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香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每逢过年,我总要买些炒米回来。不是因为炒米有多少营养,也不是因为泡炒米做早餐有多么方便,而是这淡淡无味的炒米总带给我太多的香甜的、温暖的回忆。炒米香香,氤氲了我的童年,氤氲了我的记忆。

    关于炒米的记忆,最早的还算那个“砰砰”炸响的爆米机。七十年代末,人们的肚子都难得饱,就更别提什么零食了。记忆中小时候家里米总是不够吃,父亲在北方的煤矿工作,妈妈一个劳力,要管三个人的口粮,常常是公分不够,还要透支钱给村里。小时候难得吃一顿纯白米饭,大麦饭、玉米饭吃得塞牙。八九岁的孩子馋得什么都吃得下。春日的“茅针”夏日的菱角,秋天的红薯,冬天的芦根,逮到什么就往嘴里塞。

    记得一年冬天,村里来了一个爆炒米的。在村头的空地上支起一个煤球炉,炉口架起一个黑咕隆咚的“怪东西”——肚子圆鼓鼓的,一头盖着一个铁盖子,盖子连着一个手柄,另一头有一个圆圆的小仪表,连着一个摇杆,这个“怪东西”被一个铁架子支在一个煤球炉上。原来这就是泡炒米的机器。这是村里的男女老少难得一见的家伙,一会儿就围了一大群人。只见那个脸蛋跟炒米机差不多黑的汉子坐在一张矮凳上,用力地摇着炉子上的炒米机,有晶亮的汗水在额上冒着烟。寒风中,一炉炭火烤着孩子们心中的好奇和期待,不肖多会儿,大汉瞅瞅仪表,起身站起来。他操起横在地上的一个黑秋秋的长麻袋,将炒米机移到一边的架子上,把手柄套在袋口上的一个圆孔中,他操着一口北方口音对大家说:“让一让,要爆炸了。”我们一群孩子都立刻散到远处,双手捂着耳朵,远远地瞅着那个怪家伙,心里砰砰直跳“砰”一声巨响,麻袋猛地一跃,又摔下来,随之而出的是一股奇妙的香味,那香气中裹着一丝甜蜜如虫子般钻进鼻孔,从鼻孔钻进胃里,搅得胃里痒痒的。我们又蜂拥过去,那大汉从黑麻袋里捧出一把白花花的炒米来,在每人的掌心里留下几粒“这是爆炒米,又香又甜,想吃的拿米来啊,一毛钱爆一锅。在咱们村儿只待一天,要爆的快来啊!”那是记忆中第一次吃炒米,炒米温热的,在掌心里,每一粒都胀胀的,比生米粒要大几倍,用舌头轻轻一舔就卷在嘴里,片刻脆脆的炒米就变软,甜甜的味道在唇齿间融化开来,真是好吃啊!大人把自己手中的几粒也交到孩子手中,孩子哪能满足,于是一个个缠着父母拿米来爆炒米。大人们有的立马答应了,孩子就欢呼雀跃着回家舀米去了;有的犹豫不决,念叨着要费米花钱的,孩子便牵着大人的围裙摇来晃去,直到大人允应才罢休;有的家里实在饥荒的,大人直摇头,孩子直抹眼泪。那一天,村子里像过年,大人小孩都聚在村口,有的索性搬着矮凳坐下来,有的还主动帮忙摇爆米机,挣袋口,就是那掰盖子、爆米花的一招谁也不敢尝试。那一天,我们这群馋猫孩子也都不愿回家了,仿佛这炒米香不多嗅几口就被别人嗅了去似的,那就吃了大亏。那一天,妈妈也给我们送来一小瓢米,连同瓷罐一起送来了,一家家的米呀,豆子呀,玉米粒啊在大汉的身边排着队,等候着破蛹成蝶、华丽转身的一刻。我们蹲在冬日的阳光下,任北风吹得鼻涕直流,还是舍不得走。我们看一瓢一瓢的米装进拿圆圆的肚子,我们等待每一次的起锅爆炸。每一次的爆响,我们都心里怦怦直跳,也不知是激动喜悦,还是紧张害怕,既期待着快点炒完一锅,又生怕那一声巨响猛然而来。终于排到我家的米瓢了,心里平添几缕快乐。那大汉将米倒进炒米机,又洒下几粒糖精,拧紧盖子,便开始摇机器,他每摇一圈,米粒就发出微微的碰撞声;他每摇一圈,我的心底便漾起一阵香甜的涟漪,那种感觉,现在回忆起来,依旧清晰可感。不知是多长时间,急切的守候中感觉比一节课要长,终于要起锅了!我依旧捂起耳朵,心几乎要跳出胸膛。一声炸响,如鞭炮般充满了喜悦,饱含着穿透力,挟着香气、热气冲向头顶上的天空,辽远而清澈。随后的时间,我和哥哥大把大把地将炒米塞进嘴里,有时候故意不嚼,只是用力抿、用力吸,仿佛炒米的空隙里可以吸出甜甜的汁液来。童年的快乐很简单,很容易满足,一小瓢米,一声铿锵的爆炸,两瓷罐炒米,足以让这个冬天不再是单调的寒冷,不再是一味地饥饿。于是,童年的记忆里,总少不了炒米的清香还有那响彻心扉的爆炸声。

