾已流浪三十五
三十六中回故土。
南阳既有家园在
何惜外乡多愁苦?
杨阳想起年少时读过父亲的笔记,那是父亲初回到老家南阳时写的一首诗。想到此,杨阳就想起父亲游离坎坷的一生
杨阳的父亲年轻时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秀才”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才貌双全”虽然父亲当时只有高小毕业,可长相白净、帅气的父亲,写了一手好字,会拉一手好二胡,有一副好嗓子。听父亲说那时考上了地区戏剧学校,就是因为当时唱戏的是“下九流”爷爷生生地断了父亲的前途。和父亲原来一起考入的同学,现在已经团长退休,而父亲却永远地与黄土相伴。父亲至今还对爷爷特别是阻断他上戏校的事耿耿于怀。
不过,父亲经常对杨阳说:“如果上了戏校,可就不一定遇不上你的母亲了,这会是我一生的遗憾!”
杨阳的母亲每每听到这句话,也会开玩笑说:“那也许会遇到个戏仙子,你们夫唱妇随的,不是更幸福嘛!”
父亲深情地对视母亲:“再好能好过你吗?我要感谢上天的安排,让你降落在我的身边!”
杨阳看着父亲已经微驼的身体,发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上,依稀找到年轻时英俊的影子。如今被病痛折磨得更是苍老。比父亲小近十岁的母亲,圆润的脸上,几条鱼尾纹清晰可辨。和父亲站在一起,简直象两代人。
在杨阳的母亲还没有走进父亲的生活时,就这样一个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年轻人,到了二十六、七还是光棍一条。并不是说父亲身边缺少姑娘。就凭父亲的好嗓子,唱得周边的姑娘眼泪汪汪,意乱情迷,一个个秋波暗送,情却难以付出。
而这一切都是是因为父亲的出身。杨阳的爷爷原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军官,因为偷偷救了一个要被枪毙的同乡,事发后带着奶奶逃到外乡,重新建了一份家业。但终究是势单力薄,倍受人欺。在文华大革命时,爷爷被朋友出卖,检举。爷爷被五花大绑地上台批判,奶奶被游街示众,众人更是离而远之。喜欢父亲的姑娘只能忍痛割爱。只有一位漂亮勇敢的姑娘和父亲偷偷地相爱,经常幽会缠绵,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被女方家人活活拆散。从那以后,父亲一直在郁郁中蹉跎岁月,在当时已完全是大龄青年了,才用自己的大妹妹转换回了母亲。当然,母亲和另外张姓的人家,同样因为是地主出身,没有人嫁去当媳妇,才想出了三家“皆大欢喜”的姻缘。
杨阳经常听父亲说母亲初来时,穿着一身大红的棉衣棉裤,梳着两根细长黄软的发辫,围着一条艳红的方围巾,白里透红的脸上两只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玉树临风的父亲,脸突然红了,娇羞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那一刻起,他就喜欢上了母亲,而母亲更是死心蹋地,无怨无悔,风雨同舟地陪父亲一直走到现在。
在杨阳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与烟酒相伴,特别是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已经吸出了气管炎、肺气肿,得了冠心病,却还是乐此不疲。
每次杨阳让父亲不要再喝了,总是遭到他一阵痛骂:“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如果不让我喝酒,还不如让我现在就死掉!”一副视酒如命,视死如归的神情,噎得杨阳哑口无言,气愤难平,最后还得买更多更好的酒给他喝,只能让母亲劝他少喝点。
每次杨阳和父亲“交战”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副慈爱娴静的表情,微笑地看着杨阳和父亲。看到父亲拿出酒瓶,赶忙去张罗了几个小菜,拿出一个很小很小的酒盅,给父亲倒了一点点酒“一次只能喝两盅。”母亲柔气轻声地命令父亲。父亲呢,端起酒盅,仰起头,眯着眼,一下子倒入口中,还一个劲地嗑嘴,回味着,那副幸福的样子,象喝了十坛老酒那样迷醉,也许那就是母亲给父亲爱的酒!
