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4章 倭岛事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熹平九年,四月
太史慈率领船队,返回倭奴国,而他这一次,并没有携带辎重人才,而是,带来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劲旅,刘备在接到了天子的诏令之后,立刻召集了整个宁州的郡县士卒,包括留守宁州的一些军旅,共计上万,随着太史慈,前来倭奴国。
当这大批的军旅,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整个倭岛,诸国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最先便是去寻刘默,没有想到,却是荀攸出来迎接的他,荀攸似乎也没有想过刘备会前来,对他的到来有些惊愕,不过,还是急忙请公孙瓒相助,先安排下这些士卒们的住宿饮食,又亲切的拉着刘备,走进王宫,比起荀攸来,刘备更是惊愕。
此处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他可是记得,在先前东濊相见的时候,荀攸对待众人都是格外的冷淡,对自己,都未曾多说过一句话,更别说是如此的亲切了,他表现的有些受宠若惊,问候之后,便说起自己这番前来的目的,又讲述了天子的诏令,荀攸点着头,说道:“稍后面见刘公,莫要呆愣,莫要久视其面目...”
刘备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点点头,再三感谢。
走进了王宫之内,刘默正在处理案牍上的奏文,他已经派出了人手,去接管为吾,伊邪二国的领土,又四处派人前往诸国,进行劝降,有了为吾,伊邪,都支三国的待遇,又有邪马台的归效,诸国大多都是表示臣服,并没有敢狂傲,侮辱汉使者。
正忙碌着,刘备与荀攸一同走了进来,刘备大拜道:“拜见刘公!”
刘默闻声大喜,连忙转过头来,笑着走了上去,扶起了刘备,刘备抬起头,面色不变,说道:“备奉天子诏令,前来相助....”,刘默让他坐下,荀攸亦然坐在了一旁,荀攸心里却有些惊讶,刘备此人,在面见刘默之后,未尝有一点惊动,面色不改。
即使自己事前提醒过,这样的反应还是不可思议啊。
刘默又与刘备聊了起来,说了很多的琐事,刘备也没有烦恼或急躁,认真的听着,不卑不亢,刘默便是喜欢他这个模样,当今世上,能够如此听自己的言语的,只有诸葛亮与刘备了,其余人,大多都是不愿的,只是因自己之位,无奈听之。
先前,孝康皇帝也是如此听的,可惜啊..当今天子却并不是如此。
两人聊了许久,刘备这才说道:“这番前来,是以刘公为首,我所带来的士卒,全听刘公吩咐...”,刘默思索了片刻,说道:“如此,便以公孙瓒将军为主,与你所携之众为随,前往诸国巡游,以查获贼人下落之理,震慑四方,若有不轨者,君可自行处置....”
“对了,黄将军,也一并赶往罢,若是玄德不恼,便让他指挥军旅如何...我听闻,玄德并不知兵事?不知玄德可介意?”刘默认真的问道,刘备摇着头,说道:“我从未掌军,有黄将军相助,自然求之不得,不知刘公可还有另外吩咐?”
刘默摇着头,看向了荀攸,问道:“荀君,依你所见呢?”
“愿从刘公之令。”
“君勿要如此,君之才能,我之十也...还望君能实言告知...”
“我以为,不必以巡游之法,直接令公孙将军,黄将军,荀将军前往诸国,要他们归效便可,不从者国除,如今之倭岛,再无能与大汉抗衡者,不可久拖,当以速决,以如今之军力,若是久居倭岛,耗费物资巨大,不如迅速解决大事...”
