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永远的感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觉得自己总有一份古典的情结,特别钟情于唐诗宋词。每到古诗教学,似乎特别带劲儿,特别有灵感。总是尽量地带着孩子们在诵读、理解、想象中品情悟境,常常喜欢把自己感悟到的诗情画意、缱绻柔情渗透给我的学生。我不以为那是灌输,我只希望用我的方式给学生一点心灵的触动,让学生的内心留下一份感动。
今天教学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四句诗,满纸愁苦情。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自己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一幅凄清、寂寥的夜泊风景图,也表达出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时,我先紧扣诗题,介绍枫桥,理解“夜泊”然后设疑:“是谁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下呢?”孩子们不约而同说出“是诗人”然后我便乘势简单介绍了张继。紧接着我追问道:“诗人夜泊枫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让孩子们自由读读诗句,然后同座间讨论理解诗句,思考刚才的问题。通过引导理解、交流、讨论、想象以及反复诵读,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诗句,明白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我知道,要让学生真正体悟诗情,还需要一番点拨引导。我先让学生背诵了前一首古诗山行,让学生用诗中的一个字说说诗人表达的感情。孩子们很快说出了“爱”字,我赶紧引导:“是的,透过这个‘爱’字,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深秋山林的喜爱、热爱、爱而忘返的感情。那么,你是否也能从枫桥夜泊中找一个字,来体会诗人的感情呢?”片刻思索后,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孩子们一齐说。
“愁――”声音特别响亮。
“透过这个‘愁’字,你能说说诗人的内心感情吗?”我因势利导。
“忧愁”蓉蓉毫不犹豫地说出来。
“不错”我请她坐下。
“是愁闷”文文又说道。我点点头。
“是愁苦”畅畅犹豫了一下答道。我示以微笑和肯定。
“还有别的体会吗?”我继续鼓励。
“诗人很孤独。”
“诗人很忧伤。”
“诗人睡不着,好像还有点无可奈何。”
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满意。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如此孤独、忧伤、愁苦呢?听老师讲讲张继的故事吧——”
一提到故事,孩子们精神倍增。
“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据说那年张继进京城赶考,期望几年的寒窗苦读能换得个金榜题名。谁知,考运不佳的他却名落孙山,什么也没有考中,更别说状元了。于是只得乘船返回家乡。途中经过苏州,晚上便把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下过夜。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到自己寒窗苦读的艰辛,想到前途的渺茫,想到亲人的期盼旅途的寂寞,夜宿的孤独,身心的疲惫,更有内心极度的失落无奈。那一夜,他枕着愁苦没能入梦,他却真切地感受到夜泊的情景,并用诗句记录了那份真实。于是便有了枫桥夜泊,便有了不朽的诗篇。”我一气呵成,也不知哪来的那份流畅与激动。孩子们听得很入神,似乎若有所思,似乎又不甚其解。我又继续说道——
“当年与张继一同赶考并金榜题名的人是谁呢?又在哪里呢?早已没有人记得他们了,这位没有考取的张继却和他的诗永远地被后人记住了。这是为什么呢?”课前并没有预设这个问题,却忽然间从心灵深处蹦了出来。
教室里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便骚动起来,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因为张继的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以人们记住了他。”小宇是这学期刚转来的,却很积极,一双大眼睛忽闪着聪颖的光芒。
“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儿呢?”我见机追问。
“诗里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景物。”童童说。
“诗里还写出了诗人夜里听到的声音。”梦秋补充道。
“诗人也写出了自己忧愁的心情。”彦彦一脸的自信。
“大家说得很好,这首诗中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情景交融,动静相生。诗人怎么会写得这么好的呢?”我穷追不舍。
“他睡不着就睁开眼睛看了。”小雨回答道。
“他还用心去听了。”文文抢嘴道。
“我要补充,是诗人用心去感受了。”朴凡说了我想说的。我很高兴。
“是啊,正是因为诗人用眼、用耳、用心去捕捉了真实的感受,才写出了能打动人心的诗句,唯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永存啊!有时候人生的精彩并不一定要用成功来描绘,考试的成绩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记。愿这堂课能给大家一点心灵的触动。愿这首诗,在大家的心里留下一份真实的感动!”