在杨阳刚懂事时,爷爷带着全家十多口人和不多的家当,日夜兼程,徒步行了八九百里,回到了爷爷的故乡。而爷爷就在回到故乡的第二年,遇车祸死了。母亲也离开了她的家乡、父母、亲人,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了老家,从此也开始品尝思念亲人的痛苦。可母亲只是默默地承受,很少回娘家,全身心地和父亲修补这个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家。而那首诗更是父亲那时心情的写照,回家不管有多穷多苦,毕竟是自己的故土。
记得在杨阳上高中时,两个弟弟都在初中。还有3个已成年的叔叔、姑姑,家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即使在这样艰巨的情况下,母亲也从未断过父亲的酒。母亲总是恨不得把一分钱分成几瓣,为父亲省下买酒钱。
而那时的父亲,更是几乎每喝必醉。醉了不是拉凄婉悲泣的二胡二泉映月、江河水,就是唱哀伤的戏曲,那悠扬婉转的男中音,在已沉睡的村庄上空飘荡,让人听得心驰神往,唏嘘不已。
还有时候,父亲象个孩子一样,躺在床上失声痛哭。母亲不管父亲在做什么,总是一句话也不说,有时是静静地听父亲拉、唱,一脸沉醉地看着父亲,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为父亲送上茶水,递上毛巾,待父亲发泄完,安顿好父亲直到父亲酣然入睡,才躺下休息。在人前杨阳从没见过母亲流泪,只是在暗夜里听到过母亲轻轻的抽泣声,看到母亲在偷偷地拭泪。
那时还没完全懂事的杨阳,总是躲藏在被窝里哭泣,怨恨父亲天天喝醉,一点儿也不心疼日夜操劳过度的母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杨阳也曾提出过退学。每次都被父亲骂得狗血喷头,甚至还有一次打了她,那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挨揍。那时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此书生气十足的父亲,竟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醉鬼,还动手打了他疼爱有加的女儿!杨阳从此对父亲有了暗暗的积怨,也开始对母亲一直对父亲的过分纵容,有了不快的看法。
长大后,看到已被酒精毒害得失去了健康的父亲,仍然视酒如红颜知己。心疼之余,也逐渐明白当年父亲的苦衷,和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生活之重。父亲在爷爷死后是又当爹又当娘,既要照顾大小姐出身,从没操过心历过事的奶奶,还要帮长大的叔叔盖房娶妻,护送两个未出阁的妹妹嫁人,保证杨阳姊妹三个未成年的学生上学。父亲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只有善解人意、温婉良善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帮父亲扛起一痤大山!
如今杨阳和弟弟们一个个都事业小有成就,让父母亲来都市里长住,总是三五天就回老家,说还是家乡的水土清新醇厚。在家农闲时节,父亲经常和朋友小聚小饮,和喜欢戏剧的朋友拉琴唱戏,更多的时候是陪母亲在自家的小块菜地里劳动,晚间在地头散步。
杨阳以为以后父亲总可以轻松地安度晚年了,却没想到检查身体时却得到食道癌这样不幸的结果。父亲倒是很看得开,总是说:同村的好多老朋友大多都有病去世了,差不多走时都比我年轻。我也值了,没有什么遗憾了。活着开心,死了放心!
自从老杨头知道自己这个病以后,为了让儿女们心里不留愧疚,也积极配合着医生治疗,有空却在悄悄地为自己准备后事。为了不让自己死后没有留影,也为了让自己更开心的笑容留给儿女,自己跑到镇上花了近二百元,照了自己最满意的照片,早早地放在了厅堂的案上。
更让杨阳想不到的是,父亲竟在他们姐弟三个和家人都在的情况下,叫来了唢呐吹打班和戏班,并且自己亲自上阵唱了一段。听着父亲沙哑的嗓音,在人群中的杨阳几度泪流满面,哽咽难抑!
老杨头违反常规的举动,也让村里的人佩服不已。老杨头家里更是客流不断,有远亲的探望,有近邻的安慰,更多是年老的或年轻的朋友在一起的欢聚。烟酒老杨头是不得不戒了,说是为了给儿女们一个交代,也为了自己能多延长一天的生命,更多地和亲朋好友聊天吹牛!
