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文武相斗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按理说周党被扫平、君臣和睦、国家稳定,灵帝将以好莱坞似的结局结束自己这部戏。偏偏问题出现了,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李晓仁的出身并不好。公爵的后代,就是说家里没有出过政治能人(因为不允许过多参与政治);早晚要成为唐国公,所以军权交出来也是时间问题。
可董翔就是不能容他,经过“周宝事件”李晓仁的风头和声望远远地把他仍在了后边。李晓仁年纪轻轻就可以当上“首都卫戍区总司令”了,他却要一步一步熬资历。匈奴有几次比较成规模的犯边,边军节节败退,灵帝一派晓仁出征,立刻就马到成功。凭借上级的信任和自身的能力,李晓仁最终坐上了众望所归的大将军一职。纵观灵帝一朝,谁也撼动不了李的地位。
而董翔的经过和他比起来完全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所以心里恨啊!经过几十年的磨砺,董翔慢慢爬到了从一品的位置,国相的职位唾手可得。这么长时间的压抑已经让他失去了和李晓仁一争高下的野心。他只能天天乞求老唐国公早点死,好让李晓仁辞去军职继任。偏偏老唐国公活得气色红润有光泽,腰好腿好身体好。董翔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中平三十九年,汉灵帝,终。
在此之前,汉灵帝感到天命已尽的时候宣正在外作战李晓仁回朝,与董翔共同辅佐太子。李董二人看到入朝辅政的诏书后大为惊讶,因为诏书认命李晓仁为托孤大臣加封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也就是说李一个人掌握了汉朝所有的军政大权,除了没穿一身龙袍,基本上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可见皇帝对李晓仁不能说是简简单单的信任,而是溺爱般的宠信。而董翔除了同为托孤大臣以外只是升成了丞相加太子太保,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放在谁心里也不会痛快的。
灵帝的儿子继位,年号“建安”史称“汉献帝”
建安二年长安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之间劈中了主殿德阳殿,德阳殿遂起大火被烧毁了。皇宫被劈这被认为是天谴,汉献帝赶紧发布诏书检讨自己。可主殿是皇帝与群臣议事的地方,没了就要再盖,但没这么容易。主殿的柱子原先用得木材是楠木。
楠木,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
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识之,常以拜物心理视之,觉得质不坚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弃之。楠木行内人视其质地有如下称呼: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楠木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成长需要的时间很长,一棵楠木成才最起码要二百到三百年以上。
珍贵的楠木光寻找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很难搜集齐,但是工期催得又紧。于是有人进言晋惠帝陵墓上的殿宇里面的柱子用的是金丝楠木,而且规格大小完全符合德阳殿的要求,汉献帝也没有想别的就同意把前朝晋惠帝陵墓的殿宇给拆了,这一石就激起千层浪。
李晓仁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率先出来反对,要拆迁的宫殿是晋惠帝陵墓的组成部分,你拆了它和挖晋惠帝的坟性质是一样的。皇帝这是要挖坟掘墓,这种事绝对不可以。汉朝以儒礼治国讲究传承,埋葬在地下的先人是值得人去恭敬的。对于盗墓贼挖坟掘墓的行为要判以重法,在社会道德方面也是不能容忍的。
汉献帝一看也慌了,他开始就没有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不能拆那就不拆了吧。董翔一看机会来了,汉灵帝刚刚执政没有多长时间,心智还没有特别成熟。在这个时候帮他一把他会记恩的,而且还当了这么多年帝师,自己一步步看着他长大的比较有感情了。
董翔同样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站出来,洋洋洒洒数千言写成一篇奏折支持皇帝拆陵。大家看了甚是惊讶,以孔儒立身的董翔竟然一反常态,汉献帝看了非常感动,李晓仁却没有参透玄机。他高叫道:“圣上若拆陵建殿此举与盗贼无异,不知宰相何以自圆其说!”
“太傅言重了,晋惠帝是人尽皆知的昏庸之君,治下国家日益颓废百姓生灵涂炭,莫说是拆掉殿宇,即使凿开地宫又有何妨?”
“丞相说得是荒唐话!不管生前如何,死后下葬也应恭敬视之。生前事迹应由史书记载,褒扬损抑自有后人评判。坏人就应挖坟掘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人敢说自己是圣人之躯,没有干过小人之事?”