本想再让孩子诵读一下诗句,下课的铃声响了,大家似乎都有些意犹未尽,但却不能不去感动于那个传说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后,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讲得太多了,说得太远了;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故弄玄虚,把简单的古诗教学不经意间“挖”深了。可我分明从孩子们的表情上读到了思索,分明从孩子们的眼里读到了感动。我想,或许诗句的意思很快会被孩子们忘记,而那个故事,那些对成功,对人生的思索,那份真实的感动却会久久地留在孩子们心中。
觉得自己总有一份古典的情结,特别钟情于唐诗宋词。每到古诗教学,似乎特别带劲儿,特别有灵感。总是尽量地带着孩子们在诵读、理解、想象中品情悟境,常常喜欢把自己感悟到的诗情画意、缱绻柔情渗透给我的学生。我不以为那是灌输,我只希望用我的方式给学生一点心灵的触动,让学生的内心留下一份感动。
今天教学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四句诗,满纸愁苦情。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自己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一幅凄清、寂寥的夜泊风景图,也表达出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时,我先紧扣诗题,介绍枫桥,理解“夜泊”然后设疑:“是谁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下呢?”孩子们不约而同说出“是诗人”然后我便乘势简单介绍了张继。紧接着我追问道:“诗人夜泊枫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我让孩子们自由读读诗句,然后同座间讨论理解诗句,思考刚才的问题。通过引导理解、交流、讨论、想象以及反复诵读,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诗句,明白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我知道,要让学生真正体悟诗情,还需要一番点拨引导。我先让学生背诵了前一首古诗山行,让学生用诗中的一个字说说诗人表达的感情。孩子们很快说出了“爱”字,我赶紧引导:“是的,透过这个‘爱’字,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深秋山林的喜爱、热爱、爱而忘返的感情。那么,你是否也能从枫桥夜泊中找一个字,来体会诗人的感情呢?”片刻思索后,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孩子们一齐说。
“愁――”声音特别响亮。
“透过这个‘愁’字,你能说说诗人的内心感情吗?”我因势利导。
“忧愁”蓉蓉毫不犹豫地说出来。
“不错”我请她坐下。
“是愁闷”文文又说道。我点点头。
“是愁苦”畅畅犹豫了一下答道。我示以微笑和肯定。
“还有别的体会吗?”我继续鼓励。
“诗人很孤独。”
“诗人很忧伤。”
“诗人睡不着,好像还有点无可奈何。”
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满意。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如此孤独、忧伤、愁苦呢?听老师讲讲张继的故事吧——”
一提到故事,孩子们精神倍增。
“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据说那年张继进京城赶考,期望几年的寒窗苦读能换得个金榜题名。谁知,考运不佳的他却名落孙山,什么也没有考中,更别说状元了。于是只得乘船返回家乡。途中经过苏州,晚上便把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下过夜。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到自己寒窗苦读的艰辛,想到前途的渺茫,想到亲人的期盼旅途的寂寞,夜宿的孤独,身心的疲惫,更有内心极度的失落无奈。那一夜,他枕着愁苦没能入梦,他却真切地感受到夜泊的情景,并用诗句记录了那份真实。于是便有了枫桥夜泊,便有了不朽的诗篇。”我一气呵成,也不知哪来的那份流畅与激动。孩子们听得很入神,似乎若有所思,似乎又不甚其解。我又继续说道——
“当年与张继一同赶考并金榜题名的人是谁呢?又在哪里呢?早已没有人记得他们了,这位没有考取的张继却和他的诗永远地被后人记住了。这是为什么呢?”课前并没有预设这个问题,却忽然间从心灵深处蹦了出来。
教室里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便骚动起来,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因为张继的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所以人们记住了他。”小宇是这学期刚转来的,却很积极,一双大眼睛忽闪着聪颖的光芒。
“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儿呢?”我见机追问。
“诗里写出了诗人看到的景物。”童童说。
“诗里还写出了诗人夜里听到的声音。”梦秋补充道。
“诗人也写出了自己忧愁的心情。”彦彦一脸的自信。
“大家说得很好,这首诗中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情景交融,动静相生。诗人怎么会写得这么好的呢?”我穷追不舍。
“他睡不着就睁开眼睛看了。”小雨回答道。
“他还用心去听了。”文文抢嘴道。
“我要补充,是诗人用心去感受了。”朴凡说了我想说的。我很高兴。
“是啊,正是因为诗人用眼、用耳、用心去捕捉了真实的感受,才写出了能打动人心的诗句,唯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永存啊!有时候人生的精彩并不一定要用成功来描绘,考试的成绩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记。愿这堂课能给大家一点心灵的触动。愿这首诗,在大家的心里留下一份真实的感动!”
本想再让孩子诵读一下诗句,下课的铃声响了,大家似乎都有些意犹未尽,但却不能不去感动于那个传说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后,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讲得太多了,说得太远了;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故弄玄虚,把简单的古诗教学不经意间“挖”深了。可我分明从孩子们的表情上读到了思索,分明从孩子们的眼里读到了感动。我想,或许诗句的意思很快会被孩子们忘记,而那个故事,那些对成功,对人生的思索,那份真实的感动却会久久地留在孩子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