村里和老杨头年纪相仿的青松二叔,每天都要来坐一坐,喝着老杨头准备的上等的茶叶,抽着高档的香烟,品着上好的白酒,和老杨头云天雾地地神侃。“我说老杨头,我算领教你的与众不同了。在死之前为自己办丧事的我是前所未闻。你也算活得不错了,儿女们都还孝顺。我可是也一身的病,球,五个儿女看哪个躲得远!不拿钱不说,还订着我一辈子攒的一点小金库。我也想开了,我把自己的一点钱先为自己看病,好一天是一天,死之前多吃一点,多喝一点。死了没人埋拉倒!大不了把我拉到野地里喂狗!听说你还要为自己放场电影,还是什么他妈的让子弹飞、赵氏孤儿,你倒是能跟上形势!就是现在年轻人也没看过呀!老杨头呀老杨头,你要是走了我可真是拉倒了,连个说话的人可找不到喽!”说着竟然老泪横行,泣不成声
老杨头拍拍老伙计的肩膀“你就别难过了,我不是还没死吗?看一屋子里的人看着你呢,也不嫌丢你那老脸。我原来只看别人的葬礼,现在为自己办场葬礼,我还能给大家演一出,也能凑凑热闹。真死了也不用儿女们忙乎了,这样大家都开心。”
父亲的话好象飘渺了,只有一大屋子里或开心或忧愁的脸,在杨阳面前闪现。
静静的老屋渐渐沉陷在雾霭中,炊烟袅袅上升,如一缕魂灵,久久不忍去
杨阳下了车,一进门,就看到堂前的桌子上,父亲大大的彩色像片,笑呵呵地对着她笑。
杨阳腿一软,差点过不了门槛,就见父亲从里屋走出来“回来了?你看我这照片照得好吧?我一看见就想喜,这可是我这一辈子,照得最满意的照片了。”
杨阳知道父亲的脾气,却没想到父亲会做出这样让人意外的事情。她无可奈何地笑笑,进门一下子坐在椅子上,看着父亲无语。
倒是父亲高兴的不得了,一手拉过跟在身后的小外甥“长这么高了,害球货!再不回来看姥爷,以后看不到姥爷你可没戏看了。”
一会儿又指着杨阳的老公“你这个女婿娃做得不错,一听说我有病,马上就开车回来看我了。看来我老杨头活得值了,死前还可以坐上几十万的小车溜溜,风光风光!哈哈!”笑声刚落,就是一边串不歇停的咳嗽。咳得杨阳心里堵得慌,连忙帮父亲捶捶,父亲边咳边摆手“不用,不用,越捶越难受!”
杨阳心疼地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脸上纵横的菊花写满轻松的笑意。杨阳心里却流泪了。
吾已流浪三十五
三十六中回故土。
南阳既有家园在
何惜外乡多愁苦?
杨阳想起年少时读过父亲的笔记,那是父亲初回到老家南阳时写的一首诗。想到此,杨阳就想起父亲游离坎坷的一生
杨阳的父亲年轻时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秀才”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才貌双全”虽然父亲当时只有高小毕业,可长相白净、帅气的父亲,写了一手好字,会拉一手好二胡,有一副好嗓子。听父亲说那时考上了地区戏剧学校,就是因为当时唱戏的是“下九流”爷爷生生地断了父亲的前途。和父亲原来一起考入的同学,现在已经团长退休,而父亲却永远地与黄土相伴。父亲至今还对爷爷特别是阻断他上戏校的事耿耿于怀。
不过,父亲经常对杨阳说:“如果上了戏校,可就不一定遇不上你的母亲了,这会是我一生的遗憾!”
杨阳的母亲每每听到这句话,也会开玩笑说:“那也许会遇到个戏仙子,你们夫唱妇随的,不是更幸福嘛!”
父亲深情地对视母亲:“再好能好过你吗?我要感谢上天的安排,让你降落在我的身边!”