    再后来,日子渐渐好起来,爆炒米、爆玉米花、爆蚕豆也不再那么稀罕。而炒米机爆出来的胖胖的“洋炒米”也渐渐地被自家炒的“本炒米”所替代,那个砰砰乍响的炒米机也难得一见了。记得有几年,我和哥哥,还有小伙伴们相约到城去爆炒米和玉米花,步行七八里路,在城里的一角找到爆米花的摊位,然后静静地排队等候。腿蹲得发酸,肚子饿得直叫,就用力地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里爆米花的香甜气味,那种急切的期待感如今可是难得体会到了。等爆米花到手了,一边吃,一边往回走,大凡到家了,爆米花一小半已经下肚了。母亲也不会责怪,反正爆米花从来没见她吃过,多少还是落进我们兄妹的肚子里了。

    到了八十年代,家家户户过年都时兴自己酿酒,蒸炒米干,炒炒米。腊月刚到,家里便借来蒸糯米饭的木桶,糯米浸泡、洗净,倒进一个上口小,下口大的圆木桶中,桶底铺着纱布,搁在大口锅上,灶膛里的火旺旺的,几十分钟后,蒸汽就窜上来了,溢满了整个屋子,暖暖的,湿湿的,香香的。那时我已经会帮母亲烧火了,冬天在灶膛前烧火是件很享受的事,火映在脸上、身上、心里,暖洋洋的。

    等糯米饭蒸熟了,几个大人用粗粗的麻绳系住蒸桶,用扁担搁在肩上打着号子把热气腾腾的蒸桶抬到门口的长条凳上,孩子们也忙不迭地转来转去。母亲也不会吝啬,双手在井水里浸一浸,然后麻利地在抓起一捧糯米饭,几番颠簸、搓揉,一个光滑的饭团子就交到我手上。拿到饭团子,便可到一旁慢慢享受了,蒸出来的糯米饭团子很是好吃,饭比较干,有嚼劲,又糯又韧又香,而今想来真是回味无穷。饭团子每人只有一个,剩下的糯米饭,盛出一部分晾到竹匾子里,晒炒米干,还有的浇上凉水,拌上酒药做米酒。

    晒炒米干也是一件乐事。腊月天,雨水很少,太阳一出来,我和哥哥就将装糯米饭的竹匾搬出去,晒上七八个太阳,米饭渐渐干了,我们有事没事就跑出去搓米饭,将粘在一起的米饭干搓开。十天半个月下来,糯米饭团就变成粒粒晶莹剔透的炒米干了。我们常常把手插进炒米干里,捧起一把,举起来,任米粒如沙漏般一点一点滑落,一旦看见粘在一起的饭粒,立马就将它们碾开。嗅着香香的炒米干,边劳动边游戏,心中满是期待。