听到荀攸这么说,刘默点着头,看着刘备,说道:“便依荀君所言。”
荀攸又让大儃都与他们一同随行,解决言语之事。
次日,刘备也就没有久留,直接离开了倭奴国,天上,还是滴落着小雨,朦朦胧胧。
公孙瓒带着他那看起来便威武不凡的骁勇营,黄忠率领刘备麾下的郡县联军,而刘备也一同跟随,在离开之前,荀攸又再三嘱咐,一定要彻底震慑诸国,让他们失去抵抗的全部心思,公孙瓒一听,心里便有了谋划。
至于黄忠,则是不参与诸事,他只负责战事,刘备跟在他的身边,难得有这般行军的机会,刘备自然是没有放过,一路上都在跟黄忠请教行军诸事,包括一些打仗的知识,黄忠虽寡言少语,不过,也没有对刘备推辞,刘备询问之后,他也是一一讲解,为他解惑。
后来,公孙瓒也是对此大有兴趣,加入到了他们的谈话之中,当然,刘备是没有甚么发言权的,他只能听着公孙瓒与黄忠争辩,公孙瓒与黄忠,行军风格是截然相反的,黄忠认为,作战之中,还是应让步兵为主,日后的作战,可以让步兵大量的配骏马。
到达战场之后,下马作战,因为骏马在冲锋之后,很难保持体力,不足以长期作战,而且很受地形的限制,何况,日后的弓弩定然会得到增强,骑兵的作用会渐渐降低,还是应该让骏马成为运输士兵的工具。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公孙瓒的反击,公孙瓒说道:“公此言差矣,骑兵之利,在于其来往之速,以攻势之迅猛,自然,战马的体力,一向是难题,不过,在乌桓,已经故鲜卑的土地上,有些矮马,这些马匹,不畏惧地形,各种食料都能喂,体力极为出色...”
“至于弓弩,弓弩发展之后,骑兵配上弓弩,来回奔袭,远程射击,何人能抵?”
两人谁都说服不了谁,争斗不休,黄忠一向沉稳,可是在涉及到了军事方面的时候,却没有保持风度,很是粗暴的与公孙瓒争执,刘备生怕他们之间出现矛盾,笑着劝开了二人,说道:“二位各有己见,何不书写著作,如今天下有阅文馆,乃是昔日王公所建。”
“大贤著作,都能入此地,抄写之后,供天下人观赏....二位将军著书,一来教导后来者,二来,也可看看,何人之论,更受欢迎....”
两人都若有所思,停止了争执。
不过,在争执之后,他们两人并没有因此疏远,或者出现矛盾,反而,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弄得刘备都有些迷茫。
当赶到了第一个小国的时候,公孙瓒又将他们二人找了过来,大儃都也被他叫了过来,公孙瓒开门见山的问道:“当如何行震慑之事,让彼归效?”
刘备说道:“将军不必多为,只需率大军前往,驻扎成内,令其王君出门拜见便可....”
公孙瓒听闻,却是摇着头,说出了自己心里所想,听闻,众人大惊,尤其是刘备与大儃都,疯狂摇着头,说道:“如此不可啊,将军,如此一来,只怕一路战事不断,难以迅速返回...”
“无妨,区区倭岛诸国,不必在意!”
公孙瓒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此后,近两个月的时日里,一行人走遍了诸国,就连邪马台也没有放过。
七月,他们返回了倭奴国。
立刻有士卒进门禀告刘默与荀攸,公孙将军回归!
刘默与荀攸大喜,荀攸看士卒面有异色,又问道:“可有甚么不妥?几位将军可还安好?”,那士卒面色有些为难,说道:“尚且安好..只是....”,荀攸与刘默对视一眼,神情有些肃穆,连忙走出了门,前往城门迎接,当他们来到了城门的时候,太史慈也在此处。
只是一看,他们便惊呆了,久久不能言语。
只见公孙瓒一行人,安然无恙的行走在最前方,可是,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排起了长龙,有近三四百人走在他们的身后,手上捆绑着绳索,一连绑着,低着头,面色灰白,不过,从他们的服饰上能够看出,他们都绝非常人,看到这些人,荀攸似乎明白了甚么。
公孙瓒大笑着走了上来,朝着两人拜见,说道:“此番,未曾减员,还有...”,他指着后方的那些人,说道:“臣愚钝,不知当如何震慑,故而,将倭岛诸国王君全部缚绑而来,震慑之事,还是荀君自行来罢,我实在不擅长啊....”
太史慈呆滞的看着这一行人,心里却是想着:
你不擅长个鸟厮啊,你都把他们绑过来了,还震慑个啥啊....
公孙瓒心里却是极为开心的,谁言骁勇营不善战,看,这番出征,我们可是抓住了数百国君啊,一人都未曾损失,如此彪悍的战绩,古往今来,舍我其谁啊?