杨阳看着父亲已经微驼的身体,发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上,依稀找到年轻时英俊的影子。如今被病痛折磨得更是苍老。比父亲小近十岁的母亲,圆润的脸上,几条鱼尾纹清晰可辨。和父亲站在一起,简直象两代人。
在杨阳的母亲还没有走进父亲的生活时,就这样一个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年轻人,到了二十六、七还是光棍一条。并不是说父亲身边缺少姑娘。就凭父亲的好嗓子,唱得周边的姑娘眼泪汪汪,意乱情迷,一个个秋波暗送,情却难以付出。
而这一切都是是因为父亲的出身。杨阳的爷爷原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军官,因为偷偷救了一个要被枪毙的同乡,事发后带着奶奶逃到外乡,重新建了一份家业。但终究是势单力薄,倍受人欺。在文华大革命时,爷爷被朋友出卖,检举。爷爷被五花大绑地上台批判,奶奶被游街示众,众人更是离而远之。喜欢父亲的姑娘只能忍痛割爱。只有一位漂亮勇敢的姑娘和父亲偷偷地相爱,经常幽会缠绵,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被女方家人活活拆散。从那以后,父亲一直在郁郁中蹉跎岁月,在当时已完全是大龄青年了,才用自己的大妹妹转换回了母亲。当然,母亲和另外张姓的人家,同样因为是地主出身,没有人嫁去当媳妇,才想出了三家“皆大欢喜”的姻缘。
杨阳经常听父亲说母亲初来时,穿着一身大红的棉衣棉裤,梳着两根细长黄软的发辫,围着一条艳红的方围巾,白里透红的脸上两只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玉树临风的父亲,脸突然红了,娇羞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那一刻起,他就喜欢上了母亲,而母亲更是死心蹋地,无怨无悔,风雨同舟地陪父亲一直走到现在。
在杨阳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与烟酒相伴,特别是和酒有着不解之缘。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已经吸出了气管炎、肺气肿,得了冠心病,却还是乐此不疲。
每次杨阳让父亲不要再喝了,总是遭到他一阵痛骂:“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如果不让我喝酒,还不如让我现在就死掉!”一副视酒如命,视死如归的神情,噎得杨阳哑口无言,气愤难平,最后还得买更多更好的酒给他喝,只能让母亲劝他少喝点。
每次杨阳和父亲“交战”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副慈爱娴静的表情,微笑地看着杨阳和父亲。看到父亲拿出酒瓶,赶忙去张罗了几个小菜,拿出一个很小很小的酒盅,给父亲倒了一点点酒“一次只能喝两盅。”母亲柔气轻声地命令父亲。父亲呢,端起酒盅,仰起头,眯着眼,一下子倒入口中,还一个劲地嗑嘴,回味着,那副幸福的样子,象喝了十坛老酒那样迷醉,也许那就是母亲给父亲爱的酒!
在杨阳刚懂事时,爷爷带着全家十多口人和不多的家当,日夜兼程,徒步行了八九百里,回到了爷爷的故乡。而爷爷就在回到故乡的第二年,遇车祸死了。母亲也离开了她的家乡、父母、亲人,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了老家,从此也开始品尝思念亲人的痛苦。可母亲只是默默地承受,很少回娘家,全身心地和父亲修补这个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家。而那首诗更是父亲那时心情的写照,回家不管有多穷多苦,毕竟是自己的故土。
记得在杨阳上高中时,两个弟弟都在初中。还有3个已成年的叔叔、姑姑,家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即使在这样艰巨的情况下,母亲也从未断过父亲的酒。母亲总是恨不得把一分钱分成几瓣,为父亲省下买酒钱。
而那时的父亲,更是几乎每喝必醉。醉了不是拉凄婉悲泣的二胡二泉映月、江河水,就是唱哀伤的戏曲,那悠扬婉转的男中音,在已沉睡的村庄上空飘荡,让人听得心驰神往,唏嘘不已。
还有时候,父亲象个孩子一样,躺在床上失声痛哭。母亲不管父亲在做什么,总是一句话也不说,有时是静静地听父亲拉、唱,一脸沉醉地看着父亲,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为父亲送上茶水,递上毛巾,待父亲发泄完,安顿好父亲直到父亲酣然入睡,才躺下休息。在人前杨阳从没见过母亲流泪,只是在暗夜里听到过母亲轻轻的抽泣声,看到母亲在偷偷地拭泪。
那时还没完全懂事的杨阳,总是躲藏在被窝里哭泣,怨恨父亲天天喝醉,一点儿也不心疼日夜操劳过度的母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杨阳也曾提出过退学。每次都被父亲骂得狗血喷头,甚至还有一次打了她,那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挨揍。那时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此书生气十足的父亲,竟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醉鬼,还动手打了他疼爱有加的女儿!杨阳从此对父亲有了暗暗的积怨,也开始对母亲一直对父亲的过分纵容,有了不快的看法。
长大后,看到已被酒精毒害得失去了健康的父亲,仍然视酒如红颜知己。心疼之余,也逐渐明白当年父亲的苦衷,和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生活之重。父亲在爷爷死后是又当爹又当娘,既要照顾大小姐出身,从没操过心历过事的奶奶,还要帮长大的叔叔盖房娶妻,护送两个未出阁的妹妹嫁人,保证杨阳姊妹三个未成年的学生上学。父亲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只有善解人意、温婉良善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帮父亲扛起一痤大山!