李晓仁的一番话说得众人点头称是,有几个儒学的老学究也站出来从天纲说到人常,论证董翔观点的不可行,总之不管你怎么干都是违背人伦道德。董翔抬头可怜巴巴地瞟了一样汉献帝。汉献帝此时心中酸楚,偌大的朝堂只有自己的老师是真心为自己,还被别人说成这样。
汉献帝轻咳一声,说道:“此事不必再议!全国寻找百年楠木,工料备足之后德阳殿再行重建。拆陵之事不要再提了。”
“陛下圣明!”
汉献帝退朝以后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连块木头都不能决定。李晓仁恃宠而骄不能倚靠,还是老师是自己人。从此他对董翔日益宠信,同样的决策只要李董二人意见相左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老师。董翔要得就是这种结果,他为了权势不惜违背原则,虽然最后没有得逞但是这招苦肉计却得到了计划中的效果。
从此李晓仁这个托孤大臣是处处不顺心,而董翔开始春风得意。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了,晓仁认为是自己被封的权职过多于是把职务都辞掉了,只留一个大将军一职。而让人抑郁的是汉献帝前手刚刚恩准李晓仁的辞呈,后手就把职务给了董翔。
事情终于变得明朗化了,有心计的都像董家靠拢,唐国公府又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李晓仁很无奈但是没往心里去,因为公爵府一直都是这样,他已经习惯了,公务繁忙的时候反到让他不适应。
董翔大权得握,心中甚是得意。有些人因为拆陵的事情看不起他,于是董翔就想了一个办法。董翔执掌大权之后,为了拉拢人心,大开封赏。这一年天圣太皇太后死了,天圣太皇太后是汉桓帝的生母,也就是汉献帝的曾祖母,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之中竟然最后能够活到一百多岁,真的是奇迹。
她死后董翔决定京城内外的所有官吏都官升一等,但这个封赏实在是太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群臣纷纷谏道,从来没听说过因为天圣太皇太后死了,大家都有功官升一等的,请董翔收回赏赐。
董翔手下的亲信劝他道:“您这样做不是很合理,所有的人没有功劳而获厚赏,那将来所有人都会希望国家多有几次灾难,以便多获几次封赏。还有以前权臣太多招摇而因此惹祸的不少。现在您也是冠盖车马,带领大批侍从出出进进皇宫,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长此以往恐怕对您不利。”
董翔仗着皇帝的宠信根本就没听进去,还找了个借口把那个人给罢官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提醒他了。
按理说周党被扫平、君臣和睦、国家稳定,灵帝将以好莱坞似的结局结束自己这部戏。偏偏问题出现了,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李晓仁的出身并不好。公爵的后代,就是说家里没有出过政治能人(因为不允许过多参与政治);早晚要成为唐国公,所以军权交出来也是时间问题。
可董翔就是不能容他,经过“周宝事件”李晓仁的风头和声望远远地把他仍在了后边。李晓仁年纪轻轻就可以当上“首都卫戍区总司令”了,他却要一步一步熬资历。匈奴有几次比较成规模的犯边,边军节节败退,灵帝一派晓仁出征,立刻就马到成功。凭借上级的信任和自身的能力,李晓仁最终坐上了众望所归的大将军一职。纵观灵帝一朝,谁也撼动不了李的地位。
而董翔的经过和他比起来完全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所以心里恨啊!经过几十年的磨砺,董翔慢慢爬到了从一品的位置,国相的职位唾手可得。这么长时间的压抑已经让他失去了和李晓仁一争高下的野心。他只能天天乞求老唐国公早点死,好让李晓仁辞去军职继任。偏偏老唐国公活得气色红润有光泽,腰好腿好身体好。董翔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中平三十九年,汉灵帝,终。
在此之前,汉灵帝感到天命已尽的时候宣正在外作战李晓仁回朝,与董翔共同辅佐太子。李董二人看到入朝辅政的诏书后大为惊讶,因为诏书认命李晓仁为托孤大臣加封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也就是说李一个人掌握了汉朝所有的军政大权,除了没穿一身龙袍,基本上和皇帝没什么区别。
可见皇帝对李晓仁不能说是简简单单的信任,而是溺爱般的宠信。而董翔除了同为托孤大臣以外只是升成了丞相加太子太保,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放在谁心里也不会痛快的。
灵帝的儿子继位,年号“建安”史称“汉献帝”
建安二年长安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之间劈中了主殿德阳殿,德阳殿遂起大火被烧毁了。皇宫被劈这被认为是天谴,汉献帝赶紧发布诏书检讨自己。可主殿是皇帝与群臣议事的地方,没了就要再盖,但没这么容易。主殿的柱子原先用得木材是楠木。
楠木,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南方诸省均产,唯四川产为最好。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