荀攸朝着他使了使眼色,公孙瓒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荀攸便愤怒的叫道:“你怎么可对诸君如此无礼?还不速速释放!”,他说完之后,公孙瓒这才醒悟,有些不悦的离开了此处,没有搭理他,荀攸走到了最后,让士卒们将这些人释放,又看向了大儃都。
“代我表示歉意,让他们进城,我自会安排府邸,令人好生照看...稳住他们...”
大儃都点着头,又对着那些王君们说了起来,士卒们将他们一一解开,这个时候,这些满脸绝望的王君们,这才起身,朝着荀攸大拜,又说了一些言语,荀攸看向大儃都,大儃都说道:“他们是在感谢君的大恩,又祈求君不要责罚公孙瓒将军。”
“哦?他们为何会对公孙瓒将军如此恭敬?”
“我们向来如此,以强为尊....”大儃都有些尴尬的说道。
荀攸点点头,便笑着,带着这些王君们返回王城,刘默便没有再与他们相见,他的事情,算是完成了,他并不是倭国相,在此处没有任何的官身,他原先的任务,就是让诸国承认刘安的共主地位,让荀攸能够合理的插手各地之事,好生整顿,宣化文明。
如此,诸国国君都被绑到这里来了,甚至,在人群之中,他还能看到早已臣服的须佐之,他有些无奈的站在最后,也是唯独没有被捆绑起来的,他的事情完成了,没有人再不敢承认刘安的地位了,其余的诸事,交于荀攸来做便可以了。
他与黄忠一同朝着府邸走去。
黄忠问道:“我们何时回去?”
“还在惦记那位名医啊,你可安心...就这几日,我们便能返回了...”
“我儿给我写了书信,我在东濊的时候,有驿卒来与我交递...”黄忠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笑容,他从怀里拿出了一封沾染着血液的书信,笑了笑,说道:“你看看,我儿才学如何?”
刘默接过了书信,认真的看了一番,笑着说道:“这字,可比你写的好多了,通篇典故,不错,不错啊,有三公之资啊!”,黄忠听闻,虽没有言语,可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不求我儿为三公,只愿平安,这番返回,我定要找到那位名医.....”
“你可安心,我会相助的,还有荀君,他的家族势大,还可以让他相助...”
“不愿欠下人情...”
“无碍,我替你去,还有朝中袁将军,这两人愿意相助,这位名医是定能找到的...”
两人闲谈着,没出几日,经过了荀攸与这些王君们的亲切谈话,倭岛的事情渐渐平定了下来,这些王君也都认可了刘安的地位,并且,他们也决定留在倭奴国一段时日,免得在外遭受到贼人的袭击,荀攸手中无人可用,请刘备相助,这才稳住了整个倭岛。
即使如此,他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想要整合倭岛,让刘安名副其实,只怕还要忙碌个数年,当然,这也要看荀攸究竟如何去做。
在完成了这里的事情之后,刘默便告辞离去,仅带着黄忠离去,其余将领,原先便是镇守宁州的大将,如近随刘备镇守倭岛,相助荀攸,故而不可返回,众人亲自恭送,尤其是赵云等人,与刘默再三告别,这些时日的相处,他们心里格外亲近这位胆小,却并不懦弱的刘公。
在乘坐大船,离开了倭岛之后,他们却遭遇到了极为异常的气候,从倭奴国开始,一直到东濊,雨水从未断过,尤其是在东濊,雨水淹坏了不少的庄稼,好在没有人员的伤亡,不过,在幽州并州,受到这异常气候的影响,却是有不少地区发生了洪灾。
在幽州,乌桓水暴涨,诸郡大灾。
并州,则沁水暴涨,诸郡受灾。
以渔阳,晋阳等地区受灾最为严重。
赶到了渔阳,刘默等人的行进速度就收到了巨大的影响,另外,最令人烦恼的,还是幽州刺史陶谦,被调到了徐州,新任幽州刺史袁绍,还在路途中,并没有能力能够督促诸郡,一同开始治理河道,使得周边受灾严重,除了乌桓水之外,一些靠近海岸的地区,也遭遇了大灾。
熹平九年,四月
太史慈率领船队,返回倭奴国,而他这一次,并没有携带辎重人才,而是,带来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劲旅,刘备在接到了天子的诏令之后,立刻召集了整个宁州的郡县士卒,包括留守宁州的一些军旅,共计上万,随着太史慈,前来倭奴国。
当这大批的军旅,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整个倭岛,诸国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最先便是去寻刘默,没有想到,却是荀攸出来迎接的他,荀攸似乎也没有想过刘备会前来,对他的到来有些惊愕,不过,还是急忙请公孙瓒相助,先安排下这些士卒们的住宿饮食,又亲切的拉着刘备,走进王宫,比起荀攸来,刘备更是惊愕。
此处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他可是记得,在先前东濊相见的时候,荀攸对待众人都是格外的冷淡,对自己,都未曾多说过一句话,更别说是如此的亲切了,他表现的有些受宠若惊,问候之后,便说起自己这番前来的目的,又讲述了天子的诏令,荀攸点着头,说道:“稍后面见刘公,莫要呆愣,莫要久视其面目...”