如今杨阳和弟弟们一个个都事业小有成就,让父母亲来都市里长住,总是三五天就回老家,说还是家乡的水土清新醇厚。在家农闲时节,父亲经常和朋友小聚小饮,和喜欢戏剧的朋友拉琴唱戏,更多的时候是陪母亲在自家的小块菜地里劳动,晚间在地头散步。
杨阳以为以后父亲总可以轻松地安度晚年了,却没想到检查身体时却得到食道癌这样不幸的结果。父亲倒是很看得开,总是说:同村的好多老朋友大多都有病去世了,差不多走时都比我年轻。我也值了,没有什么遗憾了。活着开心,死了放心!
自从老杨头知道自己这个病以后,为了让儿女们心里不留愧疚,也积极配合着医生治疗,有空却在悄悄地为自己准备后事。为了不让自己死后没有留影,也为了让自己更开心的笑容留给儿女,自己跑到镇上花了近二百元,照了自己最满意的照片,早早地放在了厅堂的案上。
更让杨阳想不到的是,父亲竟在他们姐弟三个和家人都在的情况下,叫来了唢呐吹打班和戏班,并且自己亲自上阵唱了一段。听着父亲沙哑的嗓音,在人群中的杨阳几度泪流满面,哽咽难抑!
老杨头违反常规的举动,也让村里的人佩服不已。老杨头家里更是客流不断,有远亲的探望,有近邻的安慰,更多是年老的或年轻的朋友在一起的欢聚。烟酒老杨头是不得不戒了,说是为了给儿女们一个交代,也为了自己能多延长一天的生命,更多地和亲朋好友聊天吹牛!
村里和老杨头年纪相仿的青松二叔,每天都要来坐一坐,喝着老杨头准备的上等的茶叶,抽着高档的香烟,品着上好的白酒,和老杨头云天雾地地神侃。“我说老杨头,我算领教你的与众不同了。在死之前为自己办丧事的我是前所未闻。你也算活得不错了,儿女们都还孝顺。我可是也一身的病,球,五个儿女看哪个躲得远!不拿钱不说,还订着我一辈子攒的一点小金库。我也想开了,我把自己的一点钱先为自己看病,好一天是一天,死之前多吃一点,多喝一点。死了没人埋拉倒!大不了把我拉到野地里喂狗!听说你还要为自己放场电影,还是什么他妈的让子弹飞、赵氏孤儿,你倒是能跟上形势!就是现在年轻人也没看过呀!老杨头呀老杨头,你要是走了我可真是拉倒了,连个说话的人可找不到喽!”说着竟然老泪横行,泣不成声
老杨头拍拍老伙计的肩膀“你就别难过了,我不是还没死吗?看一屋子里的人看着你呢,也不嫌丢你那老脸。我原来只看别人的葬礼,现在为自己办场葬礼,我还能给大家演一出,也能凑凑热闹。真死了也不用儿女们忙乎了,这样大家都开心。”
父亲的话好象飘渺了,只有一大屋子里或开心或忧愁的脸,在杨阳面前闪现。
静静的老屋渐渐沉陷在雾霭中,炊烟袅袅上升,如一缕魂灵,久久不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