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可惜今人多不识之,常以拜物心理视之,觉得质不坚不重,色不深不亮,故而弃之。楠木行内人视其质地有如下称呼:金丝楠、豆瓣楠、香楠、龙胆楠。楠木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成长需要的时间很长,一棵楠木成才最起码要二百到三百年以上。
珍贵的楠木光寻找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很难搜集齐,但是工期催得又紧。于是有人进言晋惠帝陵墓上的殿宇里面的柱子用的是金丝楠木,而且规格大小完全符合德阳殿的要求,汉献帝也没有想别的就同意把前朝晋惠帝陵墓的殿宇给拆了,这一石就激起千层浪。
李晓仁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率先出来反对,要拆迁的宫殿是晋惠帝陵墓的组成部分,你拆了它和挖晋惠帝的坟性质是一样的。皇帝这是要挖坟掘墓,这种事绝对不可以。汉朝以儒礼治国讲究传承,埋葬在地下的先人是值得人去恭敬的。对于盗墓贼挖坟掘墓的行为要判以重法,在社会道德方面也是不能容忍的。
汉献帝一看也慌了,他开始就没有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不能拆那就不拆了吧。董翔一看机会来了,汉灵帝刚刚执政没有多长时间,心智还没有特别成熟。在这个时候帮他一把他会记恩的,而且还当了这么多年帝师,自己一步步看着他长大的比较有感情了。
董翔同样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站出来,洋洋洒洒数千言写成一篇奏折支持皇帝拆陵。大家看了甚是惊讶,以孔儒立身的董翔竟然一反常态,汉献帝看了非常感动,李晓仁却没有参透玄机。他高叫道:“圣上若拆陵建殿此举与盗贼无异,不知宰相何以自圆其说!”
“太傅言重了,晋惠帝是人尽皆知的昏庸之君,治下国家日益颓废百姓生灵涂炭,莫说是拆掉殿宇,即使凿开地宫又有何妨?”
“丞相说得是荒唐话!不管生前如何,死后下葬也应恭敬视之。生前事迹应由史书记载,褒扬损抑自有后人评判。坏人就应挖坟掘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人敢说自己是圣人之躯,没有干过小人之事?”
李晓仁的一番话说得众人点头称是,有几个儒学的老学究也站出来从天纲说到人常,论证董翔观点的不可行,总之不管你怎么干都是违背人伦道德。董翔抬头可怜巴巴地瞟了一样汉献帝。汉献帝此时心中酸楚,偌大的朝堂只有自己的老师是真心为自己,还被别人说成这样。
汉献帝轻咳一声,说道:“此事不必再议!全国寻找百年楠木,工料备足之后德阳殿再行重建。拆陵之事不要再提了。”
“陛下圣明!”
汉献帝退朝以后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连块木头都不能决定。李晓仁恃宠而骄不能倚靠,还是老师是自己人。从此他对董翔日益宠信,同样的决策只要李董二人意见相左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老师。董翔要得就是这种结果,他为了权势不惜违背原则,虽然最后没有得逞但是这招苦肉计却得到了计划中的效果。
从此李晓仁这个托孤大臣是处处不顺心,而董翔开始春风得意。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了,晓仁认为是自己被封的权职过多于是把职务都辞掉了,只留一个大将军一职。而让人抑郁的是汉献帝前手刚刚恩准李晓仁的辞呈,后手就把职务给了董翔。
事情终于变得明朗化了,有心计的都像董家靠拢,唐国公府又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李晓仁很无奈但是没往心里去,因为公爵府一直都是这样,他已经习惯了,公务繁忙的时候反到让他不适应。
董翔大权得握,心中甚是得意。有些人因为拆陵的事情看不起他,于是董翔就想了一个办法。董翔执掌大权之后,为了拉拢人心,大开封赏。这一年天圣太皇太后死了,天圣太皇太后是汉桓帝的生母,也就是汉献帝的曾祖母,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之中竟然最后能够活到一百多岁,真的是奇迹。
她死后董翔决定京城内外的所有官吏都官升一等,但这个封赏实在是太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群臣纷纷谏道,从来没听说过因为天圣太皇太后死了,大家都有功官升一等的,请董翔收回赏赐。
董翔手下的亲信劝他道:“您这样做不是很合理,所有的人没有功劳而获厚赏,那将来所有人都会希望国家多有几次灾难,以便多获几次封赏。还有以前权臣太多招摇而因此惹祸的不少。现在您也是冠盖车马,带领大批侍从出出进进皇宫,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长此以往恐怕对您不利。”
董翔仗着皇帝的宠信根本就没听进去,还找了个借口把那个人给罢官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去提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