刘备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点点头,再三感谢。
走进了王宫之内,刘默正在处理案牍上的奏文,他已经派出了人手,去接管为吾,伊邪二国的领土,又四处派人前往诸国,进行劝降,有了为吾,伊邪,都支三国的待遇,又有邪马台的归效,诸国大多都是表示臣服,并没有敢狂傲,侮辱汉使者。
正忙碌着,刘备与荀攸一同走了进来,刘备大拜道:“拜见刘公!”
刘默闻声大喜,连忙转过头来,笑着走了上去,扶起了刘备,刘备抬起头,面色不变,说道:“备奉天子诏令,前来相助....”,刘默让他坐下,荀攸亦然坐在了一旁,荀攸心里却有些惊讶,刘备此人,在面见刘默之后,未尝有一点惊动,面色不改。
即使自己事前提醒过,这样的反应还是不可思议啊。
刘默又与刘备聊了起来,说了很多的琐事,刘备也没有烦恼或急躁,认真的听着,不卑不亢,刘默便是喜欢他这个模样,当今世上,能够如此听自己的言语的,只有诸葛亮与刘备了,其余人,大多都是不愿的,只是因自己之位,无奈听之。
先前,孝康皇帝也是如此听的,可惜啊..当今天子却并不是如此。
两人聊了许久,刘备这才说道:“这番前来,是以刘公为首,我所带来的士卒,全听刘公吩咐...”,刘默思索了片刻,说道:“如此,便以公孙瓒将军为主,与你所携之众为随,前往诸国巡游,以查获贼人下落之理,震慑四方,若有不轨者,君可自行处置....”
“对了,黄将军,也一并赶往罢,若是玄德不恼,便让他指挥军旅如何...我听闻,玄德并不知兵事?不知玄德可介意?”刘默认真的问道,刘备摇着头,说道:“我从未掌军,有黄将军相助,自然求之不得,不知刘公可还有另外吩咐?”
刘默摇着头,看向了荀攸,问道:“荀君,依你所见呢?”
“愿从刘公之令。”
“君勿要如此,君之才能,我之十也...还望君能实言告知...”
“我以为,不必以巡游之法,直接令公孙将军,黄将军,荀将军前往诸国,要他们归效便可,不从者国除,如今之倭岛,再无能与大汉抗衡者,不可久拖,当以速决,以如今之军力,若是久居倭岛,耗费物资巨大,不如迅速解决大事...”