    炒米干完全晒干了,碾开了,母亲就用一个布袋扎紧挂在屋子里,直到腊月二十八九才起锅炒炒米。

    炒炒米大凡要请村里的老手,记忆中帮我家炒炒米的大都是一个姓葛的师傅,他背着一个布袋子,夹着一把大铁筛子,抓布袋的手里常常还有一个长柄的“把儿”(用竹枝扎成的类似刷子或笤帚的用具),穿行于邻里乡亲家,帮忙炒炒米。

    锅烧热了,布袋子里的黑亮黑亮的沙子倒进锅里,竹把儿在锅里不停地搅动,锅里散发出灰色的烟还有一股说不出来的燥热的味道。等到沙子灼热了,师傅舀一小瓢的炒米干往锅里一到,然后迅速地用竹把儿搅动,那炒米干瞬间变魔术似的腾腾地开了花,从沙子里跳将出来,好神奇呢!不等炒米发黄便被盛到铁筛子上,在师傅麻利的筛动下,沙子又落到锅里,而白花花的炒米却在筛面上欢快地跳跃着,我们的心也和着节奏欢快律动着。不肖多久炒米就全部炒好了,趁着热,我们会抓几把炒米尝尝,这种炒米个头没有爆米机爆出的炒米那么大、那么白,但是却很脆,而且存放很久不会变润。后来年年都是吃这种本炒米,而“洋炒米”再也寻不着踪迹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吃炒米也越来越方便了。炒米不单单是正月里当早茶,炒米更多用来做炒米糖。烤热的炒米,炒熟的花生仁、芝麻,还有切碎的橘子皮倒进熬好的糖液里,搅拌均匀,然后压平,切成一块一块的,凉透了就成了又脆又甜又香的炒米糖了。炒米糖应该是儿时最奢侈、最受欢迎的美味零食了。

    正月里吃剩下的炒米,还常常用来蒸鸡蛋。我们的方言里有句歇后语:“炒米蒸蛋——面子账(涨)”炒米蒸蛋,炒米都浮在上面,而油、葱花都在上面,所以这时的炒米比蛋羹更好吃,更抢手。记得小时候,每回做炒米蒸蛋,我和哥哥都会抢着用勺子舀上面的炒米,而母亲总是在一旁看着我们,静静地笑着,从来没见她动过筷子,只是在洗完前才用勺子把粘在碗边的蛋羹刮一刮送到嘴里。直到现在,我还时常会做炒米蒸蛋这道菜,儿子特别喜欢吃呢。

    关于炒米的记忆总是透着热气,飘着香气,沁着甜味儿,炒米或许真的算不上什么营养美味食品,它不是酒越陈越香,但回味起来总是意犹未尽,绵长甘醇。

    或许因为这些美好的记忆,我一直保留了过年吃炒米茶,吃炒米糖的习惯和爱好。年根岁底,我总要寻着去买大袋大袋的炒米,去那些小茶食坊买些炒米糖,似乎没有炒米,我的年就缺了一点香甜的味道。我还是喜欢用红糖泡炒米,白白的炒米浮在红糖水面,温暖又诱人,好看又好吃。偶尔也会在炒米里扔两个脆饼一起泡了吃,或者用刚打出的豆浆来泡炒米。对我而言,一碗泡炒米、一个馒头,或者一块年糕就是最可口的早茶了。儿子则喜欢用麦片或者牛奶来泡炒米,他不爱吃馒头,爱吃饼干和蛋糕。时代不同了,炒米的吃法更多了,只是在我的心中,炒米永远是那种淡淡的香味,散发着生活的甘甜和爱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