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 宕子文集 > 答曹林先生什么夸大和编造的道德冲

答曹林先生什么夸大和编造的道德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最后的超级战士铁骨铸钢魂权谋天下:姑姑太撩人特种兵之军人荣耀张雯小龙雯雯错误的邂逅重生之绝世弃少程璟然赵苏禾

一秒记住【书香小说网 www.shuxiang.la】,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子未能免俗,晚上闲来无事,有事没事地又在网上“自恋”了一番——无非也就是到网上搜索一下自己文章的标题,看到底有没有报纸或网站发了本人的文章。于是就搜出了曹林先生3月31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题为钞票抽不让座者:那些夸大和编造的道德冲突的这篇文章。其实,早上的时候,本人在民坊社区里查自己的文章有没有见报时,已看到过这个题目,只是并不怎么在意——因为本人对那些所谓时评界的“大牛”们和他们的文章一向都产生不了任何好奇心。

    可既然人家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文章标题,而且是放在“什么”之后的,自然也就忍不住将那“什么”的文章打开看了一遍。钞票抽不让座者的新闻是假新闻,小子我也是在写了那篇被曹林先生放在“什么”之后的文章后的第二天才知道的,而且是从网易的论坛上看到的。恕小子愚钝,当初实在看不出这条新闻就是假新闻。

    一方面,在当代中国社会里,新闻中所描绘的那种类型的男子实在太多了,让你很难不相信这新闻中所描述的事件真有其事。如不久前因掌掴阎崇年而被网友们热捧的“大汉之风”就是这种人——喜欢打着“高尚”、“道德”或“爱国”之类的旗帜“替天行道”一副“真理在握”的“道德君子”嘴脸,实在令人恶心。在一定程度上,曹林先生在写这篇批判如在下这种有眼无珠,故分不清新闻之真假的时评人的那种因自我感觉良好而得意洋洋、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神态,和他所揭示的假新闻里描绘的那位用钞票抽女孩脸蛋的男子倒还真有几分神似。不知聪明如曹林先生,当初读到这则新闻时,是否一眼就看出了新闻的真假,还是在看到人家的披露后,才写下了写那篇什么“夸大和编造的道德冲突”曹林先生大概应该是属于前者吧,我想。

    另一方面,虽然小子我并非什么“媒体从业者”却也沾染了一些“媒体生态的浮躁”实在算得上是属于曹林先生所批判的“不负责任”之“某些”中的一员,因此对于曹林先生的这顶大帽子,小子真是当之无愧呀!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小子一向认为所谓的“时评家”(本人只是一位时评写作者,并非什么“家”)似乎并没有什么“求证新闻真假”的责任。“时评家”的读新闻,和曹林先生平常一本正经地读充满教益的道德伦理小说,或“像打了鸡血那么亢奋”地读下三流的黄色小说一样,往往会假设它写的是真人真事。否则,还真有点不够“刺激”的感觉。退一步言,就算小子我或其他“时评家”们愿意像曹林先生那样较真,也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这是什么道理呢?俗话说“耳闻不如目见”普通的读者或“时评家”们往往只能在报纸或网站上读到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描述,也就是说,所得无非来自眼睛的另一种“耳食之言”——世界这么大,发生的事情这么多,我辈毕竟不是上帝,谁能亲自现场经历每一次事件的发生呢?既然不能亲历,又如何求证呢?即使能求证,谁又拥有联系上每一条撰写新闻的记者,或该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能耐呢?就算能联系上他们,谁又能保证他们说的都是真话呢?故除非漏洞百出的新闻,否则谁又分得清新闻的真假呢?或许,据说每年稿费上百万的曹林先生具有这种全知全能的本事也未可知,不然他老人家怎么敢如此这般地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指责平庸无能如我辈“乌合之众”的真假不辨,缺乏“常识理性”(这个词来自曹林先生的文章,就本人来说,要么是缺乏常识,要么是缺乏理性,至于缺乏“常识理性”倒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听说过)呢?没法子,小子自己承认能力有限,新闻真假的把关责任也只好推给制作或制造新闻的诸位记者先生了。

    在批斗过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记者后,曹林先生又将笔锋一转,批斗起时评家的“诡辩”来:

    “新闻虽然是假的,可新闻映射出的社会镜像是真的,社会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冲突场景,所以讨论一下这话题也不是全然没有价值”

    说句老实话,当知道钞票抽不让座者是假新闻——被曹林先生启蒙之后,现在小子我甚至怀疑说钞票抽不让座者是假新闻的新闻也是假新闻的——后,小子我当时确实就是这么想的。当然,如曹林先生所言“这纯粹是扯淡”因为曹林先生送给了我们一个相当形象的类比,即“建立在假事件上的是非判断,正好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你怎么能建得起来?” 这种漂亮的类比在逻辑上是否讲得通且不说,小子我好歹也读过几本小说,也知道小说里的故事其实当不了真,似乎也并不妨碍本人对小说中的事件或人物说三道四,用曹林先生的话,也就是“进行是非判断”何况,对于一件在日常生活中有影子的“假事件”建立在其上的是非判断不知是否真的像曹林先生比喻的“沙滩上的大厦”一样——立不起来。

    小子我在写被曹林先生放在“什么”之后,并被讥为“鸡零狗碎地抖几句机灵的”其标题为不让座就抽脸的道德专制的文章的时候,确实并不“关心真假”因为小子只是将这也许是真,也许是假的新闻当成了一个引了,很快就将笔锋转到了类似事件的分析上。作为时评界的“大牛”曹林先生在“口水横飞中狂欢一把”的时候,恐怕仅仅只看到了作为无名小卒的我的文章的题目罢,至于其中的内容,他肯定是不屑一顾的。如果真是这样,不知道曹林先生写的这篇批斗文章是否也仅仅只是“鸡零狗碎地抖几句机灵的”并且也“正好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呢?

    最后,小子我现学现用,现炒现卖,用曹林先生发明的句型送各位时评家几句话:

    曹林先生批斗“对冲突的嗅觉极其敏感的时评家”的这个场面迎合了许多读者对时代镜像的一种消费需求:道德沦丧,时评家竟在没有认真求证新闻之真假的情况下坚持评论了一件并没有发生过的假事件,人心不古啊,道德溃败啊。“曹林先生的批斗”又迎合了国人英雄主义的消费需求:挺身而出用发表在自己报纸上的“豆腐块”狠抽她或他的耳光。这耳光抽得太爽了,抽得许多读者被这种快感所征服,滋养了许多人内心畸形的道德审美。想起了宋强在中国不高兴中对另一个“新闻故事”后传者心态的评述:歹徒强奸女司机,除一书生站出阻止外,满车乘客都不敢声张,遭污辱的女司机后来途中将那书生赶下了车,将车开下了悬崖——这个网友编造的故事也被传为新闻。不管是曹林先生文理不通的批斗还是女司机的被强奸,其实隐含着同样的快感逻辑。(念起来别扭是难免的,但人家是掌握着话语权的大报的编辑,他的文字肯定不会不通的,读者诸君还是忍耐些吧。)