听到荀攸这么说,刘默点着头,看着刘备,说道:“便依荀君所言。”
荀攸又让大儃都与他们一同随行,解决言语之事。
次日,刘备也就没有久留,直接离开了倭奴国,天上,还是滴落着小雨,朦朦胧胧。
公孙瓒带着他那看起来便威武不凡的骁勇营,黄忠率领刘备麾下的郡县联军,而刘备也一同跟随,在离开之前,荀攸又再三嘱咐,一定要彻底震慑诸国,让他们失去抵抗的全部心思,公孙瓒一听,心里便有了谋划。
至于黄忠,则是不参与诸事,他只负责战事,刘备跟在他的身边,难得有这般行军的机会,刘备自然是没有放过,一路上都在跟黄忠请教行军诸事,包括一些打仗的知识,黄忠虽寡言少语,不过,也没有对刘备推辞,刘备询问之后,他也是一一讲解,为他解惑。
后来,公孙瓒也是对此大有兴趣,加入到了他们的谈话之中,当然,刘备是没有甚么发言权的,他只能听着公孙瓒与黄忠争辩,公孙瓒与黄忠,行军风格是截然相反的,黄忠认为,作战之中,还是应让步兵为主,日后的作战,可以让步兵大量的配骏马。
到达战场之后,下马作战,因为骏马在冲锋之后,很难保持体力,不足以长期作战,而且很受地形的限制,何况,日后的弓弩定然会得到增强,骑兵的作用会渐渐降低,还是应该让骏马成为运输士兵的工具。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公孙瓒的反击,公孙瓒说道:“公此言差矣,骑兵之利,在于其来往之速,以攻势之迅猛,自然,战马的体力,一向是难题,不过,在乌桓,已经故鲜卑的土地上,有些矮马,这些马匹,不畏惧地形,各种食料都能喂,体力极为出色...”
“至于弓弩,弓弩发展之后,骑兵配上弓弩,来回奔袭,远程射击,何人能抵?”
两人谁都说服不了谁,争斗不休,黄忠一向沉稳,可是在涉及到了军事方面的时候,却没有保持风度,很是粗暴的与公孙瓒争执,刘备生怕他们之间出现矛盾,笑着劝开了二人,说道:“二位各有己见,何不书写著作,如今天下有阅文馆,乃是昔日王公所建。”
“大贤著作,都能入此地,抄写之后,供天下人观赏....二位将军著书,一来教导后来者,二来,也可看看,何人之论,更受欢迎....”
两人都若有所思,停止了争执。
不过,在争执之后,他们两人并没有因此疏远,或者出现矛盾,反而,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弄得刘备都有些迷茫。
当赶到了第一个小国的时候,公孙瓒又将他们二人找了过来,大儃都也被他叫了过来,公孙瓒开门见山的问道:“当如何行震慑之事,让彼归效?”
刘备说道:“将军不必多为,只需率大军前往,驻扎成内,令其王君出门拜见便可....”
公孙瓒听闻,却是摇着头,说出了自己心里所想,听闻,众人大惊,尤其是刘备与大儃都,疯狂摇着头,说道:“如此不可啊,将军,如此一来,只怕一路战事不断,难以迅速返回...”
“无妨,区区倭岛诸国,不必在意!”
公孙瓒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此后,近两个月的时日里,一行人走遍了诸国,就连邪马台也没有放过。
七月,他们返回了倭奴国。
立刻有士卒进门禀告刘默与荀攸,公孙将军回归!
刘默与荀攸大喜,荀攸看士卒面有异色,又问道:“可有甚么不妥?几位将军可还安好?”,那士卒面色有些为难,说道:“尚且安好..只是....”,荀攸与刘默对视一眼,神情有些肃穆,连忙走出了门,前往城门迎接,当他们来到了城门的时候,太史慈也在此处。
只是一看,他们便惊呆了,久久不能言语。
只见公孙瓒一行人,安然无恙的行走在最前方,可是,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排起了长龙,有近三四百人走在他们的身后,手上捆绑着绳索,一连绑着,低着头,面色灰白,不过,从他们的服饰上能够看出,他们都绝非常人,看到这些人,荀攸似乎明白了甚么。
公孙瓒大笑着走了上来,朝着两人拜见,说道:“此番,未曾减员,还有...”,他指着后方的那些人,说道:“臣愚钝,不知当如何震慑,故而,将倭岛诸国王君全部缚绑而来,震慑之事,还是荀君自行来罢,我实在不擅长啊....”
太史慈呆滞的看着这一行人,心里却是想着:
你不擅长个鸟厮啊,你都把他们绑过来了,还震慑个啥啊....
公孙瓒心里却是极为开心的,谁言骁勇营不善战,看,这番出征,我们可是抓住了数百国君啊,一人都未曾损失,如此彪悍的战绩,古往今来,舍我其谁啊?
荀攸朝着他使了使眼色,公孙瓒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荀攸便愤怒的叫道:“你怎么可对诸君如此无礼?还不速速释放!”,他说完之后,公孙瓒这才醒悟,有些不悦的离开了此处,没有搭理他,荀攸走到了最后,让士卒们将这些人释放,又看向了大儃都。
“代我表示歉意,让他们进城,我自会安排府邸,令人好生照看...稳住他们...”
大儃都点着头,又对着那些王君们说了起来,士卒们将他们一一解开,这个时候,这些满脸绝望的王君们,这才起身,朝着荀攸大拜,又说了一些言语,荀攸看向大儃都,大儃都说道:“他们是在感谢君的大恩,又祈求君不要责罚公孙瓒将军。”
“哦?他们为何会对公孙瓒将军如此恭敬?”
“我们向来如此,以强为尊....”大儃都有些尴尬的说道。
荀攸点点头,便笑着,带着这些王君们返回王城,刘默便没有再与他们相见,他的事情,算是完成了,他并不是倭国相,在此处没有任何的官身,他原先的任务,就是让诸国承认刘安的共主地位,让荀攸能够合理的插手各地之事,好生整顿,宣化文明。
如此,诸国国君都被绑到这里来了,甚至,在人群之中,他还能看到早已臣服的须佐之,他有些无奈的站在最后,也是唯独没有被捆绑起来的,他的事情完成了,没有人再不敢承认刘安的地位了,其余的诸事,交于荀攸来做便可以了。
他与黄忠一同朝着府邸走去。
黄忠问道:“我们何时回去?”
“还在惦记那位名医啊,你可安心...就这几日,我们便能返回了...”
“我儿给我写了书信,我在东濊的时候,有驿卒来与我交递...”黄忠脸上难得出现了一丝笑容,他从怀里拿出了一封沾染着血液的书信,笑了笑,说道:“你看看,我儿才学如何?”
刘默接过了书信,认真的看了一番,笑着说道:“这字,可比你写的好多了,通篇典故,不错,不错啊,有三公之资啊!”,黄忠听闻,虽没有言语,可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不求我儿为三公,只愿平安,这番返回,我定要找到那位名医.....”
“你可安心,我会相助的,还有荀君,他的家族势大,还可以让他相助...”
“不愿欠下人情...”
“无碍,我替你去,还有朝中袁将军,这两人愿意相助,这位名医是定能找到的...”
两人闲谈着,没出几日,经过了荀攸与这些王君们的亲切谈话,倭岛的事情渐渐平定了下来,这些王君也都认可了刘安的地位,并且,他们也决定留在倭奴国一段时日,免得在外遭受到贼人的袭击,荀攸手中无人可用,请刘备相助,这才稳住了整个倭岛。
即使如此,他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想要整合倭岛,让刘安名副其实,只怕还要忙碌个数年,当然,这也要看荀攸究竟如何去做。
在完成了这里的事情之后,刘默便告辞离去,仅带着黄忠离去,其余将领,原先便是镇守宁州的大将,如近随刘备镇守倭岛,相助荀攸,故而不可返回,众人亲自恭送,尤其是赵云等人,与刘默再三告别,这些时日的相处,他们心里格外亲近这位胆小,却并不懦弱的刘公。
在乘坐大船,离开了倭岛之后,他们却遭遇到了极为异常的气候,从倭奴国开始,一直到东濊,雨水从未断过,尤其是在东濊,雨水淹坏了不少的庄稼,好在没有人员的伤亡,不过,在幽州并州,受到这异常气候的影响,却是有不少地区发生了洪灾。
在幽州,乌桓水暴涨,诸郡大灾。
并州,则沁水暴涨,诸郡受灾。
以渔阳,晋阳等地区受灾最为严重。
赶到了渔阳,刘默等人的行进速度就收到了巨大的影响,另外,最令人烦恼的,还是幽州刺史陶谦,被调到了徐州,新任幽州刺史袁绍,还在路途中,并没有能力能够督促诸郡,一同开始治理河道,使得周边受灾严重,除了乌桓水之外,一些靠近海岸的地区,也遭遇了大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